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3R阅读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朝花夕拾》为例

2024-01-16 02:14莫淑珍
教育观察 2023年32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整本书鲁迅

莫淑珍

(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尚德初级中学,广西贺州,542811)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设为第三层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纳入1-9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1]整本书阅读从课外阅读过渡为有课时保障的课内阅读,正式步入课程化的进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本书阅读以课内导读和课外自读两种形式开展。整合众多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发现课内导读大致有三个阶段,分为三种课型:导读激趣课、阅读推进课和交流展示课。[2]在导读激趣课上,教师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资源,介绍某本书的作者、大致情节和艺术特色,之后让学生自读。在阅读推进课上,教师会利用任务、活动、研讨等方式,促进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交流展示课上通过诵读会、故事会、研讨会、读书会等形式,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三个阶段的导读课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其共同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

尽管课内导读课形式多样,但从实际看,教学的品质和后续效果较差,课后真正整本书阅读的学生并不多。部分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没有办法自主阅读,往往半途而废,不能平心静气地体会书中的世界。此外,教师在导读课上布置的任务,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相应的资源。这就导致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学生介绍书籍背景或作者信息,构思精巧的任务,但是课后学生还是没能主动进行整本书阅读。SQ3R阅读法是弗朗西斯·罗宾逊设计的一套学习方法,是指survey(浏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review(复习),也叫五步阅读法。[3]本文以《朝花夕拾》为例,探讨SQ3R阅读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为整本书阅读提供教学思路。

二、SQ3R阅读法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SQ3R阅读法在中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方法通过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步骤,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整本书阅读,并且能够通过相应问题使学生迅速提取有用信息,抓住阅读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整个过程让整本书阅读更有效率。

在浏览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浏览作品的标题、目录和序(前言)等了解作品的结构和主题思想,对全书有一个总的印象。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书籍有整体的把握,能够始终把握书籍的主题思想。提问阶段,教师需要在学生浏览书籍的大概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各章标题或内容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打好阅读基础。在阅读阶段,学生需要着重关注书籍的细节和语言的运用,通过仔细阅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同时可以注重锻炼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捕获信息的有效性。复述阶段是巩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重要环节,学生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作品,整理和回忆所读内容,凝练书中的关键点和核心观点,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复习阶段则是总结经验并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回顾整个阅读过程,思考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体会和收获,从中汲取经验,以便在后续的阅读中更好地运用。

系统性的SQ3R阅读法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分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作品之美,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进而形成系统的阅读策略,在持续阅读中不断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意义

将SQ3R阅读法的五个步骤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通过多次深入阅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朝花夕拾》等经典作品,深刻感受其中的丰富意义。这种深入阅读和关注细节的方法,不仅可以使阅读变得更加有趣、丰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SQ3R阅读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系统的阅读方法。第一,通过浏览整体内容,学生可以快速把握作品的结构和主题思想。第二,教师对作品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分析作品中的问题和主题。第三,逐段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细节,尤其注重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第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回顾已读内容,加深对作品的记忆和理解。第五,总结复述作品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学生要将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和整合。

三、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会学生整本书阅读,用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读整本书,激发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和形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是课程引进整本书阅读的目的。[4]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合适的指导方法,缺少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抓手,导致学生并未开始真正的整本书阅读。[5]

(一)缺乏阅读方法的教导

在整本书阅读开始之前的导读激趣课上,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方式创设情境引出某一作品,然后简单介绍关于该作品的作者、基本内容、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大体情况,接着安排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此次课堂教学就基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对作品的初步介绍,而缺少关于如何阅读的技巧。课后学生怎样阅读作品、读得怎么样、能否顺利读完整本书则不再关注,全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6]

(二)止于简单未深入

在阅读推进课上,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整本书阅读,例如“这本书讲了什么”“讲得怎么样”等非目的式提问,或者要求学生为某一作品整理思维导图,写读后感、推荐语等。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记录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特点等考试内容,认为多做练习、记住与著作相关的考点知识即可,未去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仅是对作品内容浅尝辄止,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片段阅读没有整合

在交流展示课上,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片段或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或者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又或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几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上述几种方式看似能够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但实际上,由于这些任务没有限制条件,学生可能只阅读了其中的某一个片段或章节就能完成任务。分段阅读将整本书分割,学生既不能完成整本书阅读,又不能在宏观层面把握、整合作品。

四、SQ3R阅读法的应用

《课程标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示中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1]这些要求与SQ3R阅读法的五步骤原理有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将SQ3R阅读法的每个步骤统筹规划,设置相应内容,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下文以《朝花夕拾》为例,探讨SQ3R阅读法的具体融入方式。

(一)读前导读课:浏览提问,让兴趣更持久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25名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兴趣的几个问题的结果如下:79.91%学生阅读该书是为了享受乐趣;45.98%学生不能很好阅读该书的主要原因是不感兴趣。兴趣是驱动学生阅读的主要动力,学生是否有兴趣,是整本书阅读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之前,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整本书篇幅较长,学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读完全书。同时,该书由一篇篇短章构成,每章内容间没有明显的连续性,所写故事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有较大差距,深入理解全书内容与主旨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可能是学生阅读兴趣下降的原因。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该书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明确作品的大概内容,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读前导读课上,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浏览与提问策略,使学生对整本书内容整体把握,促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浏览是指用较快的速度从所读材料中查找需要的信息和关键内容,目的在于高效收集信息。浏览的内容一般包括标题、目录、前言、章节标题、作者简介和书评等,以便读者对全书有整体的把握,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例如,浏览《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的内容简介,学生能够了解该书主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事件和心路历程;浏览该书的小引与后记,学生能够理解鲁迅写作该书是为了借回忆美好往事以驱散烦恼、批判黑暗;浏览鲁迅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学生能够体会鲁迅的心境,明白美好往事的珍贵;浏览目录章节名称,学生能够知晓该书内容有快乐的童年趣事,有温情难忘的师长朋友,也有发人深省的难过经历。通过浏览,学生能够构建出对作品大概的认知框架,产生对故事的好奇心,从而保持较高的阅读兴趣。

在浏览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设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浏览,让学生在浏览中解答问题。例如,阅读标题时教师可以设置“‘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朝花夕拾’能告诉你什么道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标题的含义。阅读内容简介时教师可以提问“鲁迅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鲁迅的成就与他的成长经历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阅读小引和后记时教师可提问“本书内容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当时的背景与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师要在不同的内容部分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理解作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整本书阅读。

(二)读中推进课:多样阅读,从实践得方法

阅读是SQ3R阅读法中最重要的环节。浏览发问能够使学生敲开整本书阅读的大门,阅读则是撷取知识的硕果。阅读就是从头到尾细读,对重点、难点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和圈点批注,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开困惑。《朝花夕拾》是一部较为经典的现代散文作品,只有多次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笔下的世界,更好地体会鲁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才能对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

1.规划阅读,养成习惯

“制订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本书阅读的首要目标。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学生阅读时间少、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阅读记录表,让学生时刻记录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结合《朝花夕拾》记叙的从幼年到青年时期鲁迅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篇名),对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任务:阅读全书,拾取朝花;完成表格,记录阅读感受。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朝花夕拾》阅读记录表

教师可以布置每日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每日在某一固定时间段内阅读其中一篇文章。学生在阅读章节过后,要根据表格内容及时填写。教师可在一段时间开展分享大会,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及时与他人交流分享,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该书做出大概的总结,让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批判旧社会的丑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专题研读,深入理解

整本书阅读,既要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也要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专题研读是达成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关联的桥梁。教师可以选择教材名著导读中的专题“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作为专题研读的抓手,串联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探究专题,如“鲁迅的爱与恨”“鲁迅的家乡习俗”“我读到的小鲁迅”等,还可以选定学生自拟的专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完成相应专题的读书报告,并及时在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与他人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

专题研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包括分析、比对和求同等,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作者意图,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讨论文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捕捉和修正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认知或错误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思辨阅读,提升智慧

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研读意义和审美价值。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许多人生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个人智慧。在专题研读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辨阅读,即在读文章中不断怀疑、思考、探究,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教师可以这样的指导语引导学生“鲁迅从小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相比于背书更喜欢探索大自然。他批判迂腐的孝道,愿意追求真善美。你在阅读中,有什么疑问与思考?书籍知识和自然知识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孝道是什么?迂腐的孝道是什么?请写下你的思考与发现,在书中寻求答案。”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获取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深入地探求答案,提升智慧。

4.关联阅读,丰富体验

关联阅读是指广泛阅读与《朝花夕拾》和鲁迅相关的作品。例如,鲁迅的小说杂文、鲁迅个人的背景资料等更多的文字资料,加深对书籍和作者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关联阅读也指在阅读书籍时关联学生的个人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文章所写的故事作对比,比较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场景,包括上学、游戏等,以延展整本书阅读的想象空间。整本书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感受和经验,获得更多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从而使学生更会阅读、爱上阅读。

5.积累阅读,训练表达

鲁迅的《朝花夕拾》在现代散文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阅读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语言与文化的知识积累。阅读《朝花夕拾》时,教师要注意读写结合,在注重输入的同时重视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时刻要求学生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让学生模仿写作。教师还可以设计“跟着鲁迅写人物”这一任务,引导学生将《朝花夕拾》中刻画人物的相关语段集中在一起,共同分析,从中发现鲁迅描写人物的特点,并让学生模仿鲁迅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6.反复阅读,提升素养

多次阅读《朝花夕拾》等经典作品非常有益。通过反复阅读,学生可以逐渐加深对作品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对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通过多次阅读,学生可以不断发现作品中的细节之美,进一步体悟语言文字的精妙运用和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只有通过反复多次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深入体会作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真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样的阅读体验将帮助学生在阅读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追寻真善美,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读后交流课:复述回顾,提升能力

《课程标准》在整本书阅读的第四学段学习内容汇总时提到,要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1]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多种媒介推荐、讲述自己喜欢的名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撰写文学鉴赏文章。[7]总之,学生要在阅读结束后,能输出阅读所得,与其他学生交流,更进一步地巩固阅读的收获。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展示学习任务单,分享读书报告,开展故事会、朗诵会,举办戏剧节、绘画展等。不论何种形式的交流展示,都需要学生整理和回忆所读作品内容,将作品内容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对内容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清晰的印象。教师要让学生离开书本回忆书中内容,如果发现学生有记忆不全或模糊不清的地方,要提醒学生及时回顾复习,以从容地应对各种形式的展示交流。

复述、复习、交流、展示,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温故知新,获得新的体会,形成长期记忆。同时,学生交流展示时的表现,还能作为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都能够体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所思所得。教师也可以将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五、结语

SQ3R阅读法融入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效果。SQ3R阅读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蕴含的意义。同时,SQ3R阅读法能激发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充分应用SQ3R阅读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整本书鲁迅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鲁迅,好可爱一爹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鲁迅《自嘲》句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朝花夕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