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2023-12-25 21:49卓露银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高中英语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对教学整体框架、教学理念、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和调整,明确立德树人目标,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但从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系统化思维,存在碎片化学习现象,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本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等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卓露银,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高考英语试卷中新增了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两种题型。题型的变化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需要改变,凸显了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而读写结合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信息整合、综合分析、语言组织、文章架构、观点阐述与分析等能力。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读写分离的现象,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需要提高学生的读写一体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有目标地阅读,将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好的表達方式,灵活应用于写作中,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导读,以此来改变教学现状。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读写结合教学以阅读语篇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语篇内容,掌握谋篇布局的能力,并带着目的阅读,积累阅读文本中的词汇和话题知识,整合与分析知识信息,提炼关键要点,融入写作中,以此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英语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二语习得理论。Krashen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其认为掌握习得语言的关键在于输入大量可理解的语料。在其基础上,Swain提出仅仅依靠语言输入无法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学习者还需要在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基础上,将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将能力应用于实践,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到了21世纪,国内很多学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融合图式理论以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认为阅读在一定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提升写作能力。因此,教育界学者呼吁英语教师充分重视英语教学图式化,重视读写结合教学,以高中英语教学特点、现状以及具体学科内容为基础,细化以读促写实践过程,让学生在教材语篇的阅读学习中,丰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具体指向语篇结构、语篇内容和语言知识应用三个方面,以此实现读写结合。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建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一)构建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应涵盖对语篇的感知、梳理、概括、整合等方面的学习活动。英语教师应抓住语篇主题,以主题为引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实现知识融会贯通,为学生后续的学习铺垫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导出学习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立足于语篇,挖掘有效信息,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旨,并将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建立思维导图,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最后感知和体会语言知识的内在含义以及语篇承载的思想价值取向。因此,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内容,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和文章主旨。

(二)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是侧重于阐述、分析、判断、内化与应用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理解类活动基础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在主题引领下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开展阐述、分析、判断、内化与应用等学习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而形成能力素养又需要以学生品位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基础,聚焦重点语句、语段,仔细推敲和揣摩,分析语句在相应语境下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

比如,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2“Iconic attractions”为内容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基础上,基于各地风景名胜背后蕴含的文化这一主题意义,设计具体问题和教学路径,搭建情感支架,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语言,挖掘文本内涵,领悟其主旨思想,实现内化文化知识的目的。首先,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本内涵,如“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letter? ”。其次,分析和判断主题和内涵,提炼个人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视频,围绕某一国家、语言讲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识,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特色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设计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曾去过哪些旅游景区,了解不同旅游景点、名胜古迹所蕴含的文化,并在国内外风景名胜的对比分析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以上应用实践类活动,为读写结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基于语篇又超越语篇进行推理、论证、评价、创造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语篇为基础,挖掘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分析语篇文本特色以及写作手法,探讨其与主题的关联性,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4“Sharing”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精神。教师可以基于主题意义创设教学情境,并设置学习任务。如围绕文本中某一段落或者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选取一个角度,尝试写一小段读后感,让学生以段落写作锻炼知识迁移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后续谋篇布局、完整写出一篇文章作铺垫。比如,聚焦“China's aid to other countries”,了解中国开展了哪些对外援助活动,结合具体事件展开分析,并以演讲稿的形式撰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如下:一是运用所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式等;二是语言凝练,正确使用语法、句式;三是表达主旨清晰,行文连贯。通过设置读后试写任务,指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创造性应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在介绍中国对外援助事件过程中,利用英语表达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从而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具备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等。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设计

(一)导入文本主题,聚焦内容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1“Science fiction”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科幻小说,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单元阅读文本。本单元的阅读文本是根据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包你满意》改编节选而成。这一阅读文本以女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家用机器人托尼在试验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机器人托尼被赋予人的意识、人的行为和人的情感,而女主人公对托尼从开始的排斥到接受并信任,最后女主人公爱上了托尼。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思想,这篇文章阐释了机器人定律,主要是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不能让人类受到伤害。最终女主人公爱上了机器人,但根据机器人定律,机器人不能让人类爱上自己,这会在情感上伤害人类,故机器人托尼试验不合格,需要被送回原公司改造。通过这一故事,作者想要探讨的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所衍生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该语篇写作逻辑分明,主题突出,是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试写科幻小说,加强对知识的实践应用。

(二)梳理语篇重点,细品文章写作风格

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与整合语篇重点信息,丰富内容图式,并学习语篇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帮助学生将所学语言信息内化,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实现多元思维发展,为进一步讨论奠定认知和文化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流程时应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三个角度来展开:

1.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篇中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围绕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并结合具体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如假设没有机器人定律限制,机器人托尼不用被送回原公司改造,是否可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和主旨思想有全面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将问题细化,围绕文中细节、语境分析、逻辑推理等角度设置问题。如女主人公是从哪一刻改变对托尼的看法的,进而带领学生梳理文本脉络,分析女主人公的情绪变化。首先,托尼被制造出来后送到女主人公家中,主人公对托尼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在家中只有女主人公与托尼生活时,女主人公认为有诸多不便之处,但也驚讶于托尼的英俊外形,经过托尼的细心照料,逐渐从抵触转变为习惯接受。最后,经过与托尼的长期相处,托尼帮助女主人公改善家居生活,改变妆容,事无巨细的照料和关心让女主人公更加依赖信任托尼,并爱上了托尼。通过这三个过程发现女主人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路径,深入剖析文本中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聚焦细节描写,深度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搜集、比较、分析、推断、整合、判断等能力。

2.应用实践类活动。围绕Reading for summary,从小说三要素出发,结合setting、 characters、plot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关键性信息,并深度阅读,通过文本标题“Science fiction”和文本细节描写,提炼故事主题和文章内涵,并完成故事的summary。要求学生按照科幻小说故事概括模式进行总结,所以,summary应按照以下几点展开:一是sb did sth,包含place、reason、process等。二是which implies /appeals for ,明确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想要呼吁的是什么、歌颂的是什么、认同的观点是什么。此外,结合文本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总结出作者的写作风格是dramatic、imaginary。但是作者写的科幻小说并未完全脱离现实,而是结合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背景知识,融入了现实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如果托尼不用被送回原公司改造,会不会与女主人公相爱,并且幸福地过完一生?”,要求学生在现有文本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完成续写任务。这一任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通过启发引领,帮助学生把握语篇结构,获取语篇内容信息,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语言风格,从而引导学生迁移实践,这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目标。针对本单元,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教学活动:第一,以科幻小说为主题,搜集国内外的科幻小说。如国外科幻作品《发条女孩》《基地》《濒死的地球》《安德的游戏》等,国内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天意》等。教师采用多篇科幻小说整合式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第二,教师提问:“你想写的科幻小说是有关哪些内容的?你想怎样写一篇科幻小说?你写的科幻小说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之前有整体的构思,并借助阅读文本,寻找创作灵感,还可以通过小组探讨、头脑风暴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从而完成写作结构、内容等安排。

(三)开展多元评价,修正润色习作

教师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修正润色习作。一方面,在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让学生自己先通读一遍所写的文章,找出文章中是否存在单词拼写、语法、短语搭配等方面的错误,做好文章的修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方式,学生交换批改作文,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对方的写作问题。教师在评价之前应制作评价表,为学生互评提供评价标准,评价维度包括查看学生是否完成写作任务、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有无基础性语法错误、文章写得是否完整、逻辑思路是否清晰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了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对文本内容、主题意义等进行概括与提炼,依托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展开教学,从而带领学生深度阅读,充实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并在信息收集、分析、比较、理解、归纳、评价等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多元化学习思维,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英语课程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傅佳琪.学习活动观视域下高中英语文本解读探究:以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阅读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2(33):45-47.

[2]周荣.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探究:以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为例[J].华夏教师,2022(20):58-60.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