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缺席 关怀失联

2024-02-19 18:03苏灿伟
新班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领导小伟勇气

苏灿伟

情景再现

一天上午,校领导检查各班的卫生情况,他们刚走到小伟所在班隔壁,眼尖的小伟就看到自己班的走廊角落里有纸团。担心自己班被扣分,小伟一脚将纸团踢到了隔壁班的卫生区里。这一幕恰巧被校领导看到了,他们不但给小伟所在班扣双倍分,还取消了小伟所在班这个月文明班级的评选资格。同学们不甘心,纷纷责怪小伟。

作为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从校领导处罚到班里同学责怪,均表现了利他的缺席。校领导看到了踢纸团行为的结果,忽视了行为发生的动机,只看到了损他,看不见利他;班级同学看到了招来处罚的“始作俑者”,看不到一脚之前的“奋不顾身”。见自己不见他人,关怀由此失联。作为班主任,需找到利他的“神经突触”,联通关怀响应的“脉冲”。

寻根溯源,让利他被看见

同学们不甘心,纷纷责怪小伟,直接原因是小伟的行为导致所在班级被扣双倍分,文明班级评选资格被取消。扣分、取消资格是校领导做出的处罚,如果能够让校领导撤销处罚,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因为小伟的行为,校领导下达处罚决定,损害了班级利益,从这一点讲,同学们觉得小伟应该被重罚。校领导可能这样想:你不想自己班被扣分,就连累别的班被扣分,这种做法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和思想都是极其错误的。你怕自己班被扣分,那就干脆扣你班双倍分,取消你班的评选资格,让你知错能改。然而,重罚之下,是否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看未必。加上同班同学的指责,作为当事人的小伟可能不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以后再也不会多管闲事了,免得惹火上身。如果结果是这样的,那重罚不仅没有实现教育的意义,反而走上了一条与教育相悖的路。

班主任可以与校领导沟通,学生把纸团踢到隔壁班的卫生区,行為是错误的,可是动机是正向的,他不想自己班被扣分,心中装的是集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假如这一点没有在惩罚中得到保护,那么惩罚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从这个角度向校领导提出处罚建议,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扣双倍分,但不取消评选资格,资格在,学生才有弥补的机会。学生在弥补的过程中,不仅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而且能够自辨行为的偏差。

不管建议有没有被校领导接纳,班级其他同学责怪小伟的行为都应该被制止。同学只看到了结果,没有感同身受地理解“好心做坏事”的无奈,甚至其中有些同学属于“墙头草”,他们还没判断同学的行为是否恰当就已经加入“声讨”的行列当中。一些同学责怪小伟,表面上是因为班集体利益受损,然而,他们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有充足的理由去责怪他人,至于班集体利益应该怎样去维护,他们没有认真思考。他们认为,小伟的那一踢就是不可原谅。但是,这一踢的根本目的直接被忽略了。只有让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行为本身,从而真正意识到,维护班级荣誉需要有小伟的勇气,他只是方法错了,但心是正的。

放大细节,让利他的勇气迸发

心有责任,见到他人,进而有行动,这是需要勇气的。让学生懂得利他,要让他们有敢于行动的勇气,这股勇气就在小伟行动的细节当中。班主任可以再现小伟的行动细节,将其放大,让学生置身于小伟当时所在的情景当中,感受那一刻只为集体下意识迸发的勇气。小伟踢纸团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一踢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想到的只是班级不被扣分。这时的他已经将集体荣誉感化成了维护集体的意识,虽然行为是有误的。班主任可以抓住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细节,通过放大、对比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请看以下情境:

一天,陈老师经过7班教室门口,看到垃圾铲上有一堆垃圾,甚至蔓延到垃圾铲外面了。于是,他和坐在垃圾铲旁边的同学聊天。

师:为什么这里有一堆垃圾呢?

生:我只是扔了几片纸巾而已,其他垃圾不是我的。

师:为什么会扔在这里?

生:因为别人扔在这里,所以我也扔在这里。

师:它在你身边,你受得了啊?

生:校医刚才巡查了,拍照了。

师:你待会儿下课把垃圾扫了倒到楼下垃圾桶里。

陈老师把这个情境带到8班,向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假如你看到垃圾铲里有垃圾,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告诉今天的值日生。

生2:我会跟负责的值日组长说。

问题2:假如这个垃圾铲就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3:我会扫好拿下去倒。

生4:我如果有时间就直接拿下去倒,没时间就等下课倒。

生5:我会贡献出我宝贵的垃圾袋,先把它装起来。

从两个班学生的不同对话可以看到班级管理存在的差异,7班学生面对垃圾铲的垃圾,也参与丢垃圾,并已经习惯垃圾就在旁边,同时觉得自己丢的不多,也不是第一个丢的人,如果要追究责任应该找第一个丢的人。面对垃圾,他等待着别人能够出现处理,他甚至在等待中习惯了垃圾就在身边的现状,他变得冷漠,冷漠使他失去了对集体的关注,并学会推卸责任,变得越来越自我。

8班的教室里也有垃圾铲,就放在教室前门的后面。垃圾铲是不允许放垃圾的,值日生每天清扫结束后都要把垃圾倒干净,每个同学都有责任维持教室环境,实行的是“首见负责制”,即谁最先发现,谁就先清洁干净,再追查是哪些同学丢的。在这种共识下,他们对待垃圾,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在身,更因为他们关心这个集体,以这个集体为先。当他们有了这份关怀之心时,勇气就来了,这种勇气让他们敢于承担班级事务,并不断做好。

学生在各类道德实践中不断得到各种情感体验和回应,只有这样,他们的行为才能得到认可和赞同。当自我行为得到认可,精神就在行为中获得愉悦,这都促使他们面对不同情境时内心产生道德涌动,无须过多思考就付诸行动,而这种涌动的背后,其实是道德勇气。

感同身受,让利他能发生

作为校领导、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理所应当的。教师心中都有一杆秤,秤砣是教师,秤的那头是学生,准星是“对”与“错”,这种看似公平公正的评判,却往往存在漏洞。教师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差,因为学生的表现可能因时不同,判断的准星就不应该只是对错,还有具体情境的不同和个体特征,还有情感因素,这些有时会高于价值标准等。

德育过程中,有时要寻找人的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生命状态,这些是支撑个体持续学习的内在力量。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校领导并没有感同身受,见到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班主任就应该关注学生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引导其他学生也站到小伟身边,一起感受那一刻为班级荣誉奔涌的冲动,一起感受被校领导处罚后内心的难受,一起感受被同伴责怪的孤独。只有这样,才能在相互关注中让利他发生,而一旦利他成为心中的第一反应,学生的生命就将蓬勃生长,人与人之间才不会冷漠。

情感共鸣,让利他常活跃

班主任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与小伟形成情感共鸣,那将活跃小伟身上的利他因子。面对校领导的处罚,其他同学的责怪,班主任应给小伟带来安全感,给予他正面的肯定和关注,让他明白,在那一刻,班主任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只是方式可能有所改变——迅速蹲下身子,把纸团捡起塞进自己的口袋。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而且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示范,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班主任不能忽略事件中的人需要的情感关注,这一刻,如果小伟恰好需要教师的关心,希望自己的心声被教师听到,可是教師已经为他做了是非判断:你是错的,那就会忽视他的情感,正常情感需求得不到回应,他或许慢慢地不再表达需要,埋藏自己为集体的心,从而与教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教育的温暖往往在特定的一刻带给人最本真的关怀,这种关怀看到了人的真正需要。这背后最直接的就是情感共鸣,行动—需要—情感—共鸣,带有情感的行为,关注情感的行为才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除了班主任自身的情感共鸣,班主任还需引导其他同学进行共情体谅。共情体谅是指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处境,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在情感交流上实现共情,同时体谅他人的行为,让他人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如果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小伟的行为给予理解、尊重和引导,小伟的情感就会得到准确、合理的表达,从而逐渐学会选择与教师教育价值相一致的行为公式。

这一切,都应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班主任的立场和做法,进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站到小伟身边。其他学生的这种改变从情感教育的建构上来讲,是“心领神会”,因为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小伟以外的其他同学虽然是当局者,但是,放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他们更是旁观者,他们关注着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同学的改变,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他们真正做到了“自发”和“融入”,是这样一种彼此理解的情感氛围让他们改变了自身的行为看法,与同学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心中种下利他的种子。

矛盾解开,方式改变,还需持续关注,让利他不断地回应在各种成长情境当中。彼此关注是从相互倾听开始的,相互倾听,指的是倾听者和被倾听者之间是彼此平等的、敞开的,在倾听的过程中,双方的精神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和共鸣,进而产生一种安全、信任、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能够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形成彼此关注、关怀的关系。

学生在班集体中从尊重和倾听开始,关注他人的细微变化,关注他人的想法、感受和经历,懂得在别人的行为没有结束之前,不随意打断对方,更不要评判或批评,不要把自身的能力变成评价他人的勇气,尊重对方的观点,弄清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在表达对他人重视的基础上,给予个人建议。

不要条件是关注的前提,来源于无条件积极关注,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是一种以真诚和无私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关注方式。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依然得到他人的真正尊重、理解和关怀。班主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告诉学生,学校是一个允许不断犯错的地方,班级是一个爱护着每一个学生的地方,老师不会因为学生曾经的过错而撤回对每一个人的关爱和支持,老师接纳每一个人的优点,更接纳每一个人的缺点。以此让学生明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建立在不要条件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优劣,对同学的关注不应该受限于对方的行为、态度或回报。

从看见自己,到看见他人,这是教育的过程,更是矛盾化解的极简之道。见他人,应他人,关怀就建立了,关系就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温度。

猜你喜欢
校领导小伟勇气
寻找勇气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勇气何来?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