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文献视角研究

2024-01-19 15:09李华鑫
山东纺织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财税优惠汽车产业

李华鑫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了要支持财税、金融、投资的绿色的发展,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减排的速度,提倡绿色消费,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提高节能减排、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价值,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单一市场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对财政支持政策形成了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和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还缺少高端的核心技术,多个关键零部件都存在进口依赖。

财政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主体。财政是治国理政根基,是现实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只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可以更好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后续财税政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提供参考价值,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迈向汽车强国之列。

2 企业价值的界定

企业价值最开始是由Irving Fisher提出,他在他的著作中讲述了企业价值的相关理论,开启了诸多学者对企业价值的研究。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对企业价值研究的视角不同,使得大家对企业价值的概念界定产生了差异。

市场价值流派认为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姚荣辉(2020)[1]认为企业价值指的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现时货币表现。但是由于市场存在缺陷,如:市场失灵、市场价格波动等,会导致其流派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企业的真实价值。

企业价值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流派认为企业价值是股东利益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黄亿红(2008)[2]认为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和最大化时,企业价值最大化。张慧霞(2020)[3]认为企业价值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是该流派忽视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多元性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差异性。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要性研究

3.1.1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LanjianLiu(2020)[4]指出中国传统汽车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赶上全球汽车产业的机遇。在我国,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清洁技术,已经出现了“曲线上超车”的广泛尝试。CaiBowen(2021)[5]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和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凸显,现在有必要进行新能源的研究,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趋势,可以解决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乔英俊(2022)[6]认为汽车全产业链碳排放在社会总体碳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汽车产业作为推进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利于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战略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3.1.2 产业升级,助力制造业强国

WangXinyu(2021)[7]认为应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需求,促使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熊勇清(2021)[8]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能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熊世伟(2022)[9]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3.2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

3.2.1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飞猛进

马建(2018)[10]研究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势头迅猛,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李文军(2022)[11]指出新能源汽车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总体呈较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第七年居世界第一位。

3.2.2 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旺盛

李稚、刘泽等人(2021)[12]随着政府实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任保平(2022)[13]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的追求绿色生活,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地完善,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增加。

3.2.3 核心技术瓶颈依然突出

史丹(2022)[14]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然有一部分被发达国家“卡脖子”,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自身创新不足、关键技术缺失。张良(2022)[15]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虽然屡创新高,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高端的核心技术方面还依赖于发达国家。

3.2.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

刘主光(2022)[16]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企业研发与下游的整车制造逐渐分离,不同型号新能源汽车适配的零部件不同,从而难以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良好互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然有一部分被发达国家“卡脖子”,严重限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4 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4.1 财税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研究

4.1.1 财政支持推进环境改善

YuXie(2021)[17]认为实施补贴政策总体上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与传统干预工具相比,补贴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增强了新能源汽车的扩散,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了激励相容,这是环境改善的微观基础。WangXiaoli(2021)[18]指出政府支持一直被认为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

4.1.2 税收优惠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利润

李绍萍(2018)[19]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企业利润。李社宁(2019)[20]研究表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且税收优惠的力度越大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规模越大。

4.1.3 财税组合政策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李泉(2012)[21]研究发现使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相结合的财税组合政策相比于单独使用税收优惠或者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会更加合理。通过实行财税组合政策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价值,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

4.2 财税政策对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何志婵(2017)[22]认为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有利于车企依靠内生动力快速发展。财政支持政策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可以充分引导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肖春明(2022)[23]指出“营改增”通过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等,对企业税负降低和专业化分工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4.3 财税政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中存在问题

4.3.1 过度依赖财政支持

袁博(2020)[24]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度依赖财政补贴,造成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使得财政补贴的效果偏离了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初衷,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增加政府财政压力。范如国(2017)[25]认为财政补贴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企业骗补、过度依赖补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等。

4.3.2 产业链各环节税负不合理

高秀平(2018)[26]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都集中在引导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消费,而没有对替代品燃油车实行限制性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环节体现税收优惠不明显,产业链各环节税负不合理。侯玲玲(2021)[27]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工具应用失衡,该类政策被过度应用于消费环节,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其他环节却应用不足。

5 优化财税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的建议研究

5.1 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5.1.1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LeiZhang(2018)[28]通过追踪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演变,并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机制,未来的政策应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和发展,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张锦程(2022)[29]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各方主体协同创新、布局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促进企业国际技术竞争力提高等对策。

5.1.2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苏屹(2021)[30]认为我国应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李丹青(2022)[31]认为政府要实现相应的政策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

5.2 提高企业价值的财税政策建议

5.2.1 应该进行合理财政支持

赵骅(2019)[32]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发现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更优,对市场稳定性的提升最大。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应选择以研发补贴为主,鼓励企业既针对眼下的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又进行前沿领域的基础研发。戴慧(2021)[33]认为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财政补贴,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端的补贴,这样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5.2.2 加大税收优惠支持

陈少强[34](2016)认为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税收支持,加强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的税收优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孙健夫、贺佳(2021)[35]通过研究表明应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力度,以此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

6 评述与展望

通过文献梳理看出,首先,大部分学者对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都是单独研究,很少有学者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许多企业可以享有多种优惠政策,但是多种政策之间的搭配使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降低政策效果,会导致政府资金的浪费,违背了政策制定时的初心;其次,大部分学者对于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影响的较多,很少有学者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研究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在财税政策中强化自身价值创造能力的,并未给予过高的关注,缺乏对此的深入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后认为,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要注重以下方面:

促进以税收优惠为主的财税政策体系建立:随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之前实施财政补贴为主的财税政策的效果在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过度使用财政补贴会造成企业过度依赖,使企业创造力不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还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而建立以税收优惠为主的财税政策体系对企业的影响好于以财政补贴为主的财税政策体系。

促进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制定实施:间接税税收优惠主要是对企业实行税前税收优惠,可以减少企业偷税漏税,防止国家税收收入流失。

猜你喜欢
财税优惠汽车产业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优惠订阅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读者优惠购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把“优惠”做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