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敏感性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024-01-10 12:00沈洁霞易娜拉
心理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负相关消极敏感性

沈洁霞 易娜拉

(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封 475000;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1 引言

社会适应是个体通过顺应、调控、改变、塑造等方式与所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 并不断地修正自身行为以达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邹泓等,20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 指出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同时也反映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状况。 青少年正处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适应尤为重要。积极的社会适应有利于个体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而适应不良则可能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违纪违规等不良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邹泓等人 (2012) 提出了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 (dualfunction model of social adjustment, DFM),他们指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是评估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两个独立结构,而非连续体上的对立面。该理论为适应不良的评估及其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体因素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邹泓等, 2015)。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每个人都渴望被接纳和认可, 但也有可能会遭受到挫折或拒绝。 拒绝敏感性,是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 (Downey & Feldman,1996)。 每个人对于拒绝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个体能够从拒绝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迅速恢复, 而有的个体,却会因拒绝引起过度的、持续的情绪和反应。根据拒绝敏感性理论, 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更容易出现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 (Romero-Canyas et al.,2010)。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的水平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水平, 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会因体验到社会拒绝而产生过度的情感反应, 例如, 过度生气、悲伤及痛苦,容易产生内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Ding et al., 2020),以及外化行为问题,如攻击与暴力行为 (Gao et al., 2017; Gardner et al.,2020; Jacobs & Harper, 2013), 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更低 (文植 等,2019)。 同时,在青少年阶段,个体的身体、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发展,但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与儿童或成人相比较,青少年群体报告的拒绝敏感性水平更高(张莹瑞, 李涛, 2013; Sebastian et al., 2010)。Zhou 等人(2020)通过纵向研究发现, 基线时期的拒绝敏感性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个体一年后孤独感和抑郁症状。因此,根据社会适应双功能理论和拒绝敏感性理论及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假设1: 拒绝敏感性与青少年个体的积极社会适应负相关,与消极适应正相关。

情绪调节是指通过对情绪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等采取一定的策略, 达到对情绪施加影响和修正的目的(Gross, 1998;Gross, 2015)。 根据不同策略在降低即时负性情绪体验及其长期效果, 可将这些策略分为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 分别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代表。具体而言,认知重评是指个体通过重新运用新的、 积极的想法信念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表达抑制则是通过压抑情绪表达来进行调节。研究表明,尽管表达抑制可能会具有即时的效果,长期来看,负性情绪体验仍然持续存在,对个体心理健康不利(程利等, 2009)。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重评能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抑郁。 赵鑫等人(2013) 在大学生中的研究表明,认知重评使用越少,社会适应不良越严重。表达抑制负向预测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抑郁。 常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社会适应水平越高,长期采用表达抑制这一策略, 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程利等,2009; Werner et al., 2011)。 王亭月等人(2021)在留守儿童中的研究结果发现,认知重评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表达抑制显著负向预测社会适应、人际和谐和环境认同, 表达抑制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存在消极影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初步研究也发现,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社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 (杨辉 等,2014)。 因此,有必要探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后果的关系。 根据Gross 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1998,2015)及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我们推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可能与不同的社会适应后果相关联, 其中认知重评可能是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保护因素,而表达抑制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

高拒绝敏感个体通常会报告更多的负性情绪(Zimmer-Gembeck et al., 2014),这可能反映了这些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的困难。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结果显示, 拒绝敏感性与多种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自责、责怪他人、反刍和灾难化)的使用呈正相关,而与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换角度思考)的使用呈负相关(Casini et al., 2021)。 在我国的初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也发现, 拒绝敏感性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 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贺梦真, 2020; 张艺, 2019)。 因此,基于理论与相关研究, 我们推测拒绝敏感性通过影响认知重评及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 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情绪调节在拒绝敏感性和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拒绝敏感性与社会适应关系已经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但目前的实证研究多聚焦于儿童群体或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于二者的关系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较少, 且研究较也大都集中在社会适应中的消极维度,对于社会适应多领域、多维度的研究较少。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情绪波动大、敏感,也更容易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不良的同伴关系以及同伴拒绝经历会给他们带来适应方面的挑战, 因此拒绝敏感性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亟需探讨。基于此,本研究拟检验在青少年群体中, 拒绝敏感性是否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这一中介变量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青少年拒绝敏感性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 对某中学发放问卷850 份, 剔除掉不认真作答以及漏填较多的无效问卷36 份,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14 份, 问卷回收率95.8%。 最终样本中男生395 人,女生419 人,初一、初二和初三的被试人数分别为299 人、283 人和232人,年龄范围为11~16 岁,平均年龄13.16 岁。

2.2 研究工具

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中文版 (Children’s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CRSQ), 采用由Downey 等人(1998)编制的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该问卷中文版信效度良好(丁雪辰等,2018)。 该问卷由6 个与拒绝相关的场景组成, 每个场景下需要回答3 个问题,分别用于测量拒绝的焦虑、愤怒程度及拒绝可能性,共18 个项目,采用李克特6 点计分。拒绝焦虑得分和拒绝愤怒得分分别与拒绝可能性得分相乘,得到焦虑期望和愤怒期望分数,焦虑、愤怒期望得分相加得到拒绝敏感性总分(Natarajan,2011),分数越高代表拒绝敏感性越高。 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 (Adolescent Social Adjustment Assessment Scale, ASAAS), 采用邹泓等人(2012)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共50个项目,采用5 点计分法。量表包括自我、人际、行为和环境适应4 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为积极、消极适应两种状态,共8 个维度,其中积极适应包括自我肯定、亲社会行为、积极应对、行事效率,消极适应包括自我烦扰、社会疏离、消极退缩、违规行为。本研究中该问卷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0.93 之间。

情绪调节问卷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 naire, ERQ),采用由Gross 等人(2003)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该量表中文版信效度良好(王力等, 2007),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得分越高,则该策略使用越频繁。 共有10 个项目,认知重评有6 个项目,表达抑制包含4 个项目。采用李克特7 点计分法。本研究中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策略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73。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在征得问卷调查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本人的知情同意后,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以每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 施测开始前主试讲解问卷填写注意事项,被试填写完毕后立即回收问卷,剔除掉无效问卷, 再录入SPSS25.0 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关系、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理论模型与相关研究选取了相应的变量及测量工具,但由于采取了问卷法,且数据是从同一批被试中获取的, 因此仍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风险, 在数据分析时需首先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周浩, 龙立荣, 2004)。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共提取了15 个因子,解释了63.61%的方差变异。 其中, 第一个因子占了23.81%的方差,低于40%的临界值。 因此,本研究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较小。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 拒绝敏感性与积极适应的行事效率、 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09),与消极适应的自我烦扰、消极退缩及消极适应总分呈正相关(r=0.13~0.22);拒绝敏感性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10,p=0.01);认知重评与积极适应各维度及积极适应总分呈正相关 (r=0.46~0.62,p<0.001),与消极适应各维度及消极适应总分呈负相关(r=-0.11~-0.44,p<0.001);表达抑制与积极适应的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积极应对及积极适应总分呈负相关(r=-0.10~-0.23);与消极适应各维度及消极适应总分呈负相关(r=0.10~0.32)。

表1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 拒绝敏感性与消极适应显著正相关,与认知重评显著负相关,认知重评与消极适应显著负相关, 符合中介效应分析的统计学要求(温忠麟, 叶宝娟, 2014)。因此,以认知重评作为中介变量,性别、年级、父母是否离异为控制变量,在SPSS 中运用Hayes(2015)开发的PROCESS Mode14进行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由表2 结果可知,拒绝敏感性显著负向预测认知重评(β=-0.10,p=0.005);认知重评显著负向预测消极适应(β=-0.40,p<0.001);拒绝敏感性对消极适应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 (β=0.13,p<0.001);加入中介变量认知重评后,拒绝敏感性对消极适应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 (β=0.09,p=0.003)。 可得,认知重评在拒绝敏感性和消极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进一步采用Bootstrap 方法,通过5000 次重复抽样的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直接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认知重评的中介效应显著,95%的置信区间为[0.004, 0.021],不包含0,效应值为0.012,占总效应的29.27%,中介效应的路径如图2 所示。

表2 认知重评策略在拒绝敏感性和消极适应间的回归分析

表3 认知重评策略在拒绝敏感性和消极适应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2 认知重评策略在拒绝敏感性与消极适应中的中介效应路径图

4 讨论

4.1 拒绝敏感性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 拒绝敏感性与积极适应的行事效率、积极应对以及积极适应总分呈负相关,与消极适应的自我烦扰、消极退缩呈正相关,说明拒绝敏感性个体在积极适应行为上和环境领域上表现较差,在自我和环境领域上有更多的消极适应问题。高拒绝敏感的个体感知到拒绝时,会出现退缩、回避等非适应性行为, 产生更少的积极应对和更多的消极退缩(London et al., 2007)。 以往的研究发现高拒绝敏感往往具有低自尊(Bungert et al., 2015),过往被拒绝的经历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 认为自己是不被接纳的,表现出较低的人际信任感,有更多的自我烦扰和否定 (李志勇 等, 2019; 孙晓玲, 吴明证, 2011; 周海明等, 2014)。因此,高拒绝敏感的个体遭受拒绝之后,会更加痛苦、焦虑,产生低自我价值感,并会责怪自己或他人;为了避免下一次的被拒绝,他们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产生更多、更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 此外,拒绝敏感性与积极适应总分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与消极适应总分呈负相关, 这支持了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即积极适应并不只是消极适应的反面,它们分别代表了社会适应的两种功能状态 (邹泓 等,2012)。

4.2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的积极适应与认知重评正相关, 与表达抑制负相关, 消极适应与认知重评负相关,与表达抑制正相关。 前人研究也发现,越多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社会适应状况越好(郝萍, 潘彦谷, 2020; 侯瑞鹤, 俞国良, 2006)。在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通过认知重评来改变视角,调整对事件的认知评价,能够减少负性情绪体验,提高社会适应水平。 前人研究还发现,在面对情绪困扰时,使用表达抑制, 虽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保护个体免受伤害的作用,但是长期压抑情绪,个体患抑郁等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程利等, 2009),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不利。

4.3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

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可知, 认知重评策略在拒绝敏感性和消极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使用认知重评较少, 进而可能促使消极适应的产生并加重其不良后果。 依恋理论认为,低拒绝敏感性的个体,拒绝经历少,被接纳和爱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认为自己是被接受和有价值的,自尊水平较高,遇到拒绝时,不会急于否定自己,而是转变自己对事件的评价。 并且,根据拒绝敏感性理论(Romero-Canyas et al., 2010),拒绝敏感性高的个体,容易把模糊的拒绝信号知觉为拒绝,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上存在的困难, 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有更多的消极行为和经历, 在面对相似情景时偏向于回避与退缩, 进而体验到更严重的情绪困扰(Casini et al., 2022; Schunk et al., 2022)。

5 结论与教育启示

本研究发现, 高拒绝敏感性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极适应结果方面, 认知重评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青少年消极适应的风险性因素并据此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先,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来看,他们在积极社会适应方面得分较高,消极适应方面得分较低,违规行为较少,总体而言,大多数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在积极社会适应的各维度中,青少年在行事效率和积极应对两个方面的得分相对亲社会行为和自我肯定较低, 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并着力培养青少年掌握应对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技巧和策略,提升应对能力。 此外,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关注那些表现出社会适应不良以及消极适应得分较高的青少年,他们在人群中的比例较低,更容易被忽视或排挤, 出现内化情绪问题或外在行为问题的风险更高。

其次,本研究结果发现,拒绝敏感性是消极适应的重要预测因素, 高拒绝敏感性与青少年的自我烦扰和消极退缩密切相关, 这提示拒绝敏感性可能是消极适应的风险因素。 遭受社会排斥与拒绝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容易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帮助青少年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通过传授人际交往技巧,强化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自信心,进而增加他们主动寻求社会联结的可能性, 减少消极退缩行为。 此外,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友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警惕和防范校园欺凌、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和发生。

最后,可以从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出发,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及团体辅导方案, 以改善拒绝敏感性对青少年不良社会适应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调节能力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可以通过教授情绪识别、调节及管理的技巧,使其理解情绪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提高青少年使用认知重评等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 提升青少年灵活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提升社会适应水平。

猜你喜欢
负相关消极敏感性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