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4-01-19 15:09吴文静
山东纺织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品纺织

吴文静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我国纺织工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生产加工能力强,尤其是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工人素质的提高使得我国纺织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一定的优势[1]。但是,原材料的上涨以及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给我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棉花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难度;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加剧了贸易竞争,破坏了行业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纺织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升级,坚持走集约化、高效化的发展道路,破除当前的发展瓶颈[2]。

1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行业,在经历重组和升级的改革后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贸易始终保有强势的发展势头[3]。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变化以及原材料的上涨和纺织产业格局的变动,加之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引发的消费减弱,使我国纺织业在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陷入被动,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一些问题。

1.1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新挑战

纺织品出口是我国纺织企业销售收入的重要来源,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纺织企业提高了纺织品的外币价格,以消化外币兑换本币造成的利润损失。但现实情况是产品提价受到严格的控制,压缩了盈利空间,企业势必遭受一定的利润损失。即使产品能够提价,也会因价格上涨而失去市场价格优势,进而会影响到产品出口的数量。同时企业还要面临减少产量、销售压力大、附加值增长难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4]。

1.2 贸易摩擦问题对纺织品贸易产生限制

原有贸易秩序的变化影响了贸易双方的利益,增加了国际纺织服装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一些海外地区的利益群体散发不良言论,使其成为我国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及后配额时代最大的威胁。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欧盟和美国的经济体对我国贸易限制的力度越来越大,如我国纺织品正受到非关税壁垒与双边自由贸易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排斥与制约,尤其是美国推出新的国际贸易标准,将订单和劳工权利关联,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发展的压力与负担,严重抑制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贸易。

1.3 出口成本增大,品牌竞争力不足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棉花和石油等国际商品涨价的影响,我国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纺织品出口利润降低。加之我国纺织品品牌竞争力不强,附加值较低,更削弱了我国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然我国纺织产业力量在不断壮大,对外扩张能力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缺少对品牌的塑造,未能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导致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4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我国拥有完善的纺织品工业体系,配套加工生产力强,在中低档国内外纺织品市场中占有价格优势,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某些纺织技术领域的投入较低,不足以支持纺织品提高附加值。另外,研发机制不完善,技术力量不足,限制了纺织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拉开与发达国家纺织企业的差距,不能满足国内新兴产业对高技术含量纺织品的需求。尤其是原创品类少,品牌意识差,创新能力差,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陷入更大的劣势。

1.5 规模和结构不合理

发达国家的纺织业体系完善,运作成熟,技术力量雄厚,能够生产出高水准的纺织品,可以促进品牌持续升级。相比较而言,我国纺织产业则是专业化水平低,产品的集中度较低,缺少自主品牌。虽然我国加强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组建了企业集团,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仍不能与发达国家的高端纺织品进行竞争。加之复合型人才少,国际营销经验不足,未能构建适应销售高品质产品的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突出了我国纺织企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6 企业价格战加剧贸易竞争

为了稳固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竞相压价,降低利润空间。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对整个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方面,利润空间的降低使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创新,陷入在低价格中获得微小利润的死循环中。另一方面,低成本、低价格成为反倾销的把柄,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在对外贸易中获利会引发更多的争端。

2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近几年,全球经济处在低迷状态,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发展遇到瓶颈,尤其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国外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以及贸易规则的变化,使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而要走出困境,我国纺织业必须主动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1 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实施国际化战略

针对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纺织企业必须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事先开展风险预测,对可能遭受的损失进行评价,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虽然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在外的投资成本。我国纺织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吸引海外人才和技术,推动自身产品升级,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摆脱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的限制。

2.2 开辟多元市场,规避贸易摩擦

对于我国纺织品国际化发展来说,要提升纺织品贸易能力,必须推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发挥产业在贸易中话语权的优势,避免企业孤军奋战,更利于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而要达到这一发展目标,政府需要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纺织品企业进行跨国跨地区经营,并给予政策、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帮助,使这些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同时加强与国外纺织企业的合作,通过签订战略联盟协议,依据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建构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整合优化集团内部资源,加强品牌产品的生产,让新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获得利润,使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重要力量。另外,我国还需要充分发挥国际政治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家展开纺织贸易领域的合作。加强完善贸易协调管理工作,依据现行的贸易规则解决贸易摩擦,维护我方权益,切实为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提供安全保障。

2.3 坚持走国际品牌发展道路

在人民币增值、退税率下调,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形势下,我国纺织企业必须走品牌发展道路。一个被人认可、接受和喜爱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在无形之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我国纺织企业需要尽快打造国际化品牌,让中国纺织得到国际赞许。首先,我国纺织企业要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推动新产品系列的品牌建设,尤其是鼓励一些有资金、有人才、有经验的大型企业开展研发工作。通过结合纺织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企业的优势特征,制定出更合适的品牌发展战略方案,以国外建厂和国外网络营销两种方式,尽快形成全球化的供应产业链条。其次,一些资金雄厚、实力强劲的企业可以收购一些知名品牌,获得原品牌的客户资源,或者与知名品牌企业展开合作,通过整合优化双方资源,共同研发新的品牌,实现价值效益最大化。合作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能够吸收内化国外品牌企业打造品牌的技术和经验。再次,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服装企业可以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扩大规模,经营和维护好自有品牌。在打开市场和积蓄技术后,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品牌,提高品牌形象及其推广效果,为抢占国外纺织品市场做准备。最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要重视商标注册,积极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如果在市场上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在第一时间寻求法律保护,避免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4 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纺织品行业以粗放的模式进行发展,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始终以技术更新升级为提升竞争力的目标,坚持走集约化、高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道路。首先,建构以企业为基本单位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产学研融合的作用,汲取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快速培养一批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始终以用最少的力量投入攻克技术难关为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注重加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我国纺织品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其次,加强纺织服装新品的研发设计,抓住国际市场需求,基于对个性审美的挖掘和跨文化的理解,加强服装品牌设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推动我国纺织产品的差异化发展。最后,及时更新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设施,推进纺织品生产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保证纺织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纺织品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再如构建性能稳定、功能完备的ERP系统,搭建专门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纺织品贸易发展提供支持。

2.5 优化纺织品贸易出口结构

现阶段,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以服装与深加工产品为主,而为了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将纺织贸易范围对焦到服装与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上。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合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高档高质量的服装出口的比例,逐步改变国外客户对“中国制造”的原有印象,获得国外客户的广泛认可。一直以来,以低成本、低价格获得效益的方式不再适用,特别是反倾销贸易规则的提出和消费者对服装质量要求的提高,更要求我国纺织企业升级转型。因此我国纺织企业需推进技术更新,开拓品牌产品的发展之路。我国还应增加初级产品与半成品等产品的出口,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攻克化学纤维以及高档棉纺织品等的技术难关,进而提高纺织品的质量,避免出现出口低品质面料和进口高品质面料的情况。此外,为了满足国际消费需求和纺织品贸易发展需要,我国还需开发新型的纺织品,包括生态型纺织品,用于装饰的纺织品等,以寻求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新机遇。

2.6 内外市场并重,加强行业自律

我国纺织业有更开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大有可为。也就是说,我国纺织企业应内外兼顾,既要巩固国内市场地位,又要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消费的升级,我国纺织业更要将资源对准国内市场,以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国外市场需求也非常大,但是受人民币升值、配额制度变化以及新贸易规则的束缚等影响,我国纺织企业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纺织品牌,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之间打价格战,进行无序化的竞争危机整个行业的发展,要避免这种恶性竞争行为,国家必须加大纺织市场管理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在纺织品对外贸易中,国家需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和服务职能,确保国际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维护现行的国际市场秩序,规范出口经营。一方面,建立应急贸易出口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纺织品出口市场变化信息,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促进企业制定合理的出口方案。另一方面,建立应急决策机制,定期分析贸易摩擦问题,提炼贸易应对措施,维护出口纺织品企业的利益。

3 结语

文章对新环境下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对应解决措施。为了更好推动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我国纺织业必须设定好规模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升级转型。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优势,实现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品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纺织业觅路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