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刍议

2023-12-22 09:28范晓倩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门类活态文化遗产

范晓倩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的研究热点,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引起了学者的广泛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是为了培养非遗人才,进而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大利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主阵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下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已经刻不容缓,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的关注焦点。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孕育了星光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璀璨的文化作为遗产被人们予以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有形的文物、古迹或文化名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无形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03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被各社区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7页。。《公约》的颁布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际组织的保护范围,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门,世界各国、各民族开始加强对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探索保护途径、保护措施、保护原则,以及寻求法律的保护体制。2004 年8 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加入该《公约》,代表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此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2005 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补充界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372页。。该《通知》细化并补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通过具体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推进作用。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指导总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②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370页。。该《意见》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案,使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正确引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政策法案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支持,2011 年2 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案明确了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责任,并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原则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363页。,从政策法律的高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了20余年,其中高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培养非遗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的重要阵地,向学生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进行非遗教育,向学生传授非遗技艺,为中国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非遗专门人才。大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邀请非遗技艺传承人担任大学老师或者成立大师工作室,向非遗专业学生或者选课学生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非遗技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自2015年开始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专门组织社会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技艺,开展交流和研讨,互相切磋技艺,学习新的电商知识,把他们的非遗手艺传播出去。大学有责任利用高校优越的资源传承和传播非遗,为非遗寻找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者和保护者。正如上文所述,在保护非遗工作中,高校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一般都设有图书馆,图书馆可以展览、保存和非遗有关的成果,这也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王文章曾说过,“成功的传承就是有效的保护”④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295页。,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其积极的推动作用,让非遗后继乏人和发展乏力的现象得到了缓解。

要想在高等院校传承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高校保护非遗的责任,就要在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在2002 年中央美术学院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明确了高校建设非遗学科的责任,这标志着高校建设非遗学科的一个起步阶段。高校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高举非遗学科建设的大旗,在这一指挥棒的号召下才能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下去,而且是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只有在高校重视非遗学科建设,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非遗的保护问题,具体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新文科视域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并入到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①张勃:《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化遗产》第2021年期第4期。。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要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所体现,本科阶段的教育是传授非遗基础知识,培育非遗专门技艺的关键一步,要建设非遗学科一定要从本科专业目录入手,从基础抓起,才能为社会输送非遗专门人才并且传承和保护好非遗绝活技艺。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要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出现,这对于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非遗人才的科研学术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非遗学科的养成从本科上升到硕博,从培养专门技术型人才到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以上两项举措对于非遗学科建设至关重要,也对于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非遗学科建设除了在专业目录设置中突显出来以外,还应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材编写、专业师资储备”②张燕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亟待规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这四个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要加强。要加强非遗学科建设就要加强非遗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涉及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艺术学共计9个学科门类”③杨慧子:《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科的门类,多涉及用跨学科的理论知识讲授非遗,缺乏从非遗学科本身的需要去研究非遗。所以,非遗学科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其次是专业课程设置要加强。在非遗基础理论的构建下,要开设非遗相关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要突出针对性,体现非遗的学科价值。再次是专业教材编写要加强。有了专业课程就要有与课程相适应的专业教材,将非遗的基础理论知识编入专业教材中,实现系统讲授非遗课程,避免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最后,专业师资储备要加强,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下,要培养专业的教师从事非遗教学。目前,能够讲授非遗课程的一线教师需要带动其他教师加入非遗教学中,可以形成非遗课程讲授项目小组,大家一起设计有传承特点的非遗教学,共同讨论讲授方法,也可邀请非遗传承人加入其中,培训非遗教师的手工技艺,让高校非遗教师带着手艺活儿进课堂,真正引导学生进入非遗技艺的殿堂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想精湛技艺,高校可以请传承人开设专门技艺课,让传承人充填到高校的教师队伍当中。以上非遗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内容将在下文作具体论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设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现状

2002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启动的元年,于当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就是最好的例证。2003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育硕士点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2004 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下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开始本科招生①杨慧子:《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就此中央美术学院开放了与非遗专业相关的本科生和硕士点,随后又开设了博士点,主要培养与非遗学科有关的专门人才。2006 年中山大学在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立二级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意味着非遗学科硕士教育正式进入高校②黄永林,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下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于2007 年招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③杨慧子:《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硕士专业在中山大学招生,此后,也有很多高校将非遗相关的硕士专业开设在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下,也在高校本科课程中设置了非遗相关课程,2020 年10 月,天津大学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了申请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论证会,会议讨论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的可行性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意味着非遗一级学科建设即将落地实施④黄永林,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同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⑤张勃:《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代表着非遗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系统化实施。2021 年3 月教育部通过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新增专业⑥张勃:《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第一次实现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纳入本科专业教育体系。

纵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现状,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正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建设道路。为了培养出专业化、科技素养高的非遗人才,为中国社会输送青年才俊、人才力量,非遗学科建设都刻不容缓。很多高校和非遗学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做出不懈的努力,让非遗学科建设落地、落实。但在20年的非遗学科建设中,非遗学科一直没能设立一级学科点,都是在某个相关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或者三级学科下边设置非遗相关专业或非遗方向。直至2020 年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把非遗学科建设推向了高潮。2021 年非遗保护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虽然是设在艺术学门类下,但也是一个不小的飞跃,标志着非遗学科建设首次在本科教育阶段落地、落实。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建设仍然在奋进的道路上行驶,仍需广大学者不断地探索、努力和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建设是初心,是使命,是符合新时期高等院校培养非遗人才的需要,从宏观角度来说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可以促进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增强中华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从微观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建设对于高校专业设置的系统化和全面化,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非遗学科的建设是为了培养非遗专业技能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传承和保护非遗贡献力量,因此,非遗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非遗学科建设是构建非遗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人才培养无学科建设无以安身立命。非遗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院校这一方热土,只有在高等院校系统化、理论化、实践化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中,才能孕育高水平的非遗人才。因此,教育部和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非遗学科,让高校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下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未来设想

姚伯岳曾提出将文化遗产保护增加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为其下的一个一级学科①姚伯岳:《关于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文化遗产保护”学科门类的建议和设想》,《古籍保护研究》2019 年第1期。。黄永林、邓清源建议在现有的法学门类下新开设一级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②黄永林,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向云驹提出了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未来构想。其一是在现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14 个学科门类中增加一个门类,可以是“文化遗产学”,在其下设多个一级学科,其中之一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其二是在14个学科门类里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其三是在历史学门类下设置一级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③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根据以往学者对非遗学科建设的未来设想,笔者赞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级学科设立在现有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这样既不用增加大的学科门类,做到对学科门类的精简,又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中,有来自文学、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融入④宋俊华:《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文化遗产》2019年第2期。。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和知识互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设在交叉学科门类下铺平了道路,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结果。“交叉学科是独立于其他传统学科门类,并与之并行的新学科门类,但其内涵与这些传统学科门类交织在一起,涉及的学科范围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门类”⑤刘小强:《论交叉学科组织建制的悖论和建设策略》,《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3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设置在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根据杨慧子总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门类和学科一览表,可以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与这些非遗门类相对应的学科门类涉及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医学、哲学、经济学①杨慧子:《艺术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探索》,《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与众多学科门类产生交叉和融合的学科,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远远超过上述任何一个学科门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应属于交叉学科门类之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非遗专门人才,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因此,要大力推进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非遗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包含非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非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构建、非遗教材系统化编写、非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非遗科研项目建设、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非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非遗专业课程体系是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基础环节。有了好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架才能支撑起非遗学科点,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牟延林等对非遗的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将非遗传承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理论性课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等,一类是传习性课程,包括中医推拿、民间美术、音乐、舞蹈等,一类是拓展性课程,包括田野考察、保护实践等②延牟林,谭宏,王天祥,刘壮,钟代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根据以上三类课程体系建构,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构架扩建,构建成理论课+实践课的体系构架。理论课对应第一类理论性课程,主要传授非遗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课包括第二类传习性课程和第三类拓展性课程。传习性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传演的方式传授技艺、技能③徐凤:《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建设》,《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拓展性课程主要是与传统村落保护与社会民俗文化相关的非遗保护实践和方法。通过上述非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使非遗专业课程设置脉络更清晰更明确,有利于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

(二)非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构建

非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对于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该学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解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和性质,对非遗的保护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保护非遗的历史与现状,对非遗的分类,对非遗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对非遗的保护理念、原则与方法,对非遗的法律保护机制都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并形成了基础理论知识,支撑着非遗学科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1-7页。。此外,该学科还将民俗学、人类学、民艺学等学科理论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纳入非遗学科中,比如田野调查法、传承人口述史方法。目前的非遗基础理论专著的内容涉及“非遗理论研究、非遗保护和利用研究、具体非遗项目研究、传承人研究、非遗学术论集等”②马知遥,刘旭旭:《中国非遗著作研究述评》,《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4期。。代表性的著作有“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宋俊华、王开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乌丙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苑利、顾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③黄永林,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这些都为非遗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我们现存的优势,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学科理论基础尚浅,还需要更广泛深入地研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非遗学科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基础理论知识还需不断深挖、积累和探索。一个学科的兴衰成败都离不开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要秉承着向新、向上的精神构建起扎实的非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推进非遗学科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非遗教材系统化编写

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离不开系统化的非遗教材编写。向云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学、民艺学、传统村落遗产学、艺术人类学、中国年画学、世界民俗学、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解读、世界民间美术、中国和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世界遗产、世界建筑史这些方面创造性地构建了非遗学科系统化的系列教材④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在编写这些系列教材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高校非遗学科的学者一起共同讨论编写方案,协同作战,一起攻坚克难,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因为系列教材的编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合作⑤马国华,谭立本:《应用型本科教材编写方法的研究》,《华章》2011年第5期。。相信通过这样编写之后,非遗学科的系统化教材很快就能面试,相信这会对非遗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非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非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非遗学科建设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没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学,就没有学生群体的有效学习。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偏年轻化,对非遗手工技艺的掌握能力不强,技艺高超的手工艺人在高校任教的极少,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是阻挡他们进入高校任教的屏障⑥周俊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师资建设研究——以浙江高校27个相关基地建设为例》,《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为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加强非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统观非遗学科的课程,其中一部分是理论课程,由高校非遗学科的专业老师讲授,一部分是实践课程,拓展性的实践课程可以由部分非遗学科的专业老师讲授,也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教,传习类的实践课程可以聘请民间的非遗传承人来传授非遗技艺。由此可以知道,非遗学科的师资队伍是由学校教师、企业行业专家、民间手工艺人共同组成的①郑静静:《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聘请校外行家里手担任教师是充实校内师资队伍的好方法。他们的传习类实践课程定能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高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建成双师型多层次教师队伍,为非遗学科培养专业人才。针对校外企业行业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的任用,高校可以请他们做讲座,也可以请他们担任兼职老师进行授课。我们高校的非遗学科专业老师也可以跟学生一起接受非遗手工艺人的传承式教育。由于非遗传承人缺乏教学经验,高校可以在他们上岗之前对非遗技艺传承人进行教育指导培训,这与高校非遗学科专业老师要跟学生一起接受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培训是一样的道理,形成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互助互学的养成机制,这样才能加强非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五)高校非遗科研项目建设

高校非遗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通过高校的非遗科研项目来带动。非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非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非遗系统化教材的编写都可以通过申请相应的科研项目来进行研究,并进行实践性地推动。另外,非遗师资队伍中有企业行业专家和非遗传承人,通过跟他们一起联合申请项目,可以增加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并且能推动非遗在高校中真正的传承,特别是与非遗传承大师共同申报手艺绝活的传承实践项目,可以让作为非遗传承和保护主体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实操经验,提高技能、技艺,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增强高校学生传承非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现有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五方面,“第一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加强非遗理论知识,建设非遗实践教学基地;第二是设立高校专属人才培养机构,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资源库;第三是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以特色专业为指引,宣扬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遗产;第四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第五是建立人才实践培养基地”②哈那:《非遗传承人才在高校中的培养模式研究及创新》,《文化产业》2019年第4期。。对照现有的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了新的高度整合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在非遗学科建设中,要依托校外非遗实训基地,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③龚春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打造非遗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校非遗人才的第一阶段就是要开设非遗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非遗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第二阶段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开设实践性的传习课和拓展课,让高校学生逐渐掌握非遗技艺和非遗研究的实践方法。第三阶段就是让高校学生进入校外非遗实训基地,亲身体验活的非遗技艺,并在获得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再创造。以上三个阶段的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操,不仅夯实了学生的非遗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学生的培养大有裨益。在以上三个阶段中还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非遗的结合是大的趋势,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记录非遗技术和作品的音频、视频、影像图片,可以与学生互动①成欣欣:《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研究——以和林格尔剪纸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4期。,让非遗技艺和非遗作品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非遗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非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内容

非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内容有二,一是活态传承,二是建设数字化资源库。这两大内容对非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在高校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要始终关注这两大内容。

(一)活态传承

非遗学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非遗专业人才,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依靠传承人的活态传承”②王秋花:《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创新研究——以连南瑶绣为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 年第1期。,“非遗不是给传统文化续命,而是焕发出其活力,进行活态传承”③萧放,张士闪,宋俊华,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问》,《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因而活态传承格外重要。要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就要“回归生活,贴近群众,让普通人随处可见、触手可及”④韩毅:《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历久弥新》,《重庆日报》2021年9月1日,第(004)版。。高校作为培养非遗人才的地方,是实现非遗贴近群众的最好阵地,“学校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驱动力,高校可将学生打造成非遗人才,也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再学习再充电的机会”⑤陶海香:《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非遗技艺的展演和传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遗学科的人才培养也要遵循非遗动态变化的发展特点来进行⑥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54页。。高校学生对非遗技艺的研习并加以自我的理解,然后通过再创造展现出来,这就是活态传承的体现。所以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定要重视活态传承这一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非遗学科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才能保护好非遗文化生态空间。在活态的非遗文化生态空间内传承非遗技艺是高校非遗学科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在高校开设非遗课程要注意将“活态传承”的概念贯穿其中⑦沈洁:《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应用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教改为例》,《北方音乐》2018年第21期。,从一开始就让高校学生有活态传承的意识。在保护好非遗本真性的同时,适当创新非遗技艺和非遗产品从而反哺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高校非遗课程提供了直观的活态资源⑧龚春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4期。,高校学生通过活态的非遗技艺传授和自身活态的模仿练习,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所以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以活态传承这一概念贯穿始终。

(二)建设数字化资源库

数字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194页。,是指“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媒体平台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保护”②赵勤,李鸿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研究——以江西傩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例》,《戏剧之家》2021年第6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音、视频等影像资料通过数字媒体平台进行存储,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学校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隆回滩头和虎形山花瑶对年画历史、年画印制、花瑶历史、花瑶民俗、花瑶挑花创作生产流程进行拍摄和录制视频,制作课件,设计微课,编制了隆回非遗文化数字化资源库③刘泽松,范巧玲:《基于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以湖南省隆回县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为例》,《汉字文化》2018年第18期。。江西南丰、萍乡的傩文化最出名,但在其他地区则无人知晓,江西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媒体平台对傩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打破了地域限制④赵勤,李鸿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人才教育培养研究——以江西傩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例》,《戏剧之家》2021年第6期。。非遗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对高校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非遗课程中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自主浏览并查阅非遗数字化资源库,拓宽学习的眼界和范围,这对于非遗人才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非遗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对非遗的学习和传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在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中得到了双向助推,因此,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是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大关键内容,贯穿其发展始终。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和非遗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都是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作为培育学生的重要场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在高校建设非遗学科已经历20 载,非遗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下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目,在各高校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都相继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建设仍在探索的道路上,未来的设想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非遗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涉及六大方面,包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构建、系统化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针对这六大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非遗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补充血液,输送新鲜的养分,使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更加充实、丰满。最后,在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活态传承和建设数字化资源库这两大内容,这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门类活态文化遗产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千奇百怪的动物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活态文化
王莫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