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心:用共情讲好中国故事

2023-12-22 15:16李鹏飞
学理论·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共情

摘 要:“情”是认同感的钥匙,是价值观的纽带。共情呈现了人际互动的心理过程,读者随文章人物的快乐而欢喜、痛苦而悲伤,就是共情的唤醒体验。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情感构建,通过对共情传播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讨论,展现媒体通过共情传播的可能性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共情;中国故事;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6-0031-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叙事传播的对象是人,在研究提升传播效能上自然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只有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才能实现产品推送精准入心,达成预期效果。

一、“共情”概念的相关理论

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在《视觉形式感》一文最早提出共情这一概念,用以说明将自身真实的心理感受主动投射到所见事物的现象,道出了我们对“共情”一词的朴素的感受。心理学家巴特森进一步区分了八种不同的共情现象:对他人内心状态的了解;动作模仿;情感共鸣体验;感受他人的感受;换位幻想他人的感受;换位幻想自己的感受;感受身心忧急;与身处痛苦中的人产生共鸣[1]。希望通过主观世界的交互了解他人的思维和情绪状态。但是从学界的研究看,心理学不同流派对共情有着不同的解释,至今对共情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未有统一的定义。有的认为,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表现为智力上的理解能力;有的认为,共情是对他人情绪体验做出的情感反应;有的认为共情是受神经网络发育情况而生成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还有的认为,共情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能力,逐步形成了镜像神经元理论、情绪共享理论、观点采择理论等不同的理论体系[2]。

通过上述心理学界对“共情”概念界定的讨论不难发现,任何单一的理论都很难有效地解释共情的内在机制[3]。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共情是一个涉及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复杂心理过程,涉及心理活动的形成要素、组织结构、运动方式。而借助传播学的相关概念可以进一步帮助理解共情是如何实现对受众的认知影响。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学者提出共情构建出了共通意义空间,通过填补“我者”与“他者”之间的认知沟壑,加深彼此理解。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学者认为,共情是价值观的共享,是处于不同文化中的民众都能接受或追求的价值观。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就是文化价值观与世界各国民众不同程度地共享并内化于心。归纳起来,共情传播就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

二、共情传播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闻舆论的“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对媒体舆论格局的宏观要求,也是对占据国际国内舆论阵地的目标指引。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要树立好党在国内外的形象,把政党的组织方式、纲领政策、待民之道、内部管理、总体表现等[4]传播出去,增进理解,促进共识,而不是陷入“对空言说”的困境。

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了最大的“扬声器”,移动终端的普及让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个体情感和价值导向更易被社会关注和舆论焦点左右,突出体现在一个“新”字。一是产品内容新,二是推送时效新,三是形式体裁新,这源于人们对新鲜事物更易感到兴奋、刺激、聚焦的心理特征。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媒介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便捷设备为大量碎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短小精干的内容推送更加符合人们一般的阅读习惯,长篇巨论相比之下显得曲高和寡。新闻作品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重塑、情感抚慰等社会功能,避免陷入“情感枯竭”,就需要反思并重新认识情感元素的重要作用。主流媒体采取共情传播的策略,能在复杂的传播格局中,聚拢粉丝,获取关注,提高新闻宣傳的抵达率和影响力,凝聚人心,引导人们自觉传播弘扬主流价值观。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构建共情的能力是一种重要能力和素养,是其能够对新闻对象的情绪及心理状态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也是其应具备的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和站在新闻对象视角的移情能力及思维方式。将共情贯穿于采编全过程,新闻作品才是“体验式”的、有“沉浸感”的。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共情,与共情同生、与情同行,才不至于陷入“我以为”“我认为”的主观误解与“低级红,高级黑”脱节错位。2020年,一则喀喇昆仑戍边官兵在一次巡逻下来,脸上被强烈的紫外线晒伤的视频一经发出,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官兵只是简单讲出了自己的名字与家乡,整个视频内容并不复杂,但一张张皮肤皴裂却可爱的脸庞,引起了现象级的巨大反响。这正是因为传播主体与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人们对自己难以做到,而他人的辛苦付出产生了强烈的敬佩感。构建共情传播,也是新闻记者向社会提供思考问题的新视角,当人们可以互相用对方视角思考问题的时候,理解就多了,误解就少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将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共情传播的基本要求

信息是共情传播的基础。人际互动信息背后的情感共鸣赋予了新闻作品深刻的内涵,产生的强烈感染力和普遍认同感,更易吸引媒体流量、引发社会关注、实现有效传播。在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评析时,如果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就能实现信息的精准投送,避免无关信息造成受众认知紊乱,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远离杂音干扰。共情传播因此也需要时刻注意真实性、接受度、参与感三点要求。

(一)真实性是共情传播之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活的写真。“真实是新闻舆论的生命。”只有真实,才能唤醒受众的情感共鸣。新闻报道中如果为了创设典型不惜脱离实际、编假造假,极易使得媒体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甚至会影响到典型人物本身的形象。

2022年,某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该公司员工梁某负责公司的印章服务,在一年时间里施印7亿多次!处理OA流程5 964条!用印登记率100%并零出错!”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一个人一年盖章7亿次,意味着这名员工哪怕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盖章,每分钟需要盖章1 331次,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网络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涌现对新闻媒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学者指出,当下我国的网络舆论场体现出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的“后真相”的特征[5]。这更加紧迫地要求媒体人切忌心理急躁,务必实事求是,把真实性放在叙事首位,防止公共事件滋生对抗情绪,最大程度形成有利于积极形象传播的社会共情。

(二)接受度是共情传播之链

中国《论语》里的“仁者爱人”与西方《圣经》里的“爱上帝,爱他人”,都含有共情的思想,这说明无论是中华文明的引人向善还是西方文化赋予人神性,二者是可以被互相理解的。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简洁明确、通俗易懂的叙事更容易被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理解。

对个体而言,共情本身有着理性的成分。个体的情感共情之所以能上升为对集体的认知共情,就是因为蕴于共情中的同理心将作者与受众紧紧连接在一起,特别是当艰苦环境和家国情怀共处同一叙事轨道上时,最能引发心底的情愫。微博上“不想让妈妈看到的画面”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其中一段画面让许多人泪目:新疆塔城军分区铁列克提边防连,每年8级以上大风有200多天,被称为“风口”哨所。春节期间,官兵顶着10级寒风,行走在近40度的陡坡上,狂风夹杂着石子和冰碴,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可这样的巡逻路对连队官兵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不想让妈妈担心”,是另一个侧面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它们消除了个体差异,体现了中国军人最纯粹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脊梁,唤醒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共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消除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差异最大的同理心,也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最好概括。

(三)参与感是共情传播之要

参与感即是情境融合下的情感共享。讲故事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流是否顺畅、有效,与人的意识观点、话题的趣味性、环境的舒适性有很大关系。叙事的共情需要双方的参与,讲故事的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话,尽可能提供公共参与的机会,通过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叙事策略,避开自说自话、对牛弹琴的窘境。良好的参与感不仅让信息传播更加准确,也让共情力更具渗透力。

越来越多的媒体正在利用VR技术、云平台等,为参与感搭建共情场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网络新媒体在元宵节推出了“你好哨兵·情暖元宵节”直播活动,带领广大网友感受帕米尔高原的苍凉壮阔,与东极哨所官兵一起迎接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与边防军人同屏站岗60秒”等活动得到热烈响应,情感与情景自然的融汇放大了人性共同之美。直播与互动激活了广大网友共情的心灵,参与感的建立也深化了广大网友对军人价值的认同和支持,而其中蕴含的传播话语生成方式,为共情传播与国家形象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四、探索提升媒体共情传播的方法路径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的叙事风格,更加注重探索共情传播下价值观的兼收并蓄。

(一)树牢正确舆论导向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核心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国家形象的叙事包含着一般的价值评判,这就意味着在共情传播过程中可能受众会受到地缘政治、文化差异、认知水平的影响而产生背离叙事本身价值评价的风险。新闻舆论工作是时代的镜子和脉搏,记录着历史的进程,反映著时代的动向,承担着引领导向、成风化人的重要职责,要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提高共情力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准时代脉搏,对准时代焦点,与主流价值一致,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情感共鸣。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就把世界人民共克时艰的共同情感铺陈其中,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厚重的“生命—人本”观,更是通过叙事共情吸引世界人民关注。实践证明,要拓宽传播对象的圈子,不仅要打通共情传播的路子,更要抓住主流价值观的里子,才能实现中国与主旋律与世界正能量同频共振,才能让中国声音获得最广泛的传播与认同。

(二)优化叙事表达模式

方式创新与加强阵地建设,是我们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党百年来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同一个事件,我们有时感到外国媒体不懂我们的“情”,即使没有交流的障碍心理距离却相隔甚远;有时感到中国故事多在国内广为流传,很难“出圈”。其实有时是在叙事模式上出了问题。受刻板印象和经验固着的影响,我们的叙事视角往往基于自身的语言和表达习惯,集中体现在着重强调叙事的意义和价值,希望通过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增加话语权和影响力。一些本可以就当下论当下的实效性内容,又往往因引用大量历史典故让叙事的“宏大”变得“冗余”。意义和价值更多的是宏观宣传的需要,而真正能走进人心的共情叙事,更多地需要给故事更多的空间,通过对具体场景的细节刻画,让故事回归故事的本味。

(三)突破对外传播壁垒

要想打造传播度更广的中国故事,就要先打破传播壁垒,在生产源头和传播渠道上下功夫,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塑形造势,就是要通过深研不同受众的感知力、传播力、接受力,解决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偏差。多媒体时代,塑形造势广泛覆盖“报”“网”“屏”“端”各平台,不仅仅要依靠官方新闻机构回应社会关切热点、权威破谣解惑,更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国际传播的“共情空间”。乌合麒麟的漫画、逆光飞翔的“种花家的兔子们”、军媒平台的漫画板块等,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设置话题、多元叙事,在与青年群体的对话空间中促进情感表达,刻画国家形象,成功地打破国际传播壁垒,引起了国际媒体关注与讨论,让中国故事在国际舆论场生动传播,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四)强化新闻队伍能力

中国故事要贴近人心、影响人心,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赓续奋斗,保持旺盛的吸引力。新闻工作者要在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锤炼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脚力。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工作者只有真调研,才能发现共情点,打开宣传口,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具感染力、传播力的作品,回答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做到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共振。“一滴水见太阳,小报道有大格局”。记者对细节的关注、沟通的真情和实践的“脚力”最能说服人、打动人、吸引人。只有真正与官兵面对面,才能畅通心与心的沟渎,典型人物的“烟火气”才能勾勒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情感共鸣。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范长江一步步丈量川、陇、陕、宁、青、内蒙古后写出的《中国的西北角》,历经半个世纪仍散发着独特魅力和价值,历久弥新。

受众想看、爱看是传播的前提,要想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要用好新时代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用心中的真情和脚下的泥土,不断在一次次中国实践中感悟和提升中国与世界的“向心力”,找到中国故事与国际受众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人民的“同心圆”。

参考文献:

[1]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陈立胜.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J].哲学研究,2011(12):19-27.

[4]赵建国.论共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

43(6).

[5]赵丽涛.“后真相”时代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9(5).

(责任编辑:李 慧)

收稿日期:2023-05-08

作者简介:李鹏飞,编辑,硕士研究生,从事新闻出版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