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2024-02-18 14:23李苏婷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苏婷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在多元复杂的社会形势中,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入强心针,强化培育的系统思维,厚植培育的历史视野,从而提升培育的有效性。因此,要将伟大建党精神通过思政课课堂、红色资源和以人为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发挥其对价值观培育的引领功能。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培育;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1-0027-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1.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是培育时代新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价值内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发展的源头,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气韵和实践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融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体会革命先辈的情怀与奋斗精神,厚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气质,增强其在新阶段以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拼搏意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伟大建党精神联系密切,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价值观层面的时代延续和价值期待。伟大建党精神是从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和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化中凝结出来的精神要义和价值旨归,它以伟大实践深刻揭示团结一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独立富强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新时代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准则,致力于凝聚社会力量应对当前各种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伟大建党精神内在价值追求的延续。同时,伟大建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的重要来源。从其要素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在国家层面强调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在社会层面强调打破阶级屏障和压迫,实现社会平等;在个人层面强调个人存亡与国家、社会之间的不可分割性。这些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建党精神的一致性,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为其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进一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蕴,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坚定的价值目标、丰富的精神内容、顽强奋斗的实践过程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以精神养精神,以精神唤信心,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引领作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所具有的精神动力,主要表现为它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打下基础。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党带领人民开创一条新道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国家也逐渐独立强大起来。这一切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这让大学生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奋斗热情以及其坚守的信仰、原则兼具理论力量、实践力量,产生信服感,进而愿意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行的。在这意愿的作用下,增强其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的可能性,寻求更科学的认识,形成正确认知。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所体现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还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能力及其斗志,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心理建设。伟大建党精神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浇筑而成的。他们当中有很多青年,稚嫩的肩膀上早已扛上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大旗,许多生命为此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纪。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用伟大斗争故事,引起学生心理共振,增强其爱国之情和奋斗之志。这种强烈的信念感、高尚的价值追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实践精神,在无形中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精神上的反思,使他们思考如何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及让社会变得更好。这种情感的互动、实践的反思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上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其斗志。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思维

伟大建党精神是由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大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双重结合,是系统性的精神力量与价值指引,体现了理想照进现实、现实给予回应的有机互动。它以人为核心,以“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为斗争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的精神系统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推动斗争向纵深发展。我们应当明白,仅凭理想和真理而没有强大的人民力量作为武器的革命斗争,或者没有明确的理想和价值目标来统一思想认识,仅靠人民力量自发地进行斗争,终究会走向失败。正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它所体现出来的理论与现实的系统性力量的薄弱性,是导致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系统性指引下,党才能够带领人民渡过难关,创造奇迹。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串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层面、12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系统把握其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现实发展需求所提出来的,是一套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阐述,其价值目标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互为条件。国家是社会和个人的存在论前提,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是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总体性目标;社会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桥梁,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沟通国家价值目标和个人价值准则的必然环节;个人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国家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取向得以实现的基础[3]。大学生通过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其内在统一性的理解,就不会轻易被一些混乱表象所迷惑而去割裂其整体性,逐渐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强化系统性认知思维。

(三)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底蕴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落地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批判性继承。纵观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农民起义,人民思想意识依旧是被困在封建牢笼里的,没有跳脱出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因而这种革命就会阶段性出现,陷入历史周期律困境。而中国共产党找到新出路,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深刻总结传统思想中积极成分,形成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人们觉醒时代全面开启的重要推动力,无产阶级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不再寄希望于官僚阶层、资产阶级的施舍。因而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据新阶段发展情况凝结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价值样式和话语体系。在关注其时代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培育中寻找其历史性,增强说服力。通过在培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支撑和百年党史的润色。一方面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历史由来和发展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价值观领域的时代性延续,是重要的精神传承与发展。它通过3个层次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这一活动中,实现二者内容的时空对话,为其提供一个有信服力的历史参照物,有利于促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历史联结,拓宽历史视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氛围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生发出许多具体的伟大时代精神,如井冈山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因而,大学生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3个倡导层次是党和人民面对新时代的发展状况做出的阶段性的价值追求。可见,在培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并加深理解。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来,提升培育实效。但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影响融入效果。一方面从教育主体本身出发分析融入困境,另一方面要考察外在环境对融入产生的消极影响,明确重要障碍,为培育活动找准基点,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可能性。

(一)教育主体的有限理性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偏差

马克思主义秉持可知论观点,认为人能够认识世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因为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但同时认识又是有限的,因为每个时代的人因为环境、时间和大脑认知的局限性等问题导致认识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正如恩格斯所言,“绝对地认识着的思维的无限性,也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彼此并列和前后相继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的,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出差错,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4]。这表明人因为个体的有限理性,在一定阶段内并不一定能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产生认知偏差,造成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或曲解。

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教育主体的有限理性是阻碍融入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者的有限理性导致其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的目的和价值引领作用认识不明确,影响其传播效果。部分教育者的认知和思维仍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在开展教学时囿于静态化和抽象化的理论窠臼,课堂仍然是教学“终点”。这会导致教育者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育认知看待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融入,将其作为知识点,侧重于理论层面的灌输。这种单向度的传授方式缺乏实践的互动和教学的持续性,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心理,未能很好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引领作用,影响教育效果。教育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育者能力和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教育者专业性不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理解不彻底,在融入过程中,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学生未能很好地构建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认知系统,造成认知不彻底,理解不深刻。教育对象的有限理性引起对作为主流价值的伟大建党精神的误解和偏见,影响接受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一些传播平台和组织为了某些目的,“会在学生使用过程中,刻意推荐一些戏说历史、揶揄政策、耻笑英雄等错误信息,这些内容不仅腐蚀大学生的思想,而且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5],试图以“非主流”消解主流价值的影响力,歧义化主流价值的内涵和实质。而大学生理论素养还不深刻,实践阅历还不丰富,真假辨析能力还不够强,又具有猎奇、单纯等心理特点,这些内容与大学生认知范畴的有限性叠加,会加剧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误解和偏见。这种误解和偏见会让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也抱有同样的心态和认知,意识不到它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作用,无形中构筑一道心理壁垒,加大融入难度,影响教育效果。

(二)政治认同的式微加剧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疏离

“政治认同是社会个体对特定政治行为主体产生的社会心理反映,是广大社会成员立足具体的政治生活及其政治实践而对某种政治体系自觉萌生的依附和归属的心理或情感”[6],是民心凝聚、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整个社会价值认同问题的重要环节和表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的重组重建、多种文化的交流交融、意识形态的对话交锋等使得社会的政治认同逐渐式微,处于被冲击、淡化和消解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国民对政治现象的关心、执政行为的敏感、政策贯彻的热情和政治价值的关注中,这些表现的冷漠、淡化和质疑是价值失序的直接表现,最终会影响中国社会整体价值认同的实现。”[7]这种负面的社会情绪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传递到大学生生活中,再加上一些不公平、不道德、不平等的社会事件,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认同情况,导致学生对社会和政府的态度存在着矛盾纠结的情感,一些人甚至以“佛系”“躺平”等态度来逃避现实社会。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自己与所处的社会隔离开来,把自己当作社会发展的旁观者,甚至是受害者,期望通过逃离或自我隔离来获得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人把自己与社会发展隔绝开来,忽视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对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不认同不践行。而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和政府坚持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式微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对政府和社会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伟大建党精神等主流价值理念上来,对其有所排斥,出现情感疏离。这容易导致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首先会遭遇学生的心理壁垒,难以打开他们的心扉,造成教育效果不佳。

(三)价值观念多元化淡化伟大建党精神的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更是各种网络平台的忠实用户,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多元化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的立场、观点、视角和思维方式,使大学生主体意识被强化,价值取向更加具有实用性。在这种意识和特征的影响下,他们容易忽视伟大建党精神主流价值的特殊性和引导意义,可能会将其作为众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类型中的一种;而且它与大学生的现实社会体验联系性不强,这可能会使他们难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影响融入效果。另一方面,价值观念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它并不旨在消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本身的文化气质和价值特征,它依赖于本民族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的主导价值提供的土壤而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否则就易陷入价值领域的“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没有主心骨而陷入混乱。然而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快速涌入,人们还来不及反思就已经被动地卷入精神浪潮中,这种“自由多元”的氛围,给人一种感觉,即“可以存在许多不同的、不一致的概念框架和道德框架,有许多不同的具有差异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并不存在一个决定何为‘真理的压倒一切的标准”[8]。这种认知在无形中消解着伟大建党精神一类的主流价值的主导性和引领性,认为社会发展不需要主流价值来给人们的价值生活予以引导,应任其自由生长,而忽视了这最终会走向无序性的危险,让价值领域出现相对主义的困境,引起社会动荡。因而,在这种认知的影响下,是否需要一元的价值引领成为不可忽视的矛盾,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合理性就会遭到质疑,影响其融入效果。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要求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主流价值的引领力和凝聚力,需要教育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各种红色资源,积极创设实践情境,提升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与现实践行,进而促进大学生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一)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实质,提升理论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系统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搭建基本认知框架,为进一步体悟其内涵与实质做准备。

1.提升教育者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行合一性。教育者自身对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知识的理论把握和作为价值的现实践行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性。教育者一方面要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展开自主学习,把握其生成逻辑和发展轨迹,做到真学、真懂,明确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在充分的知识储备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作用,帮助学生厘清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除了课堂的理论阐释,还需要课后的实践引导。教育者自身要做到真信、真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要义,以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践认知。通过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促使学生完善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为践行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2.转变教育方式,善用微观叙事,满足认知需求。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强调可感性和可接受性,单靠说教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要善用微观叙事,从具体的人和事说具体的情和义,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接受性。伟大建党精神背后蕴含着党的百年历史,是由具体的人创造出来的。我们要挖掘百年党史实践中的故事,用故事服务思想教育,善用具有生活气息的情节进行微观叙事,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促进学生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双重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叙事互动性。教育者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共同参与性,让学生也参与到微观叙事过程中,通过与老师的共讲,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要做到教师有输出—学生有输出—教师有回应—学生有输入,在互动中提升教育效果,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善用红色资源,以历史想象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党的百年实践积攒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表现和延续。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通过红色资源直观形象地展示百年来革命先辈的奋斗与拼搏,激发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情感共通与价值共鸣,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沉浸式体验提升情感共鸣。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那段历史的革命记忆,有着强烈的情感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历史想象,在与历史交往中形成情感共鸣。学校要积极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辈,想象革命先辈的困苦与不易,感受革命先辈的意志与责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红色教育基地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打造VR互动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景建模,把平面文字素材、历史遗迹勾勒成它原本的模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相关历史事件。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当时国人的困苦、战争的无情,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明白红色政权建立的艰辛,明确伟大建党精神背后的心血与努力,激发其作为当代青年人更要承担起维护红色政权的历史使命感,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近感。

2.开展红色文艺活动,以青春活力增强教育吸引力。文艺活动活泼生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我们应积极开展红色文艺活动,以青春活力的文化形式走近大学生,创建良好育人氛围。我们可以组织党史主题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组织生活会、党史知识竞赛等,既有理论式的活动,又有趣味性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想象图景,更具有参与感,减少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心理距离,提升认同度。同时还可以举办红色庆典、红歌会等,把学生喜爱的网络歌曲与党史相结合进行改编,如“五四”特别版《错位时空》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巨大触动和无限想象,歌词极具感染力,充满爱国主义情怀,能从中感受到先辈们披荆斩棘、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些形式多样、情感强烈的红色文艺活动,让学生心中的历史图景更加丰满,想象更加有力坚定;通过时空对话与革命先辈形成情感共鸣,接过历史的重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深化社会实践,以具体行动感悟个人历史使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关键在于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要引导大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实践价值和要求,体验共产党人以人为中心的实践精神,通过在做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和价值引领力的认识,增强其入心入行的可能性,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积极应对价值观念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生党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主动组织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重要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情况,是联结党和学生群体最直接的桥梁。学生党员在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中,要积极为同学服务,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例如,在疫情期间,学生党员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承担起校园各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党,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其次,学校要积极拓宽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渠道,不仅要开展校内志愿服务,还要围绕学生特点积极搭建社会志愿服务平台,给学生多样化的实践体验。通过校内志愿服务让学生服务学生,利用同辈群体的内聚力吸引其他同学参与进来。在受到态度认真、思想积极的同学的服务后,其他同学可能会受其影响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奉献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品德素养。通过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街道等地,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重要性和价值。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共筑美好明天。学校通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近社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时代的课题与任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整合差异、凝聚共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内外矛盾。伟大建党精神引导着革命先辈走过无数磨难,击退强大敌人,带领人民走向新生活。它是由党的百年实践凝结而成的,具有强大的现实性和价值引领力。基于理论与实践双重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7-2(01).

[3]孙伟平.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1:474-48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38.

[5]孙璐杨,伍志燕.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8):117-123.

[6]王维平,陈雅.中国共产党以政治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启迪[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28-37.

[7][8]张彦.价值排序与核心价值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83-84;23.

(责任编辑:王岚)

The Value Meaning, Realistic Dilemma and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LI Sut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As the source of the spirit of the CPC,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has internal consistency with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It can inject a strong shot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current diversified and complex social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of cultivation, and deepen the historical vision of cultiv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ivati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s, red resources, and peoplecentered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and to play its leading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values.

Key words: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value cultivation; value leading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