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心理路径

2023-12-20 04:06李木子韦庆旺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李木子 韦庆旺

摘  要: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为了取得入脑、入心、入行的思政教育效果,研究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视角,探究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的心理路径。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在冬奥会前(T1)、中(T2)、后(T3)三个时间节点对108位冬奥会志愿者大学生开展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实践活动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中的族际交往机会和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三者是提升实践活动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心理路径。以此为高校更好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族际交往;中华民族集体自尊;北京冬奥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13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项目“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GMG-0 0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木子(1993—),女,硕士,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韦庆旺(1979—),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部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与文化心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需要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里自然而然地吸收[1]。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觉察、感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手段[2]。然而,目前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心理预期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3],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究如何组织实践活动能够更有效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依据心理学理论,个体的意识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层面表现为个体对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华民族身份等的认识;情感层面表现为个体对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意志层面表现为个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自觉性行为[4]。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内涵,本研究针对如何高质量开展实践活动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假设。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认知路径

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是发展情感和意志层面的基础。究其原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本身内涵太过丰富和复杂[5]。从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到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成为政治符号,再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最后到党的二十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调。个体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梳理这一概念,否则很难发展到相应的情感和意志层面。从民族交融的角度,各民族需要在了解本民族的基础上发展出对上位群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样的群体身份认同转变是离不开大量的学习的[6]。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在实践活动前,学生具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后续的实践活动教育效果就越好。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情感路径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層面,跨民族交往是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与融合,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归属感的有效方法[7]。究其原因,积极的跨民族交往可以引发个体对对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在持续的交往过程中,对对方民族群体的情感逐渐嵌入上位群体,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中,这是一个尊重、包容、互嵌的过程。这种互嵌过程不仅仅将每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56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亦进行彼此互动和互嵌[7],逐渐强化民族间的情感依恋,进而促进共同体的形成。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学生族际交往的机会将有助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意志路径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层面,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是保障个体坚持致力于中华民族群体发展的内在动力。究其原因,个体倾向于从属于一个高声望、高地位的群体并自豪于拥有这个积极的社会群体身份[8],较高的群体成员身份认同感和集体自尊感拉开了“我们”和“他们”,即外群体之间的主观距离[9]。为了维持这一主观距离,保持较高的集体自尊,个体参与到发展群体的主动性会增强,利群体的积极行为会增多。切换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即个体的中华民族自尊越高,越倾向于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进步的建设事业。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将有助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为实践活动来检验假设。作为各民族共同努力、共同举办的国际盛事,北京冬奥会是能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推进作用的各民族共享的历史事件,其重要的地位使北京冬奥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佳实践活动,为检验研究假设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因此,本研究以北京冬奥会颁奖广场的闭环志愿者108名大学生为被试,平均年龄为22±2岁。其中男生18人,占总人数16.67%;少数民族27人,共来自11个民族,占总人数25%。首次调查时间(T1)为2022年1月30日,为北京冬奥会开始前第6天,第二次调查时间(T2)为2022年2月10日,为北京冬奥会开始后第6天,第三次调查时间(T3)为2022年3月2日,为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第10天。三次调查均有108名被试者参加,未发现数据流失。

三、研究工具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由陈立鹏和薛璐璐于2021年编制[4],由18个题目组成,采用7级评分,从1“非常不认同”到7“非常认同”。该问卷前、中、后三次测量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99、0.95、0.84,问卷信度良好。

(二)族际交往状况

参考王德强和赵捷于2020年关于族际交往中的民族构成数量的调查[10],本研究设计了2个题目,分别是“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你认识了几个来自其他民族的小伙伴?”和“在娱乐活动中,你认识了几个来自其他民族的小伙伴?”,共有8个选项,从“0个”计为“0”到“6个”计为“6”,如果超过“6个”,则选择“更多”计为“7”,通过对被试在这两题的得分加和后再平均来反映被试的族际交往状态。

(三)集体自尊量表

量表由Luhtanen和Cronker于1992年编制[11],由16个题目组成,采用7级评分,从1“非常不认同”到7“非常认同”。量表在测量不同群体时,可以在指导语和项目中将“社会群体”替换成研究对象群体,测量性质不受影响,仍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12]。因此,本研究将量表的“社会群体”替换成“中华民族”开展测量。问卷前、中、后三次测量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9、0.66、0.55,问卷信度良好。

四、研究结果

(一)相关分析

分别对三次调查(T1、T2、T3)的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族际交往和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时间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族际交往、中华民族集体自尊都存在显著正相关(ps<0.01)。无论是同一时间点还是不同时间点,族际交往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ps<0.01),即无论是同一时间点还是不同时间点,族际交往越活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无论是同一时间点还是不同时间点,中华民族集体自尊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s < 0.01),即无论是同一时间点还是不同时间点,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越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

(二)交叉滞后检验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MOS26.0软件建构交叉滞后模型来分别探究族际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集体自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纵向关系。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图1:GFI =0.97,CFI=0.99,TLI=0.98,RMSEA=0.09;GFI=0.94,图2:CFI=0.97,TLI=0.93,RMSEA=0.15),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1. 实践活动前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研究发现冬奥会前(T1-T2),T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显著正向预测T2中华民族集体自尊(β= 0.14, p<0.05)和T2族际交往(β= 0.49, p< 0.001),即在参加冬奥会前,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则在参加冬奥会中,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越容易得到提高,更愿意发展族际交往。这一发现支持了假设1,即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前所具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提升实践活动效果。

2. 实践活动中的族际交往机会显著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研究发现冬奥会后(T2-T3),T2族际交往能够显著正向预测T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β= 0.05,p< 0.01)。即在参加冬奥中,个体建立越多的族际友谊,在冬奥结束后,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得到增强。这一发现支持了假设2,即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学生族际交往的机会将有助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显著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研究发现冬奥会后(T2-T3),T2中华民族集体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T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β= 0.25,p<0.001)。即在参加冬奥中,个体感受到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越强,在冬奥结束后,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得到增强。这一发现支持了假设3,即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将有助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教育启示与建议

本次研究最终得到以下关于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的启示。

(一)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活动的启动剂

作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高校应该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引领作用,把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史实、知识融入思政课。为学生获得更高的实践参与度、更深的理解力、更强的体验感打下坚实基础。

(二)充分的族际交往是实践活动的情感激活剂

高校应该号召各民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保障参与活动的民族多样性和各民族比例分配,创造族际交往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各族学生之间进行友好交往。如组织民族运动会、民族艺术展演、民族文化交流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分享感受,建立友谊,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真实的交往中不断深化。

(三)强烈的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是实践活动的意志催化剂

高校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和自尊感,可以挖掘、宣传我国各民族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典型事例,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资源,如制作抗击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微视频,凸显中国人不分民族,万众一心,激发情感共鸣,调动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智.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比喻析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5):131-135.

[2] 郑晓娜,苏梅艳.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8):26-28.

[3] 田辉玉.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8):23-25+55.

[4] 陈立鹏,薛璐璐. 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02):30-38.

[5] 张淑娟.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J]. 学术界,2020(01):78-86.

[6] 胡平,徐莹,徐迩嘉. 从心理空间生产看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4):19-24.

[7] 梁静,杨伊生. 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及培育机制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7):207-214.

[8] Rubin M, Hewstone M.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A re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clarific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8,2(01):40-62.

[9] 王偉宇,钟毅平. 士兵内隐集体自尊的ERP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05):604-606+603.

[10] 王德强,赵婕. 多民族杂居城镇族际通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为例[J]. 民族研究,2020(03):1- 14+139.

[11] Luhtanen R, Crocker J. A collective self-esteem scale:Self-evaluation of ones social identity[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2,18(03):302-318.

[12] 王柳生. 集体自尊:概念、测量和应用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04):37-42.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北京冬奥前期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