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

2024-01-26 05:48张萍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校本研修应用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论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建立一支由管理者与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培训团队、开发校本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基于线上学习平台构建校内研修共同体等,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技术 中职教师 校本研修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2-0108-03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然而,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通常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为主,每所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水平不一,且此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受众面小,培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何针对本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让教师熟练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呢?笔者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全面了解掌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探讨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笔者对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与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情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信息化培训的形式及培训的内容等五个方面。本次调查对象是我校各个部门不同层次的197位教师,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情况

在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查中,笔者主要针对我校教师目前常用的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方面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8.17%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有18.27%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运用不够熟练;有3.56%的教师从未使用过任何信息技术设备。

(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

针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资源收集、微课视频制作、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等方面是否能满足目前教学要求的调查中,有57.87%的教师认为自己目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有37.06%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制作微课方面不够熟练;有5.07%的教师认为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偏弱,需要进行深度学习。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形式及内容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形式以理论授课为主,一般由学校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请外校专家进校集中培训。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45.70%的教师希望开展分组分专题实操培训;有28.90%的教师希望学校组织统一理论培训并有专人进行系统授课;有25.40%的教师希望组织沙龙研讨会,并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调查中(多选),有85.28%的教师选择教学资源的制作培训;有73.10%的教师选择信息化设备的培训;有57.36%的教师需要常用App介绍的应用培训;有56.85%的教师选择常用办公居家培训,常用的App培训软件以在线协同、云存储和资料转化等为主。另外,针对教学资源制作的信息化工具使用,教师还希望得到资源检索与下载、视屏录制、EV录屏、录屏插件的使用、手机录屏、视频剪辑工具的使用等具体的相关培训。

另外,我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自2017年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来,教师主要利用线上在线教学资源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教师在课前将PPT、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通过实施线上教学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2019年全年评教数据来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平台与教师有效沟通,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幅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从原来的92.00%提高到96.60%;反过来,课堂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升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由管理者与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培训团队

校本培训的优势在于培训内容与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劃深度融合。因此,我校建立一支由校领导、校内教学和信息化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培训团队,校本培训团队包含了培训工作小组和培训师团队。我校建立培训讲师遴选方案,在全校范围内遴选、聘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培训讲师。我校制订了严格的培训讲师团队成员的遴选条件,将校内有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经历,或者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特长的各类教师纳入遴选范围。由于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中职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中,针对相关专业教学所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也不同。为此,我校从每个系(部)中遴选1—2名骨干教师纳入校级培训师团队。此外,培训讲师团队成员的选择还要综合考虑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等。

我校建立培训讲师团队定期学习、交流机制,增强了教师团队的活力;探索制订了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培训讲师团队动态管理。相对我校其他培训而言,信息技术培训不受教学资历等各种条件制约,中青年教师往往是信息技术骨干,也是引领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中坚力量。不同专业的培训既能满足专业教师的培训需求,又可以推动各专业教师信息化应用的交流研讨,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培训团队中,促进全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提升培训实效

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教师,培训内容属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范畴。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如善于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等。中职学校在开发校本培训课程中,应有效利用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作为培训资源。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笔者对学校和教师情况进行调研。首先,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调研,并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中层干部进行关于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访谈,根据访谈情况和调研结果,设定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目标。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对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摸底调研,并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等。最后,笔者依据调研数据及访谈内容,分析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校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结合学校未来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内容。根据调研结果,笔者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课程的总体结构和教学单元进行设计。按照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以及教师需要具备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评价数据分析、协同办公等多种信息技术能力,笔者将校本培训课程划分为媒体采集与处理、微课视频制作、表格数据分析、常用小程序App介绍等多个教学单元。培训讲师团队针对每个教学单元推荐一种较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工具,并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由此明确了教学单元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以及选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

在校本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重点考虑了以下问题:培训内容是否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是否能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化问题,是否有助于提升课堂质量,教师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能否降低工作强度等。为了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笔者通过线上平台将教师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线下培训过程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把完成培训情况纳入教师校内研修的评价体系中。例如,教师在问卷调查中反馈经常用到Excel表格处理数据,但使用Excel表格中的函数工具时存在一定困难,希望可以学会使用Excel表格中的函数工具,并在日常工作中多使用函数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我校校本培训团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VLOOKUP函数的实操培训。培训前,根据部门划分将全校教师安排在11个不同的机房中,每个机房安排两位培训讲师,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由一位主讲教师通过钉钉直播的形式进行函数的讲解及案例演示,然后让教师结合案例在机房进行实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由各个机房的培训讲师现场答疑,促使教师在实操练习中掌握VLOOKUP函数的运用。培训后,结合评价问卷数据分析可知,教师在分组实操培训中能较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希望有更多机会参加同类培训。

(三)基于线上学习平台构建校内研修共同体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层次不一,学校统一对全员进行培训一般耗时长,不够灵活有效,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此,我校通过搭建校内教师信息技术研修平台致力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我校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参照混合式教学方式,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将学习资源和测试题目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同时,我校校本培训团队结合本校教育教学中的优秀案例,以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导入开发“活页式”培训读本,便于教师根据自身的能力基础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资源。这样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应的学习内容,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和测试,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其次,丰富线下选修平台,强化实操能力。信息技术强调实际动手操作,教师只有利用线上学习资源进行实操训练,才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从需求调研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参加实操类信息技术培训。因此,我校按照培训单元开通线下实操的选修平台,让教师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从而补足自身的信息技术短板。最后,构建教师校内研修共同体,通过团队交流研讨,整体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无法预设的。对此,我校通过开设线上研修社区,让教师发布学习讨论、进行线下研修团队互助学习等,由此带来了“雁阵效应”,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氛围,帮助教师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成效

我校建立培训学习、信息化通关考核和教学能力比赛的互认机制,打破了三者之间的壁垒,教师可以将相关通关考核与教学竞赛成绩作为免修培训项目的依据,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对学习结果形成有效的认知。我校还建立了“核心团队+骨干团队”相结合的培训团队运行机制,形成既能动态调整又相对稳定的培训师资力量。核心团队成员由培训工作小组中的教务、信息、教师发展等校内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专家组成,负责根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订相关培训课程计划。培训课程按应用场景类型,划分为数据处理、常用App与低代码开发、视频拍摄与处理、PPT进阶、常用微课视频工具与线上教学平台、素材采集与处理等六个模块。核心成员分别担任各培训模块负责人,从培训师中挑选具有技术特长的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由团队研发课程、制作学习资源等。经过两年的实践,我校面向全校教师推出了六个专题的培训模块,受益教师人数超400人,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我校还建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资源库等三个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以及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6个校级教学资源库,线上资源总数过万,总访问量逾千万人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所取得的成果用于服务本校师生,同时积极向兄弟学校推广应用,其中,我校的线上课程《信息技术》选课人数累计16 503人次、示范教学包被引用1 860次等。

总之,中职学校应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教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教学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今后,笔者将继续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培训赋能: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理念、路径与策略[J].江苏教育,2021(77).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GXZZ JG2020A065)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张萍(1987— ),江西南昌人,教育硕士,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及大数据分析。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校本研修应用能力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浅谈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培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