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任务、元素与模式

2024-01-19 06:21袁秋红黄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

袁秋红 黄英

收稿日期:2023-06-06                                                          修回日期:2023-06-24

作者简介:袁秋红,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课程教学改革;黄英,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基金项目:202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求是致用型卓越幼儿园教师理实一体融合培养研究”

(232058);重庆师范大学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

摘    要: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是未来幼儿教师,因此,对该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在于加强良好师德师风教育,强化职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为创新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模式,高校需从理念更新、系统设计、机制保障、阵地建设、队伍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86-04

一、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全面推进“大思政”的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2020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

要”)中明确要求,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问题……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

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课程思政即教育者要结合课程内容、场景等积极挖掘和运用教育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影响的教育实践[1]。当前,高校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都在积极探索本专业课程思政的方法和路径,引入思政元素[2]。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该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新时代,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幼儿教师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亟须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任务,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重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育人、育德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为基础,以“思政”为着力点,强调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融入价值引领[3]。因此,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保育教育能力,还要承担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主渠道,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因此,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首要任务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在课程中适宜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奋斗的有用人才。

(二)加强良好师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指导纲要”在“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品格,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2021年,教育部出台的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将师德践行能力作为“四大职业能力”之首,并从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师德准则几方面提出了遵守师德规范的具体标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是未来幼儿教育工作从业者,是对广大儿童有深刻影响的专业人员,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将直接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因此,师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可通过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良师标准,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为未来以德施教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领内化职业认同,强化专业自信

“深化职业理想”是“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身份地位长期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4],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较其他学段师范生明显不足。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引领学生深化职业认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是基础教育教师的组成部分,明确幼儿教师在国家现代化人才培养、支撑国家人口战略落实上所肩负的重任[5],并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另外,要引导学生领会学前教育对幼儿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理解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专业角色,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自信。

三、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

(一)专业理论课程

专业理论课是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教育教学理论、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科学保教原理等方面内容的课程,主要采取系统的、有计划的集体课堂教学形式,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卫生

学”几门核心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表1)。另外,还包括“儿童心理”“儿童游戏”“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班级组织管理”“幼儿园课程”“领域活动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各个学校的具体课程名称有所差别,但都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目的,也具有重要思政价值。如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能够充分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厚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游戏理论与实践案例相关课程,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幼儿,树立科学游戏观、师幼观,强化职业认同。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专业技能课程

由于幼儿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和科学保教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较于教育类中其他专业的学生,会学习如声乐、钢琴、美术、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相对于专业理论课程而言,更注重单项技法,培养准幼儿教师各个领域、各种類型保教活动的实施能力和游戏支持力。在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取、作品欣赏和实际锻炼等环节都有可以充分挖掘的思政元素(表2)。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艺术技能和素养,培养自律勤奋的精神态度,还能够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三)专业实践课程

实践实习课程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师范生专业成长、学做人师的必要途径[6]。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即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进入幼儿园开展教育实践,通过观摩、实习的方式充分锻炼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实践观摩、生活实习、游戏实习、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是学生在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之前非常重要的环节,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切实认识、态度和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教育观、教育理想、专业情感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导学生从所见、所思、所感中体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报效国家,能够有效实现理论学习、应用实践、思政默化相统一[7]。因此,见习实习等实践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表3)。

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模式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8]。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转变将专业课程作为专门思政课补充的传统观念,明确新形势下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育德。

(一)理念更新:树立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观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全部教育行为理论上的基本出发点[9]。要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意

义,根本上要实现理念的更迭,不仅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认同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还要深刻理解教育活动的终极目的——立德树人。在较长一段时期,高校专业课主要被定位为传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是补充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逐步推进建立,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一步被认识,但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施教、课程思政内化认同的大思政理念在专业教育中还没有普遍确立。新时代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重视专业课中的政治价值引领和道德品质培育,润物无声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和路径注入专业课程授课之中[10],推进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转变,实现“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专业育德”的转化[11],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

(二)系统设计:内外衔接形成思政合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12]。但在实践中因缺乏统筹设计,不同程度上存在思政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课程“多张皮”现象,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一类课程中多门课程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合力,内容上有重复、遗漏、表面化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找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与着力点。首先,要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课程有效衔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

程是最显性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教育课程是最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是更深化和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思政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实现有效衔接,找到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重点。其次,要实现专业课程内部的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效衔接,明确相互的联系和区别,实现不同类型课程之间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内容组织的统筹互通,同时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实现“1+1+1>3”的目标,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效果。

(三)机制保障:课程思政持续性动力供给

在实践探索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大都体现为教师的个体自主行为,即部分课程、部分教师、部分内容的课程思政。要打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单打独斗”、随意化困境,高校需要积极从机制建设上着手,充分依托现有的教研室、课程组等团队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机制,构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研学共同体。首先,有效利用现有的专业课教研制度,以教研室为单位集智聚力,将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以课程思政带动整个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组织教师重新审视所教专业及课程内容,集体审议并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适宜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全面修订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环节。其次,在教研室之下建立课程组,每学年课程组结合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优化修订教学计划,挖掘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最后,要建立专业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通过督导评估、立项研究、绩效考核等方式,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性,形成“全体教师参与、全部课程覆盖、全培养过程深入”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状态。

(四)阵地建设:课堂教学整体性场域功能发挥

课堂教学是进行专业课程思政主渠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就现实而言,基本体现为显性课堂讲授,专业课程思政的情境性、生活性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场域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法国社会学家P.布迪厄(P.

Bourdieu)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一个具有力量关系的空间,课程场域则是拥有共同信念、追求的教师、学生与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整体性和自我建构性的存在空间[13]。课堂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场域。为解决长期以来重理论课、轻技能课和实践课的状况,改变专业课程思政单项、片面传授式的状态,高校应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整体课堂教学场域功能。具体而言,首先是树立大课堂的观念,不仅是面对面教师集中讲授的课堂,还包含学生专业实践、专业素质实训、教学研讨、考试考核、作业练习、见习实习等丰富情境,这些情境都是进行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场域。其次,专业课堂教学的场域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单一化、对象式的模式,强化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情景交融,注重课堂教学场域建构意义和生成价值,同时加强与师生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增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队伍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赋能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自身“守渠”“种田”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3]。2021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

通知》中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近年来,专业课教师逐步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不少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学前教育专业部分理论课教师、技能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解不透彻,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掌握不足,因此存在一些“硬融入”“假融入”的问题,导致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随意化、形式化,思政效果不明显,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十分关键。具体来看,要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培训、教学能力培训项目中,增设专门的课程思政必修内容模块;另一方面可开展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直接针对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和课堂教学设计开展系统培训。此外,还可以以教师工作坊、教改项目、教学督导审查为载体,通过学科内和跨学科的各种协同合作、研讨交流、案例示范等,不断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五、结束语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保育教育能力,还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专业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各类专业课程均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加强良好师德教育,同时,在培养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内化职业认同,强化专业自信。新时代,高校还需从理念更新、系统设计、机制保障、阵地建设、队伍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政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尧.再论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

学教学,2022(7):4-9.

[2]  那瑛,朱凤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跨学科协同课程

的建设模式[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

(5):25-27.

[3]  蒋占峰,刘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审视[J].现

代教育管理,2022(9):111-118.

[4]  陽木云.学前教育大学生责任心培养[C]//中国教育

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

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中

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

2020:413-414.

[5]  庞丽娟,贺红芳,王红蕾,等.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待

遇保障研究:现状、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J].教师教

育研究,2021,33(3):38-44.

[6]  冶成福,才让措.师范生实践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调查分析: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6):146-151.

[7]  廖健,王素格,齐姗.大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课

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40(9):156-160.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公报,2022(30):15.

[9]  王坤庆.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

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5):22-28.

[10]  肖敏.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难点及对策[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22(14):52-54.

[11]  张锋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探

析:以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22,42(21):47-49.

[12]  王占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论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4):32-40.

[13]  刘宗南.论课程场域[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5):

64-69.

■ 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