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为例

2024-02-17 20:03福建省柘荣县第二中学黄其瑞
新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案例道德教学法

□福建省柘荣县第二中学 黄其瑞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本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为例,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局限性要求实施“一案到底”教学法、“一案到底”教学法实际运用中的三大关键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具体操作实践研究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局限性要求实施“一案到底”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个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示矛盾与困惑—开展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体验道德成长—形成行为与行为能力和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通过不断体验感悟、引发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实现从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的过程。遵循这一设计思路,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这一线索只有在学生对其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才会有深入的讨论、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实现道德成长。但是这样的设计,不可避免有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的情境难以代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每一课的导入都是“运用你的经验”栏目,编者设计相关情境,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完成价值观的输入。可是全国各地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用同一套教材,而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以笔者任教的农村学校为例,在教学“走近老师”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时,教材设计的情境是:假如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幼儿园、小学、初中),你会如何形容?在上述的三个不同阶段,教师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有了变化吗?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教材中的案例并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同时也尽量兼顾各个阶层的学生,可是对于从小一起长大,单纯、淳朴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没上过幼儿园,他们的老师基本一样,最重要的是他们还难以具体描述教师的不同以及具体量化教师的帮助,也就难以完成情境的导入。

2.情感难以代入

“走近老师”这一课在“运用你的经验”后,共有3 个探究与分享、1 个相关链接、1 个阅读感悟,如果一个链接用时5 分钟,那么整堂课讲完探究与分享等教师事例,整节课也就结束了。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①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就是5 个例子,这些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情感导入的时间有限;②5 个探究与分享等教材事例共7 个问题,如果每个问题都要经历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引导提问的教学过程,最后引出课文内容的时间就不够了,这样的问题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学生难以价值认同

道德与法治教材每年都会予以更新,教材中的事例也尽量选用当下的实事,可是这样的更新依旧偏慢,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例子也不够鲜活。同时一篇课文用了好几个不同的事例,学生难以建立认同的教学情感,学生只能机械地根据文章的问题,然后得出结论,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也就没有价值认同。

“走近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政治认同)、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后对教师形成更全面的认识(道德修养)、培养与老师的交往能力(健全人格)、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树立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态度,自觉增进师生情谊(责任意识)。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教材精髓的前提下,重新解构教材、编排教材才能真正实现,而“一案到底”教学方法就是其中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呢?顾名思义,“一案”就是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者一段视频,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通过解构教材和案例,有效的设问寻求师生情感的共鸣,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实际运用中的三大关键

“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他的教学法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控三个关键,这事关“一案到底”教学方法的成败。

1.“一案”的选择是基础

“一案到底”教学中所使用的“一案”,是用一个人、一件事、一则话题或者一篇文章等从一而终地贯穿整个教学,“一案”中案例的选择关系着教学情境的构建,是“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基石。教学选取的案例主题首先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同时又必须和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相契合的,只有构建这样的情境,才会实现“一案到底”的教学目标。因为同一篇课文有多个教学目标,教师选择的“一案”又必须是多角度的、综合的和复杂的,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开发出的教案能跟教材完美契合,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2.导学案及教师的引导是重点

“一案到底”教学方法的“一案”,基本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如果学生过于关注案例而忽视了课本内容就本末倒置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案例就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而课前的导学案以及教师的引导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同样的一个课件、一个案例,设置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中要努力突破的桎梏。

3.辅助情境的设计是关键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教学案例是因为教学内容是复杂的,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不丰富的,也难以说服学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延伸情境。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具体操作实践研究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运用,是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案例的集约化,通过一案,使得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1.基于事例选择的“一案到底”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如果不是生活化、故事性强以及身边的例子,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难以完成价值观的输入。以“走近老师”这节课为例,要运用好“一案到底”的教学法,其案例的选择要做好以下几点。

(1)系统性原则。教材本身已经有非常完备的课程逻辑结构,甚至每一课的衔接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一案到底”的教学,实际是对教材的一种重建,在这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系统性”这个原则,这样首先不会造成教材处理的轻重不分,其次会有助于我们把握方向,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在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时,要做好三项准备:一是抓住课标的生情,抓住课本知识的重难点、思想的激发点;二是抓住课本所占的地位、逻辑架构、思维导图与框目关系,把握知识点,以点带面,建立知识系统;三是把握课本编写者的意图,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和重难点,实现学用结合。

笔者在上“走近老师”这一课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学生关注教师,并且了解教师的工作和责任。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知道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针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很多人觉得教师的工作很轻松,你觉得熟悉的林老师工作轻松吗?为什么?二是虽然很多同学喜欢林老师,但是也有一个同学很讨厌林老师,你觉得林老师或者那个学生应该怎么做?因为都是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讨论的时候,学生都言之有物,最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情感性原则。我们之所以选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是因为教材中的事例过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沉浸式的教学情境。所以“一案到底”教学方法成功的基础就是事例的选择,教师在“一案到底”教学方法中选取的事例一般是生活化、娱乐化的视频、故事或者是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文章、视频的选择必须把握两个原则:首先选取的文章、视频是学生喜欢的;其次选取的文章、视频内容丰富,便于加工,符合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以情动人,最终实现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培养有道德、有学识的人的目的。

道德与法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一案到底”教学法强调在具体实践中感受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一案到底的案例选择坚持情感性原则就是坚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真,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选择的一案,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其次,一案的选择有利于教师投入情感,有感染力,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

笔者在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方法的时候,都会事先做一个摸底。在上“走进老师”这一课的时候,会提前咨询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喜欢阅读什么样的文章?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2.基于思辨性建构的“一案到底”教学法

思辨性的问题才会引起学生的真正思考,这也是“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精髓。教材中的事例较难启发学生思考,再加上各种教辅书提供的标准答案,学生更加不会去思考,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精选议题。新课标在课堂指导中给出了35个议题,同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议题式的教学方法,这些议题都不是直问直答的,都是有生活背景的,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确保问题的深度,才有讨论的必要。

在上“走近老师”这节课的时候,笔者以七年级班主任林老师为原型写了一篇文章《和黑板谈一场永不落幕的爱情》,林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跟他们朝夕相处,林老师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这样的文章给他们作为上课的导入,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时候,笔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个月前,你们和林老师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平行线,是错身而过的风景。可是现在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想如果这时候老师离开你的话,你们一定会舍不得,为什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参与度也非常高,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2)巧设问题。新课标认为:重视个案教育,通过选取、创设和运用学生个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具体案例,并就此展开讨论,以实现培养学生价值辨析、道德选择能力。

在上“走近老师”这节课的时候,笔者以《和黑板谈一场永不落幕的爱情》为例,向学生展示了一个问题:你们经常碰到林老师,都很尊敬地叫她“林老师”,可是有一个“人”教了非常多的知识给你们,可是你们从来不叫她老师。这个“人”就是—电脑!①你们为什么不叫电脑老师?②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内事不决问百度”,线上还有小猿搜题,网络可以解决我们的很多问题,那么是否还需要老师?需要老师的话,老师要做什么?

笔者在上“走近老师”这课的时候,虽然林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的讨论也很热烈,但是学生很容易陷入对林老师的单纯喜欢和对其他老师的厌恶上,对林老师的喜欢,要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为什么?对其他教师的厌恶,刚好转到本课的难点,就是接受不同教师的风格。

上述教学中思辨性问题的提出,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他们也愿意去思考、去讨论。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之所以用“一案到底”的方法,就在于脱离教材的桎梏,用自己和学生喜欢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为社会主义培养人的目的,这才是“一案到底”教学方法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案例道德教学法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