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4-01-16 02:14杨慧敏莫甲凤
教育观察 2023年32期
关键词:仁爱习题教材

杨慧敏,莫甲凤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入中小学教科书并有效渗透到中小学课堂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也明确指出:“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主题,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这表明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传承和发扬仁爱文化的重要性。

“仁”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亲也,从人从二”[3],即与人保持亲近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爱”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仁之发也。从心,无声。又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4]仁爱在当代社会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美好品德,核心是伦理和道德。本研究聚焦于仁爱文化的价值,根据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探讨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探寻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

一、融入价值

语文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情感奠基具有独特优势。将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对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回应: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需求

中国教育学之中国在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5],仁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引导中小学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第一载体,语文教师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责任者之一。以语育人、以文化人是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举措。《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中小学思政课应该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6]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应该发挥自身的课程育人功能。

(二)服务社会: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一体化联动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7]这段话指出,“仁”不是单一的品德,在社会生活中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是综合道德品质的概括与体现。

从中国文化的语境来看,道德人格是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内在统一。[8]仁爱的核心是伦理和道德,本质是德育。学校德育是社会德育的前提,社会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学校德育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强化主要靠学校教育。以仁爱文化为桥梁,构建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引导学生用行动践行仁爱文化,培养学生宽容、尊重、信任和关爱的社会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以文化人:学生核心素养与个人品德的提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首,贯穿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始终。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德。以文化人是语文学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仁爱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文化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仁爱思想,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学生的品性、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经过仁爱文化的熏陶,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适应并融入社会的能力将得到充分培养。

二、融入困境

仁爱文化教育的理念广受欢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无疑是至善至美的代表。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仁爱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以期通过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宣扬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一)仁爱素材偏离学生的真实生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较多蕴含仁爱文化的选文,为仁爱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然而,多数仁爱素材却偏离学生真实生活。以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一年级至六年级288篇课文中,体现仁爱文化的有105篇,占36.46%。具体主题和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仁爱文化选文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爱他人”主题的选文虽然占比最高,但体现学生友谊、互帮互助、珍惜童年等的仁爱素材不多。此外,学生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接受的仁爱文化存在偏差,也是仁爱素材偏离学生真实生活的表现之一。例如,《我不能失信》一文讲述了宋庆龄年幼时答应了好朋友小珍留在家里等小珍来家中教小珍叠花篮,而拒绝去伯伯家做客、观赏自己喜欢的鸽子的事。宋庆龄的爸爸妈妈都劝宋庆龄先去伯伯家,宋庆龄依然坚持留在家里等小珍。宋庆龄等到晚上,小珍没有如约而至。但宋庆龄不失望,也不后悔自己没有去观赏鸽子,因为自己没有失信。现实情况是,家长常常会尝试说服孩子做出其他选择。如果仁爱教育无法取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而脱离实际生活,它将难以在学生人格的培养方面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二)知识取向与文化取向疏离

知识主导的课堂,常常是单向传输知识,忽视知识与人、现实世界的意义联系,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教学观念,学科的育人价值难以发挥。文化取向的课堂,知识及一切与知识有关的文化要素作为育人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关注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感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彰显的是学科文化的育人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知识取向与文化取向疏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侧重语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如字形、字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作品注释为例,作品注释往往只传达了知识的概念,而文化的概念缺失。其一,注释中只注重文辞注释,而仁爱文化知识的注释缺失。例如《元日》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反映的是我国的春节和重阳节两个传统节日,教材对“元日”的注释为“指农历正月初一”,对“九月九日”的注释为“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至于这些节日的礼节有哪些,这些节日的来历是什么等文化信息,教材中均未提及。其二,未对作品的背景、出处、作者等信息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选文中对作者及作者相关信息的注释多为:本文作者(或译者)某某某,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至于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人物关系等,鲜少深入介绍。

(三)部分课后习题仁爱文化视角缺失

课后习题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对仁爱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有重要价值。但是,部分课后习题仁爱文化视角缺失。尽管教师在课上引入了很多仁爱文化信息,但没有相应的习题巩固或升华,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将仁爱文化落实于生活实践。

一是课后习题设计类型单一,不在或很少在习题中涉及仁爱文化。例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古诗涉及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课后习题的设计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境?”以春节为例,春节的民风民俗中包含了伦理孝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等仁爱观念,与此对应的习题形式却只是背诵和摘抄。二是课后习题的设计更注重积累,对教育素材本身的仁爱文化价值挖掘得不够充分。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赞扬了两只蟋蟀重情重义、互帮互助的仁爱精神,其课后习题却是:“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该习题设计侧重于为证明某个观点到文中寻找依据,训练的是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答案的能力。若能从仁爱的角度着手设计课后习题,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将得以发挥。

三、融入路径

为充分发挥仁爱文化的育人价值,本文试从教学素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文化延伸、课后习题的育人价值三个维度提出仁爱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

(一)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仁爱教育素材

仁爱教育素材的选取,既要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教育需求,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在突出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2]其一,仁爱教育素材的选择,要遵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儿童天生具有的情感会对其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符合儿童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事物更能引发儿童的正面情感。对此,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习惯相契合的故事、新闻等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以借助具体的故事或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二,家庭和学校要形成仁爱教育合力。学校对学生的仁爱教育起主导作用,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仁爱思想,引导学生将守信意识落实到生活中。家长则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守信的榜样,给孩子做正确的指引,始终遵守自己的承诺和约定,真正做到仁爱思想的有效渗透。

(二)融通知识教育与仁爱文化教育

教学本身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使命,但知识不能凌驾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仁爱文化。

其一,教师要充分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仁爱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拓展仁爱文化的教学内容,结合语文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仁爱文化精神。例如,在解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其背后的人文情怀和仁爱意义。其二,选取融入仁爱文化元素的教材、教辅或文学作品,带领学生在体验语言之美的同时,感受仁爱文化的影响。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对仁爱的追求和表述,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词背后蕴含的仁爱文化内涵。其三,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并感受仁爱文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有益于仁爱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以促进仁爱文化教育的实施,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感体验、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仁爱文化所传递的情感价值。

(三)从课后习题的内容上渗透仁爱文化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适当拓展课后习题,从课后习题着手渗透仁爱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体认和感悟仁爱文化。以传统节日为例,除了朗读、背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元素、讲解传统节日与仁爱文化之间的关系、借助活动和体验让学生深刻感受传统节日的仁爱文化内涵等。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课后习题,如讲述、讨论、演示、互动游戏等,借助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是国家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仁爱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中发挥着重要价值。教师基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挖掘仁爱教育素材,拓展仁爱教学资源,丰富小学语文的仁爱教育价值,可有效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思政作用,拓展小学语文的德育成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猜你喜欢
仁爱习题教材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教材精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教材精读
抓住习题深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