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意涵流变、逻辑遵循与路向建构

2024-01-03 08:11刘健婷万蓓詹麒
江苏高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育时代教育

刘健婷 ,万蓓 ,詹麒

(1.南昌大学 艺术学院,南昌 330031;2.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南昌 330103)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意涵流变

(一)美育初源探微

美育一词的概念溯源当以对“美”意涵的审视为伊始,围绕“美”本质的思考直接决定着“美育”定义圆满与否。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是自身具有价值并能同时给人愉快的东西”,“美”所兼具的价值性与愉快性是该定义的主旨所在。桑塔亚纳对“美”本质的阐述承续前者,“美是因快感的客观化而成立的,是为客观化的快感”,亦即“美”的判断见于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感受中萌发出的愉快情感,这里强调了“美”的对象属性。在“美”的价值维度层面,吕澂于《美学概论》中阐释,“美为物象之价值,能生起吾人之快感”,当然,“美”具有的价值性同时还是一种超越功利性的快感,“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此外,“美”意涵的审视还关涉对象的形象,动人进而催生美感,是客观对象经由人的多重感官所促生的形象化体验,形象性是美引起快感务求的特质,这一点可从黑格尔观点中予以印证,“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黑格尔亦强调,“美是不依赖概念而必然愉快的对象”。中西方学者思考“美”本质这一问题的演进过程中,虽表述略有差异,但却清晰地勾勒出了“美”的轮廓,即“美”是愉快性、价值性与对象性的统一,“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探寻“美”的本质是辨析“美育”概念的逻辑先导,以“美”的特性为引领有益于对“美育”内涵的准确把握。立足于“美”的愉快性特质可见,情感教育天然嵌入在“美育”内涵之中,中国近现代美育奠基人之一的蔡元培就曾作出如下定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不同于纯粹理性教育与科技教育,“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旨在解决好现代世界因理性过度扩张引致的感性与理性失衡问题,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聚焦“美”的价值性特质,“美育”亦属于一种价值教育,以“诗、礼、乐”为其实践核心的中国古代美育就是要通过发挥三者的化育功能培养人的忠、孝、仁、义等道德,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价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道德教育的镜诠,“美育”若无价值之引领,从物质境界至道德境界的津梁则无从构筑,由此可见,“美育”与“德育”实则相互渗透。“美”的对象性特质决定了“美育”的内涵深厚,外延宽广,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科学之美均被囊括其中,故而“美育”的实施途径无定法,凡契合“美”的本质与“美育”内在规律的手段都有其实践意义。

(二)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高校美育意涵

美育意涵因时而变,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高校美育进入到新时代,在承续传统美育精华的基础上,被赋予时代性的一系列新特征。其一为“超美育”特征,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任务既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化教育,也并非缺乏自在育人目标的点缀式教育,而是标的全体高校学生,旨在培养真正“爱美者”的基础素养教育。“超美育”之“超”体现在高校美育载体的丰富性方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环节之中无不渗透着美的精神与美的意蕴,与此同时,美育功能还辐射至其他育人环节,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即为例证。其二为“大美育”特征,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在覆盖范围、涉及领域与培养体系等方面均突破了传统美育的边界,并呈现出规模与质效的扩大化特点。首先,美育的目标对象为全体高校学生,大众性成为其鲜明特征;其次,美育内涵不断延伸,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社会之美均囊括其中,美育资源被深度挖掘,美育实践场域日渐多样化;最后,美育培养体系表现出层次化的特点,艺术专业教育、审美通识教育与社会美育横向衔接,高校美育实践观照现实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的新要求

1.新时代高校美育价值引领的新要求。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业时代新人的培养当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价值向度,具体到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就是要以价值引领为实践的逻辑起点,通过美育这一载体铸魂育人。一方面,充分挖掘高校美育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独特优势,以适切的审美教育手段萌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与世界胸怀。另一方面,坚持以美培元,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呼应价值引领要求的途径就是要以美好事物、艺术作品及崇高精神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将美的事物遵循美的规律自然融入人的发展过程,涵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个体生命秉持向美而生的姿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

2.新时代高校美育赓续中华美育精神的新要求。鲁迅曾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内嵌在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进程中。生发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践中的高校美育,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有机融合,催生中华美育精神在新时代下的生命力,是当前高校美育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美育精神从中华民族绚烂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沿革中一路走来,内里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与心理,在样态丰富的美育实践中不断拓展着自身内涵,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塑造国人审美风尚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因而,高校美育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梳理中华美育精神的发展脉络,把握其鲜明特征,领会其新时代赋意下的内涵,辅之以时代特有的表达方式,在赓续中华美育精神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让富于民族性的美臻于世界的美,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价值、彰显中国智慧。

3.新时代高校美育多元协同的新要求。美育的本质是教育,不论是发端于古代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抑或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所崇尚的“全人教育”,均强调了不同教育环节的协同性与融合性。立足于教育这一宏观视角,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在时下大力倡导的“五育”并举理念下,美育需要做到同德育、智育、体育、劳育间的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多元协同,共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素质结构形成。聚焦于美育内涵视域,多元协同还体现在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创新创造教育的系统性整合方面,要培养艺术美、科学美、行为美、心灵美、健康美等多种样态。细化到美育载体,则要求美育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活动、社会资源等实现纵向联结,在多方深度融合中汇聚合力,进而形成开放高效的美育格局。

二、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的逻辑遵循

(一)实现价值引领与审美独立的归一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了美育为何、美育为谁以及美育依靠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当以此为坚实的理论依靠,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开展美育实践。价值观的引领问题是美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把握应处于并举地位。时值百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复兴大任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弦,于美育而言,就是要服务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进程,具体到实施细节,要秉持全方位多要素协同育人理念,深入到教育指归,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故而,作为现代文明产物的大学,应准确把握开展美育工作的本质属性,将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的培养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亦即价值引领在高校美育实施过程中是居于第一位的。

当然,注重价值引领的同时亦不可偏废审美自在的独立性。美育具有内在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这一点可从习近平总书记论述“遵循美育特点”中一窥,席勒在创造“美育”一词及后续的探索中也多次强调美育的独立性。马克思指出,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了掌握世界的方式,包括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四种。其中“艺术的方式”在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其内涵的演进中已然趋于当下的美育意涵,马克思在做出上述划分时便蕴藏了审美独立性的阐释。因此,不论是学理视域抑或是实践视角,美育都是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独立性存在,任何将美育划归到其他育人环节的做法实质上是对美育本质的偏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强调人的理想、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应和谐统一,审美独立性决定了美育具有不同于其他育人方式的实施手段与范式,故而,根本目标的实现与美育特性的遵循就需要价值引领为其固本培元。表现在当下,即高校美育实施必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以继承和发扬中华美育精神筑牢思想根基。

(二)立足学科融合视域以“大美育”理念指导美育实践

一直以来,高校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时常暴露出简单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问题,忽视了美育意涵在时代更迭中外延的拓展,具体表现在:美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定位不明晰,美育课程开发与探索进展迟滞,非艺术专业的美育课程易流于形式化。此外,美育对在校学生的覆盖面较窄,对不同学科专业所蕴含的美育资源挖掘不深,课程美育、实践美育与环境美育衔接不畅,缺乏多元复合、共融协同的美育载体与平台。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的美育实施方式属于一种单向度的“美育渗透”,而非系统性的“美育整合”,导致其在挖掘艺术、自然、社会、科学以及专业课程审美要素的过程中无法实现联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门类之间出现了美育实施的割裂性。有基于此,高校美育实施宜在理念层面予以重构,以“大美育”理念指导实践。

“大美育”概念可溯源至教育理论家滕纯,他认为美育元素遍布于所有课程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生活始终,即美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审美对象而言,除却艺术美之外,科学美、自然美、社会美都是重要的审美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就特别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大美育”理念指向下的高校美育实施聚焦学生素质养成,美育虽独立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但其丰富的元素却渗透在其他四育的方方面面,以此成全面自由发展培养之合力,共同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这也是现阶段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大美育”理念同时还喻示着对传统美育边界的突破,牵引到实践中,就是美育课程内容的延伸、美育实践场域的多样态以及美育环境的多样化。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的路向建构

(一)呼应高校时代新人培养命题,构建科学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亦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实施的主渠道,建立系统化的美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首要环节。为此,需要明确“三个定位”,即美育课程目标定位、美育课程结构定位和美育课程教材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定位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命题的呼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关于“审美观念与审美品位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相关能力培养”等表述,理应纳入到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向度之中。课程结构定位方面,秉持分层分类建设原则,从两个层次满足学生的需要:其一,审美知识与审美技巧掌握的横向延伸层面,标的学生基础审美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与感受力。实践中可设置涵盖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戏剧、书法、戏曲等门类的美育通识课程,供学生依照自身兴趣修读。其二,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力萌发的纵向探索层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指向在于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本质,自觉运用所习得的审美技能去发现美,进而创造美。该模块的美育课程设置旨在强化艺术学习同专业学习间的渗透融合,实践中可采取设立综合性课程群的方式围绕审美主体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的美育资源整合,以激发学生专业探索的内生动力,促进其审美思想下的专业创新创造能力提升。课程教材定位方面,新时代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当以国家认同为底线,实现本土情怀与世界多元的双向会通,把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融入美育课程的建设中来。一方面,所选择的美育教材应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与创新性,契合价值引领的新时代美育新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服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落实的前提下,做到与时俱进,在数字化新形态美育教材方面展开大胆尝试,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要求,以数字化美育教材做到对传统纸质教材的有益补充,建立起线上线下立体化美育教材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高校美育过程的“革命”[1]。另外,高校还需落实自身的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教材与校本特色美育通识教材的编撰上投入对应资源,结合本校本地的特色与传统,注重对所在区域美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将其选编至校本教材中,做到特色化的“一校一品”,凸显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多元化特征。

(二)建设校园美育空间,打造多样态美育陶养场域

美育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具身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集知、情、意、行于一体的人格塑造过程,日常审美经验的建立不仅是多主体协同致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环境的陶养。高校在进行美育时应当统合学校环境,形成良好的审美育人“场域”[2]。校园兼具物理属性与社会属性,属于一种重要的在场空间,包括物质、关系与文化三重意涵,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揭示了打造校园美育空间的应然指向,“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空间,‘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都是空话”。实践中高校校园美育空间的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建构校园美育物质空间。校园的场地、设备、装饰、绿化应遵循美学原则予以设计,充分挖掘校园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3]。同时还要立足于学生立场,以新时代青年特有的视角实现美育在表象方式上的物象化。第二,建构校园美育关系空间。传统美育物质空间的营造总是难以脱离形式化窠臼的原因在于未正视关系空间对物质空间的重要价值,换言之,物质空间并未渗透至学生有机体内部。基于此,不论是校园景致抑或陈设都应在美育实践中参与到关系空间的构成中来,环境美育务求将校园空间交还学生,让其在空间参与过程中实现关系的发生与发展。第三,建构校园美育文化空间。身处校园的高校学生不仅生活在物质与关系世界中,同时还生活在文化世界中,前述物质空间与关系空间可经由校园文化空间的津梁得以转化,从而形成高校“美育场”,引导浸润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审美状态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学生审美观念。物质空间、关系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协同校园美育空间建设思路,对以往的环境美育内涵予以有效拓展,多样态美育陶养场域的形成亦是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现实要求的密切呼应。

(三)走智能化平台建设道路,建立过程性体验式高校美育评价体系

美育评价是对高校美育实施成效及美育育人目标达成度的考察,高校美育评价体系要依据新时代高校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创新和完善[4]。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将美育评价纳入到学生评价改革中来,明确了学生美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步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提升教育评价科学性、专业性与客观性方面的显著优势为现阶段的高校美育评价提供了巨大助力。较之于过往因实时测评技术与条件受到制约的终结性事后美育评价模式,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学生美的核心能力培养,建立起过程性体验式高校美育评价体系是必由之路[5]。一方面,依托学生美育评价结果的反馈实现“以评促教”,从而改进高校美育实施机制,完成对高校美育的内部增值。另一方面,兼具个性化与全面性的美育评价结果可增进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等对高校美育的了解,实现外部赋能。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高校美育评价应走向智能化平台建设的发展道路,原因在于它能够全面记录下学生在具体审美情境中感官的调动、与审美对象的互动及情感的联动,美感体验与审美素养的真实形成过程变得更为具体,易于衡量。贯彻到具体实践中,高校美育评价需要科学地确定美育评价指标体系,如可将美育教学与审美素养共设为一级维度的指标,前者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学业评价结果等次级指标,后者则下辖审美体验、审美认知、审美观念、审美实践等次级指标。上述指标所需的数据均可通过美育评价智能化平台进行搜集与整理,从而切实提升高校美育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此外,还应深刻认识到高校美育所呈现的长期性特征,美育的涵养是长时段的,故而要根据美育实际,在紧扣美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将一系列延续性成长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同时注重美育评价结果对美育实践的反馈作用,积极推进评价指标迭代更新。

猜你喜欢
美育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e时代
e时代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