爱的指引:浅析《野草莓》中对自我意义的追寻

2023-12-10 13:07
名家名作 2023年21期
关键词:伯格曼博格梦境

赵 雪

《野草莓》(1957 年)讲述了年近 80 岁的伊萨克在儿媳的陪同下回到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途中,伊萨克顺便故地重游,回忆往事。本文将重点探讨主人公伊萨克如何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影片中,伯格曼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公路电影的载体,让主人公完成了对意义的追寻。伊萨克的追寻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死亡引发的动机、自我的审判和自我的重建。在经历了这些阶段之后,这位困惑的老人达到了某种程度的人生圆满。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梦境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伯格曼如何通过回忆和幻觉的电影手法来表现审判阶段。第三部分,分析伊萨克在路途中与不同的人产生的几段对话,以及这几段对话是如何完成他的自我建构的。在这三个主要阶段的背后隐藏着一条线索:伊萨克对死亡态度的转变。在这三个部分中,分别讨论他对死亡的态度是怎样的,并与他对死亡态度的转变过程联系起来。

一、寻找的动机

伊萨克寻找生命意义的动机源于他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伊萨克·博格在梦中描述了他做过的一个可怕的梦。我们看到他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走过荒芜的街道;他看到一个没有指针的钟,钟下有一双受伤的大眼睛;然后他看到一个黑衣人倒在地上,脸上的特征模糊不清,瞬间就死了; 一个小马车夫突然出现,当它与路灯相撞时,一个轮子掉了下来;一个打开的棺材滑到博格附近的街道上;在棺材里,他看到一具带着他的脸的尸体;当他靠近尸体时,尸体的手抓住了他的手,可能是想把他拉进去,也可能是想让他把尸体拉出来,然后他就醒了。在这个梦中,大多数抽象元素都与死亡有关。“然而,可以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场景都是围绕着生与死的关系构建的,我们无法将它们完全分开,也无法在任何一个时刻决定哪一个是主导。”[1]面容模糊的男子表明了生命的脆弱、死亡的突然和麻木,扭曲的面容代表了伊萨克自我认识的模糊性。受伤的眼睛将时间形象化,当伊萨克注视时间时,时间也回望着他,这种注视和回望在伊萨克、时间和死亡之间形成了一种虚拟的对峙。此外,棺材中的另一个伊萨克,“这种精神死亡的形象直击影片的主题核心。伊萨克的梦告诉他,他的一生都是‘虽生犹死’。”[2]伯格曼将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的二元对立置于伊萨克与死去的他之间。

一方面,伯格曼使用了强烈的灯光,黑白分明,令人眼花缭乱,毫无生气。背景音乐的省略进一步强化了强烈的黑白光影对比,只有伊萨克的心跳声和后来灵车发出的一连串声音,进一步烘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另一方面,这些声音都是用传统的画外音引入并发出信号的。例如,在第一个梦境情节中,从伊萨克亮着的脸切换到他黑暗的躯体,而他的躯体则出现在灯火通明的街道的前景中。在荒芜的街道和破旧的房屋之间,他的画外音描述了他在“小镇的一个奇怪地方”的“晨间散步”。

梦境作为影片的叙事动机,表现了伊萨克压抑的内心、对死亡的焦虑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不确定。之所以用梦境来表现死亡,是因为梦是无意识最真实的内在表达。“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旧译为欲望的达成)。”[3]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修正实现,是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这个梦集中反映了伊萨克混乱的思想,也是他当前生活状态的缩影。这种对死亡恐惧的压抑一直延续到第二部分,因此我将在下一部分中具体分析对死亡的恐惧是如何进一步促成人物对自我的判断的。

二、自我的审判

在通往隆德的路上,伊萨克对意义的追寻进入了第二部分:面对自己是如何变成一个冷酷的人。“通过梦境重温过去是对过去的再创造,电影利用特殊的技巧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博格在叙事中经历的梦境成为他的一个个插曲,让他对自己是什么和变成了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1]在这条有目的的道路上,伊萨克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徘徊,以一种批判的态度让他摆脱一切伪装,回归真实的自我。

自我判断通过回忆和梦境表达出来。 他的回忆与幻想相结合,年长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童年。“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博格处于所见所闻的边缘。他是一个看不见的观众,就像我们在影院中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一样。”[1]例如,昔日恋人萨拉在树林里采摘野草莓时,年迈的伊萨克近距离凝视着年轻、美丽的脸庞,眼神中流露出喜爱的神情。萨拉被伊萨克的表哥亲吻,倒在草地上痛哭,她对背叛伊萨克充满了愧疚和挣扎,但她无法抗拒。生日派对上,熟悉的面孔出现,欢乐的气氛似乎又感染了伊萨克,那些温馨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因此,这个梦提醒了老伊萨克他在生活中错过了什么,提醒了他早年的孤独,这种孤独一直伴随他多年。在庆祝活动中,他听到萨拉形容年轻时的自己‘极其知性和冷漠’。这一指控与玛丽安在去隆德的旅途中对他岳父的控诉不谋而合,她认为岳父是一个完全不顾他人的利己主义者。”[2]这种幻想与回忆的结合开启了伊萨克自我批判的开端,那些隐藏的、被忽视的伤痕是他之前孤独的原因,是他在初恋被背叛后对人际交往的回避。幻想让伊萨克从死亡焦虑中短暂地解脱出来。 幻想与做梦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主动的行为,一个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行为。伊萨克在幻想中逃避了对死亡的恐惧,而在现实中,却无法逃避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无意义的焦虑。这一点在下一个梦中得到了无情的揭示。

伯格曼喜欢在私密的环境氛围中延伸和扩展故事,扩展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莎拉二世透过车窗为伊萨克送花后,他的笑脸和车周围的灯光同时黯淡下来,直到画面中只能看到他的脸,空间的其他部分与黑色的画框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灯光营造窗外的背景是通过背投实现的),画框的物理特性和人物的情绪都被戏剧化了:伊萨克被无限宽广的阴影所包围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观众的注意力被接下来的恐怖噩梦所吞噬。

通过梦境,审判揭示了他余生孤独的原因。在梦中,伊萨克对死亡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萨拉的启示、对他职业的审查和他妻子的指责。此时,萨拉直接与现在的他联系。她拿着一面镜子对着他的脸,敦促他审视自己,他是一个濒临死亡的焦虑的老人,他甚至无法面对现实,他什么都不明白,尤其是他为什么会陷入痛苦之中。在下一个场景中,伊萨克站在门外,看着莎拉和她的丈夫西格弗里德幸福的婚姻生活。“在这种亲密关系中,伊萨克被形象地隔离在墙外,他感到自己被抛弃了”。[2]莎拉幸福的家庭生活场景就像一面镜子,让伊萨克看到了自己在婚姻中的缺失,也无情地揭示了伊萨克自己孤独、冷漠的生活。

梦中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否定象征着他对自己价值的全盘否定。“就在他进入检查室之前,博格不小心弄伤了自己,一根突出的钉子划破了他的手掌。这是在为博格像基督一样必须接受的痛苦做准备”。[1]只有经历了这次考验的痛苦,伊萨克才能获得精神上的重生。他在两个方面失败了,被宣布为不称职。首先,他无法识别黑板上声称代表医生第一原则的语言。阿尔曼提醒他,这表示医生现在必须请求宽恕。总的来说,阿尔曼宣称博格缺乏医生必须对受苦受难的病人给予的同情和个人接触。接着,博格接到一个任务:一个女人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博格报告说她已经死了。然而,她突然睁开眼睛,狂笑不止。伊萨克的考试失败了,他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否定了自己的全部个人价值。

然后,博格被阿尔曼带到一个小树林里,在那里他可以看到自己作为丈夫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将自己出轨的罪过归咎于伊萨克和他的冷漠。她对伊萨克的绝对蔑视加重了表妹萨拉的不满,阿尔曼也认为博格缺乏感情,无法成为一名成功或诚实的医生。在一系列对他人的指控之后,伊萨克感到孤独。阿尔曼——作为考官的自己——对老人的一生做出了评判。阿尔曼:她走了。每个人都走了。你没听见这里有多安静吗?一切都被解剖了,博格教授。外科手术的杰作,没有痛苦,没有流血,没有颤抖,但这同类中最完美的成就的代价是孤独。

在表现形式上,伯格曼使用了大量特写镜头来穿透人物的内心活动。德勒兹曾评价,伯格曼将脸的虚无主义推向了极致,那就是它与虚无或不存在的恐惧关系,脸面对虚无的恐惧。在梦境中,伊萨克的脸被多次特写,放大了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无意义感的迷茫与痛苦。同时,他用重叠的画面来展示虚幻与现实的边界,这种手法自然地将两个时区联系在一起。内心的变化先通过特写镜头放大,再通过重叠的绘画可视化。

在这一部分中,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焦虑,这种焦虑变成了对与人建立新联系的可能性的否定。自我判断的结果是,他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机会与人建立联系。然而,死亡的逼近让他否定了自己寻找生命价值的可能性。然而,在彻底否定自我之后,他的心灵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为最终打开重建之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自我重建

第三阶段是伊萨克的自我重建。通过审判部分,他在“虽生犹死”的状态下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然而,对自我的全盘否定使他也否定了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但是,在第三阶段,通过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与儿媳的对话以及加油站的那对夫妇,他对建立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找到了信心。到达隆德后,他的行为也反映了他内在精神的重生。在心理上,他不再害怕死亡,而是张开双臂接受死亡,平静地走进他的野草莓之乡。

伊萨克和玛丽安在通往隆德的路上遇到的人,都是对他寻找意义的重要人物。首先,伊萨克在一次撞车后捡到的阿尔曼先生和阿尔曼太太,对他来说具有重要的个人意义,这也是伊萨克用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契机。夫妻二人互相嘲讽,在车内争吵、打闹,车内气氛尴尬、诡异,夫妻二人没有丝毫恩爱,冷漠无情,更像是仇人,互相讽刺。玛丽安要求阿尔曼夫妇离开这辆车,因为他们的相互憎恨给车里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伊萨克说,他们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婚姻。此外,在下一个也是最令人不安的梦中,我们发现了他心中的想法。

然后,在旅途中,博格在一家修车厂加油时得到了一张强有力的信任投票。这家修车厂是他多年前住在那个农村社区时的一位前病人开的。这位服务员和他怀孕的妻子看起来婚姻幸福,他们真诚地赞扬这位老人在当地当医生时对他们、他们的家庭和邻居的仁慈和慷慨。然而,伊萨克把这对加油站夫妇的积极反馈理解为一种职业成就,而不是对他个人的尊敬。小莎拉和她朋友们的陪伴让伊萨克重获新生。一方面,一路上两个男孩关于上帝和理性的争论帮助伊萨克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他们征求伊萨克的意见,但年长的伊萨克对他们稚嫩的认真只报以宽容的微笑。然后,伊萨克开始朗诵一首赞美诗,突然间,欢愉变成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庄严:这首赞美诗是瑞典赞美诗中最熟悉的选段之一,选自 《最后的审判》部分,标题是“基督徒死前的希望”[2],这首诗歌颂了爱情,伊萨克似乎找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萨拉的陪伴和对他的尊重也为他树立了自信。年轻人的热情,就像火热的太阳,照亮了伊萨克艰苦的生活,这是年轻人才有的温度。在与莎拉二世的相处中,我们可以看到伊萨克会开玩笑、会读诗、会追求情感上的东西。仪式结束后,伊萨克躺在床上,听到三个年轻人在楼下唱歌。当他们向他行最后一个礼时,伊萨克轻声说:“给我写信吧。”这是与人交流的行动,象征着他开始主动与人建立联系。

伯格曼在访谈中说过:“我们不是被上帝拯救,而是被爱……人生最重要的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否则,你就死了,就像今天许多人死了一样。然而,假设你能迈出第一步,走向沟通,走向理解,走向爱……那么你就得救了。”[4]最后,伊萨克明白,人应该与他人沟通,只有爱才能拯救死去的灵魂。他将这种理解体现在行动中。自我肯定的增强,加上他与儿子艾瓦尔德重新建立联系,以及玛丽安承认她确实喜欢他,这一切都让他如释重负。有了与他们轻松沟通的能力,伊萨克将话题转移到了他给儿子的一笔贷款上,并与管家阿格达小姐建立了更加人性化的联系,这让他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影片最后一幕,他脸上露出了平和的微笑。在梦中,初恋莎拉指引他来到一个小海湾,他的父亲正在那里钓鱼,而他的母亲则在阳伞下读着他年轻时在夏日地区读过的一本书。他们给予伊萨克一种被接纳的感觉,而这正是他和伯格曼以及其他人一样,一生都在寻求的。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伊萨克寻找人生意义的三个阶段,包括动机、自我审判和自我重建,并探讨了死亡与寻找人生意义之间的联系。《野草莓》采用公路电影的叙事形式帮助主人公寻找生命的意义。“纵观伯格曼的电影,他通过意识流表现手法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救赎思想:神在人群之中,是你也是我,且彼此之间的关系依托‘爱’来联结。”[5]当伊萨克到达目的地隆德时,他寻找意义的内心旅程也在爱和与他人的联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猜你喜欢
伯格曼博格梦境
创造“不可能”的博格斯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本特·万塞留斯:我镜头中的伯格曼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因为你需要我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梦境
阿博格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继续前行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