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探索

2023-12-20 04:06于慧敏陈立娥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思政课

于慧敏 陈立娥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源泉,也是高职学校思政课的重要研究课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精神与新时代思政课有机结合,能丰富高职思政课教学资源、帮助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维护思政课意识形态安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将“自强不息”“和而不同”“民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1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金课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9NLDJ-ZD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慧敏(1995—),女,硕士,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立娥(1976—),女,硕士,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一次次化险为夷,靠的正是中华儿女团结不屈、艰苦卓绝、敢于斗争的伟大精神。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合理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育人的目标相契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不谋而合。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到《国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再到《论语》的“不耻下问”。中华民族一路饱经风霜、风尘仆仆,脚下踏的就是千百年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文明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五千年而不倒,就已经说明了其内在的优势与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内生动力大部分来自孕育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国家精神和民族灵魂。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发展中,这些不断积累铸造的文明始终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素材。比如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能够切实感悟到面对国家利益时林则徐的担当,感受到他没有因为个人祸福问题就躲避的崇高境界。这种牺牲小我的爱国情怀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背后蕴含的文化基因始终得以传承。这些精神文化就是立德树人最生动的示范,与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具有内在契合点。在建设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支撑思政课内容的精神底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具有和谐性。“舍己为人”“厚德载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感悟国家责任、民族担当,有助于深化“三全育人”。这些精神文化成果蕴含的培根铸魂的力量,始终是思政课内容中最生动的底蕴,对相关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源泉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教育也无法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记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动史书。

文化自信教育更多的是强化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认同,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教育过程,旨在能使用多元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生命力。作为长期性的教育活动,更需要一条主线串联,将文化自信教育融进课程的不同环节,通过案例、互动、实践等不同方式丰富文化自信教育。如今文化的发展逐渐多元化,我国也渐渐被世界文化影响,只有坚守住文化形成发展的源泉,形成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自信自强,才能在与世界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本国文化发展不会随波逐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主要依托和重要内容,对社会的影响长久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自信教育的整体把握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自信教育的开展也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經磨难而从未中断,在历史发展过程不断与时代结合,这种文化背后的精神早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中的“根脉”力量。“二十四节气”“只此青绿”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共鸣,便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根脉”力量与新形式的巧妙碰撞。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备的通约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领航中国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融通。作为一门实践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被称为“实践之学”,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科学性。它强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来自它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来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理论根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理解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和对国情的把控,对国情的把控也无法脱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两者在一定意义上耦合互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给了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实践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比较突出的“民本”“天下大同”“人道主义”等观点,虽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表现内容不尽相同,但内核精神一以贯之,滋养了中国人兼收并蓄、过犹不及的可持续生态观念,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好的土壤。若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培养不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敢拼搏、敢创新的先进的共产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也积极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割裂历史,警惕文化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蕴含其中的价值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的价值观念绵延至今,这些价值观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成为维护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的精神力量。

引领大学生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联系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比如从《尚书》中的“有容乃大”讲到如今的“友善”,运用相关案例作为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讲解支撑,有助于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友善”更全面的认识。在对“六尺巷”的讲述中,两个“三尺之地”的礼让故事,能让大学生明白胸怀坦荡、学会自省才能做到对他人“友善”。对核心价值观的追本溯源能够帮助大学生真正读懂核心价值观“内核凝练”的含义,回答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只有追溯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认同过程,也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2]让大学生明白:友善不仅仅是对人友善,也包括对社会、对自然的“友善”。用生动的案例和鲜活的故事去解读课本知识,让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人们每天生活的土壤,而不是靠单纯的说教。让大学生了解这是每个人可以真正落实在身上的行为准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高职思政课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能够支撑思政课话语。比如在对“四史”的讲述过程,引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和实际更加融会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案例更加形象生动。在对学生的三观塑造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旁征博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案例更加生动形象、持久性强。并且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故事受众面广,也更容易被大学生听进去,入脑入心。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推动。[3]不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可以充分结合农林高职院校的特色,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一步推进“红绿融合”授课模式。选择针对性的内容进行翻转课堂、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网络平台、课外教学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撑高职思政课,把思政课讲深、讲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高职思政课意识形态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4]这样好的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文化环境的极大改善,意识形态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意志和价值取向,要想社会意识形态更具凝聚力,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可以说,中国梦是全党,也是全体人民的发展意向,令无数人热血沸腾,也可以说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讲“复兴”,是因为我们曾经辉煌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曾经的辉煌盛景都是“中国梦”的前世倩影。回望历史会发现,追求梦想是贯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过去的梦和中国梦具有相同的文化根脉。曾经,中华民族关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畅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对星辰大海和梦想的追求。现在,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同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与底气,不仅来自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也是出自无数国人由始至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

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筑牢了坚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石。“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经世致用”……回顾我国古代儒学的历史变迁,儒学一步步成为显学,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儒为宗”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如“礼乐文化”、爱好和平、仁爱、民本等基本文化,随着“以儒为宗”的古代意识形态的稳定也获得了稳定的发展与延续,直至今天都是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更持久的力量,帮助中国人民警惕“文化他塑”问题的同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两者的耦合互进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强大的思想共识,促进民族的稳定繁荣。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赋能高职思政课的具体教学探索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开阔胸襟奠基“中国梦”主题教育

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一以贯之的精神,能够为思政课提供更加完整的精神内核,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我国的方针政策。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正是以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为基础的。”[5]

古代哲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思尚存,此志不懈”等,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开阔胸怀。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奋斗,从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两个跨越时空的例子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根脉。将其中蕴含的同源的精神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百年党史伟大精神形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动力。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一样的思政元素,比如愚公移山中关于时间的探讨也值得深思,愚公具有的大历史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讲述,让学生放眼未来,运用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中国梦的时代智慧,感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价值追求,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历史观”。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化无论如何发展,思想基础始终离不开“和为贵”的价值观。“万国和”“协和万邦”“天下无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周幽王的太史曾用“殆于必弊”回答西周的存亡問题,并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即“以他平他”,相异的事物协调并进,并且达到“和谐”的境地,事情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史伯的“和”的定义,没有被时间淘汰,至今仍具有重大意义。这样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为思政课学生学习“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等概念赋予了深厚力量。和而不同作为古代先贤的哲学思考,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延续后仍然保持着它的生命力,对和而不同的准确把握也能使学生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在当代的具体实践,区别于所谓的丛林法则,推动“美美与共”的文明共存。世界人民大团结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在今天也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天下大同”伟大精神的延续。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理念加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感悟

回顾历史,“君舟民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智慧思想贯穿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封建专制时代,“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始终体现在社会发展中,例如中国共产党对其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到新时代“人民至上”的理念,在继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基础上,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在思政课的学习中,将“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答卷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强大感召力的认知,让他们自觉地感受到不管是古代还是如今,我国发展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和爱国情怀,全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文化的力量可以激发个人内心的精神力量,更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至今,还有更多素材供我们挖掘。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比较,而是真正相信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在面对意识形态渗透的时候,可以以文化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去帮助学生站得稳、看得远。高职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用优秀文化启智润心,才能在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才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才能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延续,真正理解什么是“古为今用”;才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权,真正将思政课讲述的文化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任仲平. 掌握历史主动 凝聚奋进伟力[N]. 光明日报,2022-9-29(02).

[2] 龚婷. 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7):95-96.

[3] 陆向荣.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7(S1):210-212.

[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 熊珓. 传统文化是独特的战略资源[N]. 学习时报,2016-06-16(03).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