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西新城创新发展结硕果

2024-01-19 03:57
新西部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城管廊建设

沣西新城党政办公室

近年来,沣西新城在省、市、西咸新区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工作主线,始终将创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实践,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创新驱动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初具形态,走出了一条具有沣西特色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沣西新城是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组建于2011年6月,总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下辖直管区钓台、高桥、马王、大王4个街道和共管区陈阳寨街道。近年来,在省、市、新区的坚强领导下,沣西新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工作主线,始终将创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实践,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创新驱动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初具形态,走出了一条具有沣西特色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自有统计数据以来,沣西新城GDP、固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GDP从2017年的3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7.1亿元,将近翻了两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4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77亿元,增长了近14倍;规上工业产值从2018年的13.5亿元增长至43.5亿元,增长2.2倍;市场主体从2017年的3646家增长至9.9万家,增长了26倍,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活力与潜能加速兑现。

创新发展理念,

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市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建世界一流的标准规划建设城市。

(一)优化城市顶层设计

在规划编制理念方面,首次提出以西部科技创新港为总窗口的“一总两带”区域创新大格局,促进区域协同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融合发展,谋划建设“秦创原创新一体化示范区”。在规划管理模式方面,探索城市重点片区“全流程综合规划+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综合集成+总设计师+CIM平台”的规划建设管理新模式。在规划成果应用方面,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建立集海绵城市、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综合管廊、建筑垃圾利用、地下空间利用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市体系,并在全域复制推广,提升建设品质和城市形象。

(二)实施单元综合开发

秉持“将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发”的思路,实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片区城市设计和开发单元、综合规划三级管控,将新城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元,明确每个单元的单元边界、建设规模、内部设施等,推进重点区域、节点、路段设计全覆盖,累计完成7个开发单元综合规划,并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片区实践应用。

(三)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围绕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建立健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制度,探索地上地下空间分层规划,推行建设用地立体综合开发,实现一次规划、同步开发。以TOD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在翱翔小镇片区,充分结合商业、交通枢纽、地铁站点等布局,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

创新驱动发展,

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历史机遇,通过双创生态体系构建,加速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和科创平台落地,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围绕“两链”融合、落实“四主”思路,制定《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区建设规划》,打造“6+9+N”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雨林系统,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队培育体系,组建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沣西新城中心,创新推出“科技业务一人通办”新模式,着力构建从成果转化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截至目前,累计落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80家,促成校企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31个。2023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7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7家、瞪羚企业12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67.19亿元。源杰半导体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一批产业链——光子产业链“链主”企业,去年年底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总窗口首家在科创板上市企业;泰丰盛合荣获2022年中国民營企业500强,今年有望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跃居陕西民企百强第3位;威思曼高压电源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2022年全省唯一一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民营企业。

(二)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建设了一批新型科创载体,规划总面积625.37万平方米,已建成超270万平方米。建设孵化器加速器11个,其中,陕西微软创新中心等4家载体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光谷创业咖啡等5家获批省级孵化器,创新港未来技术学院等9家入选“三器”示范平台。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培养引进西安市高层次人才42人、秦创原创新人才60人,入选“西安英才计划”21人。引进浙商银行(西安)科研中心、农发行金融科技中心等项目,聚集金融机构网点19家、地方金融组织3家,设立9支基金、总规模89亿元,成功投资孵化了思摩威、嘉瀚机电、天焱能源、锐磁电子、氢燃料空压机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建立校地合作新机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沣西新城创新驱动发展专班,共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建立“三池一机制”,已引进、储备各类人才71名、项目36个。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38个交大科创项目在新城注册落地。建设我国首个以“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为核心、军民融合产业聚集、科教产融四位一体的科创示范小镇——西工大翱翔小镇,目前已落地爱生无人机、智能飞行器、航沣新材料、西工大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徐德民院士工作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成功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创新产业体系,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聚焦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定位,科学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城市能级。

(一)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

确立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获批国家级云计算服务示范试点、全国首个大数据方向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先后引进陕西空天超算中心、四大运营商、国家部委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聚集了沐秦科技、酷哇机器人、六环传动、一方平康等一批涵盖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硬科技企业,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智慧环卫车队、自动驾驶小巴等 “无人应用场景”在新城随处可见,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

(二)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2019年以来,累计签约重点项目190个,总投资1213.33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形成大抓项目鲜明导向,建成西安交大创新港、三一西安产业园、丝路欢乐世界等一批大项目,三一智造产业园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一年投产,主导产业正加速聚集,区域吸引力持续提升。

(三)全力推进产城融合

坚持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同规划、同建设,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产业配套系统化、城市服务便利化的要求,建设全国首个以“硬科技”为主题的产业园区——西部云谷,按照“九园一岛”发展模式,打造“政产学研投金”六个维度九大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西部科技创新港综合划分办公、商业、居住等城市服务功能,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便民生活圈。

创新城市建设水平,

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践行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大力探索应用城市建设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清洁能源利用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在国内率先探索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为了验证新技术的可靠性,最大程度实现对地质环境无干扰,邀请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团队对技术应用进行长期监测和科学论证,通过“院士带队、长期监测、科学论证”确保能源利用“稳定、安全、可靠”,目前,该技术已输出郑州、兰州等地,累计推广应用供暖面积2700万平方米,一个采暖季可替代标煤41.6万吨,减少CO2排放量约111.8万吨,减少SO2排放量约353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6500吨,减少粉尘排放量约4030吨。自2018年获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市工作要求,深化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存量资产利用效率,拓宽增量资产建设渠道,在试点区域内构建公平的电力交易市场。截至2022年底,推广地热能供热面积2200余万平方米,建成投运950万平方米。目前,试点区域内已规划建成110千伏科创1号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宋东变电站预计今年年底投运。全面推广灰水利用、立体绿化、太阳能集热等先进技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清洁采暖沣西经验”。

(二)建设全域海绵城市

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要求,自获批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按照“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探索建立海绵城市标准体系,着力构建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和中央雨洪调蓄系统四级雨水收集利用体系,累计建成海绵型园区39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110余公里、公园绿地380万平方米,完成报批8项海绵城市省级地方标准,建设技术标准亮相巴黎气候大会;形成科研成果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获批专利20余项,成果应用100余处。经过这些年的跟踪监测,新城地下水位上升了3.43米,海绵城市建设对涵养地下水的作用充分显现。建成全国全域化运营里程最长综合管廊,全球首创智慧管廊“区块链+管廊机器人”在线监测系统,助力开启人工智能2.0时代。

(三)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我们大力推广运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在全省率先制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项目示范向区域整体推广转变,累计推广绿色建筑17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340万平方米。同时,招引了三一西安产业园,其自主研发的装配式建筑已成为行业标准,具有工程质量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四)建设智能化综合管廊

2020年8月底,全球首个“区块链+管廊机器人”智能巡检监测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沣西新城综合管廊开启了人工智能2.0时代,该系统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管廊机器人智能巡检监测系统,打造集机器人、智能井盖、消防系统、数据服务引擎等于一体的三维地下管网应用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管廊内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远程监控有效处理相关信息,大幅提升管廊运维智慧化水平。经过实践探索,沣西新城实现了“四个做到”:做到规划设计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城市地面“拉链路”和城市上空“蜘蛛网”的问题;做到建设标准接地气,实现地下管线集中布设、立体衔接、互通共享,建设运营成本由其他地区的平均每公里1亿元下降到700万元;做到管理运营市场化,成立了管廊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公司,累计运营综合管廊100公里,运营收入超过2亿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做到融资模式多渠道,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沣西新城综合管廊(一期)项目不超过5亿元、10年期收益专项债券发行,这是我国第一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开辟了一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新渠道。

创新公共服务,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扎实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全面加大公共服务供给、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自2017年托管社会事务以来,累计投入40亿元新建各级各类学校21所,投入2亿元对沣西中学、大王中心校等30余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学校数量由原来的44所增至65所,现有教职工1788人),辖区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大力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战略,先后引入15名省内名校校(园)长以及省市骨干教师担任新建学校校(园)长,引入高新教育、师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组建6个市级“名校+”共同体,率先成立沣西第一小学、沣西实验学校、文教园第一小学3个“名校+”集团化办学单位,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西咸新区中心医院建成投运,创新港医院即将开诊投运,大王卫生院通过国家级“优质服务基层行”验收并建成区域检验中心,马王卫生院建成区域影像中心并实现了远程检验、远程诊疗,有效满足了辖区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充分发挥“体制活、政策优、创新强”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标准统一、审查严格、流程规范、环节精简、结果即推”原则,创新推出政务服务720°全场景VR办事指南,建立了“1+4+N”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了审批链,织密服务网,组建帮办代办团队,实施标准化审批服务,审批时限整体压缩92%以上。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编制免费、评估免费“双免”服务模式,实现节能、水保、地灾、防洪、文勘、交评、稳评“七评合一”。推出全省首批“用地清单制”改革试点,通过定标供地、履标用地、对标管地,创新“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建成“5+X”标准地指标控制体系,预计为220个项目节省编制费用约6600万元、评审费用约440万元,实现审批过程零收费、工程报建零成本。推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新城政务服务事项100%进大厅,建成新区、新城、镇街、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同一事项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在全区率先开展“综合窗口”改革,实现大综合一窗通办,“四电”改革助力“不见面审批”再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进一步增强。

(三)助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

积极融入西咸一体化、西安市都市圈建设,与咸阳高新区管委会组建沣西新城—咸阳高新区联动发展工作专班,签订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融协同、生态环境一体推进、创新创业互助共享、资源要素互济共用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建成沣西大道、咸户路、科技路、东云杉路等连通西安、咸阳主城区的一大批骨干道路,连通西安的阿房一路正加快推进。聚焦解决技术难题和改进提升工艺,与咸阳高新区联合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征集活动,推动跨区域科技创新。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推进与高新区、秦都区、渭城区、旬邑县及兴平市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

创新生态保护,

打造宜居宜业新高地

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一)坚持科学治水

坚持“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内源治理、联防共治”原则,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底泥清淤、防洪工程、湿地公园、景观工程及管理措施,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近年来,封堵排污口24个,建成雨水管网156.85公里,污水管网110.44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累计治理河流43.3公里,沣河水质由四类提升至三类,新河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四类,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坚持精准治霾

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充分利用智慧环保管理平台,依托热点网格技术,融合地面监测微站、气象卫星、颗粒物激光雷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VOCs监测微站、渣土车在线管理、高空瞭望等数据,对区域大气环境全面管控。近年来,新城PM2.5、NO2、S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连年下降,特别是重污染天数由55天减少到12天,优良天数从134天增加至272天,增加了138天,优良天数实现翻番,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三)坚持全域增绿

持续推进全域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将绿色植入城市发展肌理,谋划建设了新渭沙湿地公園、钓鱼台湿地公园、白马河公园、沣河湿地公园等众多绿色空间。截至目前,已建成白马河公园、环形公园等公园、广场18个,新增绿地面积1200余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处处见景”。

(执笔:杨晓波 曹喜玲 鄢琨)

猜你喜欢
新城管廊建设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珠江新城夜璀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长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