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2024-01-22 22:36迟昊阳牟宏玮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心理健康育人

□迟昊阳 王 雪 牟宏玮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中指出,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急需关注和支持[1]。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与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只是消除心理障碍、排忧解难,而要立足于“育人”这个大目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站在育人的高度理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善于“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施教,其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更能从深层次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变,由“说服人”向“引导人”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虽然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许多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学校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人才队伍不足等限制,仍存在很多困境。

(一)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与心理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矛盾

文化建设往往可以作为有益的依托用来激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驱力。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身体成熟带来的生理需求,又有探索真善美、社交、获得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等心理需求。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经历“自我探索”“积累成果”和“全面推广”三个阶段[3],经历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在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心理课程建设增多、心理活动形式丰富、心理研究多样、心理书籍出版普及等,但同学生增长的心理需求相比,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1.心理文化建设依托路径尚不完善。目前,高校的心理文化建设多以心理课程为主,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为辅助的形式开展。虽然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但由于缺乏人力物力,其课程建设情况各不相同,仅有小部分高校能完成34~36学时的线下课程,多数学校主要通过线上慕课、零散讲座、班会团课等形式进行补充。涉及心理选修课程,更是远远达不到学生需求[4]。高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大多以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月为契机,以素质拓展、心理运动会为主要形式,分别依托学院心理工作站和学生社团开展,但活动多为单个零散活动,活动组织群体也多为一次性组建,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以班级、专业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较少,难以满足提升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要。

2.心理文化建设具有形式化、片面化倾向。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课程、咨询、心理活动等内容,但实际开设内容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难以吸引学生,仅仅作为应付检查的条件。且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易片面选择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重视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忽略亚健康心理问题学生,在教育内容上,关注青少年的生活心理健康,忽视青少年学业、职业发展心理。

(二)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增多与危机处置水平不足的矛盾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家庭稳定性降低,当前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普遍化,且情况趋于复杂化、严重化。部分学生带病入学,且缺少与学校有效沟通;部分学生虽稳定规律服药,或接受治疗,但仍感到缺少意义感和与世界的连接感;越来越多学生即使反复休学、住院治疗,依然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心理危机频发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难题。

1.心理危机管理流程规范性不足。虽然目前多数高校实现对新入校学生的普遍心理测试,并且能够及时将心理危机学生送医治疗,并定期关注。但仍有许多管理环节存在不清晰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对于新生心理测试,学校的宣传讲解力度不足,学生存在病耻感,同时也存在抵触心理,导致不认真填答,其结果有效度较低,部分高校对测评结果难以做到保密,导致学生对后续心理干预工作产生抗拒心理;许多学生在初中、高中就患有心理疾病,并进行过治疗,但心理档案衔接流转方式不清晰,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导致一些学生一入校就发生心理危机事件;一些学生虽然因心理问题休学,但未进行有效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当前多数高校复学流程仅凭医院诊断,很难了解学生真实情况,而学生回校后在各方面压力增高时又再次发生心理危机。

2.心理危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多数心理辅导员未经过专业心理培训,对于心理工作的危机、底线意识不足,走入学生内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专职心理教师趋向年轻化,工作经验相对不足,部分较有资历的教师多是从思政教育转岗而来或自学成才,其专业性有所欠缺。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较于一般工作,需要更多情绪付出,辅导员、心理教师长期接触负面情绪和存在一定心理危机的学生,常处于应激状态,相较于普通教师更易激发自身的心理创伤,导致职业倦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有专门的师资队伍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全员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

1.校内各个机构缺乏有效联动。完善的组织架构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高校心理健康组织机构既包括高校领导机构(一般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责机构(一般指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也应该包括实施机构(一般指学工部门、学院、学生班级等)和协作机构[5]。当下,很多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和心理老师的事情,和辅导员、授课教师、导师、后勤都没有太大关系。这就导致教师缺乏基本心理常识,对于课堂上状态不佳的学生往往忽视、指责较多,仅仅只考虑学生分数,缺乏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有研究生反馈,自己长期拖延无法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导师除了批评指责,并不曾关心或怀疑过学生可能存在心理疾病。

2.家庭、学校、医院联动机制尚不完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与家庭、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家庭、医院、学校的相互配合。但在日常工作中,学校与家庭的工作仍存在不小阻碍,许多学生家长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容易误解、忽略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有些家长面对医院诊断甚至仍然坚称“我孩子不会有问题”,干扰学生寻求专业帮助,使学生承受更多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和对心理疾病的羞耻感。这些均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带来较大阻碍。同时,学生因心理问题就医的渠道仍不畅通。目前多数高校缺少心理门诊,学生就医成本较高,且部分精神科医生缺少心理咨询技能,或因门诊数量较多缺少耐心,而心理问题学生多数较为敏感,导致学生就医抗拒感较强,无法接受规律治疗。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策略

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本质是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体系有章法,向上能培育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心态,向下能守住底线不落下一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能够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逐步在整个学校乃至社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一)丰富心理育人工作渠道,提升学生获得感

当前,心理课程仍是影响心理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课堂教学传播心理知识、提升学生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品质,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应加强心理课程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重视心理必修课,努力建设一组心理选修课,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课堂内容与学生心理需求相结合,提升心理课程授课能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除此之外,也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注重因材施教,以积极的心理视角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分层分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一体化推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心理团体辅导体系、心理体验活动体系建设。注重心理文化建设,强化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充分将心理育人延伸融合到各项育人工作当中,与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相结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育积极健康心态,提升心理素养,塑造健康人格。

(二)规范心理育人工作流程,提升干预精准度

心理危机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底线。守住底线必须从预防开始,将工作前移至新生入学前,通过编制心理健康宣传册,录制新生适应微课和家长课堂等,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建立与高中心理档案衔接机制,及时掌握学生身心状况及家庭情况,提升新生心理帮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日常工作中,要及时了解、筛查,准确识别需要进一步关注、干预的学生。一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探索心理危机监测预警的有效方式。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将心理测评简单化即时化,整合心理中心、学工、后勤、教务等数据,形成预警模型,有效提升心理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持续夯实建设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通过落实心理健康逐级汇报制度、心理工作例会制度、心理危机研讨制度、心理危机排查制度等方式,调动各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共同关注、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三)构建心理育人共同体,提升全员育人合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人管理7人原则”,即一个人最多能够有效管理的人数不超过7个。因此,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学校应分层分级建立完整的心理工作队伍体系,形成梯队,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全覆盖。学校专职心理教师作为学校最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应逐步发展为专家、指导者角色。可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咨询师研修深造,将心理咨询师队伍培养成业务精干、能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辅导员作为学院、班级的管理者,学生的直接服务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至少达到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每年系统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帮扶技能。普通教师应充分了解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关键时刻能拉学生一把。可以通过成立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工作研讨沙龙,在新任教师与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板块,不断提升教职工心理健康意识,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增强对学生的共情与指导帮扶能力。而学生队伍中的骨干成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有力协助者,应实现心理工作规范化。建议推进学校朋辈心理互助工作体系建设,搭建全覆盖朋辈教育工作网络,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朋辈队伍培训,使其成为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的有效助力。

四、结语

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痛点,充分了解新时代学生特点和需求,丰富心理育人工作渠道,规范心理育人工作流程,构建心理育人共同体,为国家、社会培养身心健康、自尊自信、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