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

2024-02-17 20:0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崔家社区幼儿园
新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游戏家长幼儿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崔家社区幼儿园 于 赞

课程游戏不是将幼儿“散养”,让其无组织、无目标的随意玩耍。教师在课程设计时,从游戏材料搜集、游戏程序规划、游戏角色设定、游戏训练评价等方面展开思考,深入挖掘游戏的育人价值,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学习情境,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建立直观感知,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整合游戏课程资源

幼儿游戏资源丰富,教师具备学情调研意识,深潜幼儿群体,了解幼儿实际学习需求,针对性筛选游戏资源,构建完善的游戏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为提升幼儿综合素养提供有力支持。

1.创设游戏情境

在课堂游戏化设计时,教师对接教育主题,将游戏形式融入语言课程、科学课程、健康课程、艺术课程、社会课程,科学组织相应主题活动。不同幼儿的学力基础、认知水平、兴趣取向等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对此有理性判断,针对不同群体幼儿设计不同的游戏任务内容,让更多幼儿参与到游戏课程中。幼儿有丰富游戏经验积累,教师不妨鼓励幼儿提出游戏建议,为活动提供更多素材支持,激活幼儿的学习思维。

教师在游戏化课程活动设计时,可以选定节日、季节等主题,创设生动的游戏情景。如中秋节时,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以中秋为主题的活动。教师主动询问幼儿对中秋的理解,以及中秋对应的食物、神话故事等问题。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响应,了解中秋要吃月饼,但对于中秋故事了解甚少。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故事,以及“兔儿爷”的由来,中秋的风俗等。动画片的播放能够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认真了解故事内容,明白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家庭圆满、家人团圆。随后,教师出示月饼、兔儿爷玩偶、月景等图片,带领幼儿一起绘制这些形象,让幼儿将中秋节与这些形象相关联,内化中秋相关知识,初步建立民族归属感。

2.交互家园信息

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部分家长对课程游戏化设计不理解,难以实施配合。教师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幼儿的长远发展展开分析,促使其认同游戏化课程的教育理念。在家长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的情况下,家长能主动配合完成学习任务,为延伸训练任务提供保障,发挥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作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家园紧密联系网,以实现家园合作的目标,让幼儿在和谐的成长环境中获得更高质的教育。

教师在家园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实施时,需要与家长达成共识,获得家长的认同。有些家长教育思想比较传统,认为在幼儿园学识字、算术才算是学习,其它活动都是浪费时间。为了让这些教育理念家长的观念转变,教师适时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活动,与家长及时沟通幼儿的各种进步表现,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争取获得家长的全力配合。在手工活动组织时,教师发动幼儿进行材料搜集,邀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手工所需材料,为手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幼儿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泥塑作品等劳动成果,教师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到家园信息交互平台,展示给群中的家长,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每一次成长,达成家园和谐的合作关系。

3.完善评价机制

幼儿对他人的评价比较在意,教师紧抓幼儿的心理特点,制定完整的评价机制,客观评判幼儿的各种行为,引导幼儿学会反思。在评语设计时,教师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以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活动表现、参与兴趣等活动反馈,对自身课程方案设计和活动组织情况进行反思,探寻需要改进之处,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活动的历练效果。

在合作性手工制作活动开展时,教师将幼儿进行五人一组划分,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全力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在班级巡视时,发现有的小组五人围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个步骤,有的小组每人分配一个步骤有序进行;有的小组两两之间一起讨论,落下一个幼儿没有融入小集体;还有的小组内发生了意见分歧。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幼儿在制作环节的各种表现,给予客观评价,不评判是非对错,而是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思考,当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才是适合的。吵架的幼儿能够认识到意见不同是正常的,但沟通要慢慢说、细细说,吵架不能解决问题。教师评价时注重客观性、公平性,挖掘幼儿的优点,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学会反思。

二、丰富游戏课程形式

幼儿是学习实践的主体,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需求,在游戏化课程设计时,增加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元素,丰富活动的形式,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提升活动效果。

1.对接游戏特点

不同教育主题的课程带有不同学科属性,如科学课程具有实验性的特征,而健康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艺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等。为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游戏课程方案设计时,结合课程属性和游戏特点,对接幼儿基本学情,筛选契合度更高的个性化游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同化课程知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新知的兴趣。

教师准备几双筷子和一些乒乓球,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内成员接力将一个桶内的乒乓球用筷子夹运到五米外的另一个桶内,比赛一定时间内哪个组夹乒乓球个数多。幼儿对于这样的比赛任务非常感兴趣,表现十分积极。在运球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用筷子的技巧,还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对于幼儿来说,筷子的运用并不熟练,有一定难度的比赛,并没有让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反而激发了幼儿必胜的斗志,证明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适当加入竞赛的元素,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2.渗透一日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都在幼儿园内完成,将游戏化渗透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鉴于幼儿年龄较小,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角度出发,借助更多的训练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建立规则意识、劳动意识、健康意识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游戏化策略,能够有效延伸训练维度,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品德素养。

教师适当为幼儿的一日生活赋予游戏属性,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如要培养幼儿不浪费水的习惯,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水资源的产生、消耗,以及干旱地区缺水的现状,让其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洗手后关紧水龙头,用洗手水浇花、擦地、冲马桶的良好习惯。教师将游戏活动形式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适时设置一些激励性的小目标,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助力。

3.鼓励自主探索

在游戏化课程组织时,教师适当做留白处理,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间,交还幼儿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凸显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幼儿自主探索环节,教师留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归结幼儿遇到难题的应对方法,当幼儿寻求帮助时,给予相应的方向引导,鼓励幼儿自主思考,而不是盲目给予幼儿帮助,持续干预幼儿的探索。适当组织自主探索学习活动,能够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成长进度,为设计更贴切的活动提供参考。

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够激活幼儿的学习思维,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实践活动组织时,适当融入探索性的分角色扮演游戏,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索发挥空间。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童话故事,或绘本故事内容,让幼儿对故事走向有初步了解,并将幼儿分为不同表演小组,组内成员自行讨论、分配角色,以及剧本设定、道具制作、台词动作等。幼儿对自由发挥的创编活动有探索欲望,能够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一定程度的创编,设计个性化演出方式,将故事演绎地更具趣味性,能够强化实践和观看体验。教师适时组织自主探索活动,为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编剧目等,充分锻炼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三、建立游戏课程保障

游戏化课程兼备软、硬件设施,充足的游戏器材、完善的保护措施、宽阔的游戏场地,将直接影响游戏化课程的推进,尤其是活动安全的保障是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器材的检查、对幼儿行为的监督,避免危险的发生。

1.规划游戏区域

幼儿园有区域活动划分,手工制作有手工区,绘本阅读有阅读区等。教师在现有条件中,规划一块游戏活动区域,作为自由活动场地,带领幼儿进行区域布设,配置不同的功能区,让幼儿有自由选择功能区使用的权利。游戏区域的规划还要结合各类教育主题的需求,将课程内容顺利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幼儿在游戏探索中,成长各项能力,促进游戏化课程的顺利推进。

在幼儿园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对现有活动区域进行科学分配,以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在区域分配时,教师将手工课程、绘画课程、泥塑课程等艺术类课程划分为一个区域,让区域内的材料、工具可以得到反复利用,绘本阅读、故事分享、班会开展等划分为一个区域。在园内布置环节,教师适当增加绿植和鲜花,为幼儿创造接受大自然的机会。为了扩张幼儿的游戏区域,教师对活动区域进行重复利用和改造操作,突破条件带来的局限,满足游戏活动的场地需求,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筛选活动器材

游戏活动器材的选择时,为了避免幼儿长期面对相同的器材产生枯燥感受,教师不妨组织幼儿加入搜集低结构材料,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再次利用,为游戏化课程提供更多选项。搜集废旧物品制作游戏器材,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创造空间,增加游戏活动的灵活性,让幼儿在更多玩法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不仅能突破资金不足的限制,也能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游戏形式的新颖性。

游戏器材、手工制作材料等所需要的材料,有的具有季节性,为了让活动材料能够在需要用时可以搜集到,教师在教室一角设置一个“百宝箱”,鼓励幼儿将搜集到的废旧物品放入这个箱子,并定期对这个箱子内的物品进行整理、归类,以便在需要用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解决材料、器材不足的情况。对于搜集到的物品,教师带领幼儿定期进行梳理,筛选掉带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并对樱桃核、豆子之类的易发霉物品进行晒干处理,延长物品的保存时间,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不同物品的储存条件。教师以安全性为首要筛选前提,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妥善处理,在减少游戏活动意外发生的同时,能够对已具备的材料种类、数量进行细致了解,为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3.注重活动安全

游戏化课程顺利推进的前提是幼儿的安全。在自由活动过程中,幼儿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各种意外,当意外发生后,会让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害怕参加课程游戏。教师对游戏器材严格把控,综合考量区域内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减少意外的发生。幼儿的安全意识较薄弱,教师加强对安全知识的传授,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为游戏化课程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着想,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前,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设计具体的、全面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不同事故的应对之法,以及避免意外发生的排查程序。如手工制作用到的剪刀,教师可以将锋利的铁制剪刀换成塑料的儿童剪刀。对于突出的桌角、花坛角等,用海绵等物进行包裹,防止幼儿碰到。在具体游戏活动内容确定后,教师与其他教师协商后进行演习试练,模仿幼儿的身高尝试游戏活动的所有内容,依据自己的活动体验,确定不同项目的安全程度,以及能否在活动中实施。当教师确认活动项目安全后,再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教师先设计安全应急预案,检查游戏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又亲测了不同游戏项目的安全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幼儿的安全,让幼儿没有后顾之忧的完成演习任务,有效提升游戏课程的教学品质。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规划和实施,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具体活动方案实施时,充分体现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幼儿从材料搜集、活动组织、互动评价等方面展开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同群体的幼儿对游戏有不同的期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好学情调研,推出更多针对性游戏改进方案,对幼儿心理形成触动,满足不同群体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游戏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