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文科需要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状况及其提升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为考察中心

2024-01-07 08:29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授权点双城经济圈

刘 斌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一、引言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1]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不断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为顺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2009年首次启动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教育部等部委于2019年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时代需要一批卓越的经济学创新人才,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范围拓展到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为中国高层次经济学人才培养创造了重要契机。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标志着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步入新阶段。在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由于其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灵活性,有助于通过其人员流动和人才培养功能促进人才和创新要素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协同,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国内发达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还有待提升,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关键是如何培养和集聚大量高层次经济建设人才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培养适应新文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经济学人才便成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使命。

近年来,学界对我国拔尖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思考持续增加,尤其是2009年教育部首次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2019年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政策冲击,促使学界对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不断涌现。当前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聚焦于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即回答“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决定因素,即回答“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高晓明认为“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是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征[2];陈权等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归纳为人格素养、创新素养、情商素养、领导和管理素养和科学素养五个方面[3];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拔尖创新人才定义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则将拔尖人才定义为“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和思想家”[4-5]。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徐晓媛等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会受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学科水平和课程设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6];而张德江则重点强调了制度环境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7];皇甫倩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诊断指标体系”,并认为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和产出效果进行及时诊断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8];张天舒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文科”拔尖人才在多方面指标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文科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特征[9];杨德广则提出了为拔尖创新人才立法和设立专门的全国性管理机构的设想[10]。

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丁凯等认为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经济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11];丁任重等提出了以现代书院为依托的“六位一体”的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12];卓志从知识体系、学科专业与学术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教研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经管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路径[13]。

综上可知,当前有较多研究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一些研究探讨了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然而,与国内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资源尚有不足,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当前专门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在全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以人才流动引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对象,分析成渝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美国、德国和中国发达城市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以期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升适应新文科需要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的路径。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对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使得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一,人才培养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当前我国高校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对象由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80后”和“90后”变成了新世纪以后出生的“00后”乃至“05后”,他们所处的生存和时代环境、生活和思维方式、人生经历和选择等与“80后”和“90后”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第二,经济学人才需求和就业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就业也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大量具备经济学应用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一批具有扎实经济学知识和底蕴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三,经济学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的变化。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外向化发展,大量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进入各大高校经济学专业师资队伍,使得海归博士在经济学师资队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方面,熟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教育模式的博士教师的大量涌入为中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化;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海归博士缺乏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践经验[14],对于中国现实国情的理解也有所欠缺,这使得不少高校经济学毕业生对中国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完全不了解,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可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一大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熟谙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又具备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经济学拔尖人才,是中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对于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但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来说,如何培养大量高层次经济建设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增长对人才要素的需要,是当前成渝地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从高校资源数量和人才培养层次等角度对成渝地区高校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资源整体分布情况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各类高等学校199所,其中公办本科学校有45所,民办本科学校有25所,公办专科学校有64所,民办专科学校有50所,成人高等学校有15所①本文各城市的高校资源数据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和《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整理得到,该名单未包含军事院校。。从各城市高校总量分布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都有至少1所高等学校,重庆共有各类高校72所,在双圈范围内排名第一,成都有高校67所,排名第二;绵阳、德阳和南充的高校数量位居第三到第五,均有8所以上的高校;泸州和眉山的高等学校数量均为5所,而其余城市的高校数量均在4所以下,遂宁和广安等城市的高校数量仅有1所。从本科高等学校数量分布来看,成都本科高校有29所,重庆有本科院校26所,两市本科高校数量占双城经济圈本科高校总数的70%;同时,成渝地区有超过30%的城市没有本科高校。从专科高校分布来看,成渝地区的专科高校资源也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但是与本科高校资源分布相比,专科高校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相对较为缓和,其原因可能在于有一定数量的专科高校将校址选在了绵阳、泸州等区域中心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表明了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对高等学校和人才资源的吸引力有所上升。

从办学层次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拥有3所“985”高校、7所“211”高校,有10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有本科高校70所,专科高校114所,成人高校15所。其中,成都有2所“985”高校、5所“211”高校,有8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重庆拥有1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有2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在双城经济圈中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成都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余14 个地级城市中,除雅安拥有一所“211”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分校以外①雅安拥有的“211”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均为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为了更准确地体现城市高校资源分布情况,在计算各城市高校数量时,本文将同一高校位于不同城市的分校进行了重复统计,但在计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总数时剔除了重复加总的数据。,其他城市均没有“211”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公办本科高校资源也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两市,其他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较少,有6个城市没有公办本科学校。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方面,重庆和成都依然集中了大部分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绵阳、德阳和眉山等城市的民办高校资源相对较好,但有接近四成的城市没有民办高校。如果说公办高水平本科高校的区位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沿革和行政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而一个城市民办高校的数量则可以更好地体现该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吸引力,也更能体现该城市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承载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资源的分布现状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城市能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则难以吸引高度市场化的高校资源,很容易陷入经济发展落后导致高校资源不足,并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颓势的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重庆和成都两市,一些发展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也集中了部分高校资源,但大量非中心城市的高校资源较为匮乏,有30%以上的城市没有本科高校,40%的城市没有公办本科高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资源的整体分布呈现向“双核”高度集中的状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高校数量及办学层次如表1所示。

表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高校数量及办学层次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本硕博人才培养情况

为了全面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现状,本文分别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设有经济学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和博士授权点的高校数量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首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由表2第2列可以看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开设经济学本科的高校有29所,其中,重庆12所,成都11所,成渝两市开设经济学本科高校的数量占整个城市群开设经济学本科高校总量的80%左右。从成渝两市经济学本科专业的普及度来看,重庆本科院校中有44.4%的高校开设有经济学专业,而成都开设有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占成都本科院校总数的37.9%。除成渝两市以外的其他14个城市中仅有6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本科专业,占本科高校数量的30%,经济学专业的普及度低于成渝两市;同时,有8个城市没有开设经济学专业的本科高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经济学人才供应,然而整个城市群有一半的城市不具备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条件,从长远来看,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的不足可能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的人才瓶颈。

其次,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硕士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从表2第3列可以看出,成都有8所高校具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占成都开设经济学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72.7%,经济学硕士点数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中排名第一;重庆有6所高校设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占重庆开设经济学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50%,排名第二。除成都和重庆以外的其他14个城市中,仅有南充和雅安两市拥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的高校,其余12个城市拥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的高校数量均为0。可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经济学硕士授权点的高校比本专科高校的分布更加集中于成渝“双核”。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级人才培养资源的分布问题,一方面,高层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高度集中有其客观的人才培养和流动规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硕士人才培养的分布也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群除核心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在高层次经济学人才培养上的匮乏,可能不利于该城市群协同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最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博士人才培养条件进行分析。在对经济学博士培养条件进行比较以前,先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博士授权点分布情况。从表2第4列可以看出,成都有14所高校拥有博士授权点,占该市本科高校总数的48.28%,重庆有10所高校拥有博士授权点,占该市本科高校总数的37.03%。除成都和重庆以外的其他14个城市中,南充、绵阳、泸州、雅安各有一所高校拥有博士授权点,而其余城市拥有博士授权点的高校数量均为0。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博士授权点的分布来看(见表2第5列),成都有2所高校拥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而重庆高校中拥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的高校数量也为2所①重庆工商大学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也具备应用经济学博士的培养能力,但由于该项目非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因此本文没有将其统计在内。,重庆、成都拥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分别占有博士授权点高校总数的20%和14.28%,除成都和重庆以外的其余14个城市拥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的高校数量均为0。从整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仅有4所高校具有经济学一级博士授权点,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群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与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②东北地区有6所高校具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西北地区有5所高校具有经济学博士授权点。。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加强和保护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我国陆续设立了多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而国家层面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则始于90年代末。1998年,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和辽宁大学等高校设立了13个国家级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高水平经济学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被称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版”;为进一步推动拔尖人才培养,2019年教育部等部委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与“拔尖计划1.0版”主要侧重于理工类学科人才培养相比,“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范围拓展到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这也为中国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培养创造了重要契机。为了推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的实施,2019—2021年,教育部先后分三批推动了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其中有20个基地涉及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名单如表3所示。

表3 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2019—2021)

从教育部最早设立的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到近年来推动的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这些基地代表了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入选该项目的高校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第一梯队。因此,上述经济学人才基地的地域分布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能力。首先,从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分布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有3个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地区和福建省均有2个国家级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西北地区、成渝地区和湖北省则各有1个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从2019—2021年最新设立的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分布来看,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有7所高校入选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名单;长三角城市群有4个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较为明显;东北地区有3个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方面也优于除京津冀和长三角以外的地区;包括成渝地区在内的福建、湖北、陕西、广东和山东等地区均有1个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从国家级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分布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仅有位于成都市的西南财经大学先后入选1998年国家级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2019年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其经济学人才培养水平在成渝城市群和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属于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第一梯队。然而,无论是从1998年最早的国家级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分布还是从表3所示的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区域分布,我们均能看出,长期以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一直保持着较为领先的优势,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也有较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基础。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高校资源基础是相对不足的。

总结和梳理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存在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成渝地区高校资源呈现向成都和重庆“双核”高度集中的趋势,有三成以上的城市没有本科人才的培养能力;第二,成渝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整体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有一半的城市不具备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条件;第三,在经济学硕博人才和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渝地区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与经济体量偏小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相比也没有优势。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成渝地区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与自身的经济体量和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匹配的。从长远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的长期不足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经济建设人才的匮乏,并进一步制约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文科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经济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强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美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经验

美国具有全球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全球实力最强的大学中,美国高校占70%以上[15]。凭借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美国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也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仅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例,迄今为止有92位学者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具有美国国籍的学者就有68位,占比高达74%。

在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美国高校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中很少出现“拔尖型”或“创新型”人才的表述,其经济学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美国经济学本科教育形成了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一方面,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学形式非常丰富多彩。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利用小型研讨班的形式进行经济学教学,同时善于利用问题演示、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往往没有严格的规范和固定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教材选用和考试形式安排等方面均享有充分的自由[16]。二是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高度市场化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较为有限,因此,美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三是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性。美国大学的经济学人才培养非常强调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在本科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同时,美国一流大学的经济学通识课程一般是由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或诺贝尔奖获得者亲自讲授,这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美国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拥有最优质的经济学高等教育资源,还在于其完备的中小学经济学教育体系和高效的产学研协同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便尝试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经济学教育,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以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这为美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的推动下,美国的产学研协同合作也是其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在高度市场化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下,美国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高校与企业及其他机构的合作成为其人才培养的常态;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通过多种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以更好地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

(二)德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经验

德国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从19世纪末开始,其高等教育模式便成为世界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的标杆。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四年制的本科学制不同,德国的本科学制普遍为三年。德国高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既“专”又“通”[16]。而这一特点又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重视经济学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德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都会在低年级开设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大量的经济学基础课程虽然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但是也为学生以后更高层次的经济学学习筑牢了基础。第二,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德国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在学位授予方面,德国高校的经济学系也常常与其他院系合作,联合授予经济学与法学、经济学与教育学、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多种复合学位。这使德国的经济学人才具备了复合的知识背景,也有利于推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第三,重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德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国内学习任务以后,可以申请赴国外进行一年或更久的交流学习,尤其是受益于20世纪末由博洛尼亚进程推动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德国高校学生跨国留学更加便利,德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特征愈加凸显。

(三)国内发达城市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经验

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依托深厚的高等教育底蕴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各具特色。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上文对不同地区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实力的对比分析也可以看出,京津冀城市群由于有众多一流高校和全国最多的国家级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等,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京津冀经济学一流高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一般是对标世界一流经济学高校,培养既了解中国经济现实又具有全球化思维和视野,跨越中西两个文化平台,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大师后备人才[17],在课程设置中也十分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经济学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数量仅次于京津冀地区,同时由于长三角城市群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完善而开放的市场环境,长三角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特色便是与市场和产业紧密结合,充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长三角地区的安徽财经大学为例,作为典型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其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没有盲目跟从国内外一流院校,而是结合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确立了由学生、用人单位和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制定模式[18],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

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的路径

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成渝地区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方面与国内发达城市群相比存在差距,高水平和高层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长期不足将导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资源的匮乏并制约整个城市群的发展。成渝地区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处于后发地位,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经济学人才培养实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抓住机遇,补齐短板,进一步夯实高等教育基础实力,加强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为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能力,成渝地区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应该充分利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遇,适应数字化、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从协同合作、目标定位、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化、数字化转型,以满足成渝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

(一)提升成渝地区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能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高校资源,但是高水平高层次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与国内发达城市群还存在较大差距,成渝地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契机,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联盟,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高校之间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联合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经济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拔尖人才示范基地等平台。同时,汇聚成渝地区高校的合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经济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和培养具有高层次和高素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能力的财经类高校,力争培养一批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以满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明确各类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来说,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是找准目标,明确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定位,避免在面临培养基础人才还是拔尖人才、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选择时陷入贪大求全、好高骛远的恶性循环。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方院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也不应陷入“既要,又要”的怪圈,而应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的培养特色。对于成渝地区地方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来说,服务地方经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培养高素质经济学人才应该成为成渝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目标。

(三)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来说,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健全经济学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与运行体系。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建立具有充分领导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管理、决策布局与督促落实工作,定期研究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建设任务;同时,建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常态指导机制,委员会成员要覆盖学校、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其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在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背景下,要加强和城市群其他院校的交流和联系,定期赴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实地调研,定期针对政府、企业行业、科研机构设计不同的问卷进行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全面掌握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实施“二次论证”,组织人才培养管理委员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适应社会需求和自身目标定位的调整和更新。

(四)推动经济学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

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孕育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方高校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是必然的趋势[20]。因此,适应数字化发展下的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推动经济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数字化改革是提高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是探索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以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竞赛指导团队、微专业项目组等为载体,组建一批跨校际、跨院际、跨学科的新形态基层教学组织。二是优化设计多学科互嵌式课程体系。以“智能+”“物联网+”改造经济学专业,横跨经管法理工多个学科门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学专业深入融合。三是探索跨学科跨学校合作培养。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学与理工科深度交叉融合,与其他高校共同培养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集聚各校学科专业优势,共同培养信息科技与经济深度交叉融合、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

(五)打造开放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在成渝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地方院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要主动融入,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和经济学人才培养合作,打造高水平的经济学师资队伍。第一,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吸纳高水平特聘教授和中青年人才进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第二,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培育力度,建立在岗教师“传、帮、带”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国内外访问学者、学历教育、课程进修等方式的在职提升制度,强化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从数量和质量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为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储备。第三,进一步强化对外交流,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学术研讨;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赴境外访学交流,加强教师与国外学者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引导教师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合作项目,加快科研活动的国际化进程[21-22]。

五、结论和展望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观察了成渝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探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适应新文化发展需要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成渝地区高校资源的整体分布呈现向成都和重庆“双核”高度集中的状态,有30%以上的城市没有本科高校;在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一半城市不具备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条件;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经济学基础和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全国其他发达城市群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最后,在对国内外发达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协同合作、目标定位、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的路径。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对成渝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成渝地区已经成为继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城市群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然而,在高等教育和人才资源方面相对弱势的地位可能成为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加强高素质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是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群起步较早,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地区人才争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已非单个城市和高校能够独立完成,城市和高校之间必须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层次、各类型高校数量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首要问题是找准目标,明确自身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尤其是对于广大地方院校来说,应该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找准定位,不应盲目模仿国内外顶尖高校,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而应因地制宜,将自身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充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授权点双城经济圈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新增80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教育部公布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撤销不合格学位授权点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双城和一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