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析

2023-12-13 07:32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后备足球运动员

张 哲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发展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尽管我国足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近2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男子足球运动的表现每况愈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是足球发展的后备力量,通过改进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不断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体系,优化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而促使我国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良好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离不开长期的实践探索。从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各界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十分关注,各地区都积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经费来支持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这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在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青训体系尽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足球青训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整体训练成绩提高缓慢,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方法不合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缺少参与热情和实战技巧,且参加的国际比赛相对较少。第二,国家虽然已多次号召创新思维要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足球管理部门也颁发了一些文件,但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却没能创新训练模式,教练员也缺乏执行新规定的动力。大多数教练员仍采用传统的训练模式,使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影响了我国足球水平的整体提高。第三,专业足球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专业的教练员,我国体育行业的现状是优秀运动员往往在退役后转为教练员。优秀运动员执教虽然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考量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但不免会受到传统训练理念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忽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使整个行业创新不足,不利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足球事业的长远发展。

2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2.1 引进先进训练模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足球比赛的整体技战术风格已然发生巨变,促使整个国际足球训练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转变。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训练观念,引进先进的训练模式,并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深度挖掘青少年的身体潜能,运用科学化的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例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取得足球比赛胜利的关键,基本功训练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重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功包括腰腹力量和短距冲刺等。教练员可以适当加入对抗性的基本功竞技,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对抗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抗性的基本功竞技有以下优点:(1)增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与对抗心理,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对抗强度,发生基本战术思维被干扰的情况;(2)发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动作中的不足,以改进青少年足球训练,提升训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2 建立多元训练体系

建立多元训练体系,需关注以下要点:(1)各级人员需要了解足球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协会的工作,而是需要从政府到基层的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其中,负责好足球训练各个环节的事务,形成完整的训练链条,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各种外部风险,杜绝不良风气,营造良好的足球训练氛围。(2)保证足球人才来源的多元化。体育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督、协助的作用,建立多元化人才的遴选机制,有计划地引入各层级、各地区的优秀足球人才,给予后备人才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以能力来争取“场上”位置,以此稳步提升足球团队力量。(3)优化青少年足球考评方式。考评时,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潜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制定差异化选拔标准并制订训练计划,满足不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并确保无论是普通学校培训还是体校培训,都可有序开展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考核。例如,普通学校的选拔需要重点考量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础能力,合理安排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普通学校训练体系应重视训练本身的兼职性特征,要能覆盖尽量多的青少年,如大浪淘沙一般地发掘基层足球人才,同时也不会影响未通过遴选的青少年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体校培训要求具备专业性,要关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实际天赋、技战术训练接受能力等,针对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需要关注其职业发展规划,建立“金字塔”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每层之间的有机衔接,培养一批高质量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2.3 注重训练方式改革

训练方式改革可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1)针对性训练。由于每个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身体素养、足球天赋、后天努力、自我规范度等都有较大不同,其所适应的训练方式也有不同,所以在正式开展训练前,可通过对抗比赛、档案调取、沟通交流等了解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整体情况,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队伍进行分类,后续根据分类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侧重性的训练计划,如体能不足的可训练体能,技术不足的可训练技术,以此来提升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效率。(2)改革人员发展方向。在比赛或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会导致多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前退役。针对该种情况,普通学校或体校应及时根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已掌握的足球相关知识,将其作为训练辅助人才(如教练员、营养师或运营人才等)培养,这样多元化的训练体系还能延伸到退役运动员身上,可避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退役即失业情况的发生。(3)注重足球素质培养。足球素质关系到足球后备人才的长远发展,只有技术训练、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球商教育等并行,才能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真正实现长远发展。我们可通过必要的宣传普及、培训学习等,使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全方位地认识足球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对足球场上的战略战术产生理性认识,并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与人生规划进行全面考量,坚定参与足球训练的决心。

2.4 营造足球文化氛围

我国现代足球文化氛围极度缺失,因此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我们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足球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素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我国足球发展规划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使其能更加积极地接触足球、学习足球、享受足球的快乐。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可关注以下两方面。(1)举办年度足球赛。青少年一般好胜心较强,喜欢参与各种赛事,定期的足球赛可形成对其正向的激励作用;在平时的足球训练中,各学校可选聘高水平体育教师作为教练员,让其带领学生系统性地学习足球知识、训练足球技战术,并在区域内开展校园足球对抗赛,提升校园足球水平,形成较好的足球发展氛围。(2)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例如,德国拥有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其足球人才培养以兴趣式的培养教育为主,凭借青少年自主自发的兴趣体验,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并对有天赋的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优势;荷兰、巴西等国浓郁的足球文化增强我国青少年的足球意识,并建立多所足球学校,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青少年提供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足球训练平台,充分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健康发展。这些都可作为我国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参考经验。

2.5 提高人力利用效能

人才交流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使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我国应充分考量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培育及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成长特点建立足球训练机制,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能够接受各种系统训练的磨砺,实现足球训练资源的共享。例如,我国乒乓球训练历来采取对外开放的模式,国外的运动员可以来中国进行乒乓球训练,有效促进了国际职业乒乓球比赛水平的 提升,实现了体育竞技深层次的和谐性。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可借鉴我国乒乓球训练模式,让国内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与国外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交流、比赛或共同训练,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利用效能,促进我国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遴选体系与管理体制只有不断创新改革,才能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有效培养,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后备足球运动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