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就是语文

2024-01-03 07:42舒银霞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亲历者特刊高级教师

舒银霞

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读完这期特刊《于心安处逐光》,我觉得自己成了很多个“我”,亲历山河,触摸岁月,被不同的故乡滋养,又被浸染在一方方热土里的人与事带往“精神的归途”。是的,所谓“故乡”,就是身体与心灵的来路。

曾经,我也一次次想要靠近,又不满足于只靠近一个名字、一张照片,或是一段回忆。我知道:有英雄长眠的故土,不只是祖国的一部分;静态地存在于教科书里的一座座文化丰碑,也不只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我渴望了解更多。而沿着一个个“故乡人”的视角,我觉得“我来了”,遥思化作了现实的拥抱。

那些留在岁月里的物件,南湖的水,丝绸之路上的黄沙,都在我眼前。我仿佛触碰到了什么,心热烈地跳动着。这不说话的土地就是活的教科书。见面,也不仅仅是我到了现场,更是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变得很小很小,愿做南湖的一只菱,内心宁静,怀着盛世美好;我更感受到山丹丹花的那抹英雄红是最鲜亮的颜色;我在西安交大的那片梧桐荫里流连,跟随四季和西迁前辈的脚步……

兴亡之责,我心有所念。五千年风云交织,一个民族的历史,都在胸中涌动。就像一枚叶、一滴水、一株新苗汇聚起来生长,绿叶成荫,涓滴成河,一个个“我”组成了新的我们。我们是新青年。我们的心融合在吹拂了五千年的风里。我,我们,与鲜活的土地、鲜活的历史如此靠近。

如果說这一路的旅程是一堂课,那这堂课有个最恰当的名字——语文课。这样的课,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特点是足够真实、足够直接、足够深刻,能够让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深沉的生命感悟与纯粹澄明的生命境界。感觉、情感、记忆、想象、反思,都包含其中。这是非亲历者无法复制的体验。

所以,以语文老师的身份读完这期特刊,我觉得自己沿着一个个地理坐标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质,完成了一次特别的语文之旅。这不是基于“万事万物皆可语文”的泛论。语文本身就是阅读与理解、交流与互动,是回首与展望、记录与传承。因此,这期颇为用心的特刊,不是对语文边界的任性拓宽,而是对语文深意的挖掘与陈述。

(作者系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亲历者特刊高级教师
初心如磐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