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研学旅行活动设计
--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2024-01-16 02:13温倍飒顾成林洪雪莹
教育观察 2023年32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旅行

温倍飒,顾成林,姜 静,洪雪莹

(1.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研学旅行是地理实践的全新方向。[1]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将地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系统地陈述了何时、何地产生了何种现象,理论知识居多。将课本知识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为何、将要如何。研学旅行将地理知识实践化,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探究地理学蕴含的奥秘,通过现实所见加深自己对区域和景观中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楚地为学生解释地理教材中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从要素综合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引导学生从地理的专业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环境,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本活动以“赏涧深林茂,研北国风光,探自然之本”为主题,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为研学课堂,立足湘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通过考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在野外获取地理信息,并以综合视角分析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推理其演变过程,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地点与路线

本次研学地点选定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麓的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北靠乌云镇,东临黑龙江,西南与乌伊岭前卫农场相接,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是旅游、度假、科考、攀岩的旅游胜地,素有北方“九寨沟”之称。[3]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地质资源和水资源,典型且独特的地质地貌使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研学旅行的理想之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筛选整理出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研学资源的详细介绍,如表1所示。

表1 研学地点自然地理研学资源汇总

基于上述主题,结合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较好地将气候、地质、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融入研学活动,探究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本次研学旅行选取了乌金湾(茅兰沟峡谷)→三阶潭(岸边)→神龟载物→黑龙潭(茅兰瀑布)→白桦林为研学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茅兰沟图家森林公园研学路线

二、研学目标

结合研学主题,从知识、思维、能力、实践力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将本次研学旅行的研学目标设计如下。

第一,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收集与处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信息,基于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探究断层峡谷的形成过程,分析该地崩塌现象多发的原因;能够掌握判断岩石和识别植被的基本方法,形成在野外识别和解释地貌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地理时,实地考察、提取信息、总结知识与运用知识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首先,在书本中,学生缺少对地理实践力的实际应用,因此,研学旅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收集与处理自然地理信息。其次,学生可以动手收集相关资料,基于资料信息与实地考察,自主探究断层峡谷的形成过程,分析该地自然现象的成因。最后,要使学生掌握判断岩石和识别植被的基本方法,要能根据岩石和植被判断地貌,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自然现象,综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第二,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能够将气、地、水、土、生等自然地理要素作为切入点,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推理其演变过程。每一个地方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都有其特点,这五个要素是互为整体的、相互作用的。教师要在研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路上的每一处细节,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环境,感悟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学会使用水质检测盒、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中的地理问题,提升地理实践的行动能力。研学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教师设计野外考察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因此,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活动内容,演示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向学生说明技术手段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种常用的地理设备或技术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第四,在充分理解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地貌的基础上,认识滑坡、泥石流现象发生的危害和学习防治措施,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地理学科是以人与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在设计研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此外,学生需要在理解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地貌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的自然灾害现象、其危害性和防治措施,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

三、活动实施

本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地理研学活动设计流程图

(一)研学前期准备

1.前期实地考察与路线规划

首先,教师应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搜集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人文地理特征的相关资料,制定初步的野外考察路线。其次,教师应前往实地踩点考察,在途中做好文字记录,对沿途能够设置教学内容的重点景观拍照保存。最后,综合考虑任务量、研学点特色、师生体力与时间的合理性,深入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研学路线。

2.学生分组及知识准备

在研学活动前期,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知识储备量、学习风格和地理素养基础等因素,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做好分组工作的基础上,教师选派组长,让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做好考察地点背景知识资料的收集工作,以保证在正式开展研学课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3.安全教育

为了让研学旅行更顺利地进行,教师团队需开展研学动员大会,对学生开展详细的安全教育工作。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野外活动中安全第一,要时刻听从在场教师的指导,不得擅自行动。另外,教师可以提前印发全体成员的通信录,在出发前确保每名学生携带好通信设备,以免在途中出现失联的情况。

4.物资准备

本次研学旅行预计在野外考察1天,教师和学生需提前罗列物资清单,按照清单内容准备所需物资,如运动鞋、饮用水、干粮、手机、急救小药箱、地质锤、土壤标准色卡、水质监测盒、素描本、绘画铅笔和研学手册等物品。

(二)活动内容

具体的研学活动内容,和对应的课标要求和设计意图如表2所示。

表2 茅兰汉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旅行活动内容设计

四、活动评价

本研学活动评价包含前期评价、实施评价和后期评价三个部分,主要运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在研学后期的评价量表中额外增添“教师寄语”定性评价栏目。该栏目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撰写评语,有效改善了唯分数的评价方式的弊端。

研学活动实施评价量表的设计参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附录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定”中的水平2、水平3和水平4。[2]在其基础上结合本研学课程的活动内容进行设计,依据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开展持续性的学习评价。该评价量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评价量表的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研学旅行评价量表

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地理实践技能的运用、表达交流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定性评价,最终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出综合性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立足黑龙江的森林资源,创造开放性的研学环境,从实际出发设计本次研学活动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可让学生置身于野外环境中观察地理事象,探究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也是对带队教师地理专业素养的考验。自然界中各地理现象及其形成机制极具复杂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能无法详细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地理专业问题。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导师团队须包含高中地理教师和有野外科考经验的高校地理教师等专业人员,提升地理素养,方能保证研学旅行活动更顺利地实施。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研学之旅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小黑的旅行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