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综合防治技术

2024-02-05 12:38唐文颖张路生牛雯雯吴翠霞关秀敏
农业知识 2024年1期
关键词:越冬成虫害虫

唐文颖 张路生 牛雯雯 吴翠霞 关秀敏

作者简介:唐文颖,女,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通讯作者:关秀敏,女,正高级农艺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摘 要: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使用,绿盲蝽从棉田次要害虫逐渐成为主要害虫,其危害日趋加重,本文简述了绿盲蝽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绿盲蝽;防治措施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属半翅目盲蝽科,后丽盲蝽属,又名花叶虫、小臭虫、棉青盲蝽、青色盲蝽、破叶疯等[1]。绿盲蝽在我国分布广泛,除海南、西藏以外,北起黑龙江,南迄两广,西至新疆青海、川滇云贵,东达沿海各省均有分布[2]。绿盲蝽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种类多达38科150余种。由于抗虫棉的广泛使用及栽培结构的调整,绿盲蝽从棉田次要害虫逐渐成为主要害虫,并已成为枣、苹果、桃、梨、樱桃、葡萄、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尤其在枣树上为害较为严重[3]。

1 危害症状

绿盲蝽以刺吸取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使用口针破损细胞,同时分泌出大量唾液,使进食的细胞结构变成泥浆状[4]。绿盲蝽的成、若虫刺吸幼芽、嫩叶、花蕾、幼果等部位,被危害部位细胞坏死或畸形生长,植物幼嫩部位被刺吸后,会出现呈黑点状的伤口,影响正常生长。随着芽的成长成熟,被为害处扩展成不规则破洞,俗称“破头疯”。若棉花的生长点在其子叶期被为害,不再长新芽,仅为2片肥厚的子叶,称为“公棉花”;幼叶被害会使得叶展开为破叶,称为“破叶疯”;幼蕾被害会变为黑色,似荞麦粒,2~3天后脱落;中型蕾被害会使得苞叶张开为“张口蕾”,不久后脱落[5]。若花瓣受害,出现褐色的针刺状小点,造成开花不齐,影响坐果;幼果受害,以刺吸点为中心,形成褐色斑点,被害处果肉停止发育,导致木栓化,严重时果实畸形。

2 发生规律

绿盲蝽一年发生代数随地区变化较大,自北向南每年可发生3~7代,山东一年发生5代(见表1)。越冬卵多产于果树、苜蓿等寄主植物残桩、鳞芽内,少量卵产于枯枝、落叶、杂草上[3]。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为孵化高峰期,期间雨后是卵孵化的高峰时段。越冬卵的孵化期20天左右[6]。绿盲蝽越冬代虫态(第1代)整齐,后期世代重叠,第1代为主害代;第2代成虫于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开始向棉田迁移;第3代成虫多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羽化,第4代成虫于9月初羽化。此后,随着棉花植株的成熟与老化,大部分成虫转移到苜蓿和葎草等寄主上产卵繁殖。第5代成虫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迁至越冬寄主(枣树、苜蓿等)产卵越冬,整个产卵期40天左右[6-8]。在棉花残株上绿盲蝽不能越冬。

绿盲蝽成虫、若虫均比较活泼,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隐蔽性和趋向蕾花期植物产卵的习性。成虫活动主要集中在傍晚至凌晨时分,日间怕阳光照射,停栖在叶背,喜在较湿阴处活动取食。绿盲蝽产卵主要在夜间进行,并将卵产于嫩叶、茎、叶柄、叶脉、嫩蕾组织内;产卵方式是聚产,排列呈一字型[4]。绿盲蝽若虫的绿色与幼嫩组织的颜色相近(见图1)。

植株被危害初期呈黄绿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的坏死点,易被人误认为是病害,从而贻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期。绿盲蝽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明显嗜好绿豆、蚕豆、艾蒿、香菜、茼蒿、蓖麻、凤仙花、葎草、野艾蒿、黄花蒿等寄主植物。绿盲蝽成虫喜食花蜜,并对植物花中的挥发性物质有特殊的趋性。如凤仙花开花前绿盲蝽成虫很少发生,进入花期后成虫数量剧增。花期的蓖麻、大麻、蚕豆、猪毛蒿和野艾蒿等很多植物常吸引绿盲蝽成虫大量聚集[9]。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绿育蝽的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

3 防治措施

绿盲蝽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可在作物及地块间转移危害,防治难度大,因此对其防治应抓住关键防治期,防早防小,统防统治。

3.1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调整作物布局,在早春及时清除地边、果园、沟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可降低越冬基数和田间种群数量。果园、枣园周边应尽量避免种植棉花、大豆、向日葵、白菜等作物,以减少绿盲蝽的适宜转移寄主,降低夏季繁殖量及秋季返回果园、枣园产卵的成虫量。在主要生产田附近种植其他作物来减少绿盲蝽对目的作物的注意,如,在果园连年种植鼠茅草,地面有充足食料,绿盲蝽会留在地下继续取食,不会上树;在枣园周边种植向日葵、玉米,可诱集绿盲蝽成虫,及时喷洒农药;在棉田周边种植3~5m宽的绿豆,集中诱杀。

3.2 物理防治

利用绿盲蝽季节性转移的规律对成虫进行有效防治。6月中下旬成虫大量迁出果园和9月中下旬迁回果园产卵越冬时,田间悬挂性诱捕器,诱杀绿盲蝽成虫,减少迁出和迁入的有效虫源。在果树萌芽前,在树干中下部绑扎诱虫带阻止地面孵化的绿盲蝽若虫上树。

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绿盲蝽的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寄生蜂、捕食性蜘蛛、猎蝽、螳螂等。在绿盲蝽发生初期,可选择放置异色瓢虫卵卡,或喷施苦皮藤素等植物源农药。

3.4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绿盲蝽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保证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要抓好虫源寄主的防治,早春越冬卵孵化前,用化学药剂处理越冬虫源集中危害的绿肥、胡萝卜、甘蓝、白菜留种田及杂草丛生地块,以减少越冬虫源。具体药剂可选氟啶虫胺腈、阿维·啶虫脒、氟啶虫·阿维、烯啶虫胺、氯氟·噻虫啉、噻虫胺等,使用时需根据药剂使用说明施用。

3.5 统防统治

绿盲蝽成虫飞行能力强,单一地块的防治很难降低绿盲蝽区域内的种群数量。因此有条件的地区,防治时应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大面积联合防治,不留空白。打药时间在9∶00以前或17∶00以后。在喷药方法上要以棉尖和果枝尖为重点,从外围向中心喷。一定要對周边或沟渠地块的棉花、杂草以及树木普遍施药。

参考文献

[1] 潘小刚,范婷,潘换来.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J].果农之友,2020(3):31,37.

[2] 张未仲,李捷,周旭凌,等.绿盲蝽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8,8(10):13-18.

[3] 李丽莉,门兴元,于毅,等.果园绿盲蝽的识别与绿色防控[J].落叶果树,2022,54(5):65-67.

[4] 赵明宇.绿盲蝽的为害与治理[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91-93.

[5] 袁峰.农业昆虫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50-354.

[6] 王丽丽,王洪涛,王鹏,等.烟台葡萄绿盲蝽的季节性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2013,39(4):139-142.

[7] 金银利,封洪强,张言芳,等.河南冬枣和葡萄上绿盲蝽种群的季节性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2015,41(2):149-153.

[8] 王丽丽,王洪涛,刘学卿,等.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J].果树学报,2014,21(2):288-291.

[9] 郭予元.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170-1175.

猜你喜欢
越冬成虫害虫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