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01-05 16:16蔡尔茵
校园英语·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主题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依据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选择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情景素材,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但目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感到困惑,这方面可参考的实例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3为例,具体谈谈如何设计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关键词:主题;单元整体;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蔡尔茵(1984-),女,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一个由大单元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学生在学习整个单元后,能形成新的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将这一能力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

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规划教学和评价活动。也就是说,教师以更高站位,将凌乱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构建起知识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篇进行多元化解析。

二、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3“Celebration”为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内容分析

对单元内容从语篇类型、语篇内容、写作目的和教材编写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单元的主题和聚焦点。下面对Unit3这个单元从课型、内容和功能方面进行分析:1. Topic Talk部分介绍中国的中秋节和西方的庆生活动,它可以预热主题词汇和表达句型,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2. Lesson1是阅读课,由不同的人对春节的看法和节日经验,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意义——爱。3.单元语法点是被动语态,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被动语态。4. Lesson2为听说课,通过语境学习如何表达感谢和拓展词汇,还要掌握听力技巧。5. Lesson3为阅读课,文章讲述了作者与奶奶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通过该文章可以了解西方圣诞节的文化意义和中西节日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 Writing Workshop是读写课。通过学习爷爷70岁庆生场景描写方法,学会描述庆典活动,表达自我感受,从而升华主题内涵。7. Viewing Workshop是视听课,介绍中国剪纸的历史和含义,进一步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8.Reading Club1和Club2是阅读课,一篇介绍了中国节日食物,拓展与本单元相关的文化知识,另一篇为《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片段。

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先用Topic Talk来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词汇,让学生对单元话题有整体的了解,并初步感知话题词汇和句型。Lesson1、Lesson2 和Lesson3 通过阅读语篇和听力语篇,让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的话题语言,探究中西方节日庆典的异同,从而体会到本单元的主题意义。Writing Workshop是本单元话题的写作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英语水平选择是否学习Viewing Workshop 、Reading Club1和 Club2。

通过上面的分析,教师可知本单元的三个聚焦点: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及其历史、现实意义;2.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习俗,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3.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理解节日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先用选择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春节的意义,激活他们相关的背景知识。再针对西方节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熟悉程度。最后用思维导图来检验学生是否会运用语言知识介绍节日。调查中,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分析问卷,得知学生学情:1.英语学习概况:高一新生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中等,学习技能和策略略显单一,但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2.语言知识和技能:对中国春节较为熟悉,能简单描述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但被动语态使用频率不高,也不具备用英语来表达事物深层次内涵的能力;3.思维广度:对外国节日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没有办法深挖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看待事物缺乏广度和深度;4.信息处理能力:学生能从多模态的资源中获取信息,但还不懂如何交换信息来完善观点。

(三)内容整合

在静态的教材內容分析和鲜活生动的学情分析基础上,教师重构教材内容。本单元的大观念是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及其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聚焦点,把大观念分成三个小观念: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学习外国节日文化;3.学会描述节日活动来表达主题“爱”。然后根据这三个小观念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构,如下:

整合后各课时的作用为:第1课时主要是激活单元知识,创设主题语境;第2、3课时和第5、6课时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探索主题意义;第4和第7课时在小观念下起着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从小观念的联系来看,学生先从熟悉的文化入手,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和食物、剪纸等,全方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接着了解国外的圣诞节及参加庆典的礼仪规则,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最后让学生对所学语言和知识进行综合和内化,通过主题写作,学会表达节日的意义——爱。

除了对教材内容重新排序,还可以增删。本单元增加了一节拓展阅读课,内容涉及悉尼圣诞节。通过教材的多样性,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西方节日文化,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还增加了一节词汇复习课,设置节日语境,利用同语境词汇复现的优势,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为写作作铺垫。而Reading Club2是名著节选,学生阅读起来难度大,于是笔者对其进行删除。整合后教材内容的目的性和联系性更加明显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四)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同时,也是可检测的。根据重构后的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语言能力:(1)能获取相关的事实性信息,并口头谈论相关的中外传统节日;(2)能在特殊的场合或庆典正确使用表示祝贺和感谢的功能句;(3)可以用书面表达形式对一个事件进行描述。2.思维品质:能通过对比中外同类庆典活动的异同,探讨二者有相同点的原因,明确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3.文化意识:(1)学会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树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4.知识目标:(1)词汇目标:能梳理出描述各种庆典的主题词汇和动词搭配并进行分类记忆;(2)语法目标:能掌握被动语态的形式、功能和用法;(3)语篇知识:通过听力、阅读课文来概括梳理中外庆典的时间、方式和意义。学会用相关句型和时间顺序来描述一个事件;(4)写作知识:能用英语对庆典活动进行描述。

(五)活动设计

确定好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后,还要思考如何通过小观念下的课时目标来一一实现单元整体目标。而课时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有层次性,要注意教、学、评的一体化。

1.教学活动要有层次性。教学活动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比较文化异同,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以本单元中Lesson3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感知与注意。

(1)让学生先通过听歌When Christmas comes to you来填词。

(2)通过Brainstorm让学生说出有关圣诞节的元素。

活动二:获取与梳理。

(1)让学生通过skimming活动获知文章的大意、类型和记叙手法。

(2)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按时间顺序梳理出圣诞节活动和奶奶做的事。

活动三:概括与整合。

(1)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明确作者的情感变化。

(2)让学生找出奶奶身体变化的表现。

活动四:分析与判断。

(1)学生讨论作者是否注意到奶奶身体的变化。

(2)学生通过问题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圣诞节是充满魔力的。

活动五:内化与运用。

让学生通过概要写作把这篇文章进行总结,内化所学的语言。

活动六:评判与评价。

通过思维导图,探究圣诞节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对比春节和圣诞节,体会理解节日的意义。

活动七:想象与创造。

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所给的要点,写一篇关于自己的难忘回忆。

2.通过活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融合统一,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同时还要注意评价持续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性。教师可通过作业、实践性任务、单元测验等评价学生,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外在行为表现、学生完成作品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以小观念一“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下的课时为例:在Topic Talk,笔者设置了三个评价任务,分别为:课前分析学生关于“中国节日信息”的问卷调查;课中关注学生能否根据要求用英语表述一个传统节日;课后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三两句话来介绍自己喜欢的节日。这三个评价任务其实就是采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书面作业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在Lesson1中,设置的评价任务为观察学生是否能完成各项阅读任务和学生复述春节活动的完成度。课中还要关注学生能否说出春节对这三个不同人物的意义。课后,根据写作评价表,检查学生能否完成一篇介绍节日的说明文。采用的评价方式是课堂观察和写作评价表。

教师每节课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多种评价手段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在单元学习评价过程中,持续性评价更多的是形成性评价,贯穿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始终记得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并自主监控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主动反思和调控学习进程。

3.活动设计还包括单元作业设计。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诊断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重要方式。本单元作业链设计如下:(1)Topic Talk:查找有关中国节日的信息并填入相关的表格(至少三個节日);(2)Lesson1设计一个体现班级特色的节日(包括日期、庆祝方式、意义);(3)Lesson1 写一篇说明文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尝试使用被动语态);(4)Viewing Workshop:拍一段视频,给外国朋友Tom提出送结婚礼物的建议;(5)Lesson3:写一篇记叙文,描述和家人欢度某个节日的场景;(6)Lesson2:完成一个参加毕业典礼的演讲;(7)Writing Workshop:完成记叙文《和妈妈一起庆生》。

单元作业作为单元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整体性和有序性两大原则。将任务链引入单元作业设计中,能提升作业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提升作业的品质和效能。因此可尝试围绕主题,将作业链指向学生的能力发展,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在作业链中循环操练。

参考文献:

[1]李刚,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架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8(Z2):35-4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1-7.

[4]张丹,于国文.“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迁移[J].课程·教材·教法,2020(5):112-118.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主题核心素养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