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积极构建

2023-12-13 07:32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教练员竞赛

张 冬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0)

为了夯实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基础,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足球竞技后备人才,加快发展校园足球事业已经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共识。尤其在教育部的牵头引导下,我国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截至2019年11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2.7万所,预计到2025年可以达到5万所。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增加足球教学时间和经费投入仅仅只是基础,而构建健全、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才是关键。只有让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中来,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战术素养,实现足球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为我国发掘和培养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

1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校园足球竞赛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及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竞赛目标和教育目标,没有将校园足球竞赛与足球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各项赛事的组织常常缺乏准确的定位,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要求,组建自己的校园足球队并外出参加一些比赛,校内联赛的开展却离“每周一小赛、每期一大赛”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大部分学生仍未能有效地参与校园足球运动。此外,有的校领导未能理解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和目标要求,也不具备因地制宜制定校园足球竞赛目标的意识和能力,在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严重滞后或缺失。这不仅会影响校园足球运动特色的塑造,也未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足球运动与竞赛氛围,从而限制了校园足球运动育人价值功能的发挥。

1.2 校园足球竞赛开展存在区域上的不平衡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例如,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校园足球竞赛开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省份的校园足球竞赛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即便具体到某个省份或市区,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方面的不均衡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到各个教育层次上,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校内竞赛、校际四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为核心的主要赛事,涵盖了中小学及高等院校,但是中小学阶段的校园足球竞赛开展显然不够理想,很多学校过于看重应试教育,所以很多赛事的开展未能达到很好的交流与育人效果,制约了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

1.3 校园足球竞赛的赛事资源不够丰富

在构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过程中,会受到资金投入、场地建设、教练员水平等多种资源的影响,当一个地区及学校的各项资源投入受到较大限制时,校园足球竞赛的赛事资源开发必然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学校会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其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本身就较少,而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又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加上学校的场地资源落后等情况,有限的资金投入很难保障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组织和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较大,赛事活动容易遭到教师、家长及学生的抵制,学生在课外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的时间非常少,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金钱等资源,校园足球赛事的宣传、开展与交流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等人力资源的缺失也是影响校园足球竞赛资源开发与建设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就由体育教师兼任足球教练员,由于这些体育教师不是足球专业出身,足球技能素质本身较差,对足球技战术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加上有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足球教练员兼职工作没有额外的补助和奖励,所以将难以保障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1.4 校园足球竞赛的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为促进校园足球竞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激励约束与评价机制,所以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校的足球教育理念滞后,校园足球竞赛规则制度不够完善,各项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激励约束与评价制度方面,由于对校园足球竞赛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参赛运动员的相关制度不健全、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方主体参与足球竞赛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对校园足球竞赛中出现的不文明、不规范现象进行及时的约束和纠正。有些地区和学校未能结合各个层次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如未能给参赛学生购买保险,没有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穿戴球服、足球袜、护腿板,以及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赛前热身和赛后整理等。这些都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2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策略

2.1 明确各级校园足球的竞赛目标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涵盖了中小学和高校不同教育阶段。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及不同级别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需要明确和制定不同的竞赛目标。对于校内校园足球竞赛活动而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普及足球基本知识,以及建立足球文化和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基础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大校园足球竞赛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足球、参与足球。对于校级、市级及更高级别的校园足球竞赛,要制订相应的足球人才选拔与培养目标,促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规划建设,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校园足球运动环境,还可以发现和选拔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各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的竞赛目标,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在组织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时,要正视自身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各种比赛不断缩小差距,实现校园足球竞赛健康、有序地发展。

2.2 加强和完善竞赛组织工作,扩大足球竞赛覆盖面

针对校园足球竞赛中出现的区域不均衡和水平较低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加强和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的组织工作,扩大校园足球竞赛组织的覆盖面,对各级比赛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对贫困落后和边远地区,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进一步缩小校园足球竞赛在区域上的差距。同时,为了扩大校园足球竞赛的影响力,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多级竞赛形式,合理划分竞赛范围,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水平。例如,校园足球竞赛要做到校内竞赛与校外竞赛相结合、区域内竞赛与区域外竞赛相结合、正式比赛与友谊比赛相结合,加强传统足球特色学校与非传统足球特色学校的联合、交流等,带动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全面发展。

2.3 优化校园足球竞赛资源投入

增加校园足球竞赛开展的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学校除了要增加足球教育方面的专项投入外,还应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如让有实力的企业对各级校园足球竞赛进行冠名和赞助等。

加大对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等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学校成立专业组织负责人才选拔与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引进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及时补充到足球教师队伍及其竞赛管理队伍中,这样有助于校园足球竞赛水平的逐渐提高。

丰富校园足球竞赛的资源形式,转变以对抗比赛形式为主的传统模式,课程增加足球趣味赛、技巧赛、单项技术竞赛等形式,形成班级—社团—学校三位一体的校内足球联赛活动;也可以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融合性开发,让不同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校园足球竞赛运动,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足球竞赛氛围。

2.4 健全和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的规章制度

结合各级校园足球竞赛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的激励约束机制,该机制不仅要面向足球竞赛队伍和运动员,还要面向教练员、裁判员及管理人员,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各个主体在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校园足球竞赛中各个环节规范、有序的开展。

建立校园足球竞赛的评价机制,赋予相关单位对校园足球竞赛的组织管理权,加大校园足球竞赛的监督管理力度,依据相关规则制度对各类责任主体进行评估、检查与整改等,确保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持续完善。

健全和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的安全保障制度,建立政府、学校、足球俱乐部、家庭等各方参与和共担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完善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提高校园足球竞赛的安全保障水平,消除各方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消除校园足球竞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阻力和限制因素,持续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3 结语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很多影响因素,所以需要体教融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协调作用,准确把握校园足球的开展与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竞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发掘和培养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进而夯实我国校园足球事业的基础,为我国整体足球事业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教练员竞赛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