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践研究

2023-12-13 07:32丁之林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足球育人

丁之林,康 冶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70)

体育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地位,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1 课程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改革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越来越高。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纲要》回答了课程思政“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关键问题,回应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实目标。目前,课程思政这一重要课题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以独特的视角在所有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搭建起桥梁,创新地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极大地发挥了高校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但高校课程思政仍存在困难与挑战,由于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的路径各不相同,部分学科的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的融合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都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未来要着重解决的课题。

足球作为我国体育竞赛事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作为一项极具号召力的全民体育项目,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发展我国足球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高校作为培育高水平人才的主阵地,应肩负起开展好足球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足球课程,但很少把思政因素融入足球课程教学。如何在高校足球课程中发掘思政元素,加强足球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改变“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的现状,助力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是高校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2 课程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明确改革思路,精准把握课程的思政功能定位,凸显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导向,深入挖掘足球课程思政元素。

2.1 精准把握课程的思政功能定位

足球课程作为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足球课程以传授学生足球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提高学生足球技能为基本定位,是一门实践性活动课程,是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一环,具有“育德、增智、塑美、强劳”的多种功能。当前,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足球课程建设不但要立足新时代,加强对中央相关政策的把握,对国家提出的有关号召积极响应,助力于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还要深刻认识高校开展足球课程的思政意义,在教学中发挥足球“育德于体”的独特思政教育功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2.2 凸显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导向

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的前提,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在教学中起着核心指导作用。在传统的足球课程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大多将授课重心放在技术知识和实践运用上,容易忽视课程的文化底蕴和课程蕴涵的价值追求。所以,落实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包括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及运动乐趣在内的多元目标。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既要坚持思想性,提高学生思想层次,也要重视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添砖加瓦。

2.3 深入挖掘足球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由于学科背景与课程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师挖掘足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体育教师要坚持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思政资源挖掘,通过足球课程内外比赛挖掘拼搏进取的竞技精神,通过足球课程内外训练挖掘团结合作的美好品德,通过足球的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挖掘规则意识等。其次,体育教师还可以从社会足球热点中挖掘教学资源,通过新闻热点问题把握学生思想状况,解决学生的困惑,以此完成热点议题向课程思政元素的转化。最后,体育教师要注重思政元素融入足球课程的方式,不能把课程思政理解为足球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相加,要切实提高教师对思政因素的敏感度和转化力,创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促进思政元素效能的最大化,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长效教育机制。

3 课程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

3.1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是落实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关键。作为高校教师,应从以下4方面着手:(1)坚持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足球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以身作则,保持自身的良好品行。(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目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之甚少,应对其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同时党员体育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组建学习小组,研究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3)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学校、院系可以组织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学术讲座,使他们在拥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开展课程思政的科学方法,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探寻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4)加强思政育人的责任意识。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忽视自身应承担的育人职责,认为思政工作是由思政教师、辅导员开展的,所以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是当务之急。高校应促进体育教师把思政育人的职责由外在责任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标准,从而促进足球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

3.2 开发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开发思政教学资源是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应把足球精神作为重要资源开发。足球精神贯穿高校足球课程的始终,是新时代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包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伙伴精神、公平竞争的竞技精神等,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足球课程蕴含的精神内核,提高课程思政实效。

同时,高校应将体育道德教育纳入足球课程思政。体育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的体育实践活动中,由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所决定、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体育社会舆论、体育传统习惯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用以调整他们个人之间,个体与集体、社会、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道德是开展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重要发力点,要注重将体育道德思想与教学实例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把正确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作为内心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评判体系,能够采取实际行动抵制不道德行为。

3.3 加强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实践创新

高校足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活动课程,推进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改革要把教学实践作为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让课程思政的新理念在高校足球课程中焕发光彩。

加强高校课内外足球赛对学生的精神价值引领作用。足球比赛是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开展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可从比赛出发,对学生开展适当的思想教育,如在比赛前召开动员大会,激发学生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设立道德风尚奖,表彰在比赛中展现道德风采的优秀球队等。

引入实例,以典型比赛和名人事迹为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提供德育支点。例如,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容志行曾在一场比赛中得到一个点球机会,由于裁判员的误判,对方球员对裁判员的误判表示强烈不满,但裁判员拒绝改判。容志行在主罚这个点球时故意将球罚丢,既尊重了裁判员的判罚,也没有接受误判带来的利益,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敬。后来,人们将这种高风亮节总结为“志行风格”。在高校足球课程中如果出现了违反体育道德的情况,如佯装受伤、拖延时间、欺骗犯规等,可将“志行风格”注入课程教学,以此激励学生形成公平竞赛的精神。

发挥竞赛规则的德育功能。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足球运动拥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裁判员会对参赛队员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参赛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员的判罚,同时裁判员也受到竞赛组委会、参赛队员、教练员和观众的监督。学生学习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也有利于他们在不违规的前提下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比赛的胜利。

3.4 保障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与时俱进

对于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素材的选取不能一劳永逸,要时刻把握足球社会热点及国际足坛时事,从中提取出有利于思政教学的内容。如果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教学时过多地采用老旧案例给学生展示和分析,很难使学生有代入感,难以共情,教学效果无法保证。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选用思政教学案例时要不拘一格,深入挖掘当今体坛、足坛的信息,紧跟时事热点。例如,在足球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

中国女足在2022年亚洲杯决赛上战胜韩国女足获得冠军,特别是在比赛最后时刻,门将和后卫连续舍身“堵枪眼”挡出了对方近在咫尺的射门。女足队员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是思政教育非常及时的素材,类似的实战案例是学生喜欢并且乐于接受的,体育教师在足球课程教学实践中可适当选取采用,保证足球课程教学素材的与时俱进。

3.5 建立健全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推进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改革不仅需要理论支撑和实践创新,还必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1)建立高校足球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明确制定包括具体的考核评价内容、标准、方法的评价体系,要坚持全过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观,以此使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有据可循,便于今后不断完善和提升。(2)建立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激励机制。高校兼顾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体育教师参与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与动力。例如,把价值引领作为足球课程评比的重要遴选指标,将体育教师参与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内容。(3)建立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协同推进机制。高校不但要加强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有效沟通,形成育人合力,还要重视学生对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反馈作用。体育教师应在足球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充分接收学生的反馈,并以此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形成双向协同的足球课程思政长效机制。

4 结语

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而不是赋予足球课程新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存在于足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只不过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总结。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德育功能创新的系统性工程,处于理论起步和实践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教学的改革背景,论述了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并探讨了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推动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足球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