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纺织材料学”教学研究与探索

2024-01-29 15:21刘美娜郭小云
纺织报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纺织思政专业

王 晓,刘美娜,金 晓,郭小云

(1.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06;2.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706)

1 烟台南山学院“纺织材料学”课程建设现状

纺织工程专业是烟台南山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的重点核心基础课是“纺织材料学”,该课程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重点,从传统意义上的纤维、纱线、织物迅速扩展到装饰、产业用、航空等领域[1],是一门专业性、实验性较强的课程。“纺织材料学”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使用于伟东主编的“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该课程以理论为基础,更注重与实验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涵盖纺织材料“纤维组成与结构→纤维性能→纤维性能与纱线结构→纱线性能→纱线性能与织物结构→织物性能→织物性能与后整理→最终成品”全过程的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以往的课程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以学生动手实验为辅传授知识,忽略了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2 “纺织材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2]因此,该课程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目前,国内各纺织高等院校基本都实行大纺织体系,包括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以及丝绸工程四大领域[3]。其中,“丝绸文化”举世闻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纺织材料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几乎包含了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大半理论知识,思政元素颇为丰富。因此,在新时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挖掘“纺织材料学”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对弘扬优秀传统纺织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纺织材料学”课程思政的开展

3.1 依托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专业兴趣,承担起纺织行业发展的时代重任

纺织工程专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比较低,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需在大学阶段早期对学生加以引导,而“纺织材料学”是学生大学阶段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课,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应用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传播中国传统的纺织技术、纺织文化,让学生了解先人的勤劳与智慧,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例如,讲述蚕丝纤维这一部分内容时,因为中国蚕丝绸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民创造了先进的纺织生产技术和精湛的纺织工艺以及灿烂的纺织文化艺术,可以贯穿中国悠久的蚕丝绸历史以及“丝绸之路”的故事、精湛的丝绸工艺,让学生清楚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一定的联系[4]。又如,讲述差别化、高性能纤维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智能化纺织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防护等领域,阐述纺织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这些都与国家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不可分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与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纺织行业迅猛发展[5],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纺织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信念,学生可通过了解纺织行业的发展培养浓厚的爱国情感,积极承担起行业发展的时代重任。

3.2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对“纺织材料学”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等主题,开展分享交流以及制作PPT、图片、视频等课堂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效果,形成了“文化挖掘-课堂教学-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3.3 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绿色可持续、科技创新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新的定位与发展目标[6]。纺织加工过程涉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废水废气等的排放以及车间生产的噪音等问题,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帮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讲纤维的初加工处理及化学纤维的制造时,纤维的脱胶以及黏胶的制造都会用到碱液,在讲纺织品整理部分内容时,其后整理会用到酸碱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纺织品的印花、染色等环节都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烟台南山学院凭借南山集团办学的先天性优势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实现产教融合,纺织工程专业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密切的产业对接。企业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大多数实践课程都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环节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在洗毛厂会发现设备庞大复杂、气味比较难闻、车间比较潮湿闷热,在纺纱织造车间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且飞花较多,在印染车间会产生部分废液、蒸汽和烧毛发的臭味,所以学生对纺织生产中的一些环节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纺织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学以致用,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大气环境。

3.4 保护纺织非遗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纺织非遗产品主要是各种传统的手工产品,包括纺、织、染、绣等工艺产品以及各种民族传统服饰。大多数非遗属于传统手工技艺的范畴,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失传的风险[7]。因此,对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运用的战略背景下,对于纺织非遗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引入非遗文化,例如染织纹样的设计和苏绣、缂丝、织锦等工艺,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创新设计类活动,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设计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修养,并充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3.5 关注形势,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展示纺织与人类生活、纺织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使纺织元素无处不在

教师应以生活中的纺织元素为切入点,使学生广泛了解现代纺织技术及其产品,并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纺织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性能更加优良、功能更加多样、更加时尚的产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8]。例如2020年年初出现的新冠病毒,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使用的医疗防护产品主要是口罩和防护服,这与纺织材料密切相关。口罩属于非织造材料,其生产采用了熔喷技术,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转型或者扩大规模进行防护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一些即将倒闭的企业抓住机遇迎来了第二次生机。同时,很多科研院所开始研究各种抗菌产品,功能性抗菌纺织品的研发引发了一股热潮。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各种形势机遇拓展研究视野,对所学知识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形势,充分体现纺织与人类生活、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也为学生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导向。

4 “纺织材料学”课程思政开展现存问题

4.1 学生对专业思政不够关注、兴趣不强,对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的理解不深入

为了解决现存问题,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课前学习、课后思考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课中将中国传统纺织文化融入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工匠精神、文化自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等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让学生搜集资料并分析资料,寻找与专业思政的契合点,以专业课程为基准点,辐射至思政内容,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传统纺织文化开展主题课件、视频、图册集等制作的实践活动[9],使学生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的领悟力,使其自觉成为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的传承者。

4.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纺织材料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虽多,但是课程内容比较繁杂,而且课程思政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是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创新模式。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总结归纳,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连续几届的授课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因此,专业课程教师首先需要增强思政意识,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可以创建课程团队,团队人员可以包括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或者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纺织专业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学习,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课程的专业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发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8];最后可以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激励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授课教师的教学视野,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情怀深、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

4.3 体制保障制度不成熟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现有的支持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导致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不完善。要构建“纺织材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首先应推动政府、学校、院系多方协作联动,以现有实践平台为基础,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践平台,与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师生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活动,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其次加大企业资金投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有利于打破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功能单元间的壁垒,消除协调障碍,深度融合和调动各方资源,实现高效运行。

5 结语

思政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性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出现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在“纺织材料学”教学过程中实行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有效的多方协作联动,做好体制机制保障,传播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培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纺织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纺织思政专业
澳洋纺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