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4-02-18 22:46张诗博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智能算法大数据

张诗博

[摘要]高校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难以完全克服教学与实践间、思政课与其他课程间、不同部门间相互分离的局面。在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能够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新的动能。人工智能的功能与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知、情、信、意、行转化的全过程。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能够增强知识体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度,促进学生对思政课和学科思政的教育内容进行再内化与再建构。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上下、校内校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协同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的同时,还应厘定人工智能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的运用范围,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尺度与边界。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大思政课”;大数据;智能算法;智能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1-0073-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1.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强化立德树人,聚力铸魂育人,大力培育时代新人,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说,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改革的重点。202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了“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方向改革的同时,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但使信息呈现出高度互联化、泛在化、全时化、互动化的特征,而且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个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人工智能凭借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能够进一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中。

一、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理论逻辑

迈入数智时代,人工智能通过各种关键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把数据转化为知识,使机器实现思考、推理的认知智能[1]。人工智能为人们观察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手段,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人工智能能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何以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其理论前提与底层逻辑还有待深入探讨。

(一)数据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度

人工智能技术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人工智能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赋能效应,决定了它可以成为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第一,以数据为驱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能够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数智时代,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数据本身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它是可以供劳动者加工、提炼出信息与知识的原材料。经过人们对数据的记录、连接和分析,包含有信息的数据附加在实体要素上。数据的应用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业务系统的运行,更重要的是,经过分析后的数据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数智决策,尤其是具有海量数据规模的大数据,甚至可以引发实践活动的变革。

由于数据要素具有数智决策的应用价值,因此数据对于高校“大思政课”来说,是极具参考意义的数字资源。数字平台在汇集高校管理部门的学籍数据、教务部门的学情数据、学工系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数据之后,通过联合学生心理、生理的各类指标参数及其社交网络生存状况进行个体建模,能够将学生的心理活动转化成人工智能系统可接收处理的数字信号。计算机模型对数据处理、深度挖掘,再利用AI技术进行深度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就能精准地描绘学生数字画像,从而使高校精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偏好,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画像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可见,数据驱动为高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量化研究的手段,并且可以建立起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的宏观观察指标。对于高校来说,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相关数据,能够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决策帮助,“大思政课”中的各项工作均可被数据赋能。

第二,在人工智能知识驱动的作用下,高校“大思政课”能有效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人工智能面向因果推理的机器学习,能够关联融合多模态学生数据,并结合大学生浏览平台时的多维信息进行建模。人工智能是将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结合在一起,从而具备深度学习的推理引擎。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持续学习算法,提高自身的推理能力。随着新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系统,智能系统会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这对于多维度理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有一定差别,如果发挥人工智能知识驱动与数智决策方面的作用,那么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学校就能准确地掌握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置各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大思政课” 的教育内容将会贴近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另一方面,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规律、现实需求和心理发展过程进行个性化分析,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身心状况,人工智能技术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或教学资源的精准推荐,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契合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和道德需要,教学内容的精准度可以不断提升。

(二)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嵌入

人工智能是由类脑智能机理综合起来的智能系统,其目的是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的意识与智力活动,可以直接对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产生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嵌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第一,人工智能促进高校“大思政课”教育场景的重构。人工智能是将很多人的智能集聚融合起来变成群体智能,把原来人工知识表达发展为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以模拟实现人的感性智能、理性智能和行为动作。正是由于人工智能是从人的语言、沟通等认知发展的根源入手,因此在它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交流、理论内化和外化应用等环节时,高校“大思政课”教学的各个要素将被重组。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高校“大思政课”的教育场景被重塑。人工智能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虚拟现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和构想性等特征,同时,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个体的自觉能力,又是在感性与理性交融中逐渐形成。情景化设定、体验性学习是知识内化于心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展开理论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础。由虚拟现实场景、增强现实场景打造的“大思政课”学习空间,开启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沟通的渠道,增强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在场感。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视觉、触觉、运动等感官体验,使之置身于计算机系统所创造的环境中。当他们感受到虚拟世界电信号的刺激时,便会造成心理沉浸,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同身受的情感,形成思维共鸣。另一方面,虚拟现实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虚拟现实场景增强了受教育者与环境以及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当受教育者进入虚拟现实空间时,VR/AR技术让受教育者与环境相互作用,受教育者进行某种操作,周围的环境也会做出某种反应。虚拟仿真教育为大学生与客观现实之间搭建起了交流互动的场景。大学生在这种交互活动中,能够建立起独特的情感链接。他们通过自己的感觉经验形成认知,探索客观世界的真理。这不但强化了大学生的主观情感,而且更容易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自主性,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再内化与再建构。

第二,人工智能推动信息传播范式升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数智时代的大学生更加依赖于数字媒体来获取信息,他们对数字媒体内容的需求是多样的。这同时也说明,数字媒体打造出来的拟态环境会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今,人工智能让信息传播更具实效性。在信息内容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人工编辑模式转变成为人机协同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媒体可以实现信息来源智能化、内容制作定制化、内容策划与推广个性化以及用户认知体验场景化等传播方式的转变[2]。可见,人工智能更新了人与技术、人与机器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这种借助智能设备的新型信息传播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大思政课”借助于新媒体、视频号等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内向课外、从校内向校外、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构建起纵向贯穿全学段、横向贯通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过程。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大学生和高校平台,从而打破不同大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鸿沟。在以网络空间为媒介的虚拟教育空间中,人工智能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通过与学生远程互动,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比如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以“元宇宙数字空间”的形式搭建起线上虚拟场景,为观众打造“两会第二现场”。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便携式设备,进入“元宇宙演播厅”,进行虚拟社交互动、观看直播访谈、两会建言及话题讨论等[3]。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融入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当中,这不但发掘了生活本身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且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三)平台化:多方协同与资源共享

数智时代,很多业务部门采取了平台化的组织形式。互联网平台通过连接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来调节不同的群体,使各类群体能够通过平台进行互动、沟通。互联网平台用点对点、端对端的交互式连接方式,取代了过去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平面连接。如果将智慧化平台运用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那么平台化的组织管理形式将对教育过程中的结构关系进行重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第一,互联网平台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和联通,为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条件。数智时代,互联网平台将不同的用户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了互动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因此而成为数据聚合、交互的场所,不仅各类数据都汇聚在平台之中,而且数据可以跨时间跨地域地快速流通。平台中的数据具有安全透明、异构多样、智能运算、自动执行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而生成海量化、多样化、快捷化、价值化的信息,可以打破信息流动的壁垒。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推动高校实现跨部门信息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数据的获取、知识的组织和教育内容设计被置于数字化时空场景之中。互联网平台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师生纳入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大系统。在任何有数字交互的地方,用户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操作。互联网平台就好比“大思政课”数据资源的集散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登录平台随时可以上传或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的数据架构,使信息流动呈现出非地域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思想政治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交互发生在许多相互关联的空间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仅从课堂内扩大到课堂外,还从某一固定的区域拓展到全国各地。互联网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空间限制,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将网络延迟控制在0.5秒以内,它拉近了主讲端老师和助讲端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各地的大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听取思政“金课”。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紛纷以云端平台为契机,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示范课程,搭建起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第二,互联网平台分布式的数据交互管理模式,有利于多主体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平台用分布式的数据交互取代了传统的分层管理模式。原有的自上而下单向度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由多中心、多端口协同式管理。互联网平台点对点的网络拓扑结构,使所有主体都参与其中,在权限内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成为数据贡献者,进而降低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4]。互联网平台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处理模式,更有利于发挥各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此外,互联网平台还为用户提供工具,使其构建自己所需要的模块。诸如各种集体备课中心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开发人员可以为其创建应用程序,为高校教师备课或者教学管理提供一体化服务。而互联网平台最主要的作用,则是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来调节不同教育主体的活动,使“大思政课”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第三,互联网平台的资源优势及其对多元主体的协调,更有利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需要调动大量的课程资源,只有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互联网平台,才能实现跨系统的操作,满足“大思政课”的教学需求。海量资源以及多元教育主体汇聚在互联网平台中,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上不但存储着海量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而且多种课程资源均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处理中枢。这样,两类课程资源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通过软硬件进行高效整理与深度分析,建立起有机联系。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化软件挖掘各类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给科任教师,帮助其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连接,实现跨时间跨地域的协作。在互联网平台中思政课教师的协同下,课程更易于提炼出课程思政元素。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与各类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共同协作,挖掘提炼各科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通过课程思政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整合处于不同时空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破解傳统课堂灌输模式困境,克服教学与实践之间、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相互分离的局面。在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高校“大思政课”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的知识学习、跨界面认知学习推理、人机协同的优势,可以有效改进高校“大思政课”的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协同性,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新的驱动力。

(一)推动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要素的融合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等方面构成。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大思政课”深度融合,意味着对高校“大思政课”基本要素进行重组。

在教育环境方面,人工智能不但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信息传播范式升级,而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得到重构。虚拟现实技术将现实中的教育场景投射到数字空间中,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创设一定的教育场景,为受教育者打造出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通过学习环境的设定,使学生从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形成对世界的科学认知。在教育内容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原有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重新进行挖掘、筛选与整合。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准推荐,智能平台的数据架构克服了不同课程之间知识流动的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了专业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相分离的局面,增强了高校“大思政课”的开放性。在教育主体方面,互联网平台将不同用户集中在一起,其交互性的连接方式推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教师、高校管理部门、社会组织机构的协同性增强,多方教育主体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进一步形成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在教育客体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信息交流方式的重构,以及对人脑智能的模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作用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动,提升了高校“大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突破了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得到深化和升华。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对各个教育要素进行革新,从技术层面将教育要素揉合在一起,使高校“大思政课”呈现出新的样态,并且朝着综合性、系统性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过程的综合性构建

在重塑教育要素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加强了教学与实践、理论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使“大思政课”教育过程更加符合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规律。

第一,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高校“大思政课”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纵向深挖。人工智能对虚拟教育场景的打造、对大学生个性需求的挖掘,使“大思政课”能够精确地从认知、情感、行动等方面找到着力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理论与情感、意志与行动的矛盾运动当中。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各种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使教育者及时掌握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 以便对教育的实施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它推动教育场景在时空上横向扩展。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数据要素实现了教学业务的贯通。数据的自由流动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高校“大思政课”的教育场域得到极大的延伸。数据要素在新的业务需求和场景中汇聚融合,推动了信息流通方式升级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为理论与现实之间、教学与实践之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搭建起融通的桥梁。

由此可见,高校“大思政课”的整个教育过程被数据要素重新架构,人工智能以技术手段推动了高校“大思政课”进行全时空全过程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纵向上的质量与深度,还是横向覆盖的范围,都能极大地得到改观。

(三)凸显高校“大思政课”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能够将数据变成知识,形成各项决策的数据驱动,激发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高校“大思政课”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不可避免地被数据信息所中介、所架构。然而人工智能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仍然是围绕人的思想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对高校“大思政课”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目的是要回到“人”本身上来,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改变。

人工智能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以实现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为目标,其核心是算法、算力与数据。对于高校“大思政课”来说,它主要通过数据挖掘、量化研究等科学化的方法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意味着高校“大思政课”不再单纯地依赖于经验判断和主观考察,而是通过算法和程序,对高校“大思政课”进行资源整合与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人工智能的运用提高了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将高校“大思政课”建立在技术理性的基础上。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不但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它还包含着一定的人文性内蕴。尽管人工智能是围绕数据采集与处理、人机交互展开的,然而其核心技术的运用始终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比如,相当一部分数据要素体现的是受教育者的信息特征,它將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投射在计算机数字符号上来,对受教育者的特征、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关系用数据表示出来。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有感情、有尊严、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人,力求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度把握。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通过技术手段,缓解了高校“大思政课”在区域、校际、个体之间发展不均衡状况,维护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由于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了信息流动的范式,因此它能够为高校名师和全国教育资源打造集聚的平台,为大学生创设出各种虚拟教育场景。这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协调发展,使理论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之间形成有益补充,实现教学资源与大学生个人之间的个性化匹配。从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可以看出,其应用的根本目的是将受教育者作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出发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到“人”本身上来,力求做到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在哪里。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是以“智能决策、个性化服务、协同育人”为实践理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平台建设,以及创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情境,提升高校“大思政课”的精准度、系统性和引导力,着力培养大学生在思维与实践方面的自主能力,实现铸魂育人的终极目标。

(一)夯实资源整合的大数据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中的信息和趋势,从数据中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因此,高校“大思政课”资源整合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这时,智慧数据中心就如同面向高校的智慧大脑,在高校“大思政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慧数据中心主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它以数字平台为媒介,建立起从连接到供给的信息数据流。智慧数据中心首先要做的是汇集大学生的学情数据、社会实践数据、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数据等,将学生的各项活动数据转化成智能化系统可接收处理的数字信号。然后,智慧数据中心联合学生心理、生理的各类指标参数及其社交网络生存状况进行个体建模,进行大数据分析。智慧数据中心收集汇总的不仅仅是学生数据,教学数据也是其加工处理的对象。智慧数据中心可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教学数据进行高效整理与深度分析。其数据具有安全透明、异构多样、智能运算、自动执行等特点,运用智能算法能够完成不同体量知识单元的拆分重组,形成适应不同学生个体认知框架的知识体例。

如果说大数据是资源整合的基础,那么智慧数据中心则能够为高校“大思政课”提供智能化的决策参考。一旦拥有了对海量数据与学习环境的自主决策机制,那么高校“大思政课”便可以此为依据,在数据支撑下分析甚至重建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并自主作出方案优化,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精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5]。

(二)构建思政大课堂的泛在学习环境

人工智能在优化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过程的同时,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存在方式。在人工智能创设的虚拟空间中,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以符号、数据、信息等形式进行的。以符号、数据、信息为介质的交互模式,为高校“大思政课”打造了泛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人工智能通过泛在连接为人们建立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彼此映射、实时交互、相互平行的数字世界。在以网络空间为媒介的虚拟教育空间中,VR/AR技术连接起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机器视觉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大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南湖红船中共一大、遵义会议,甚至南昌起义的战斗场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都被真实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可以有效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技能情景训练,为大学生提供互动性的学习体验。之所以将空间场景建设作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是因为它为大学生提供了思政大课堂的泛在学习环境,大学生能够在真实学习环境与智能虚拟学习环境相互融合、无缝衔接之中,获得学习支持服务。同时,智能交互的虚拟教育场景建设,能够推动大学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实践,增强高校“大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

对于高校“大思政课”来说,智能平台是实现泛在连接的基础设施,搭建智能化平台能够帮助高校获得有效数据,释放大数据驱动效能,进行跨部门的数据整合,进而赋能和服务于各类教育主体。

数字平台作为数智时代新型的数字媒介,正在不断汲取开放的、有价值的资源,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各项业务实现“全连接、全共享、全融合、全链条”。为了整合各个地方的师资力量,使教学资源更具共享性、开放性,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出要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重要抓手,全面优化优质资源供给服务。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一些高校还创设了思政课资讯平台、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等一系列重要平台[6]。

建立一体化的智慧数字平台,能够促进高校“大思政课”的多方协同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应以人工智能为驱动,以搭建“大平台”为契机,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不同教育者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起高校“大思政课”的协同合作机制。

(四)把握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大思政课”的尺度与边界

在高校“大思政课”的教育方法上,需坚持以直接、正面的教育为主,以人工智能为辅。人工智能技术固然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但过度使用却会放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科技理性的滥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分辨能力。人工智能的运用应适度适当,始终恪守技术伦理的底线。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行过程中,数据体现了计算机符号与人之间的对象关系。要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价值,那么受教育者在数字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变得客体化。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人工智能,人类将越来越深度地卷入“平台化生存”的状态,方方面面的个人数据将聚合成一个个“数据化的自我”。其结果是现实社会中的主体不断被转化为数据人,并被嵌入巨大的算法治理的框架中[7]。在研究人工智能如何賦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及发展状况,采纳与结合质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要反思科学主义思潮,防止人工智能背后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侵蚀。比如,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大思政课”必然要汇聚大量数据,在发挥数据要素赋能效应时,需充分注重数据隐私,保护个人的数据安全。应通过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措施,严格规定数据采集的范围。明确规范哪些与高校“大思政课”有关的公开数据可以采集,哪些个人数据不应纳入被采集的范围。同时加强对高校数据采集、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等过程的监控管理,把数据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实践中,要把握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大思政课”的尺度与边界,建立相应的制度规则,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赋能效应。

四、结语

人工智能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使其具备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的特征,它推动了高校“大思政课”教育要素的融合创新,增强了高校“大思政课”的协同性、精准度与人文性。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要求,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教学改革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走向,这为高校“大思政课”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

参考文献:

[1]赵刚.数据要素: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97.

[2]赵玉宏.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传播生态[N].光明日报,2023-05-28(14).

[3]赵佳茹.两会观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元宇宙报道有新意[EB/OL].https://new.qq.com/rain/a/20230308A08DVC00,2023-03.

[4]唐良虎,吴满意.区块链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核心要旨及实践理路[J].理论导刊,2023(03):112-117.

[5]胡华.人工智能驱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技术逻辑、价值遵循与目标旨归[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30-37,128.

[6]人民日报记者.中国人民大学:举全校之力办好思政“金课” [N].人民日报,2022-05-29(04).

[7]蓝江.一般数据、虚体与数字资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229.

(责任编辑:王岚)

The Theoretical Logic, Value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nabl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ZHANG Shibo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is still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overcom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practice,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other courses, and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In the digital backgrou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provide new momentu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termine that it can be embedd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knowledge, emotion, faith, intention and action transform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fit between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reinternalize and re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disciplin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reaks through the time and space restri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or school, and promotes the multiparty coord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Whil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mpowering eff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 should als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firm the scale and bounda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g data; intelligent algorithm; intelligent platform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智能算法大数据
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在发电机主绝缘状态评估领域的应用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基于超像素的图像智能算法在矿物颗粒分割中的应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从鸡群算法看群体智能算法的发展趋势
改进的多目标快速群搜索算法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