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文本阅读,实现以读促写

2023-12-25 07:56李娜菲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初中英语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读”和“写”应该密切联系。文本阅读可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丰富起来,更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笔者认为,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应遵循以下步骤,即话题引入、文本阅读、文本回顾以及写作输出。初中英语读写课上,教师应根据文本阅读内容设计相应作文题目,或是根据写作任务选择相关话题文本让学生阅读,遵循尊重学生兴趣、照顾学生能力、树立学生自信的原则,使初中英语读写课堂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李娜菲,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

一、引言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想要实现高质量的写作输出,必须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和较强的表达能力。词汇量是砖瓦,而表达能力则是泥瓦匠的巧手,只有两者兼具,作文这座牢固又美观的房子才能建成。然而陈旧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能够培养学生“建房”的技能,采用新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已是当务之急。文本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学习阅读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构思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写作成文。以读促写将读、写两种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即学即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极佳。只要运用得当,势必能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初中英语写作是学生大量英语输入后的输出,是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检测手段,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但当前初中英语写作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存在着问题。

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写作方面困难重重。首先,词块积累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在寫作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自己的词汇库里搜寻不到需要的词汇。有的学生不懂如何进行思维转换,而这便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即母语负迁移严重。学生遇到没学过的句型或者中文时,便采用母语直译,造成无效沟通、浪费笔墨,最终痛失分数。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用汉语拼音代替英语凑词数。第三个问题是英语语法知识匮乏,这一问题在英语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中尤为严重,整篇作文往往千疮百孔。

畏难情绪严重也是学生写作的一大困扰。相关调查显示,近九成初中生认为,150分的英语试卷中,最害怕的是占15分的作文部分,其中不乏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拿到卷子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到卷子的最后,看作文题目,如是自己熟悉的话题,才能放心答前面的题。学生常常抱怨,明明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写作文,但是得分依然很低,始终弄不明白自己为何失分,自己已经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收效甚微,因此英语写作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盲区。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同样存在着问题。首先,对学生英语作文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由于作文批改任务重,教师很难做到次次详批或者一对一面批,这就导致学生得到的反馈仅有卷面上的分数,部分学生甚至看一眼分数便置之一旁,使得评价反馈失去意义。其次,写作训练方法不得当。教师的写作教学先普遍采用写作教学步骤为解析范文框架结构、讲解和操练主要句型和词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常常就题讲题,缺乏大量写作话题的有效输入,也缺少对同一类文章的有效归纳总结。因此,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觉得对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了然于胸,但再写同类文章时却茫然不知所措。第三,有些教师对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以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要学得足够好,多读多背,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这造成读写分离,或者忽视学生的写作训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经过一定的写作训练,才能学会如何把输入转换成输出。

三、以读促写的内涵及意义

以读促写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写作活动能够更加顺利高效,以读促写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并进行内化整合后再输出的过程。“读”是吸纳与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写”是对“读”的内容整合之后再行输出。“读”和“写”两者相辅相成,实现思维交互,学生所思所想得以表达。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实现思维交互,阅读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写作使学生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英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环境、资源和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方位发展。一是注意选择并补充英语分层读物,并督促学生保证阅读时间;二要遵循学习规律,辅导并支持学生进行阅读成果的展示。

四、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可分为五步,即话题引入、文本阅读、课外拓展、作文仿写、作文评价与展示。

(一)引入话题,做好铺垫

话题的引入有多种方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再结合教学文本的具体内容,寻找适合学生的引入方式。可以是对文本背景知识的探究,也可以是对文本具体内容的猜想,等等。

探究文本背景知识。教师可以直接提供材料,亦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5 Topic 3 Section C部分有关Abraham Lincoln的阅读文章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林肯的了解大多仅限于“美国总统”“美国内战”,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林肯的生平及美国南北战争,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文本。再如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Topic1的话题是儿童基金(Free the Children)与奇尔伯格·克雷格,学生颇为生疏,教师可以分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提前查阅有关克雷格的信息,了解儿童基金和克雷格的活动,并在班级汇报,这样有利于学生预测阅读文本的内容,扫除一定的阅读障碍。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3的话题是奥运会。教师让学生开展有关奥运知识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展示调查结果,从而加深对这一话题的熟悉程度。

预测文本内容。预测文本内容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标题预测、图片预测、词汇预测、课后问题预测。预测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预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3 Section C部分的阅读文本有两幅插图,阅读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对文本进行了预测,使学生了解到“Kangkang had a birthday party. They sang birthday song. Kangkang made a wish. Maria played the piano at the party. They had a good time.”等信息。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实物、文字、声音、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介绍阅读文本,多方位向学生提供语言刺激,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5 Topic 3 Section C的教学中,利用林肯遇刺,使学生对林肯的生平事迹有求知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文本阅读,助力输出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文本的篇章结构。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篇章结构,弄清篇章结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明确篇章结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输出环节更有文本结构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教授上述有关林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然后引导学生绘制如下鱼骨图,帮助学生理清林肯是如何从一个母亲早亡、家境贫困的小男孩一步一步成为美国总统的。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既能够理解文本,又能够提升相关写作话题的词汇量。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文本亮点,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此外,还要深层阅读文本,领悟深层情感。中考英语写作题常常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福建省2022年中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结合图示,以书信形式分享参与农田收割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又如福建省2021年中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海报和学生参加英语日活动的数据写一篇报道,介绍活动情况及同学们的感受。通常这类作文题的题干中并不会告诉考生“感受”是什么,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活动内容推断出学生可能有的情感和感受。这部分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篇作文的思维层次,对情感和感受的表达需要在日常多多练习。

(三)文本回顾,构建桥梁

在完成文本阅读后,对文本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内化情况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能够链接学生的读和写,帮助学生内化课内素材,并运用于课外写作。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对重点词句进行回顾,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内化。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回顾。在这一环节,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复述,也可以根据重点词汇进行文本回顾。如针对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Topic2 SectionD部分“Going out for a Picnic”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围绕take、like和do这三个词对文本进行复述,即从野餐带什么、家人们喜欢什么以及野餐过程中家人们都做了什么三个方面进行复述。又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5 Topic3 SectionC部分“Abraham Lincol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The Hero——Abraham Lincoln”为题,根据以下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复述。

(四)写作输出,学以致用

内化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放矢地下笔。

首先,教师应设定合适的作文题目。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Topic2 Section D部分“Going out for a Picnic”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My Picnic”为题介绍自己的一次野餐经历。又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4 Topic3 Section C部分有关电脑的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手机为题,谈谈使用手机的利弊。

其次,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写作题目与本节课阅读文本之间的关联,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列提纲,建构作文框架,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词汇库和所学句式对框架进行填充,最后修改成文。

最后,写作之后,教师应积极创新评改,提升学生“写”的质量。一篇质量较高的作文总要经历大刀阔斧的修改,需要仔细斟酌。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标准去要求与批改。除了单词、语法硬伤外,英语写作只有好坏,难见对错,教师应该避免按照自己的认知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否则极有可能挫伤一些学生的写作热情与自信心。笔者认为,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应该改变为三个主体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同伴评、教师评。鼓励学生在完成写作后,根据评分档次先自行改错、评档,再让同伴进行改错、反馈,这对学生学习别人写作的优点、明确自身不足是有益的。教师反馈时,对好的语句打星号给予肯定,还要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修改。

五、结语

英语写作,阅读先行。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对重点篇章进行细读,既关注学生对文本篇章结构的理解,又关注学生对文本中语法知识的掌握,尤其注重学生在阅读后是否熟悉掌握相关话题的词句表达,是否关注该话题的写作元素。教师要牢记“学生为本,能力为主”,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探索和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写作欲望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写作反馈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晋江市市级课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TASTE模式构建与区域联动实践探究”(课题编号:JG1451-10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江莹.初中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19(4):141-143.

[2]赵英霞.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5):216-217.

[3]周巧玲.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广场,2020(1):121-122.

[4]谢芳.“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模式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1-10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