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恢复性力量训练的研究

2023-12-13 07:32李征宇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恢复性力量部位

李征宇

(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广西 南宁 530031)

力量训练是运动所必需的,是运动的根本,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帮助身体康复,提高力量素质。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身体素质,要加强力量的训练,训练强大的力量素质。在力量训练中,要遵守坚持、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原则,并根据身体自身条件,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力量训练是做好其他运动的基础训练,使运动过程中更加安全,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点

摔跤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强壮且灵敏的身体帮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更强的对抗能力和反应速度。柔韧性对于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也十分重要,手与身体的长度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有有利的身体优势。一个优秀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要勇于挑战,要敢于胜利,把拼搏作为运动的根本宗旨,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在摔跤运动中,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是通过配对来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比赛的,因而必须具备相当大的力量能力。 另外, 当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想以最佳的速度来实施技术动作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爆发力。

1.1 重视力量培养

应重视力量能力的培养,采用适宜的负荷,逐步提高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爆发力、最大力量、快速收缩力和力量耐力。一般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不仅要能增强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肌肉组织的力量,而且还要防止支撑器官因承受过度负荷而引起的损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他竞技项目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一方面,教练必须重视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的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的训练、提高;另一方面,教练也要帮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发展那些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

1.2 突出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的训练

在力量训练中应突出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的训练,可利用不同的地形进行各种短距离的跑跳练习,如短距离的冲刺跑、沙地跑,折返跑、蛇形跑、单双腿的跨步跳、半蹲跳、跳绳、抛实心球,杠铃平推、颈后上推、提拉,双杠臂屈伸、仰卧起坐、俯卧背伸等。

1.3 重视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同发展

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来讲,在学习和练习各种摔跤动作、力量动作时,往往由于拮抗肌不能协调放松而影响动作的正确完成,同时也容易导致肌肉劳累。因而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加强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同发展。力量练习要紧密结合摔跤运动的专项特点,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力量训练时首先要根据专项技术的动作结构来选择恰当的练习,以发展有关的肌肉群力量,其次要通过肌电研究了解主要肌群用力特点、工作方式、用力方向、关节角度等,来确定力量训练的方法。

1.4 坚持循序渐进的负荷递增原则

在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教练既要随时根据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力量的增长适时增加训练的负荷量,又要避免过大的负荷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要根据不同训练周期、训练任务、技术水平、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训练。教练员要在训练中科学地调整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动作力量和动作速度,避免长时间地采用恒定负荷,影响速度力量的发展。同时,教练也要注意帮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掌握身体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与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相结合的技巧。

2 力量训练对运动损伤预防的作用

2.1 提高关节的稳固性能

静态稳定结构和动态稳定结构是关节稳固的关键,在力量训练之后,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得到加强,并且关节发生运动时,肌肉会很好的收缩,进而保证关节的稳定性能,提高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运动损伤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前交叉韧带的断裂,产生原因是前交叉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冲击力,膝关节周围又有很多肌肉群,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增大缓冲,提高肌肉的离心工作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2.2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敏能力

在力量训练刚开始阶段,力量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是否接受训练的改变从而变为主动提高力量,有关研究表明,训练水平高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肌肉活跃度要比训练水平低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高,所以说提高力量与神经系统有很大的联系,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敏能力。在长期的力量训练之下,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制,要想得到更好的力量能力需要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来使神经系统得到新的刺激,并且对训练方式形成新的适应能力。

2.3 提高肌肉的工作性能

在大量的运动之后,由于身体及生理机能的下降,会产生运动性疲劳,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强度,在运动性疲劳的状态下,很容易造成运动性损伤。力量耐力是指让机体持续保持肌肉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应对运动疲劳的能力。力量耐力的训练旨在提高主动肌和对抗肌的协调性,提高运动的效率,推迟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时间。

3 摔跤恢复性力量训练特征

3.1 减轻力量训练的任务量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受伤后,其接受恢复性力量训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减轻力量训练的负荷。对于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而言,力量是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其能够与对手进行回合制的比赛,自身的肌肉力量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力量训练对于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而言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每个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不可缺少的需要进行的训练项目之一。但是当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受伤后,其受伤部位一般难以进行力量训练,甚至会影响到其他身体部位的力量训练。例如,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腰部受伤后,其运动能力会大幅度下降,除了腰肌不能接受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以外,其他需要靠腰部肌肉带动的部位的力量训练也会受到影响。但是结合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训练特点而言,其在受伤后依旧需要保证有一定的力量训练,避免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或者是强度出现下降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恢复性力量训练的优势就明显凸显出来,其能够有效地降低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负荷。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负荷与训练强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提高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一般会采用加强力量训练负荷的方式进行。所以,在恢复性力量训练中,其首要的作用就是在确保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能够对肌肉力量进行训练的前提下降低一定程度的训练负荷。减轻力量训练的负荷,是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恢复性力量训练中最容易实现的目标之一,其落实起来较为简单。依旧以上述腰部受伤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为例,其在进行恢复性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对腰部肌肉的训练负荷,减少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腰部肌肉的使用负荷与次数。通过这样的方式名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接受完相关训练后,其受伤部位也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感,能够起到保证一定力量训练的前提下给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带来更加舒适的训练。

3.2 练习速度减缓

很多摔跤运动员在受伤后其伤势是十分明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地减轻力量训练的负荷难以降低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训练中感受到的伤部不适或者是依旧会给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受伤部位继续带来损伤的情况下,但是结合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肌肉训练特点而言,在受伤后,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训练速度进行降低。因此,在恢复性力量训练的作用下,其第二个作用就是能够减缓训练的速度。力量训练的速度与力量训练的强度一样,其均是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肌肉力量进行训练的基本方式。高频率的力量训练速度,能够确保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力量的训练与积累。但是,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受伤之后,其进行难以保持原来的力量训练速度继续进行训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采用恢复性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进行一定的放缓处理,避免给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带来十分明显的二次损伤。例如,摔跤运动在进行腿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其需要采用原地高抬腿跳的方式来训练大腿肌肉的力量。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充分激活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腿部肌肉的活力,积累腿部肌肉的强度,青少年摔跤运动员需要每秒钟进行一往复地的高抬腿跳运动。但是受伤的摔跤运动员由于受到受伤部位的影响,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难以达到一般的正常力量训练速度。所以,受伤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进行该项力量训练方式训练时,其往复高抬腿跳一次的时间可以延长到2秒或者是3秒。这一恢复性力量训练方式,其起到的作用就是放缓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训练速度,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日常需要进行训练的内容采用放缓速度的方式进行恢复性力量训练,确保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受伤部位不会受到二次伤害,并且能够依旧保证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强度不会因受伤而受到折损。

3.3 借助练习器械

受伤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采用恢复性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其还有着的一个明显作用就是能够变换练习器械。在针对不同部位、不同肌肉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会有着不同的运动器材。或者是在进行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过程中,不同的运动器材也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器材也会有着一定的可替代性,虽然替代性的训练器材相比专门性的训练器材而言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应用到受伤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身上却是有着一定科学性的。受伤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其受伤部位的肌肉力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力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这一实际现象,更是需要通过不同的训练器材的应用来改善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情况,并确保在受伤期间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力量依旧能够得到科学的训练。一般情况下,摔跤运动员需要主要对自身的上肢肌肉力量进行训练,但是由于集中式的训练也会增加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上肢部位受伤的概率。例如,一个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肩部受伤后,其要想继续进行力量训练就需要结合训练器材进行科学的力量训练。但是原有的训练器材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很难正常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变换练习器材,进而继续给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相关部位带来合理的训练。依旧以该肩部受伤情况为例,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平常卧推的器械为大杠铃。但是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受伤后,卧推大杠铃会给其受伤部位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变换练习器材的方式将小杠铃作为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卧推杠铃,继续满足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另外,在受伤较为严重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运用恢复性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其还可以将卧推、斜板推、肩推等需要的杠铃变换成哑铃,继续满足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训练需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恢复性力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着变换训练器械的作用。

3.4 限制力量锻炼的部位和辅导

很多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其受到的身体损伤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有个别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还需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相关治疗。针对这类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其在手术或者是治疗后的康复阶段,其身体的受伤部位是不能进行任何训练的,上述的六种训练方式均不适合这类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同时,限制运动幅度同样也是恢复性力量训练中的一个明显作用。训练幅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与作用。正常情况下,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没有受伤的时候其运动幅度是可以随着自身的身体因素不断加大的,进而实现对自身力量的训练。但是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一旦出现受伤的情况,其运动幅度就应该有所降低,避免大运动幅度给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例如,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膝关节受到损伤后,其在进行肢体训练的过程中,其拉伸的幅度过大,就会造成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受伤肢体感觉到明显的痛感。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受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受伤情况进行一定的限制运动幅度管理。依旧以上述的膝关节损伤情况为例,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就可以降低拉伸的幅度,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不损伤受伤关节的力量训练。

4 结语

摔跤运动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运动之一,它的发展对传播我国体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对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培养,首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体质以及耐受度等特点来形成一套合适的训练规划。优秀的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在此期间的训练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自身的体质,在训练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定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避免受到伤害。帮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训练黄金期,形成稳定、良好的摔跤技术体系,从而为成国家摔跤项目中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恢复性力量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恢复性环境刑事司法中被害人地位的反思及完善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应然与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