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

2024-01-03 09:57郑军邓明珠
华东经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环境效应农业保险

郑军 邓明珠

[摘 要: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产生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入手,采用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机制;多维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有重要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和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更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由此,提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优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增收效应;环境效应;农业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F842.66;X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4)01-0059-12 ]

Agricultural Insurance,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 and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ZHENG Jun,DENG Mingzhu

(School of Finance,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income increase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through 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 by using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7 to 2021.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 and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 is the intermediary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boost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multi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effect shows tha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fertilizer pollution. In areas with the lower income for farmers and wider crop planting,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Therefore,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surance;agricultural scale operation;income increase effect;environmental effect;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实现绿色发展则需要考虑资源和环境代价后的综合经济效率[1]。另外,农业保险能够分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具有政策性和保障性作用[2],其不仅能满足农业生产保障,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农业再生产[3]。一方面,农业保险能够提供风险保障,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激励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增收效应;另一方面,农业保险通过给予政策补贴,支持农业规模经营,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降低农业碳排放,具有环境效应,进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3-6]。农业保险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不仅能保障农产品供给,还能保护环境,助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生态稳定[7]。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何影响?作用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此展開理论和实证研究。

学界对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方向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能够推动农业规模经营。金融知识影响农地流转,而农业保险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增强农业保险政策指向性,为参保农户提供风险损失赔偿,并提供增收路径,助推农业现代化生产[8-10]。二是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碳减排,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保险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具有环境效应,进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1-13]。三是农业规模经营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地流转能够推动生产集中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进而促进农业碳减排,影响农业绿色发展[14-16]。此外,部分学者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缓解环境污染、农业绿色发展以及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进而影响农业资本投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助推农业绿色发展[17-19]。此外,城镇化进程、土地使用情况和相关政策因素等均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20-22]。

與现有研究相比,本文主要贡献可能有:①构建包含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理论分析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②利用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分析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性和多维环境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机制;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不仅具有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规模异质性,还具有促进农业碳减排和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的重要作用。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本文借鉴Adamopoulos 和 Restuccia(2014)[23]、邵全权等(2017)[24]、黄茂兴和林寿富(2013)[25]的研究,尝试构建包含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探讨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与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保险能够提供风险保障,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激励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增收效应[3-4]。其增收效应可以理解为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6-27]。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考虑了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借鉴王翠琴等(2018)[28]的研究,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一个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型。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参考Adamopoulos和Restuccia(2014)[23]的研究,构造一个具有异质性的农户生产函数。又因农户具有固定的劳动力禀赋、土地禀赋以及不同的农业生产率[29],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最优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配置,改变农业规模大小。因此,农业生产函数为:

[Y=(AS)1-α-β-γLαKβNγ] (1)

其中:Y为农业产出;A为农业生产技术;S为农业生产率;L为从事农业生产投入的劳动力;K为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入;N为农作物播种面积;[β]∈(0,1)是资本投入弹性;[α]∈(0,1)则是劳动力弹性;[γ]∈(0,1),属于控制参数,表示管理幅度。

农业保险能够影响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但难以测度农业保险综合水平。借鉴部分学者对普惠保险指数构造的研究方法,从规模水平、渗透水平和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凸显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构造农业保险指数(f),衡量农业保险发展水平[30]。假设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为(fpol),保障性为(find),则有:

其中,[ν]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其他因素,农业保险发展水平f由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共同决定。式(3)也表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障性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通过风险保障激励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增收效应,能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3,31]。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的“保护伞”,能够帮助农民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对推动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为避免风险损失,引入农业保险,以分析其政策性、保障性对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参考邵全权等(2017)[24]的研究,农业生产函数可变为:

[Y'=f(AS)1-α-β-γLαKβNγ=(νfpolfind)(AS)1-α-β-γLαKβNγ] (4)

假设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为y,则两边同时除以农作物播种面积(N),可得到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函数。

移项可得:

取对数可得:

由式(7)可知,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能够加速农地流转。此外,参考李政通和顾海英(2021)[14]、李光跃等(2014)[32]的研究,农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再结合式(3)可得,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即

根据式(4),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农作物播种面积(N)和农业劳动力(L)求导可得:

根据式(11),将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MPL]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以及农作物播种面积(N)求导:

由式(12)可得: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出,提升农业劳动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但农业保险在单位面积产出中起抑制作用。另外,农业保险能够为农民撑起防护网,起到“扩面、增品、提标”作用,且农业保险能够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农业生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增收效应[3]。此外,由式(8)可知,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提升能够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生产总值,提高农民整体经营收入,促进增收。由此,得出[?Y′/?MPL>0],再结合式(12)可得:

式(13)表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越高,农业劳动效率越高,农民收入也越高,即农业保险能够提高农业劳动效率,促民增收,产生增收效应,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绿色发展。

[?Y'/?fpol(ind)=(?Y'/?N)(?N/?fpol(ind))>0] (14)

由式(8)—(14)可知,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增收效应,进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综上所述,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随其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因而,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和政策补贴作用能更好地推动农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进而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增收效应。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发展积极性、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由此,提出假设1。

H1:農业保险具有增收效应,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二)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与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生产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33]。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可以理解为:在农业绿色生产过程中,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强度[12,34],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有助于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促进农业碳减排。

农业生产中,环境要素和农业保险的参保情况将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为达到效用最大化,需要做出最优决策,一般都会选择环境和土地配置最优的情况,也就是单位农业产出中的环境污染最小和农业规模经营适度。假设目前拥有的农业绿色发展存量为E,初始农业绿色发展存量为E(0),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为P,考虑受农业碳排放量和农地使用情况等的影响,构建如下农业绿色发展函数[24-25]:

其中:[E]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δE(E0-E)]为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存量;ins为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env为环境友好;lvq为农民生活质量;[P]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农业绿色发展与其当前存量[E]和初始存量[E0]的偏离程度有关。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与农作物播种面积(N)、农业碳排放量(H)有关,c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其他因素。

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增加以及农用机械、柴油等资源利用不当,会对土地、大气、水体等造成严重污染,进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35]。因此,能源利用率、环境友好程度以及农民生活质量越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会越高。

农业保险可通过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产生增收效应。另外,农业保险通过给予政策补贴,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促进农业碳减排,产生环境效应[5-6]。在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减少单位农业产出中的环境污染,能够促进环境友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参考马九杰等(2021)[34]用单位面积污染排放量表示污染排放强度的做法,本文用单位面积农业产出的环境污染表达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情况,即用Q=P/y表示单位农业产出的环境污染函数,表达式如下:

由此推导可得:

农业保险可以通过农业生产规模扩张产生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36],也就是说农业保险能够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碳减排,减少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环境效应。假设环境效应为[ΔQ],用单位农业产出污染的增加量表示环境效应,环境效用函数表达式如下:

结合式(17)—(19),分别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求导:

以上分析可见,农业保险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正外部性,减少环境污染,即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产生环境效应,由此可得:

根据式(15),由农业绿色发展存量([E])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求导得:

根据式(20)和(22)可以明显看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降低单位产出的环境污染和农业碳排放,并能减少单位产出环境污染的增量,具有环境效应,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提高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参保,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地、农机等资源配置,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利用,还能够在较强风险保障下,激励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农用化学品等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碳减排,产生环境效应,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由此,提出假设2。

H2:农业保险具有环境效应,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根据式(15)联立式(21),由农业绿色发展存量([E])对农作物播种面积(N)求导得:

由此可知,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存量积累,即农业规模经营能够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碳减排,增加农业绿色发展存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此外,由式(15)再分别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求导,并结合式(8)可得:

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单位产出中的环境污染也随之降低,即农业规模经营能够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农业保险通过给予政策补贴,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促进农业碳减排,产生环境效应。结合式(20)可得:

假设农业绿色发展存量的增加量[ΔE],为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后的农业绿色发展存量与未投保时农业绿色发展存量的差,则

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求导可得:

显然,农业保险与农业绿色发展存量的增加量成正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存量增加,即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产生环境效应,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再根据式(14)、式(22)、式(27)、式(29),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作用能够支持农业规模经营,进而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负外部性,具有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总结以上分析可得:

综上所述,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增加农业产出,还能够降低单位农业产出中的环境污染,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进而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由此,提出假设3。

H3:农业保险通过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理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机制,农业保险具有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能够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首先,基于理论模型(22),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可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Greeni,t=s10+s11fpol(ind)i,t+s12Ci,t+δi,t] (31)

其次,借鉴朱明月和李海央(2021)[37]、马九杰和崔恒瑜(2021)[38]以及周京奎等(2020)[39]的中介效应研究方法,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农业规模经营(Scale)的中介效应。由理论模型(8)和模型(30)可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Scalei,t=d20+d21fpol(ind)i,t+d22Ci,t+δi,t] (32)

[Greeni,t=g30+g31fpol(ind)i,t+g32Ni,t+g33Ci,t+δi,t] (33)

其中:Greeni,t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标;fpol(ind)i,t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Scalei,t为农业规模经营;C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δi,t为随机误差项;s、d和g为估计系数。

(二)变量选取及计算处理

1. 被解释变量

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友好农业是农业强国的“标配”,参考唐一帆和吴波(2022)[40]、姚鹏和李慧昭(2023)[41]、郭海红和李树超(2022)[42]的研究,构建包含9个项目在内的指标体系测度农业绿色发展(Green)水平,具体见表1所列。资源利用反映农业绿色发展中资源配置优化,农地、农业用水、农业用电等方面的使用效率体现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合体现出增收效应;环境友好反映农业绿色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使用,其中,碳排放量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体现出环境效应;农民生活质量反映的是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农民生活水平。

2. 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主要从农业保险保障性(find)和政策性(fpol)考察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通过给予政策补贴,促民参保,扩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利用灾后补偿,保障农户生产经营。因此,本文选取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灾后赔付衡量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3,43]。

3. 中介变量

本文选取农业规模经营(Scale)作为中介变量。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转型的核心表现形态,也被视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因素[44]。借鉴已有研究,本文使用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表示农业规模经营[7,31,38],该数值越大,说明农业规模经营越好。

4. 控制变量

为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LOGGDP)、财政助农力度(FA)、环保支出水平(EPD)、城镇化率(URB)和农业机械使用强度(TECH)等方面选取控制变量[31,34,38],用于控制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其中,用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取对数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助农力度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农地种植,关系农业规模经营,用政府在农林水方面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表示;环保支出水平,用环保支出与一般预算支出之比表示;城镇化率,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表示;农业机械使用强度,用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

(三)内生性问题

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三者之间若有因果关系,则会引发内生性问题,从而影响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又因为农业保险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相关制度和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农业保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自身以往发展影响。参考富丽莎等(2022)[3]、马九杰和崔恒瑜(2021)[38]的研究,以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代理变量的滞后一期,以及财产险发展水平作为工具变量,以克服内生性问题。

选取上述两个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基于前者,從外生性来看,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代理变量的滞后一期,大多影响保险产品创新和发展趋势,对农业绿色发展影响较小;从相关性来看,农业保险的发展受政策引领和相关制度发展路径影响,即过去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会影响当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基于后者,从外生性来看,财产险发展水平反映的是农民投保参与水平,体现保险发展规模,与农业绿色发展无直接联系;从相关性来看,财产险发展水平可侧面反映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和程度,与农业保险有相关联系。由此可见,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代理变量的滞后一期和财产险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对工具变量性质的要求。

(四)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作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以及中经网。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所列。

四、实证分析

(一)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分析

1. 实证结果描述

基本理论模型(15)—(22)分析了农业保险能够降低农业单位产出中的环境污染,产生环境效应,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且由此提出H2。为探究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基于计量模型(31),利用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混合回归(OLS)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FE)检验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所列。列(1)和列(4)是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列(2)和列(3)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的系数基本大于0。在OLS回归中,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的系数分别为0.003和0.004,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而在FE回归中的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农业保险政策性的系数小于0,可能是因为在年份和地区都固定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会较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用机械使用强度的影响。总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农业碳减排,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由此,H2得到验证。

2. 稳健性检验

为了让农业保险增收效应、环境效应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分析更加可靠,本文进行相关稳健性检验。

(1)样本子区间估计。当前,农业保险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受到重视,此外,自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愈加重视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农药化肥“双减”政策也备受关注。因此,可利用样本子区间的方法,剔除2007—2014年样本,对剩余样本进行模型估计。

(2)替换变量。参考马九杰和崔恒瑜(2021)[38]的研究,对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险赔付取对数之后,衡量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并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回归。

(3)工具变量法。为解决内生性问题,增强研究的真实可靠性,选用如下工具变量:

工具变量一: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代理变量的滞后一期(fpolt、findt)[38]。采用2SLS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回归,检验工具变量的可行性。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所对应的F统计量值分别为11 043和6 040.290,且均通过1%的置信水平检验,通过了弱工具变量检验。

工具变量二:财产险发展水平(IN)[3]。用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取对数衡量,并采用2SLS法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回归。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所对应的F统计量值分别为31.299和27.268,大于10%的临界值,通过了弱工具变量检验。

样本子区间和替换变量采用混合回归(OLS),工具变量选用2SLS法进行回归,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4所列。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的系数在不同稳健性检验中均大于0,总的来看,通过了一定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即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验证了H2。

3.回歸结果分析

首先,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准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中,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相关指标系数基本大于0,说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提升会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其次,表3的OLS回归中,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系数分别为0.003和0.004,FE回归中,政策性的系数小于0,但在表4稳健性检验中控制内生性之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系数全都大于0,即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在政策性和保障性作用下,能够给农民带来风险保障,并通过给予政策补贴,激励农民使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最后,表3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系数均大于0,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其农业绿色发展程度越好。此外,农业机械使用强度的系数小于0,不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抑制了农业绿色发展。可能的原因包括:第一,农业保险发展趋于成熟,提高了农民对保险服务的信服力,增大了对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力度,成为更加有效的风险防范工具,帮助农民稳定收入增长,实现增收效应;第二,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农地流转,推动农业经营者扩大生产规模。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实现农用化学品的规模效应,降低农业碳排放[38],实现环境效应。综上所述,农业保险能够分散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地等资源配置效率,为农民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和实现增收提供条件。

(二)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机制分析

1. 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

农业保险能够通过政策性和保障性提供政策补贴和风险保障,影响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而影响农业规模经营和农用化学品、农用机械的使用。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基于计量模型(32),结合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OLS)和引入工具变量的2SLS法进行回归,具体结果见表5所列。列(1)—(4)的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均为正,虽未通过相应的显著性检验,但仍表现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即农业保险能够激励农户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H1得到验证。

另外,在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机制分析方面,引用农地流转(trans)(1)并利用农业保险政策性和保障性的代理变量与农地流转的交互项(fpoltr、findtr),进一步检验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采用混合回归(OLS)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FE),检验农地流转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见表6所列。回归结果显示,OLS回归中,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对农业规模经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起促进作用,系数分别为0.053和0.060;FE回归中,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均大于0,分别为0.007和0.011,说明农业保险能够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此外,农地流转(trans)在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306和0.416,保障性的系数分别为1.283和0.421,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保险能够通过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与农地流转的交互项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比表6与表5,加入农地流转之后,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系数变大,说明农地流转在农业保险影响农业规模经营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影响农业规模经营,H1再次得到验证。

2.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效应

由理论模型(23)—(30)提出的H3可知,农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进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农业规模经营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H3,基于计量模型(33),对其进行混合回归(OLS)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FE),回归结果见表7所列。

表7显示,农业规模经营的系数均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为正,表明农业规模经营显著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由列(1)—(4)可知,加入农业规模经营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系数为0.003和0.002,保障性(find)系数为0.004和0.003,均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为正;而未加入农业规模经营时,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系数为0.003和-0.000 5,保障性(find)系数为0.004和0.000 3(见表3对应结果),未完全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加入农业规模经营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系数增大、显著性增强,均在1%置信水平显著,表明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中介变量。列(3)、列(4)的FE检验中,分别解释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分别为23.84%和17.46%。虽然农业保险政策性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保障性,但都能体现农业规模经营在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中介作用,H3得到验证。

3. 回归结果分析

首先,农业保险具有风险保障和政策补贴作用,能够影响农地流转,改善农地使用情况,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可能原因是:自强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始,农业规模经营不断受到关注,农民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也会增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农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同时也能提供风险保障。其次,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农业保险→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绿色发展”传导机制。可能原因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能够降低保费支出,提高农民参保意愿,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并减少农业生产和灾害损失赔付,促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能够影响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也能够影响农用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减少碳源,降低单位农业产出中的农业碳排放量,对农业绿色增长起着重要作用[7]。

(三)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性分析

1.农民收入水平异质性

本文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分类,从农民收入水平入手,将2007—2021年各省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取平均值。高于所选总体样本平均值的地区,称为高收入水平(HI)地区;反之,为低收入水平(LI)地区。对不同收入水平地区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FE),回归结果见表8所列。

2.农作物种植规模异质性

从农作物种植规模入手,将2007—2021年各省份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CN)高于所选总体样本平均值的称为高农作物种植(HN)地区;反之,称为低农作物种植(LN)地区。对不同农作物种植规模的地区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FE),回归结果见表9所列。

3. 回歸结果分析

首先,农业保险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农民收入水平异质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在低收入水平地区的系数分别为0.000 5和0.004,其中保障性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而在高收入水平地区,系数分别为-0.001 7、-0.001 6,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低收入水平地区,农业保险更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其次,农业保险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农作物种植规模异质性。在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系数为0.007和0.013;在农作物种植规模较低的地区,系数均小于0。这说明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效果更显著。

出现异质性的可能原因包括:一是农业保险在低收入水平地区,其发展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更便利金融服务和更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农业保险参保意愿。但农业保险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给农业经济带来额外损失,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45]。因此,在不同收入水平地区中,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农民面临农业风险的不稳定性也增大,农业保险的发展利于农民参保,有助于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维持农业生产相对稳定。此外,强化农业规模经营能够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进程[15]。

(四)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多维环境效应分析

1. 基准回归

由理论模型分析可知,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产生增收效应,也能够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碳减排,产生环境效应。而在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要重视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友好以及农民生活质量,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本文借鉴李波等(2019)[46]、马九杰等(2021)[34]的研究,从农业碳排放(2)和农业化肥面源污染(3)两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利用混合回归(OLS)法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多维环境效应,回归结果见表10所列。

2. 回归结果分析

表10列(1)、列(2)显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系数分别为-0.029和-0.035,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农业保险能够降低农业碳排放;列(3)、列(4)显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fpol)和保障性(find)系数分别为-0.000 4和-0.000 3,列(3)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列(4)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农业保险能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由此可见,农业保险能够通过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碳减排和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可能原因有:第一,农业保险能够分散生产经营风险、稳定农业收益,激励农民扩大农业经营面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用化学品使用效率,提高农业技术、农业用水等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碳减排;第二,农业保险可为农业绿色生产提供保费补贴,有助于提升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意愿和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而提高农地使用效率,促进土地治理,稳定农业产出,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开展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农业化肥使用效率,降低单位农业产出的环境污染。

五、结论与建议

农业保险的发展着眼于化解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不仅能够影响农业产出,还能影响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对农业碳减排、农业绿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农业保险对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利用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农业保险通过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提高带来风险保障和政策补贴,具有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能够增加农业产出,促进碳减排,是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提高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能够促进农地流转,对农作物播种面积产生影响。农户会优化配置土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营。③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来实现,具有“农业保险→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绿色发展”的传导机制,其中,农业规模经营起中介作用。④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在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和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⑤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促进农业碳减排和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的多维环境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在农业生产经营者方面,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应主动了解农业保险,提高自身金融素养,增强保险意识,深入了解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积极参加农业保险,优化土地等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出,促进增收;农作物种植规模较高地区的农户应积极购买农业保险,发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保障性作用,扩大农业保险增收效应和环境效应。第二,在金融支持方面,根据农民收入水平高低,调整农业保险保费额度和保障程度,促进低收入群体参保,发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风险保障作用,激励农业规模适度经营,维持农民收入稳定,发挥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效应。第三,在制度政策方面,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农业保险相关资金应用,扩大农业补贴范围。针对农作物种类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构建绿色补贴机制,提高农作物种植风险保障水平,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农业绿色产出,提高农民预期收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注 释:

(1)参考梁超等(2022)[9]的研究,用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与农地经营面积的比值衡量农地流转。

(2)参考李波等(2019)[46]关于农业碳排放的研究,利用公式[ACT=∑ACTi=∑Tiδi]测算各省份农业碳排放量,[Ti]为碳排放源的量,[δi]为碳排放系数。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系数为:化肥0.895 6 kg·kg-1、农药4.934 1 kg·kg-1、农膜5.18 kg·kg-1、柴油0.592 7 kg·kg-1、农业耕种312.6 kg·km-2、农业灌溉25 kg·hm-2。

(3)ACP=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

参考文献:

[1]刘章生,赖彬彬,刘桂海,等.地区竞争、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经济效率[J].管理评论,2023,35(1):39-51.

[2]庹国柱,张峭.论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J].保险研究,2018,39(7):7-15.

[3]富丽莎,汪三贵,秦涛.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2):153-165.

[4]张伟,易沛,徐静,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J].保险研究,2019,40(1):32-44.

[5]卢飞,张建清,刘明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J].保险研究,2017,38(12):67-78.

[6]罗向明,张伟,谭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与绿色补贴模式[J].农村经济,2016,34(11):13-21.

[7]徐雯,张锦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碳减排效应——来自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实施的证据[J].保险研究,2023,44(2):20-33.

[8]苏岚岚,何学松,孔荣.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农地确权颁证调节效应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34(8):17-31.

[9]梁超,贺娟,陶建平.农业保险促进了土地流转吗?——基于华中三省的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22,44(1):87-98.

[10]LI Y R,WANG Z Y.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Farmer Income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J].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Section B-Soil&Plant Science,2022,72(1):386-400.

[11]陈俊聪,王怀明.农业保险与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及其度量——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情景模拟[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5):34-43,56.

[12]张壮,田云,陈池波.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引导农业碳减排吗?[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2):29-38.

[13]ZHANG L,YANG Y X,LI X 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and Chemical Input in Grain Production[J]. Sustainability,2023,15(4):3045-3045.

[14]李政通,顾海英.农地权能、劳动力流动与化肥用量[J].农村经济,2021,39(9):34-43.

[15]陈宇斌,王森.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碳排放[J].经济与管理,2022,36(6):43-49.

[16]XIANG H L. Research on the Green Production Behavior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J].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22,23(2):46-55.

[17]王旭霞,雷汉云,王珊珊.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2,38(15):118-122.

[18]周基航,董丰,贾珅.绿色经济、资产泡沫与最优政策:基于带有多部门资产泡沫的动态一般均衡视角[J].经济学报,2023,10(1):47-84.

[19]HOU B H,YU W W,CHEN Z T,et al. How Does the Farmland Management Scale Affect Grain Losses at Harvest?Analysis of Mediating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put Based on Harvesting[J]. Land,2023,12(3):557.

[20]GUO H P,XU S,PAN C L. Measurement of the Spatial Complex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J]. Sustainability,2020,12(21):9259.

[21]李勇刚.中國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1,32(3):30-37,46.

[22]杨劬,赵莹,张荣光,等.政府创新偏好、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J].统计与决策,2022,38(19):169-173.

[23]ADAMOPOULOS T,RESTUCCIA D.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Farms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6):1667-1697.

[24]邵全权,王博,柏龙飞.风险冲击、保险保障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金融研究,2017,60(6):1-16.

[25]黄茂兴,林寿富.污染损害、环境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五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3,48(12):30-41.

[26]陈哲,李晓静,夏显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节本增收效应研究[J].农村经济,2022,40(3):110-117.

[27]何文剑,赵秋雅,张红霄.林权改革的增收效应: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1,37(3):46-67.

[28]王翠琴,李林,薛惠元.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测算——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项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36(6):36-45.

[29]吴鸾莺,李力行,姚洋.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30(7):48-60.

[30]孙蓉,吴剑,崔微微.普惠保险及其发展水平测度[J].保险研究,2019,40(1):58-74.

[31]魏梦升,颜廷武,罗斯炫.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设立粮食主产区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农村经济,2023,39(2):41-65.

[32]李光跃,彭华,高超华,等.农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考——基于四川省的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2014,32(7):52-55.

[33]杨福霞,郑欣.价值感知视角下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4):164-171.

[34]马九杰,杨晨,崔恒瑜,等.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及影响机制——从中国化肥面源污染视角的考察[J].保险研究,2021,42(9):46-61.

[35]田晓晖,李薇,李戎.农业机械化的环境效应——来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1,37(9):95-109.

[36]张伟,郭颂平,罗向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环境效应研究评述[J].保险研究,2012,33(12):52-60.

[37]朱明月,李海央.土地流转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传导路径检验[J].农村经济,2021,39(5):64-72.

[38]马九杰,崔恒瑜.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作用:效应与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0):79-89.

[39]周京奎,王文波,龚明远,等.农地流转、职业分层与减贫效应[J].经济研究,2020,55(6):155-171.

[40]唐一帆,吴波.财政支农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吗?——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6):46-54.

[41]姚鹏,李慧昭.农业水权交易能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23,39(2):17-40.

[42]郭海红,李树超.环境规制、空间效应与农业绿色发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2):54-67.

[43]谢政璇,柏宗春,凌颖慧,等.碳减排视角下农业保险发展的环境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6):238-242.

[44]韩鹏云.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农村经济,2020,38(4):17-25.

[45]丁宇刚,孙祁祥.农业保险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吗?[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2):43-49.

[46]李波,王春妤,张俊飚.中国农业净碳汇效率动态演进与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12):68-76.

猜你喜欢
环境效应农业保险
莆田市农业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
河流廊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矿山环境效应遥感研究
城市的风环境效应与通风改善的规划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