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2024-02-17 20:03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中学马文芳
新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课堂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中学 马文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具有深沉的人文内涵和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到位,没有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对此,亟需美术教师对传统文化及其渗透形成正确认识,进而主动优化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手段促进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深度渗透。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

1.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美术学科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而推动传统文化元素渗入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升美术教学的美育效果,更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人物事迹、文化故事具有德育功能,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美术教学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可以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审美取向和高雅的审美品位。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实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综合发展。

2.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下,学生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沉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索传统文化世界,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意识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3.打造高效有趣的美术课堂

推动传统文化元素渗入美术教学可以有效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传统文化元素会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师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主题展开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理解美术知识、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4.促进美术教师职业发展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美术教学,将传统文化元素渗入美术教学需要教师主动创新教学观念,能够推动情境教学、主题探究等先进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这既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也是美术教师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渗透障碍

1.教师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美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效果,现阶段,部分美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影响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在美术教学期间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会增加教学成本,故而不愿意将传统文化元素渗入初中美术教学。

2.教学模式有待优化

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看,现阶段部分美术教师依旧习惯于采取讲授教学的方式,直接讲解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元素,这就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状态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势必降低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同时,讲授式的美术教学导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师生互动明显不足,教师没有带领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是阻碍传统文化元素渗入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

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引进不足

初中美术教材内具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教师并未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挖掘这类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同时,课外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推进美术教学有序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美术教师并未采取措施做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进,没有实现课内外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合。

4.美术课堂创作实践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美术教学期间开展创作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能有效提升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效果。然而,在当前的美术课堂上,部分美术教师并未组织学生开展创作实践,学生处于只听不练的状态,缺乏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和美术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有序渗透。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策略

1.教师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前文提及,部分美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无视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导致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效果不佳。对此,美术教师应当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智育、美育和德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主动采取措施推动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调整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既要设置知识层面的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也要设置德育、美育层面的目标,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元素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高尚品质和精神之美,实现道德和审美层面的发展[1]。

除了转变教学观念以外,教师需要做好自我精进,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价值意蕴解读出来,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期间将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元素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做好铺垫[2]。

2.创设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情境教学可以使美术作品“动”起来,让美术作品在“动”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态之美,并使其产生突出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笔墨丹青”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讲到第二课“借物寓意”的相关内容,但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够扎实,无法顺利理解其中的美术知识,无法体验到其中的情感或意境,给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带来一定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搜集对应的视频、图片等素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素材,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和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具体而言,“借物寓意”这一课涉及荷花,而部分学生未能及时联想到荷花的寓意,此时,教师可以展示荷花摇曳的视频,而后配上周敦颐的《爱莲说》,让学生意识到荷花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可以发现,教师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并且结合语文学科的古文,帮助学生理解荷花寓意,加深对美术知识的印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体验。

3.开展主题探究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传统的讲授式美术课堂存在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情况,并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明显阻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中需要主动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人。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主题探究教学的方式来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主题探究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设置教学主题,教师布置探究任务,以主题为方向,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美术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及其相关内容。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代表名作”时,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设置为“学习古代名作,感悟传统文化”,而后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逐步探索中国古代名作的创作风格、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创作理念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完成上述任务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近现代中国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古代中国画跟近现代中国画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指出,近现代中国画加入了一些西方的艺术理念,而且应用了西方艺术技巧和元素,使中国画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3]。

可以发现,在“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代表名作”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未直接讲解作品及相应知识,而是通过主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中国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理念,使学生在主动的状态下感受传统文化,而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意识到唯有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长久发展。

4.发掘课内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古色古香美术课堂

前文提及,美术教材内有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但教师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开发不足,导致学生未能感悟传统文化,没有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做好课内传统文化元素的发掘,并以此为出发点,打造古色古香的美术课堂,推动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渗透。如前文提及的“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代表名作”教学案例,教师就可以从课内画作出发,对课内画作进行详细介绍,而后带领学生感受《洛神赋图》《步辇图》等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介绍顾恺之、阎立本等画师的生平事迹,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使传统文化元素深度渗透进美术课堂。需要注意的是,发掘课内的传统文化元素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相结合,找到两者的衔接点,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实现美育、德育发展。

5.引入课外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引入课外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丰富课堂内的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题目为“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师可以从古代建筑出发,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亭台楼榭,让学生分析亭台楼榭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而后联系现实世界,思考还有哪些建筑物蕴含有传统文化元素[4]。部分学生在思考以后指出,生活中的石拱桥、木桥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而且加入现代建筑材料,桥身更结实、承重更多,是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

教师一方面需要细心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内外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网络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图片,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课外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需要坚持以课内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避免出现两者不相干的情况。此外,教师也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设计出精美的、高质量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探索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元素的熏陶下实现综合发展。

6.组织学生参与创作实践,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应用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美。换言之,创造美才是美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实践,从而在创作的过程中感悟美、感悟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作实践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富有美感且蕴含传统文化色彩的优秀作品[5]。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教学期间,教师在讲解藏书票的功能和制作技艺,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自制藏书票。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分别采取绘制、滚墨或镂空等方法制作出精美的、个性化的藏书票。相较于讲授式的美术教学,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深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以后,教师要及时予以点评,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秀之处,并让学生分享创作经验,可以有效增进课堂互动,而且学生也会分享自己如何从传统文化和课本内容中获得灵感,有助于全班同学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论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沉魅力,实现人文修养、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于初中美术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深度渗透,美术教师需要主动转变教学认知,意识到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同时推动情境教学、主题探究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好课内外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实践,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多管齐下推动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持续渗透。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