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助推竹文化传承的实践
——以象山西周镇为例

2024-01-25 08:02浙江省象山县西周社区教育学院315722
新农村(浙江) 2024年1期
关键词:竹刻竹编学院

浙江省象山县西周社区教育学院(315722) 蔡 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之源。竹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有悠久的竹文化历史,社区学院要从社区教育着手,帮助打造竹文化品牌、整合竹文化资源、宣传竹文化精神、开发竹文化人才等,赋能乡村振兴,融合创新,使竹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1.开展竹文化传承的可行性

(1)竹林资源丰富西周镇是象山县竹林面积最大的乡镇,拥有16.9 万亩(1 亩=667平方米,下同)山林面积,森林覆盖率75%,其中竹林10万多亩,全镇36个行政村,村村有竹林,落眼尽翠绿。竹林种类丰富,有雷竹、青竹、高节竹、水竹、角竹、花哺鸡竹、凤尾竹等, 2018 年西周镇被评为“中国雷竹之乡”。

(2)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坚忍不拔、刚正不阿,象征着谦虚隐忍、矢志不渝的性格。“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点明了西周竹文化的精髓。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周本地就有大量的竹器加工社,是象山最多的竹器加工所在地。竹文化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从春秋时期,当地人就把竹笋作为生产生活资料,成就了现在的西周竹文化。

2.开展竹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1)弘扬传统文化笋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傲雪凌风、劲节坚韧、恬淡闲适、悠然自得、清新安雅。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儒雅洋地区有历史悠久的“耕读文化”“简舍竹刻”“秋竹刻馆”等,有较多的竹文化藏书。让竹文化走进校园,使学生感受竹的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领悟竹子的精神和品格:飘逸而朴素、洁净而不污、虚心而不妄、气节而不屈。

(2)乡村产业振兴需要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竹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象山县西周镇是全国“雷竹之乡”“竹雕之乡”。西周竹产业历史悠久,从业队伍庞大。象山竹根雕成为“浙江新三雕”,其中“德和根艺坊”“宝根阁”以及郑西岙村的竹工艺动态非遗竹编体验馆,游客可体验编织。目前竹编、竹雕企业已达30多家,从业人员近600 多人,产值2 000 多万元,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地区。儒雅洋村的竹刻馆、非遗竹文化馆已陆续完善,促进“非遗”文化与区域旅游的深度融合,推进竹文化传承势在必行。

3.竹文化传承的做法

(1)开发竹文化课程,普及竹文化知识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本地竹文化。2019年西周社区学校编写了《西周竹文化》,作为校本教材,介绍西周文化历史,2020年与县非遗中心合作编撰了《竹编基础》。学院在老年大学开设了竹编、竹刻、竹根雕等课程以及竹文化展示厅,展示西周历史悠久的竹文化传统。学院邀请县竹编大师开展竹编、竹根雕基础教学,目前已办6 期,受到了老年学员和竹编爱好者的好评。2023 年4 月,西周竹文化旅游节中学院被评为竹文化推广与传承教学基地。

二是学院和西周中小学合作开展竹文化传承的相关活动。2020 年5 月,与下沈小学合作开展竹文化艺术节,学院安排教师宣讲“竹精神”“西周本地竹文化”,学生“画竹”“唱竹”。2021 年11 月利用家长开放日,在西周幼儿园开展竹编风筝制作、简易竹刻等课程。学院帮助中小学开发竹文化社团、竹扇舞、竹简诵、竹板打、竹编等特色社团,由学院联系县非遗中心派教师教学相关课程。近年来,学院和各中小学合力创新,构建“竹文化”特色评价,培养学生“竹精神”,根据学生日常综合表现每年评选“竹品少年”,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2)宣传竹文化传统,促进竹文化产业一是每年联合镇政府举办“竹笋节”和“竹文化旅游节”。围绕“竹文化民俗体验”这一主题,开展“笋王”拍卖,全笋宴、抱笋团、烤咸笋、晒笋干等活动。开设“食”尚竹笋展销,游竹乡体验儒雅洋“知秋”非遗竹雕刻文化馆。今年以“扬帆迎亚运、竹韵促共富”为主题,通过农事体验、开展非遗文创展、品尝笋宴美食等系列活动,创新农文旅新业态,完善文旅农新功能,推进当地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非遗+旅游”,促进竹文化传承和竹产业发展。

二是利用每年宁波市终身学习活动周推送本地竹文化展品。2020 年上半年推送竹根雕、竹刻作品,其中“高士行吟”“知秋·莫兰图”获宁波学共体展演优秀奖,学院获宁波市学共体优秀表现团队。

三是联合镇农办对竹编手工业者、楠竹种植用户、竹雕刻作坊进行培训,有80多名业主参加。利用新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等对竹农及竹产品手工业者进行短视频制作,使这些竹产品农户学会制作短视频、品牌营销等电商实操技能。大力促进竹生态产品的产业升级,发展竹生态旅游,如开发竹文化主题公园、竹工艺品特色街,建立竹文化+竹产业+乡村旅游的现代竹经济文化产业链。

4.竹文化传承的对策措施

(1)打造西周竹文化品牌

立足于竹笋资源,大力发展以竹笋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构建以竹文化为核心的产业核心。挖掘竹文化内涵,搭建展示平台,定期开展“竹笋节”“竹文化旅游节”,形成竹生产、竹生活、竹生态为一体的特色竹文化产业。竹产业格局向竹产主导、竹下种养、竹中休闲全域生态方向发展。

(2)提升民俗竹文化建设竹文化博物馆。宣传竹文化历史,展示竹文化传统、竹编、竹雕刻等传统非遗项目,介绍西周竹资源利用情况、竹产业及竹加工业发展现状。开展非物质竹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收集保护竹文化相关艺术作品,补充传统竹文化技艺、诗歌、习语汇编成册,促进竹文化资源有效宣传。

(3)促进竹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要“加‘竹’马力,做‘竹’文章”,植一片竹林,彰显生态;造一张竹纸,领跑行业;编一根竹篾,传承非遗;办一场竹会,融汇全国。以竹产品、竹景观的升级为依托,打造竹工艺街、竹文化主题公园、竹景观景区、竹生活康养基地,朝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强竹文化资源有效利用。

(4)重视竹文化传承人才建设对本地竹工艺匠人、传承者等进行保护。如在郑西岙的手工竹编作坊者、儒雅洋村“简舍竹刻”雕刻馆、张德和竹根雕,学院要联合镇政府对这些竹文化传承者予以补助,对这些竹文化传承者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竹文化创业的领军人才。要壮大非遗竹文化传承人队伍,对非遗爱好者、传承者实行“帮”“扶”“带”“传”等政策,通过村党支部+非遗传承人+群众传承模式,打造一套“支部引路、匠人技艺、群众参与”的非遗人才培训机制。由学院牵头组织竹农、竹手工业者、竹文化爱好者,到优秀竹文化产业区考察学习,提升竹文化传承人才质量。

猜你喜欢
竹刻竹编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百年不朽的竹——竹刻宗师周芷岩的竹刻
学院掠影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