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2024-01-20 06:23霍瑞宁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摘 要:錢钟书先生的文学巨著《围城》中包含了不少前景化语言,这使这部小说充满了艺术特色。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探讨了《围城》英译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总结出前景化语言翻译的三大策略,旨在为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并使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霍瑞宁(1986-),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讽刺小说,其中包含了不少前景化语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而且产生了幽默、讽刺的文学艺术效果。小说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由美国女作家珍妮·凯利和美籍华人茅国权合译的英译本一直是翻译研究的对象。纵观以往的研究,不少研究探讨的是文化负载词、习语、典故以及隐喻等的翻译,却鲜少有学者探究这部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了《围城》英译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以期为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策略,同时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包含“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和“翻译即适应选择”三大核心理论。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是翻译研究中一种整体性研究的尝试”。“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翻译方法主要是实现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的“三维”转换,即对语言形式、交际效果和文化内涵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翻译生态环境因素,以对文本生态环境作出最佳适应性选择,从而达到原文和译文之间跨文化信息的转换。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形式、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大不相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而应充分关注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效果,做好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从而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使译文具有可读性和文学性,满足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体验。

三、前景化语言及其特点

前景化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概念,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语言的超常规化。前景化可分为数量前景化和质量前景化。数量前景化是故意过多或过少地使用某种语言结构,质量前景化即偏离语言常规模式,违反语法或违反常规表达法。前景化的表现形式为变异,主要包括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语域变异、方言变异和历史时期变异。由此可见,前景化语言是语言使用者故意突破常规语言,使用各种偏离常规的手段,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化和表达上的突兀感,以获得一定的交际功能和美学功能。在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现象比比皆是,给译者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也正因为前景化语言的存在,使文学作品更具魅力,更具研究价值。因此,“前景化语言的再现成了文学翻译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译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围城》英译本中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了不少前景化的写作手法,突显了人物特色和文体风格。本文将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转换”理论,对《围城》英译本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分三类进行分析,即等值前景化翻译策略、创造性前景化翻译策略以及去前景化翻译策略。

(一)等值前景化翻译策略

等值前景化是指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义和语用效果基本相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以及句式结构上的差异较大,译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再现原文中的前景化语言风格,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和阅读体验。如下例:

例1: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

He just had to submit to her benevolent dictatorship.

在本例中,原文中“独裁”的本意指的是“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意味着暴虐的统治。此处作者使用形容词“善意的”来修饰“独裁”看似荒谬,不合逻辑,但这正是作者所使用的矛盾修辞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运用语义变异产生了前景化的效果,强调了苏文纨对方鸿渐的喜爱之情,甘愿为方鸿渐洗手帕和钉纽扣等。在译文中,译者也运用了类似的语义变异,通过直译的翻译方法,运用“benevolent”(意为“善意的、仁慈的”)这一形容词修饰“dictatorship”,不仅再现了原文的内容,而且充分还原了原文的语言特色,再现了原文的前景化语言风格,突出体现了译者在语言维和交际维的最高适应性选择。

例2:……言动要斩截些……

....he'd just have to talk and act more decisively...

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言动”和“斩截”这两个词语,乍看上去,这两个词语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言动”指的是“语言和行动”,“斩截”指的是“斩钉截铁”,即“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毫不含糊”。作者通过运用语法变异,即使用偏离常规的搭配,形成语法上的变异,突显了交际效果,深刻地描写了方鸿渐懦弱、犹豫不决的性格,总是不敢对苏文纨说出他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至于被误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言动”译为“talk and act”,将“斩截”译为“decisively”,语言简洁,意思清晰、明确,再现了原文的语义,体现了译者在语言维和交际维的最佳适应性选择。

例3:……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

... he could have gone on—no, gone up, as an official.

在本例中,作者通过重复两个和“做”字相关的词汇,使原文出现了词汇变异现象。词汇变异即改变固定的说法,进而产生前景化效果。通过这句话中的前景化语言,作者突显了赵辛楣与官场无缘、无比沮丧的心理状态,讽刺了当时腐朽的用人政策。原文中“做下去”意指赵辛楣本来能继续当官,“做上去”意指他本来能晋升到更高的职位。译者在译文中也运用了相应的词汇变异,即将“做下去”译为“gone on”这一动副短语,将“做上去”译为“gone up” 这一动副短语,而不是“got promoted”,虽然其意也为“升职”。译者通过重复“gone”一词以及变化其后的副词,不仅还原了原文的语义,而且再现了原文幽默、讽刺的前景化写作风格,这正是译者在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的最佳适应性选择。

(二)创造性前景化翻译策略

创造性前景化翻译是指源语文本中不包含前景化语言,而译者在译文中创造性地进行了前景化处理,产生了前景化的效果,增加了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特色。在《围城》英译本中,译者灵活运用了转译和套译的翻译方法,不仅最大化地再现了原文内容和风格,而且使译文能在译语环境中生存下来,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和欣赏。如下例:

例4:“……拐了弯拍了人家半天的马屁……”

“...you spend all day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trying to flatter her...”

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拐了弯”突出苏文纨奚落方鸿渐不直截了当地夸赞唐晓芙。在译文中,译者使用“beating around the bush”(意为“绕着灌木丛敲击”),比喻不直接切入正题,也就是“说话兜圈子,拐弯抹角,旁敲侧击”。通过文化意象的转变,译者使用这一地道的俚语,不仅生动再现了原文的语义,而且突显了原文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原作的写作风格,作出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的最佳适应性选择,满足了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例5:“你是纸上谈兵。”

“You are nothing but an armchair strategist.”

在本例中,原文中的“纸上谈兵”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它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读兵书,谈起兵法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但是,在带兵打仗时,他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兵法,结果被秦兵打败。后来这个词用于指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在译语文化中,“an armchair strategist”比喻只空谈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因此,译者将“纸上谈兵”译为“an armchair strategist”,不仅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和语用意义,而且还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产生了前景化的效果,这充分体现了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的最高适应性选择。

(三)去前景化翻译策略

去前景化翻译策略是指将不易于被读者理解的词汇、搭配或表达形式等,通过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省译的翻译方法,进行去前景化处理,以增强译文的流畅度和可读性。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难以在译语环境中得以重现,这些“不可译”的元素会给译者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如谐音现象和方言的翻译。如下例:

例6:“……什么酥小姐、糖小姐会看中他!”

“...What Miss Su or Miss T'ang would ever take a fancy to him!”

在本例中,原文中周太太口中的“酥小姐、糖小姐”指代的是苏文纨和唐晓芙,此处周太太异常愤怒,意在强调方鸿渐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作者通过使用谐音这一语音变异的前景化写作手法,产生了幽默、戏谑的效果,突出表现了周太太一语中的。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特点和习惯上的差别,译者通过运用音译法,虽然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却未能再现原作的前景化写作风格,丧失了原文中谐音所蕴含的幽默、讽刺的效果。译者为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作出了语言维和交际维的最佳适应性选择,省略了文化方面的元素,在文化维层面作出了取舍。

例7:“李先生,个末那亨呢!”

“Mr. Li, what should I do! ”

在本例中,原文中“个末那亨”是一句苏州方言,意为“那怎么办”,出自苏州的一位普通女子口中。她没受过多少教育,所以她的语言不太正式。作者通过使用方言变异,即在特定场合下通过方言的转变,突出人物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揭示了她的身份和社会背景,产生了前景化的文学艺术效果。译者将它译为“What should I do”,再现了原文的语义,省略了原文的前景化语言风格。译者虽然未能保留原文的文体风格,但是实现了语言维度和交际维度的最高适应性转换,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

五、结语

本文以《围城》英译本为例,探讨了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翻译前景化语言所运用的翻译策略。通过译例分析可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等值前景化翻译策略,再现了原文的前景化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达到了幽默、讽刺的文学艺术效果;同时,译者运用创造性前景化翻译策略,增加了译文的文学性和美学效果,满足了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使译语读者能够产生共鸣;针对少量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现象,如谐音和方言等,译者使用了去前景化翻译策略,再现了原文的语义和交际功能,省略了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不可译的元素,使译文更易于被译语读者接受,更具可读性。综上所述,前景化语言能够加强文学作品的主题意義和美学效果,因而译者必须高度重视前景化语言现象。译者只有充分理解前景化语言,将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作为考量因素,灵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做到“三维”最佳适应性选择,才能在译文中较完美地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和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Ch'ien Chung-shu. Fortress Besieged[M]. Translated by Jeanne Kelly, Nathan K. Mao[M]. Beijing: 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2]冯正斌,党争胜.前景化语言翻译策略研究:以《废都》葛浩文英译本为例[J].外语教学,2019(1):84-89.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95.

[4]胡庚申,王园.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J].外语教学,2021(6):1-6.

[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