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逻辑、向度与限度

2024-02-18 22:46刘白杨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赋能大思政课

刘白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思政课”已成为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工具,而“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时空相逢,二者目标上的统一性、内容上的融通性、方法上的协同性,反映了“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彰显了“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呈现出以“大格局”重塑高校劳动教育形态、以“大课堂”拓展高校劳动教育场域、以“大平台”丰富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以“大师资”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师资联动等向度。“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运作是一个复杂且牵涉众多的过程,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规避和调适的风险和倾向。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校劳动教育;赋能;思政劳育共同体;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1-008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1.014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结合新的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意见》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大思政课”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变革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举措。由于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大思政课”必然全面而深刻地影响高校劳动教育,成为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工具。全面考察“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向度,深刻反思“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限度,是开拓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题中要义。

一、“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出发,将思政课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铸魂育人成效显著。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当下,“大思政课”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展开、快速推进,并成为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一)“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时空相逢

为什么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大思政课”的赋能?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劳动教育始终与党的各项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近些年来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被淡化和弱化,尤其是在应试升学导向下,劳动的育人功能被边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以及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青少年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懂劳动的问题较为突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新征程呼唤新教育,改革创新高校劳动教育,全面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已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需要“大思政课”的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凝聚多方力量,调动多种资源,并构建完善可行的劳动教育体系。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绝佳契机。恰在此时,“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不期而遇,正在全面推进的“大思政课”建设必定会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高度契合

为什么“大思政课”能够赋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由于“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一是“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统一性。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分别对应个体发展中“德”与“劳”的维度,二者看似互不相关,实质上不但关系密切、相互促进,而且最终要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总维度。具体而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大思政课”建设虽然在教学理念、范式、方法、资源、载体等方面做了重大变革,但其目标旨归不仅没有发生变化,反而更有力地指向了立德树人使命。高校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奋斗、奉献精神,围绕就业和创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具备密切结合专业的、适应新科技发展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很显然,我国的高校劳动教育绝非开展形式上的劳动或实践,它具有完備的教育要素,是高等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活动[1]。可以说,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能力无一不是“立德”之内容,无一不是“树人”之指向,无一不渗透在中国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环节之中。

二是“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具有融通性。“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所指向的一种新课程形态,其性质仍是思政课,具有思政课的属性、意义和要求[2]。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很庞大,“大思政课”更是进一步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它与高校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融通性。这种融通性表现在:一方面,“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二者的教学内容有重合性。例如,二者都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要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讲清楚劳动的内涵、属性、价值和意义;都要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都得从道德、法律等角度讲授劳动伦理、职业道德、创新教育等内容。另一方面,二者可以相互配合达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互促。“大思政课”和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各有侧重,它们所涵盖和依托的课程、载体、平台各有不同,具体实施过程也有所不同,因而二者相互配合不仅可以避免简单重复,而且有利于在教学内容上互促共进。

三是“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方法具有协同性。“大思政课”要求充分建构社会大课堂,主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和启发性等教学方式,而高校劳动教育则要求构建以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为主、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教育体系。二者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都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强调利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引领学生广泛地深入日常世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二者可以从方法上开展合作协同,例如研学、研讨、情景展示等方法,以及场馆参观、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方式,都是“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广泛运用的方法方式,在方式方法上开展合作,往往有一举多得之效。这种协同性为“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

二、“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向度

“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二者之间高度契合,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离不开“大思政课”的赋能。那么,“大思政课”如何赋能高校劳动教育?

(一)以“大格局”重塑高校劳动教育形态

很长时间以来,劳动教育始终存在“体系化构建不足”[3]等问题,因此,《意见》中多次提及“体系”一词,明确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并就此作出一系列规定。劳动教育的体系化建构呼唤劳动教育形态的变革。一般来说,教育形态是教育存在的形式和状态,由时间、空间、组织方式、结构状态等要素组成。其应然形态按组织主体划分,包括学校劳育、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等;按组织形式划分,包括理论劳育、实践劳育等;按课程类型划分,包括劳育课程、思政劳育、专业劳育等。“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时空相逢为高校劳动教育形态的重塑赋予了新动能,具体表现在:“大思政课”以其育人“大格局”打破了时空、主体、形式等限制,创新一种教育形态,推动构筑一种高校劳动教育新形态——“思政劳育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引,以劳动教育协助思政教育改革、以思政教育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形成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协同共生的教育共同体,它本质上是价值共同体。

“大思政课”是一种大格局,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大格局带来大联合:“大思政课”犹如强力胶,将思政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粘连在一起。从一定程度上讲,在“大思政课”的大格局下,我们可以“将劳动教育视为‘大思政课课程群的组成部分”[4],这当然不是说要从学科和课程体系上将其纳入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程,而是将高校劳动教育的知识、态度、价值方面的许多重要目标纳入“大思政课”的目标要求之中,凸显高校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定位。大格局带来大协同:“大思政课”又如融合剂,推动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发生融合质变。“大思政课”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从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推进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这个融合过程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发挥优势互补、聚合发力的叠加效应。大格局带来大延展:“大思政课”还如催化剂,可以提高高校劳动教育各要素的延展性。高校劳动教育由时间、空间、组织方式、结构状态等必要的教育要素组成,并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大思政课”因其自身的大格局,可以丰富延展高校劳动教育的要素,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总而言之,通过大联合、大协同、大延展,“大思政课”可以推动教育变革,构筑新型的高校劳动教育形态。

(二)以“大课堂”拓展高校劳动教育场域

场域属于社会学范畴,指向的是社会关系的空间构型。教育场域是指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于特定的人及其行为实践的、以教育力构成意义或功能区分的时空构型[5]。也就是说,教育场域的本质是一种旨在生成教育力量和达成教育目标、呈现为各种关系形式的“场”,它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更是一种形塑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构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社会空间是以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和社会关系所构成的。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激活教育场域中的各要素、促进要素间的互动融合,尤其是推进教育主体与社会世界的“相互占有”,构建关系网络、拓展教育场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为劳动教育构建教育场域似乎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长期以来,高校劳动教育的“非教育化”“非课程化”[6]倾向比较严重,劳动教育的教育元素被淡化,劳动教育的范畴被窄化为教育定位模糊、教学内容不明、教学实施自由度过大的某一实践或活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高校劳动教育场域未能得到充分拓展。“大思政课”建设提出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大课堂”的“大”固然是指实施教育教学的场所规模大、种类多,更是指附着在教学场所上的教育要素之间形成了强大、多元的关系网络,这就为新时代拓展高校劳动教育场域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一是以“大课堂”有机延展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属性。教育场域是具有空间性的关系构型,高校劳动教育所依托的空間绝不仅仅是学校课堂,相反,由于高校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它要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直接联系起来,并以劳动为纽带紧密联结大学生与社会。思政“大课堂”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社会,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以此为契机,在物理空间上,高校劳动教育可以从学校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如劳模展馆、公司企业、田间地头等;在内容供给上,高校劳动教育可以从广阔的社会空间获取素材,将鲜活的社会劳动场景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以“大课堂”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关系。教育场域形成于社会实践,建构高校劳动教育的场域,要搭建生成教育力量的实践关系,激发社会实践与教育主体的良性互动。“大思政课”利用社会大课堂,引领学生以志愿服务、考察调研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教育场域,因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必定产生一些“经历”,必定与某些主体、环境、场景、信息发生双向关系,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这就有利于搭建起能够生成教育力量的实践关系,为大学生体验劳动实践、感悟真实的劳动世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奠定了交往的基础。更何况,处于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也处于社会劳动中,实践关系往往也是劳动关系,劳动教育的场域自然得以拓展。

(三)以“大平台”丰富高校劳动教育资源

对于教育活动来说,资源都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也要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正在快速构建,基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研发和丰富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任务极为紧迫。

“大思政课”建设提出搭建大资源平台,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既着力打造全新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思政工作平台和线上学习平台,也注重开发和整合各类教学课件、案例、素材、示范课程等资源库,从而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聚合起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搭建思政资源共享的“大平台”为丰富高校劳动教育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可以直接利用相关资源。思政课与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融通性,劳动教育的很多内容可以融入高校思政课,因而,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各类思政“大平台”的资源库。例如,思政教育的教学案例库和教学素材库包含了大量劳動教育相关资源,诸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经典文献,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的法典和案例,彰显中国共产党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案例和素材,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材料,等等。二是可以合作共建相通资源。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资源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合作共建相通资源库。例如,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要讲好讲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等高校思政课程是很好的帮手,针对这一主题,劳动课程与思政课程开展合作,共建双方相通共享的资源,可以一举两得。此外,思政课和劳动课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广泛利用专业实训、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或服务性劳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举措。三是可以借助网络共享平台。经过长期努力,各类各级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已搭建起来,包括教师集体备课平台、研修培训系统、智慧教育平台、网络宣传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征,用户越多,网络平台的价值越大。高校劳动教育借助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既可以共享平台资源,又可以搭顺风车打造劳育智慧平台,从而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海量供给。例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承办了各种网络研修培训和课程直播活动,高校劳动教育也可以借助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四)以“大师资”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师资联动

办好高校劳动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支撑。只有充分调动校内外育人主体,促进师资力量的多维联动,才能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大思政课”建设提出要构建大师资体系,借助思政“大师资”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师资联动。一是共享多元师资力量。高校劳动教育仅靠专职教师队伍是不够的,还需吸纳多元师资力量。在高校,导师、辅导员、共青团、党组织、学生社团等既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力量,通过日常示范引领、开展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发挥多元主体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可以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二是整合专兼职师资。《意见》指出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思政“大师资”建设既为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可借鉴的范本,又为高校劳动教育直接提供了师资力量。由于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思政课专职教师可以讲授劳动理论课。例如,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师就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思政课聘请的兼职教师,如科学家、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行业专业人员等,既可以宣讲创新创业、劳动精神,也可以担任高校劳动实践指导老师。三是联合实践教学力量。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进入成人的阶段,也是他们走向职场的最后一站,显然,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创新性和学科专业性。思政“大师资”建设在联合社会力量办思政课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的时候,可以与思政实践教学联合开展,共享思政实践教学力量,如可以联合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共建劳动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

三、“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限度

尽管“大思政课”与高校劳动教育二者之间高度契合,然而,“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运作是一个复杂且牵涉众多的过程,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规避和调适的风险和倾向。

(一)更新理念,破解异步困境

理念决定方向,思想决定行动。在“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理念是一个关键变量,是整个赋能过程的“大脑”。“大思政课”建设方兴未艾,高校劳动教育也正如火如荼,推动“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要更新理念,促进二者协同联动,破解异步困境。

一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大思政课”和高校劳动教育的新理念、新部署。“大思政课”是一个新概念,是新形态、新样貌的思政课,它的出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不断推动思政课创新的必然结果。2022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是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的全面反映,为新时代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指引了前进方向,也为“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围绕劳动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是新时代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遵循。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针对高校学生、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它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7]。二是在守正与创新、破立并举中推进“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实质是二者发生有机融合和协调联动的过程,要求互动双方达成基本的同步。因而,要实现赋能任务,就必须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坚持破与立的矛盾统一,在新老思路扬弃、新旧动能迭代中推进教育理念、目标、手段等多方面的重塑,使得“大思政课”建设与高校劳动教育达成双向同步、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与育人导向达成高度契合。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建设与高校劳动教育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所以在赋能过程中决不能仅仅着眼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具体工作,更要依循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并充分掌握“大思政课”建设的走向,将二者统筹起来,协同推进。

(二)厘定邊界,谨防目标虚位

方向决定前途,目标指向结果。探索“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还要坚持目标导向,锚定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动摇,保证方向不偏离。

一是要辩证认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关系。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然而,它们毕竟分属不同学科、不同范畴,二者的目标也存在差异性,应辩证认识。一方面,二者的教育目标是平等的、同等重要的,不应该是谁服从于谁,更不能是谁取代谁;另一方面,它们的具体目标各有不同,存在明确的边界,要划清它们的界限,不能彼此等同、混为一谈。当前,仍有一些学校将劳动教育笼统归入思政课教学部门,在教育目标上缺乏有机衔接和协同治理,这往往就是一种简单相加,无法带来真正融合。二是要细化“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指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目标一旦设置得太空、太大,其针对性和可测量性就会大大降低,反而往往难以实现。“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立足青年大学生实际,科学设置、分解和细化目标,不能囫囵一气或流于表面。例如农林类高校利用思政课堂开展耕读教育,在目标方案上可以这样细化:通过提炼耕读文化所蕴含的劳育内涵和劳育价值,引领学生继承中华优秀耕读传统,既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学生的勤劳吃苦的劳动习惯和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又注重挖掘耕读文化在树德、培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通过叠加效应实现“五育融合”。

(三)把准效度,防止生硬错位

效度关联目标,效度检验成败。“大思政课”是一种时空、结构、功能等各方面都“大”的思政课新形态,而高校劳动教育也是由多种要素、环节、流程整合的体系,对于两个这样大体量的教育教学系统,要更好地实现“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把准效度,防止生硬和错位。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过程,说到底是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和自我塑造的过程。无论是借助思政课堂教学还是利用思政实践基地,无论是共享思政师资力量还是交互使用思政资源平台,高校劳动教育必须牢牢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既立足学生具体的实际,如学生所学专业,又观照学生内在需求,如学生的择业方向,切实落脚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身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有效性。二是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固然有一般的规律和规定,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没有一定之规,更不存在既定的模板,而是一定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展开探索。这一具体实际蕴涵多个层面的内容,宏观层面上包括所在地区的“大思政课”改革部署、地方实践教学基地、地方文化、地方师资队伍等;中观层面上包括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人才培养特色、校史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等;微观层面上包括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等实际问题。三是要注意学期、课程的匹配。“大思政课”建设无论如何推进,都要依托一定的课程体系,高校劳动教育借力于“大思政课”,要理顺课程开设的逻辑,注意教育教学实施学期的衔接。例如,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可以选择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一学期;开展劳动实践锻炼,可以选择思政实践教学的周次,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整合实施。总而言之,“大思政课”赋能高校劳动教育,要将二者贯通起来,使它们同向而行,防止“硬融入”和错位匹配。

参考文献:

[1]王琳.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19.

[2]石书臣.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07):104-112.

[3]刘向兵,等.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构建的学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09):30-36.

[4]钟瑞添,陈小霞.依托“大思政课”促进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23(07):33-36.

[5]刘远杰.场域概念的教育学建构[J].教育学报,2018(06):21-33.

[6]刘向兵,等.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1(04):9-13.

[7]黄冰滢,等.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N].中国教育报,2020-07-16.

(责任编辑:王岚)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mpowers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c, Value Dimension and Risk Aversion

LIU Baiya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s become a new engine and tool for empower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coincided with the time and space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unity of their goals, the integration of their content, and the synergy of their methods reflect a high degree of internal compatibility between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ighlighting the inherent logic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mpowering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empower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ainly presents the following aspects: reshaping the form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Great Pattern”, expanding the field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Great Classroom”, enriching labor education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Great Platform”, and promoting the linkage of labor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Master Talent”.The operation of empowering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 complex and involves many processes, among which there are also some risks and tendencies that need to be avoided and adjusted.

Key words: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ower;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赋能大思政课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