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困境及路径优化: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考察

2024-01-07 08:29侯麟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苗族民族文化

侯麟军,张 宁

(1.深圳大学 传播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2.中共柳州市委党校,广西柳州 545000)

一、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振兴是一个具有多重维度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两手抓,即一手以“硬件”塑形,一手以“软件”铸魂,作为乡村振兴的“软件”,乡村文化振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乡村文化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和功能[2],是乡村的根脉,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民族地区而言,保护并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始终是重大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依托优质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以乡村文化振兴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从而带动乡村产业、人才、组织发展的振兴范式,或将成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最佳选择。但事实上,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考察,研究反思民族地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现实境遇,提出优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二、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融水实践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与云贵高原苗岭山相邻,属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期间,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促进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设计、产业规划实施、干部队伍建设、招商引资等基础。当下,县域的重点工作便是推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以文化传承创新赋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资源禀赋

融水苗族自治县总面积4 638平方千米,辖20个乡镇、209个行政村(社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13个民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口数量为41.2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为30.06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2.87%,苗族人口数量约为16.69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0.47%,乡村人口数量约为25.29 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61.34%[3]。全县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145.83亿元,接待游客732.92 万人次,旅游总消费为84.6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5%和17.50%[4]。融水苗族自治县于2020年实现整县脱贫,现有脱贫村115个,脱贫人口15.70万人,仍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表1 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资源概况

融水苗族自治县内各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互嵌交融,苗村侗寨鸡犬相闻,没有明显的村寨边缘,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域特色浓郁的乡村特色文化,既包括古色古香、富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遗存、依山而建的民居,也包括情感浓烈、优美动人的山歌、舞蹈,还包括匠心独运的服饰、饮食和种类繁多的民族节庆等。

融水苗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截至2021年底,共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A旅游景区7个,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城,享有“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中国百节民俗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二)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

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突出,特色鲜明,并且这些文化在近年的遗产化过程中具备了资源属性,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5]。融水苗族自治县从物质文化的开发、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等层面出发,进行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

1.发掘与修缮:让物质文化资源“留得住,用得上”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修缮,按照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扩线成面的思路,先后投入了超过5.20亿元资金,支持传统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工作。通过外修造型、里美内涵等方式,分批次先后对8个传统村落中的苗寨服务中心、苗寨寨门、民族祭祀表演场等场所进行建设与维护,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屯整体风貌提升,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传承。资料显示,融水苗族自治县先后有30个村屯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有8个村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表2 融水苗族自治县荣获广西传统村落的村屯名单(部分)

以梦呜苗寨为例,融水苗族自治县采用整体搬迁、修旧如旧的做法,将传统吊脚楼拆解编号后,运送到异地扶贫安置点重新组装,创新打造出苗族民俗文化体验园区。这样既留住了古香淳朴的生态民居,又给村民带来了旅游收益。此外,融水苗族自治县也建成了苗族博物馆,展出民俗文化实物类展品1 000多件,图片类展品260余幅。2021年7月还挂牌成立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文物局,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2.保护与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起来,活下去”

一是将融水苗族“赶坡”的习俗与场地进行整合,打造“系列坡会群”。“坡会”是苗族在春节期间举行的集悼念先烈、爙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换物资、交流情感、聚会娱乐为一体的盛大民族节庆。正月初三到十七,融水苗族自治县各个乡镇的苗族“坡会”陆续进行,以村、屯为单位组建芦笙踩堂队,在平坦开阔的田垌间、山坡上欢聚,形成风采各异的“坡会集群”。这是当地苗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空间。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依托“系列坡会群”、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闹鱼节等民俗节庆,极力打造“天天有表演、月月有节庆、年年有大型主题活动”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庆品牌,结合策划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在主流媒体上开设文旅宣传专栏,积极推介文旅精品线路,既提升了融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拓展了文旅客源市场。

表3 “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

二是注重苗族传统芦笙、织锦、刺绣、银饰等工艺技术的保护和弘扬。苗族刺绣、银饰制作精美、种类繁多,富有厚重的历史感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属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2019年开始,融水苗族自治县开设芦笙舞培训班、苗绣培训班、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班,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点和乡镇建档立卡的村民进行技艺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苗绣、织锦工艺、苗族银饰锻造工艺、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等,不断提升他们的制作水平。该县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民族传统工艺“保驾护航”。如在“苗家小镇”划出专用区域,整合民族技艺形成专门的微工厂、微车间工业园区和民族服饰街区,推动传统工艺产品创意设计、传统工艺产品展销。

三是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培育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还以非遗课堂、芦笙讲堂等形式,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真谛,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还注重培育和扶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据统计,融水苗族自治县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17人,其中区级39人,国家级1人,建有非遗工作平台20家。可以说,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火了起来,而且活了下去。

表4 融水苗族自治县 自治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部分)

3.融合与发展:让民族文化“紧跟时代,大放光彩”

只有紧跟时代精神,民族文化才能永葆活力[6]。一方面,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联系起来,立足民族地区乡村实际,促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为宣传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乡村干部联合当地的侗戏队,共同编写侗戏,以传统侗戏为载体,组织演唱队伍通过广播、实地汇演、视频录制等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演,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宣传内容更加“接地气”。由此可见,村民将侗戏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更好地发挥了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的社会功能。

另一方面,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推动新时代民族村落文化传播。首先,融水苗族自治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顺应时代文化所需,加快打造智慧服务,搭建起旅游大数据平台,全新的旅游门户网站、全县智能导览、融水旅游App等软件上线运营,着力为游客带来“智慧出行·一机游融水”的全新体验。其次,借助中央及地方各大主流媒体及“融水旅游”官方抖音号、“秀美融水·风情苗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苗乡文化,直播节庆活动内容,让苗族传统文化随着网络流向世界各地。最后,还将电商经济植入旅游景点,把农副产品加工包装成特色美食,带动旅游消费经济增长,依托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手工业、农业,有效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融水苗族自治县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为我们观察和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视窗,但从整体上讲,其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乡村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村落建设发展不平衡

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域内的少数民族村落地处偏远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地质灾害频发,自然人文环境相对封闭,尽管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扶持,但在文化资源与村落保护开发方面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有较多的口头文学、民间神话、传统习俗、民族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民间,未能得到全面收集与整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不够充分,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二是村落布局分散,以乡镇政府为中心,距离政府越偏远的乡村地势越崎岖,村落硬件设施改建难度就越大,直接造成乡镇区域内民族村落建设资源投入和发展不平衡。加之资金紧张,传统村落内的公共空间和文化符号保护修缮进度迟缓,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工程依然“停留在设计图纸上”,难以落实,导致传统村落保护情况参差不齐。

(二)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乡村振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少数民族村寨的村民,不仅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三农”人才,更是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但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按照“应出尽出、愿出尽出”的外出务工原则,倡导城乡居民外出就业以改善生活状况。据2018年末统计,该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2.6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一半,务工年总收入约45亿元,务工收入是该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20年1至4月,该县外出务工农民有9.98万人,区外务工有2.82万人。这两组数据显示,该县每年约24.20%的人口外出务工,且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约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5.70%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口数量为41.25万,其中乡村人口数量约25.29万,该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口约为10万人,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约为6.50万人。,这就意味着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同时,随着进城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增多,少数民族家庭的非劳动人口也逐渐流向城镇,致使乡村中依靠手口相传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迅速缩减,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巨大挑战。该县乡村文化振兴缺少生力军,即便具备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也会因缺乏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创新等人才,导致乡村振兴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文化产业效能发挥不明显,带动乡村振兴能力弱

融水苗族自治县已建成一批标志性产业园区和支柱性产业集群,形成了多点分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但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带动能力较弱。一是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各乡镇文化产业链条不互补,文化产业重叠,存在同质化竞争趋势,差异化不明显。另外,个别地方虽已形成“一村一品”的文化产业格局,但很多文创产品仍处于初级开发和销售阶段,产量小、附加值低。二是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度低。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使文化产品有更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进而创造更大价值。融水苗族自治县现在仍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数字文化产业占比较低,文化品牌的传播力和竞争力不足。三是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由于文化产业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收益见效慢,后期收益主要来源于文化项目的衍生收益,这种收益不稳定且存在风险。所以,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一旦政府停止“输血”,很多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就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为继。

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优化

总体而言,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具体实践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丰富和创新了乡村文化振兴形式。为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需从保护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塑造新型乡村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等方向持续发力。

(一)统筹开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破解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难题

解决民族地区乡村物质文化发展不平衡难题,首先,要统筹安排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如加快对该县内30 个广西传统村落和8 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保护修缮村落的风雨桥、鼓楼、芦笙柱、寨门、埋岩等实体性文化遗产。其次,要抓重点、疏难点。如对遭遇大火或自然灾害而导致苗族传统建筑群严重损毁、自然人文条件欠佳、地理位置偏僻等存在特殊困难的传统村落,要特别关注并及时制订符合其实际的保护修复策略。最后,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全面铺开和持续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重建与修缮工程,夯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

摆脱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困境,需从实体性、规范性、信仰性三个文化层面重建乡村文化,让文化在开发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7]。以“埋岩”为例,在对苗族“依直”实体性文化遗产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埋岩”仪式过程对族群的规范性、信仰性价值内核。以文化为导向,注重对苗话、苗族古歌、神话传说、婚俗丧葬、节庆仪式等非物质文化的收集和整理,进一步利用好民族文化习俗,不断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的精神世界。此外,也可利用这些文化和习俗,申报非遗文化项目,充盈文化宝库。

(二)多维度塑造乡村文化人才,增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充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健全细化落实苗族芦笙、苗绣、苗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机制,制订有效的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措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项目,如苗绣绣娘计划、“火塘”计划、芦笙传承人发展计划等,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本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合理的人员淘汰退出机制,增强文化人才队伍活力。

二是加快政策实施,培育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优秀人才。一方面,深度挖掘和培育本土人才资源,从乡村中选派本土人才参与技能提升培训班,“走出去”学习先进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与经验,有效发挥民间文化人才的示范作用[8]。另一方面,智汇高校民族学科的专家力量,搭建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合作平台。立足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文旅发展实际,推动培育文旅专业人才,如文旅职业表演创作人才、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人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人才等,为乡村文旅发展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的“文旅人”。

三是加紧组织构建,创建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协会。乡村公共文化组织是将农民私人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建立联系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具有乡土性质的民间娱乐活动以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职责,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融水苗族自治县有芦笙协会、斗鸟协会、苗歌协会、“坡会”协会等各种民间组织,这些组织积极举办节庆赛事,让民族传统文化在民间长期保持着活力与生机。此外,乡村公共文化协会以文化为媒介,让村民在文化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增强其民族文化自觉,进而促进共同体认同。因此,在民族地区乡村组建公共文化组织,借助文化协会的力量,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源动力。

(三)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强劲文化振兴新引擎

一是利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具体可以结合VR、AR等新技术,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形式,促进乡村文化产品从粗放型向精品化、个性化升级,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内涵价值,强化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的经济社会效益,注重引导和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乡村文旅经济实体,让村民借助自媒体获益。

二是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文旅+农产品”“文旅+康养”“文旅+露营”等营销模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一方面,借助“一键游广西”“柳州1号”“风情融水”等公众号、小程序构成的文旅大数据平台,有效整合乡村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农业观光体验、乡间民宿、民族节庆、原生态民族风情等旅游信息资讯,推出周末游、周边游等微旅游路线,构建“游客—平台—村民”信息一体化机制,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融入柳州市“一核三区”中打造苗族文化旅游区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整合开发融水元宝山风景区、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乡村自然生态资源,瑶浴、苗医等民族医药资源,香糯、禾花鱼、油茶等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景区、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为民族地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三是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融资方式多样化。继续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健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产业融资配套体系和配套措施,培育市场主体的“造血”功能,“输血”与“造血”一道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引擎提供双重保障。

五、结语

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兴盛的本源和基石,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成效,也关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梳理开发、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不难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挑战来自多方面,如乡村文化的价值选择、组织领导、社会治理等问题仍然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在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唯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精准突破,铸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强健之魂。

猜你喜欢
苗族民族文化
苗族蜡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苗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