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英译策略研究

2024-01-20 06:23周钟圆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6期
关键词:英译策略纪录片一带一路

摘 要: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和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一带一路”題材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和实践路径,让更多人了解与认可“一带一路”。鉴于此,本文基于文化翻译观,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例,探究其英译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一带一路”;纪录片;英译策略

作者简介:周钟圆,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纪录片是通过特定方式将现实记录下来的影片,即便场景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也并非照本宣科,其和其他影片最显著的差别是没有演员出演角色。所以,优秀的纪录片除了影片内容质量要高外,还需利用旁白来添砖加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开展,“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有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纪录片英译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但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不同题材纪录片英译特点有所不同,不同的语言对应的翻译技巧也存在差异,因而对“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进行英译时,必须要把握好该题材的特点,采用适合的翻译技巧,提升英译的精准度,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一、文化翻译观概述

文化翻译观是一种方法和理论,旨在解释和理解翻译时文化差异的影响和消除影响的解决方案。文化翻译观将翻译过程视为文化传递、互换和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在不同文化认知差异和交流障碍的现实基础上,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理解和实践文化翻译。文化翻译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认知。文化翻译观提倡在文化翻译中保持对被翻译文化的认知,包括该文化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精神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认知。

跨文化比较。文化翻译观认为跨文化比较是拓展和丰富文化翻译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来发现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化信息。

翻译策略。文化翻译观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比喻等常用的翻译方法,同时还需要考虑情境和受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语言与文化。文化翻译观认为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在文化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和传达文化信息。

二、“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英译研究的意义

纪录片的素材是从现实中选取的,通过采取科学的加工手段,将人文、自然等各领域事物客观展现出来,展现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充分诠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将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展现出来,还可将中国愿与各国合作共赢、携手前进的愿景传递出去,极具现实意义。精准的英译,可使该题材纪录片通过国外视频网站传递给更多受众,让各国的民众在真实的镜头下领略中国的魅力,搭建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纪录片翻译相对特殊,翻译人员需把握好技巧,否则容易遗漏重要信息或出现翻译错误,所以对该题材纪录片英译进行研究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

三、“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英译的特点

双语纪录片有着丰富的内容,受众极为广泛,因而字幕翻译需受到高度重视。相较于其他纪录片,“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播媒介相对特殊,字幕翻译也较为特殊,其英译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时间性

纪录片的字幕和画面是同时出现的,且信息内容较多,镜头切换快速。鉴于此,译者需快速把字幕翻译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可过多地应用复杂的词语与句型,否则会使受众难以理解。

(二)空间性

为使画面更为完整,纪录片的字幕会安排在画面下方,因此其翻译长度应与观看者视野相适应。若有需要注解的特定词汇,可在画面上方少量插入,使受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内容。所以,为了在有限空间展示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应在原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缩减翻译字幕内容。这便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结合句子与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

(三)特殊性

纪录片的传递媒介相对特殊,有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即大多数纪录片是通过视听结合来刺激受众的感官,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以大众传媒为媒介,通过中英文及非语言形式结合的画面内容进行信息传递。此外,以音乐、动态画面等为辅助,让内容传播更为生动与完整。受众在视听结合获得的信息内容更为丰富。传播媒介和信息获得的特殊性,决定了纪录片翻译也具有特殊性。

(四)文化差异性

我国纪录片翻译过程中要保留成语典故、时政表达等中国特色词句,这些词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领导人智慧的体现,在翻译时必须要保持顺畅、精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难度。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反复推敲。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大部分国外受众对中国了解甚少,所以还应对特色词汇增加注解,使得国外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

(五)口语性

纪录片句式相对简单,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口语性极强,缺少文学修饰。“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属于文化纪实类纪录片,面向的是国内外受众,字幕翻译应将中外文化与语言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纪录片翻译表达方式应当是直接的,字幕语言的对话也是受众熟知的。和受众日常用语习惯相符合,受众的接受度也会相对较高。

四、“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英译现状

(一)时间限制

通常情况下,观看速度要比纪录片旁白速度慢,阅读耗费的时长远比字幕停留时间长。屏幕中的字幕大约会停留4秒,一般人一秒可读取3-4个词,这就要求短暂时间呈现的翻译内容需尽量简洁明了,使得受众可以精准捕捉信息内容。

(二)不注重空间性

字幕翻译不同于书面文本翻译,其对于空间性并不特别注重。屏幕中出现的字幕,为减少其对图像产生的影响,通常只有一到两行,因此译者应译出简洁明了的文字。同时,字幕翻译都是快速更替的,译者必须要做到正确断句,保持与旁白、画面同步,才可让受众精准理解,真正把握好空间性。

(三)文化信息的缺失

双语纪录片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形式,所以英译时需将文化背景、跨文化交流特性充分考虑在内。纪录片英译不仅包含语言层次的翻译,也包括文化层次的翻译,因此翻译时需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而纪录片英译有时无法兼顾语言和文化,时常出现漏译或者文化信息错译的情况,导致文化传播方面存在问题。

(四)文本存在制约

字幕位置和速度应和纪录片的可视特点相协调。可视特点指的是画面的组合与剪辑。这种制约容易导致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流失,原语传播效率也相对较低。任何一种翻译类型都有对应的制约因素,纪录片翻译在时间与空间层面都存在制约。多数情况下纪录片有着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等多样化聚焦,叙述者在应用主要叙述视角时,时常都会对叙事视角进行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叙事效果。

五、文化翻译观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英译策略

(一)翻译原则

纪录片不仅要将文本信息精准传递给受众,还需让观众从中感受文化的特性。考虑到“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语言特性及英译要素,译者在翻译时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简洁原则。由于字幕受时空的双重限制,所以应简洁明了,字幕需传递核心信息。二是忠实原则。真实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特性,其将真人真事展现出来,并采取艺术加工,用以引发人们思考与想象。为了实现真实信息的传递与获取,译文和原文应保持相同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用以实现文化与情感的对等。三是连贯原则。因画面切换以及中西方语言差异,要想保持声音与画面一致性,在画面切换之后需对翻译断句、停顿进行调整。若语言不连贯会影响受众的理解,所以译者需对译本进行调整,保持译文的顺畅性。

(二)物质文化的传递

合格的翻译者必须要在翻译中体现文化交流,通过灵活使用翻译技巧对纪录片进行翻译。“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涉及建筑、食品、服饰等众多领域的内容,所以可从物质文化传递层面来研究如何翻译。

一是文化补偿。因中西方社会背景不同,存在文化差异,有时候并无对应的词汇,进而导致受众出现理解偏差。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尽可能保持翻译语言和源语言文化的相近性,充分尊重源语言文化。同时,译者应将受众的语言理解难度考虑在内,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并适当加入文化背景相关内容。

二是文化移植。人类有着本质上的共性,因而各民族文化基于多元性之上还存在共通性。跨文化交流愈发频繁的背景下,译者需学会借助文化共通性寻找不同文化背景的契合点,以开放性姿态来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在交融之下实现有效传播。在翻译时,译者会遇到一些理解起來相对困难的俗语,在不会给信息传达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受众普遍熟悉的表达来替代,让受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三是文化替代。所谓的文化替代,实际上就是通过目标语单词来翻译原文,让异域受众感到亲切,理解难度也会大大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替代是让译文更好地被接受,并不是要替换原文的单词与语言元素,不是不考虑替代的可行性。所以,在具体翻译中,译者在选择替代的表达方式时,必须要保障原文传递的意思不会受到影响,受众获得的信息和原文没有偏差。

四是文化注释。受众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无法正确理解源语文化信息,获得的信息不够详细,极易阻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译者可利用文化注释处理此问题。

五是地理名词翻译。地名属于专有名词,每一个地名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流传着民俗故事,译者在翻译地理名词时,可将其中的文化意向适当地保留,保持源文和译文的文化对等。

六是颜色词翻译。中国颜色词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色彩,每一个色彩的命名都有对应的参考物。“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有专门对瓷器与器型进行介绍的内容,还对色彩艳丽的典型瓷器进行重点介绍。在翻译中国颜色词时,译者应寻找适当的英文颜色词来描述,并将颜色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翻译出来。这是所有译者都需重点探究的问题,也是目前纪录片翻译的难点所在。

(三)行为文化的传递

纪录片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行为文化的传播,这是翻译工作在文化方面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译者在翻译时应注意:一是传播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指的是人类通过生活实践不断形成的社会规则,其包含教育、经济、民族、宗教、家庭等。尽管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大多数情况下有明显的差异性。译者针对此现象,应积极填补空白之处,基于文化交流作出适当的补偿。二是翻译宗教用语。佛教文化属于异域文化,需要采用异化手段进行翻译,将源语言具有的异域特色留存下来。三是翻译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养成的行为习惯,且是一代代传递的。中西方的传统习俗存在差异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翻译传统习俗时,译者可采取科学的手法适当引入外国习俗,使受众更易理解。

(四)精神文化的传播

精神文化包含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众多内容。在对源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中,精神文化所起的作用极为重要。在对纪录片进行翻译时,译者需将文化信息传播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对源文本潜藏的精神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展现了一些名胜古迹,很多碑文中有古诗词以及当地流传的民歌。译者在翻译这些内容时,不仅要将内容简洁直白地体现出来,还需保留潜藏的文化内涵,这是翻译工作中的难点所在。

六、结语

综上所述,纪录片兼具写实性、艺术性,它从多个角度对不同文化潜藏的内涵进行仔细探究。纪录片英译实则就是源语与译语间的沟通桥梁,为文化背景不同的受众提供精准理解文化内容的途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在英译时需结合文化分类采取对应的文化处理手法,保障翻译的精准度,促进受众的理解。但从如今的纪录片英译情况来看,时空局限性、文本信息缺失等问题仍然存在,这都给纪录片英译带来不利影响,阻碍了异域受众对源文信息的接收。所以,在今后的纪录片英译中,译者应注重遵从相应的翻译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在保留源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翻译。

参考文献:

[1]李璐汐.纪录片《一带一路》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2.

[2]宋亚丽.丝绸之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22.

[3]祁可可.“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艺术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21.

[4]任潘婷.多模态话语分析视阈下纪录片《一带一路》字幕翻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0(12):65-67.

[5]王甜西贝.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文化翻译观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19KY114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译策略纪录片一带一路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隐喻视角下《红楼梦》颜色词英译研究
中国文化特色词误译及其英译策略探析
汉语新词英译探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