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研究

2023-12-13 07:32谢志刚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身体素质篮球

谢志刚

(南通市崇川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1)

篮球运动具有较好的健身和娱乐作用,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然而,篮球运动具有的对抗性及激烈性特征易导致运动者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小学生在参与篮球活动时,虽然对抗性不强,但其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肌肉都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错误的运动方式可能导致小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做好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全力保证小学篮球教学的安全开展。

1 小学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

1.1 膝关节运动损伤

膝关节运动损伤是小学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它是膝关节在劳损的状态下产生的酸痛、酸胀感等现象。导致这类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篮球运动员在跑位过程中身体长期保持屈膝姿势,随着运动时间的不断增加,导致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力越来越大。膝关节运动损伤容易导致小学生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因此,小学生在参与篮球教学时需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防止出现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情况。

1.2 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运动损伤也是小学篮球教学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这类运动损伤通常是篮球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起跳后未平稳落地而出现的急性扭伤。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不同,会使运动员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不同,重则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对小学生而言,同样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踝关节运动损伤。

1.3 指间关节、腕关节运动损伤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上肢部分如果防护不当,同样存在指间关节、髋关节运动损伤的风险。在传球过程中,不规范的接球动作可能导致运动员的手指与高速传来的篮球产生碰撞,从而造成指间关节淤肿。而腕关节的损伤机理与此类似,也是由传球、接球动作不规范导致的。虽然这类运动损伤比较容易恢复,但小学生也要在这方面做好安全防护。

2 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小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虽然肢体对抗较少且强度较低,学习过程中更注重掌握投篮、上篮、传球等基础技术,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期,如果运动不规范而出现运动损伤,则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身体条件出发,对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发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1 小学生尚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强度。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体育教师统一设置教学难度,可能会导致教学难以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符。完整的篮球运动包括投篮、上篮等多种技术动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力量才能完成。而刚开始接触篮球运动的小学生,即使身体素质非常好,也会存在肌肉力量不足、关节韧带稳定性差的问题,小学生在发力错误、动作错误的情况下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后,小学生很有可能意识不到严重性,导致其错过最佳的救护时间,进而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生长发育。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开展强度适中的篮球教学活动。

2.2 小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

大部分小学生未对准备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些小学生渴望体育教师跳过准备活动直接开展篮球教学。事实上,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开始之前都需要进行准备活动。小学生通过完成准备活动,能够使身体肌肉、韧带等处于活跃状态,避免直接运动而出现运动冲击力过大的问题。因此,准备活动是减少运动损伤风险的重要措施。体育教师需要端正小学生对待准备活动的敷衍态度,通过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准备活动,避免小学生在接下来的篮球课堂中发生运动损伤。

2.3 小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较差,防范知识储备少

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同时要避免其在篮球运动过程中造成其他同学受伤的情况发生,减少课堂运动损伤。此外,体育课的开展通常以户外活动为主,如果开展室内课,小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户外上课,导致课堂效率低,使体育教师无法通过室内课堂将自我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小学生。而如果体育教师在户外口头宣讲预防运动损伤的 措施,小学生往往又心不在焉,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活动,这就造成了小学生自我防护知识储备少的现状。

3 小学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3.1 在低年级阶段注重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虽然篮球运动难度较大,适合在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中开展,但这并不代表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体育课只能开展课间操等简单的活动。体育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可根据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开展跳绳、跳远等适当强度的体育活动,这些运动都较为简单基础,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耐力、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等各方面素质,为小学生后期的篮球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还能有效地避免小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低年级阶段开展身体素质训练不仅可以为高年级阶段的大量运动教学打好基础,也能够丰富低年级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使低年级小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2 重视课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小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小学生应对准备活动引起重视,在今后的每次篮球运动前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为此,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准备活动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例如,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小学生进行若干次准备活动,观察并挑选出几名准备活动做得认真、标准的小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篮球课教学中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准备活动。同时,对于参与准备活动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小学生,体育教师也可以让他们一起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准备活动,这既能使他们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又能帮助其做好规范动作。奖惩制度的实施对提高小学生准备活动的质量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注重篮球技术动作的专业指导,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篮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各项篮球技术动作的教学讲解及让小学生自主进行反复训练。首先,体育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除了要为小学生讲授动作的诀窍和要领外,还要进行错误示范,使小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规范动作的印象。其次,体育教师还应着重向小学生介绍某个动作可能会造成的运动损伤及相关原因,使小学生直观地了解篮球运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及可能造成的损伤。在增强小学生的防护意识之后,体育教师可以引入自我防护知识的讲解,让小学生带着“保护自己”的目的听讲,提高小学生的专注力,促进小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防护知识的掌握。

在做好课前准备活动、知识讲解、动作要领传授等工作后,体育教师应当有序、有效地组织小学生进行训练。有序是指体育教师要统筹全局,维护好课堂秩序,注意观察小学生的训练情况,找到其动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辅导。有效是指进行分层教学,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及篮球基础均存在差异,因此让身体素质及篮球基础水平一般的小学生勉强跟着“大部队”进行同样强度的训练,或者让身体素质及篮球基础水平较高的小学生进行强度较小的训练,都会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对此,体育教师可针对小学生的学情及身体素质情况,让身体素质及篮球基础水平一般的小学生进行更基础、更安全的训练,让身体素质及篮球基础水平较高的小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有难度的训练,使各个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够参与与自己实际训练情况相符的锻炼。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帮助水平一般的小学生进行锻炼,在促进班级氛围更加融洽的同时,也能促进小学生共同进步与成长。

4 结语

运动与损伤是并存的,任何体育运动都存在运动损伤的风险,篮球运动也不例外。为避免小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规划好各个阶段篮球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改进与优化教学模式,使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还能在参与篮球运动时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身体素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