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评价

2023-12-14 10:10王一石崔丹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王一石,崔丹锋

(1.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2.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外语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中国每年心脏先心病患儿约为13万例,然而得到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只占一半[1]。近年来伴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先心病患儿术后的成年存活率已超过90%,但也伴随着二次或多次手术患者不断增加[2]。先心病已成为我国发育异常儿童死因的主要构成,每年由先心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已超过120亿[3]。

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儿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其目标是学生需掌握先心脏病的基本知识,理解先心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4-5]。医学专业教育要求合格医学毕业生具有“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4 个领域的能力,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使命与担当、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与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6-8]。因而在先心病课堂授课环境下,我们尝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思政价值理念的教学元素,深化先心病理论演示讲解、临床试验的政治导向性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助于实现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立德树人”、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9-1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9级,2020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各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均为8∶2),以2020级学生为实验组,2019级学生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教学以《儿科学》中先天性心脏病课程体系为纲,设计视频、画图、动画模拟具象基础知识,讲授、演示及互动性推导建立逻辑思维等教学内容;实验组教学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思想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医学人文故事、科学创新精神、人文关怀意识、培养临床思维等的思政教学内容,深化先天性心脏病教学的思政教育融入实践[12-13]。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学术网站,检索有关“儿科学”“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教学”等关键词,获取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源。在先天性心脏病课程中,将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念及案例融入线上线下授课教学,体现思想政治元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教学的导引和促进作用。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组别学生先天性心脏病理论知识、实验应用学习状况作出调研,了解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前导学、教学知识体系设计、课堂演示及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念认知、思政理论学习的成效,并让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评分,包括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授课模式满意度以及临床思维培养,以便为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2.3 病例分析与理论课程考核评分

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考核评分以及理论课程考核评分,病例分析总分50分,理论考试100分,其中选择题60分,30题每题2分,简答题40分,4题每题10分。

2 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融入

2.1 课程概述部分思政元素

在概述部分,首先引入先天性心脏病的概念和流行病学,以此引出2018年中国发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以先心病预防和早期诊断为主线,介绍胎儿医学,体现我国经济实力、医疗技术的进步,树立治病救人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和技术的进步,是医学生的责任与任务。在介绍先心病病因时,强调内在因素与遗传有关,尤为染色体畸变,结合病因,讲述出生缺陷3级预防政策,引导学生了解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14-15]。

用1例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先心病患儿的体征和患儿家属为了孩子健康而心急如焚的案例作为引入,让学生体会先心病患儿的身心痛苦和其家庭的负担,引起学生努力学习去救助先心病患儿的责任与使命,并且在播放患儿材料图文时注意保护患儿的隐私,告知学生作为医生要尊重病患,此时再次向学生展示先天性心脏病课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学生聚焦本次课程学习内容。

2.2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部分思政元素

采用互动式教学,在讲授先心病临床表现时,分别请几位学生分析临床症状与体征背后的原因,让学生学会作为临床儿科医生,如何对先心病患儿进行人文关怀(触诊搓热双手,使用听诊器前先捂热等);在解释法洛四联症和埃森曼格综合征时,向学生介绍解剖学家法洛以及埃森曼格医生的故事,用科学家精神启发学生主动创新。

2.3 辅助检查部分思政元素

在讲授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检查手段时,引导学生了解辅助检查应遵从由无创到有创、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引导学生领会临床中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伤害,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并且适当节约医疗资源,比如某些患儿使用超声心动图就能确诊,则不必使用导管造影检查。

2.4 治疗方案部分思政元素

在本部分,首先强调先天性心脏病不宜过度治疗,介绍我们国家目前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的基本政策,并介绍我国医疗保险以及专病救助政策,使学生感恩于国,感恩于党,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

在介绍手术治疗时,通过介绍ECOM等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出现,手术时机与方法改进,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助力健康。启发学生科技创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最终为学生介绍儿童强,中国强。儿童健康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儿童健康对家庭、社会影响重大。保障儿童健康,也是解决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为军服务的要素之一,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3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及分析

3.1 教学效果评价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9级,2020级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各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019级仅实施专业课教学,2020级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思政教学”的方案展开授课,按在专业课中充分挖掘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用实验组、对照组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相关问卷试题的得分率,了解与掌握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得出思政元素融入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教学的成效。

3.2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两组基本状况匹配,如一般资料分析表(表1)所示。性别比例、人数、班级、带教师状况基本一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变量基本保持不变。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4.1 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

依据先天性心脏病课程实验组问卷调查数据,了解教师思政融入的理论知识选择,以及不同学生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学习的实际情况,得到如表2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表2多组问卷调查指标的满意度结果可以发现,有34名以上学生认为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政治理念教学设置合理且完善,符合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心理及思维认知,仍有8名学生认为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不足、有6名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验教学设置的系统化不足,但总体上认可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显著,有助于其思政认知、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表2 课程思政实验组满意度问卷调查

4.2 思政教育综合成效比较

围绕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实验组、对照组学生,探究比较其课前及课后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思政理念认知、思政活动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得到如图1的统计数据结果。从图1的思政教育综合成效比较结果可得出,相比于先天性心脏病课前时段,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思政理念及案例的教学内容,实验组学生的思政价值理念认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政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得到较大提升(87%以上),基本上已完成自身专业课学习的思想政治体系建设,而对照组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与学习仍旧滞后,需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案作出政治教育。

图1 思政教育综合成效对比

4.3 病例分析及课程考核成绩分析

对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的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课程考试成绩作出汇总,得到如表3的学生专业课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根据表3不同组别学生的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病例分析、期末考核成绩可以发现,实验组在经过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后,其成绩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病例分析及课程考核成绩

表4 课程满意度比较

4.4 课程满意度评分

满意度调查评分显示,2020级学员在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授课模式满意度以及临床思维培养四项满意度测评的好评率均显著优于2019级学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儿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其目标是学生需掌握先心脏病的基本知识,理解先心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中不仅涉及临床症状、诊断、治疗,还包含了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以往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

在本次先心病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参考了目前我国思政教学先进的各所大学的相关创新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最终的评价考核中兼顾了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思政教育综合成效,病例分析及课程考核成绩分析和课程满意度评分相结合的模式,对本次思政元素融入先心病课程的效果进行了综合性评价[16]。

5.1 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分析

2022级的大部分学员均认为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政治理念教学设置合理且完善,符合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心理及思维认知,总体上认可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显著,有助于其思政认知、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5.2 思政教育综合成效比较分析

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课前及课后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思政理念认知、思政活动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时发现,在引入思政元素后,2022级学员的思政价值理念认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政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得到较大提升(87%以上),基本上已完成自身专业课学习的思想政治体系建设,而对照组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与学习仍旧滞后,需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案作出政治教育。

5.3 病例分析及课程考核成绩分析

在课程知识的掌握层面,对两个组的学员进行了相同的病例分析测试和课程期末考核,实验组学生在经过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后,其成绩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核成绩。

5.4 课程满意度评分分析

在先心病所有理论课授课完毕后,对学生进行了四个项目的满意度调查,2020级学员在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授课模式满意度以及临床思维培养四项满意度测评的好评率均显著优于2019级学员。根据以上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问卷调查、教学成绩结果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思政理念认知、思政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且实验组学生的思想政治内容学习,对其先天性心脏病专业课理论、临床探究实验的考试成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体现出跨学科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

在先天性心脏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医德医风,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对融入与评价结果进行的深入讨论。

知识掌握:通过在先天性心脏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思政元素也拓宽了学生的医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医疗工作的人道主义精神。

价值观塑造:通过具体病例,学生深刻理解了医生职业道德的本质和社会责任,坚定了他们的医学信仰。同时,学生更加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培养了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提升:思政元素融入先天性心脏病课程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得更加出色。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展现了较高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将思政元素融入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评价说明通过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政价值理念的教学元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心脏疾病检查方法、掌握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而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国家政策介绍等思政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树立治病救人的思想,爱岗敬业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应具有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将思政元素融入先天性心脏病课程探索仍处于初期阶段,如何不断挖掘与加强思政元素对专业课的指导促进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推动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