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

2024-01-30 21:13邢梦茹
四川建筑 2023年6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满意度课程

周 术, 邢梦茹, 张 肖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0)

[通信作者]张肖(1970—),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更新及既有建筑改造。

1 参与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其主要特征是:教师作为权利和知识的拥有者,从个人角度出发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并通过漫灌式的方式支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教师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容器;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灌入容器,却未充分考虑容器的接受度。由于两者之间不存在平等的对话机会,学生逐渐对寻求问题答案的兴趣丧失,变得无法主动思索,从而导致学生虽接收知识,但并未真正地接受知识,最终沦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无法参与信息的加工,更不能主动地获取、分享和创造知识。

目前,在校大学生群体属于“Z世代”。在我国,基于信息媒介、社会事件、成长周期2个维度,对“Z世代”进行定义,最终确定“Z世代”是指出生于1998-2014年的人群。“Z世代”是伴随着数字与媒体发展的一群人,他们的行为特征同其他的人群有着鲜明的差别,其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包括B站、微博、小红书及豆瓣等App,他们不再局限于线下交流,反而更加依赖且更加熟练于线上交际[1]。伴随着疫情时代的来临,“线上+线下”的综合方式更加常见;同时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与独立性,通过各种方式彰显自己的个性,他们更加热爱个体自由,追求独特思考[2]。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再满足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期待参与到教学环节,能够以主动式地探索、互动式地分享而获取知识。而参与式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恰好可以满足“Z世代”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式学习体验的需求。

2 参与式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参与式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建构者、参与者、创造者,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权力,便于学生获取、探索和建构自己的知识构架。与传统教学相比,参与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互动与参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发生双向互动。

参与式教学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观等理论的基础上[3]。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其学习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创造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创造个人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认知的自我建构,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以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自主地建构个人的知识结构;多元智能观强调个体智能的多元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具备自身擅长的智能,个体的优质智能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展,从而保障个体的智能因素获得更好地发挥。

参与式教学理论在上述3个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合作学习的参与式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及同学主动积极地交流沟通,在物理和心理层面均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智能,使学生得以在互动交流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3 “环境心理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

3.1 “环境心理学”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

本课程是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的基础必修课程、理论课程,是学习完建筑学导论和建筑设计基础以后开设的课程,对建筑和城市设计起着潜移默化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建立人性化的建筑视角。学习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现象,研究其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及与意义。初步学习其研究方法,了解如何进行调查与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等。把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到具体的建筑和城市设计中,从而唤起学生的社会性意识。

在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本次“环境心理学”参与式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多元性的、动态的、弹性的,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性研究能力和创造性交流能力。因此,本课程不仅仅局限于以“参与”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上,更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和学习体验,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参与作业评估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赋予学生权力。

“环境心理学”课程总共8周,课程设置8个专题,包括①研究视野:专业人士与使用者的差异——网络评论;②参与式研究方法:建筑系馆(居住区)使用者需求调研、参与设计、使用后评价;③绘画空间及其体验的流变;④当代博物馆演绎“漫步空间”的3种可能性;⑤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与领域感;⑥格式塔知觉理论及对城市的分析——《拼贴城市》;⑦实体城市/肌理城市——建筑设计的城市视角;⑧街道、广场、邻里可防卫空间”。

3.2 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参与方式需求”调查

参与此次课程的学生包括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共135人。根据专业和人数的不同,总共分成9组,其中建筑学专业为6个小组,城乡规划专业为3个小组。本次参与式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前参与教学组织、课中参与教学讨论和课后参与教学评价3个阶段。在授课前,采用调查问卷法依据课程内容以及客观事实(以往“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本年度参课学生进行“学生参与方式需求”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参课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学号以及专业)和正式问卷两部分。正式问卷主要包括3个调查维度,共10个调查因子:①课前参与教学组织阶段:包括对本门课的学习需求、对8个专题的感兴趣程度;②课中参与教学讨论阶段:包括课堂组织方式、教师集中授课与学生参与授课的时间比值、小组合作完成的适宜人数、ppt汇报时间长度;③课后参与教学评价阶段:包括本门课程的考查形式、评价(打分)方式的满意度、组内成绩分布、以及互动环节希望得到的奖励方式。

问卷发放后,在规定时间内收取问卷,获取13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时,通过赋值“1、2、3、4、5、6、7”来获取学生对不同调查因子的需求和偏好程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的统计程序进行统计,并利用百分比和均值2种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

3.2.1 课前参与教学组织阶段调查结果分析

3.2.1.1 对本门课的学习需求

通过均值分析得出,学生对“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理解建筑在生活中对不同的人群扮演着不同的互动角色(6.15)”和“搭建多学科共生的信息交流平台,培养多元化的思考方式(5.95)”2个训练目标的需求度最高;对“初步掌握简单的调研技术(5.87)”和“掌握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经典理论及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5.77)”等训练目标的需求次之;而对于“锻炼创造性的口头交流和小组协同合作能力(5.59)”的动机需求相对较弱。但总体而言,课程预设的5个训练目标的均值均远远大于4,均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整个课程教学实践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视野开拓、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并基于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意识强调“口头交流能力、小组协同合作能力”在未来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提高它们对该能力训练的重视度。

3.2.1.2 对8个专题的兴趣

通过均值分析得出,学生对“实体城市/肌理城市——建筑设计的城市视角(6.03)”“街道、广场、居住邻里的可防卫空间(5.97)”“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与领域感(5.9)”3个专题课程内容的兴趣度最高;对“格式塔知觉理论及其对城市分析的应用——《拼贴城市》(5.62)”“建筑系馆(居住区)使用者需求调研、参与设计、使用后评价(5.59)”“透视图前后建筑表现空间及其体验的流变(5.54)”3个专题课程内容的兴趣度次之;而对于“当代博物馆演绎‘漫步空间’的3种可能性(5.36)”“研究视野:专业人士与使用者的差异(5.28)”的学习兴趣度相对较弱。但总体而言,课程预设的8个专题的均值均远大于4,均在学生的兴趣范围内。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课程内容会偏重于兴趣度较高的6个专题,同时强调了解其他专题内容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多领域理论知识的认知。

3.2.2 课中参与教学讨论阶段调查结果分析

3.2.2.1 课堂组织方式

通过均值分析得出,学生对“教师讲授重点+学生参与教学+讨论(5.23)”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兴趣度较高;对“完全由教师集中授课(4.92)”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兴趣度较低。因此,本课程确立“师生共建课堂”互动参与式的新型课堂为课堂组织方式。

3.2.2.2 教师集中授课与学生参与授课的时间比值

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46.15%的学生选择“3∶1”; 25.64%的学生选择“1∶1”; 17.95%的学生选择“2∶1”;10.26%的学生选择“1∶2”。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学校对课程时间的安排,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范围,将“教师集中授课与学生参与授课”比值定为“1∶1”。

3.2.2.3 小组合作完成的适宜人数

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学生对“小组人数4~6人(71.8%)”选择度最高;对“小组人数1~3人(20.51%)”选择度次之;而对“小组人数7~10人(7.69%)”选择度较低。因而将小组合作完成的适宜人数定为4~6人。

3.2.2.4 ppt汇报时间长度

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学生对“小组10 min(56.41%)”的汇报时间的满意度最高;对“个人5 min(20.51%)”和“个人3 min(17.95%)”的汇报时间的满意度次之;而对“小组15 min(5.13%)”的ppt汇报时间的满意度较低。在本门课程中,共有9个小组,课程为8周,每个小组汇报2次,考虑到时间的限制性以及学生的选择倾向性,需要设置适宜的汇报时间,因而将“小组10 min”定为ppt汇报时间长度。

3.2.3 课后参与教学评价阶段调查结果分析

3.2.3.1 本门课程的考查形式

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半数的学生选择“ppt随堂汇报+书面提交调查研究报告(论文形式)(53.85%)”;少数的学生选择“ppt随堂汇报+期末笔试考试(25.64%)”;仅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ppt随堂汇报+期末口试考试(20.51%)”。基于半数以上学生的选择,将其设定为课程的考查形式。

3.2.3.2 评价(打分)方式的满意度

通过均值分析得出,学生对“C: 最后一周的笔试用于在小组分数基数上实行加分制,形成个人分数;采用三分级分类法,对应的三级加分标准为6,3,0,总分最高分不超过96分(4.79)。”的打分方式的满意度最高;对“B:将9个工作室分为3组,进行第1轮PK,成绩按3级排序,不打分;然后同一级别3组之间进行第2轮PK,计分方式同PK1;最后成绩为两次的平均位次;两轮排名第一的工作室全体成员免于最后笔试(4.77)。”的评价方式的满意度次之;而对“A:将9个工作室分为3组,进行第1轮PK,成绩按3级排序,不打分;然后同一级别3组之间进行第2轮PK,成绩PK1的基础上按照位次进一步细化,最终得到9个工作室的总排序;两轮排名第一的工作室全体成员免于最后笔试(4.08)。”的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较弱。基于学生的选择,以“B+C”的组合方式作为课程的评价(打分)方式,每个学生的最终得分为小组获得的成绩加上个人笔试(论文)得分,这种打分方式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此次课程中的参与度与公平度。

3.2.3.3 组内成绩分布

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多数的学生选择“小组所有成员统一分数(69.23%)”;仅有少数人选择“根据分工情况,体现个体分数差异(30.77%)”。根据统计结果将组内成绩分布定为“小组所有成员统一分数”。

3.2.3.4 互动环节希望得到的奖励方式

通过均值分析得出,学生对“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证明(用于申请国内外硕士)(5.82)”和“加分,从而实现小组成绩差异(5.28)”的奖励方式的兴趣程度较高;对“如果有考试或提交书面作业的话,可以免考、免提交(4.72)”的奖励方式的兴趣程度次之;而对 “表扬,鼓励即可(4.21)”的奖励方式的兴趣程度较低。但总体而言,前3种方式的均值均远远大于4,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其均作为课堂互动中表现优异的奖励方式。

3.3 “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

课程结束后,及时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参考价值。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课程内容和已经执行的课堂组织方式、考查形式以及评价(打分)方式,设计问卷“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从3个维度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师生共建课堂”的组织方式、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以及课程考核(打分)方式。从这3个维度中提取出11个影响因子,包括“‘教师讲授+学生参与’教与学合作方式、师生合作时间的分配的比例(‘1∶1’)、教师授课、学生PPT汇报、教师对学生汇报的点评、教师分享学习方法+推荐阅读书目、‘ppt汇报+口试+笔试’可选择考核模式、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PK的组队方式、‘学生参与’的打分方式、‘小组统一分数’的打分标准、两轮PK总成绩累计的排序方式”,设置5个程度选项“不满意、比较不满意、适中、比较满意、满意”。通过百分比分析得出,多数学生对本次参与式课程设计“‘师生共建课堂’的组织方式(70.9%)”“课堂教学组织方式(84.64%)”以及“课程考核(打分)方式(73.44%)”是满意的。整体分析下来,此次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是比较成功的,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口头交流能力、小组协同合作能力以及阅读兴趣。

4 结束语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强化下,建筑学也迎来了新的人文主义时代。伴随着数字与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互动参与性的增强,以熟练且依赖于网络化自主获取信息和参与体验的一群人——Z世代为研究对象,开展本科生参与式教学改革,变得迫切且有效。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个层面,探究“教师讲授”单向灌输式的传统课堂形式转变为“师生共建课堂”互动参与式的新型课堂形式的可能性。“环境心理学”课程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围绕“课前参与教学组织、课中参与教学讨论、课后参与教学评价”3个阶段进行改革,整个课程中“参与式”改革主要运用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策略。基于课程全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从“高度活跃的课堂、互动交流的师生、优异的学习成果和满意的课后反映”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有益性,通过此次本科生课程的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可以为研究参与式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基础以及新的研究思路。

猜你喜欢
环境心理学满意度课程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环境心理学在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