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4-01-22 22:36齐利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村民农村建设

□齐利平

(山西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对于曾经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特别是贫困县占到全省县域数量的一半以上的区域,曾经是有许多国家级贫困县,现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取山西省研究脱贫地区的乡村建设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意义。对此类县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研究,分析它们“和美乡村”建设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困难,提出“和美乡村”建设针对性的、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其他脱贫地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美乡村”建设提出时间不长,有关“和美乡村”最新理论研究刚刚起步。脱贫地区是乡村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的难点,刚刚摆脱贫困的县乡在“和美乡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既有其特殊性也有脱困地区的共性问题。

一、脱贫地区“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

脱贫后的县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在乡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村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捷,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村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更加宜居。但是作为曾经的国定贫困县和现在的乡村振兴帮扶县,仍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难题直接体现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不是很高,甚至远远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这些脱贫地区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破解难题的经验和教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他们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一些方面。

(一)乡村建设规划存在短板

脱贫后的县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辟乡村振兴新事业的过程中,各个县乡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1.部分乡村规划缺位,体系建设有待健全。建设“和美乡村”首先要绘出新蓝图,因而乡村规划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脱贫县乡大约有44.24%的村庄未编制乡村建设规划书,乡村规划缺位问题明显。例如对山西省武乡县的实地调研证实了这一点,有半数左右的村支书对自己村子未来的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思考不够深入。有的乡村建设规划书内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仅在乡村土地用途管制和产业发展两方面做了浅层次的简单规划,而在乡村治理、文化传承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规划缺位,亟待健全。

2.产业规划缺乏可行性,配套措施落地较难。调研发现,一些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存在同质性太强、实用性太弱、项目设计成果直观性不足的问题,从而使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进程受阻。有的县虽然有56.51%的村支书也意识到目前村庄规划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乡村产业,提高村民收入,但并未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大了产业发展配套措施落地的难度。

(二)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现象突出

通过走访发现有的村民反映公路不停重修,管护不到位。入户巷路硬化不足,部分村路灯照明没有全覆盖,对村民夜间出行造成了不便。调查数据可见当地旱厕改造完成率不高,存在厕所脏乱差情况,粪便清掏不及时等现实问题。部分乡村还存在电压不稳、水质不达标等现象。部分村群众健身器材安置不足,养老(助老)服务设施缺乏,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等等,说明了重建设轻管护这样的问题还是很突出的。

(三)公共服务供给短缺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年轻的一代村民对下一代的教育更加重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将孩子送到城镇或者教育资源更优质的学校就读,农村生源不断向城镇转移,生源数量和质量持续降低,农村教师队伍也不稳定,导致农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停办。另一方面,现存的农村小型学校造成了师资、公共设施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村子还存在村卫生室缺失的情况。有一半村民感觉在村卫生室里看病就医不方便,医疗环境与药品及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的透明公开化需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品质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乡村医生等人员配备不足,群众用药不齐全,医疗水平有待提升,医疗设备亟须升级。

(四)老龄化和空心化严重

脱贫后处在乡村振兴起步阶段的县乡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大批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村子里缺少产业,没有学校,留不住年轻人和孩子。村里大部分是老年人,多数也曾在外打工,由于工伤、年龄大不好找工作、伺候长辈、家里有事等退回到农村,个别村子有少数年轻人也是假期回家暂住,乡村进入重度老龄化,乡村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五)村集体经济薄弱乏力

这些地区大多数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占比很低。资源不足、致富领头人才的缺失会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微薄的村集体资金主要用于乡村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的支出,而村集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缺乏资金支撑,乡村经济再生产能力弱。

(六)内生动力不足

在实地访谈调研中,部分村支书反映村民参与本村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总觉得乡村振兴是村干部的事,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事,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村民头脑中总认为国家就应该给政策、给资金、给扶持,自己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务农收入少、打工机会少成为影响县乡村民家庭收入的两大重要因素。在提高家庭收入方面,村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比较弱。通过访谈了解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民获取的低收入相比于逐年增加的生产成本,以及就近就地就业机会的稀缺使得这类群体的能动性、主动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乡村治理中,村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处于外围旁观的状态,积极性不高,“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较为普遍。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参与度和有效性直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脱贫地区“和美乡村”建设问题解决的途径

“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和美”科学内涵,把脉乡村建设的难点痛点,回应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夯实基础设施,为“和美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农村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宜居的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要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并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202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

1.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面,加强后期管护。近几年广大农村的公路、交通、水电气暖、物流、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个别地方的某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旧存在缺失情况:如天然气、乡村道路、5G基站、供热、住宿条件等配套设施未全覆盖,这对产业集聚、企业入驻、引进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的地方加大建设力度,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硬化路往村覆盖;实现供水供热供气;铺设通信网络;设置物流站点等,扩大基本设施建设的覆盖面,提高普惠性。

对于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应加强后期管护和提升服务水平,如:优化乡村公共交通路线,科学配置运力,让村民出行更加便利;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村民饮水安全;完善“路长制”运行机制,设立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对已建成的硬化路加强管理养护。

2.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农村学校孩子少,规模小,教学质量不高是造成上学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在如何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乡村任教,推进教育均衡上下大力气,如: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乡村任教;城里教师到农村支教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建立乡村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定向培养、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农村的养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建成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半失能、全自理老人的养老服务。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数量少,不能满足当地中度老龄化的需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经营困难,无法提供实际服务。这些是由于集体资金困难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村镇养老中心的财政转移,让养老资源进一步下沉到乡村,有条件的乡村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另外要对村里老人的不同养老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重点解决失能老人的吃饭问题;最后是设置公益岗,脱贫户参与养老助老。

3.完善乡村空间结构。绿化美化乡村空间,使村里街道整洁,都有文化宣传墙,房前屋后种瓜种菜,有的村路两旁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愉悦。绿化美化带来了很强的观赏性。国家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部出台指导意见,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以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推动庭院经济成为脱贫地区的一项重点工作。发展庭院经济要立足当地实际,纳入区域产业发展大局,整村科学规划,找到与市场的对接点。

(二)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空间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突破口。当前脱贫地区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受到村干部能力素质、资源、资金、市场风险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与考验,发展困难。乡村产业不发达使农民缺少创业就业机会和增收的渠道,被动到城里打工。

村干部能力素质是影响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以村为单位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待遇补贴政策等方式吸引能人回村发展;加强村干部培训。对村干部定期开展理论政策培训和参观实践培训,尤其到省内外产业发展好的示范村镇进行学习,拓宽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履职水平;建立村干部激励制度,将村干部的福利待遇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发挥乡村多元价值,丰富新型业态。多数村子是典型的农业村,产业单一,农民没有打工的机会。传统农业村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发展优势,如生态优势、农耕文明、人文资源、传统技艺等,发挥乡村多元价值,使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对于一些村子来说,人口规模小,人口流失严重,要想单打独斗发展经济是困难重重。通过“村村共建”“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来抱团发展。对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可以通过招聘乡村职业经理人进行市场化运作和公司化管理,可以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入股的方式来共同经营。

(三)以精神风貌改善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对于脱贫地区来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调动参与和美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凝心聚力,营造和谐、文明、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增强对各种要素的吸引力。针对目前脱贫地区农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单一、天价彩礼等不良习俗仍然存在,村民自我发展积极性不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1.用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文化建设应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文化器材等的建设,组织本村民间艺人进行文艺表演,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政府定期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让村民的文化生活真正丰富起来。

2.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村规民约中、融入村民的文化活动中、融入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阵地中,组织群众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遗址遗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接受熏陶。

三、结语

脱贫地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能人回乡。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做如何推动人才下乡回乡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做了明确的指导。建设“和美乡村”首先要发挥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中村干部的作用。他们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是农民群众的“大管家”,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要建立在外创业人才交流机制和资源库,让在外人员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通过提高参与感来激发在外人员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动力。对返乡创业为家乡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政府部门要给予荣誉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宣传他们在建设家乡经济、带领乡亲致富中的带头作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勉励他们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继续在乡村振兴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猜你喜欢
村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