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红色标语宣传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24-02-19 23:49罗炳潇
传媒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白军标语长征

罗炳潇

毛泽东同志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长征途中,红军每到一处,首先就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处理好党群关系,利用身边各种资源,刷写和錾刻宣传标语,向人民传播真理,为革命胜利做好思想保障。这些留存下来的标语遗迹见证了峥嵘岁月,也传承了革命精神,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一、长征时期红色标语宣传的主要方式

标语宣传因其语言简洁凝练,操作方便简单,鼓动效果明显,从古至今都是引领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长征时期由于革命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限制宣传工作的展开,红军便广泛使用标语宣传,通过张贴、刷写、錾刻等方式,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第一,张贴标语布告。长征出发前,红军总政治部下发《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提出在转移途中要“散发和张贴宣传品和在墙报上多写标语口号”[2]。于是红军走到哪儿,宣传标语就贴到哪儿,标语传单就发到哪儿。而对于宣传标语贴在哪里、标语内容写什么都大有讲究。1935年5月,红军抵达大凉山附近,当时的彝族人民对汉族人深有成见,为消除彝族人的防备和猜忌,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一支先遣部队与彝族首领进行谈判。当中央红军到达大凉山彝族地区时,便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呼吁全体彝族同胞“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3]。《布告》对仗工整、通俗易懂,向彝族人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这则《布告》很快就在彝族地区广泛传开,红军也得到了彝族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顺利通过彝民区。红军渡过大渡河后,“总政治部颁布了《渡过大渡河后适用的标语口号》”[4],进一步将标语进行了分类和规范。除了张贴总政治部发布的宣传标语,各连队还四处散发标语宣传单,收效良好。

第二,刷写建筑标语。随着印刷机器不便携带、纸张不易保存等问题的凸显,红军不断优化宣传方式,“用得最广泛的是墨书标语,红军官兵每遇闲暇,就经常手提铁桶、墨盒,在驻地的墙壁、门上书写标语”[5]。但随着队伍的持续转移和宣传工作的广泛展开,刷写的墨水也开始短缺。红军靠着无限的智慧与创造力,就地取材,用锅底灰、红土、墨汁、木炭等材料制作成刷写原料代替墨水,并将标语刷写在墙壁上、门柱、门牌、亭子等各个建筑物上,让所到之处都留下红军宣传的痕迹,让人们都能看到宣传标语。直接将标语刷写在建筑上,极大地提高了标语宣传的效果和效率,书写一则标语,红军只需要花费极短的时间,“以‘山西’为代号的红军某部,就曾在两天内写出了14800条标语”。[6]这样的宣传方式既不会耽误行军,也不会给宣传人员带来过大的工作量,还能让标语更加醒目,保存时间更久,从而达到更持久的宣传效果。

第三,錾刻石头标语。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发展川陕苏区时,成立了錾字队,创造性地用石刻标语来宣传思想,并将这一宣传方式延续到在长征中。錾字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所经之地的地理环境,在石头上大量錾刻标语。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陕南、川北以及长征沿线,红四方面军共镌刻了1万多条石刻标语”[7]。这些石刻标语十分醒目且不易被破坏,不仅在当时给敌军和群众带来影响,也为我们现在了解历史提供资料。在众多石刻标语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上的“石刻标语‘赤化全川’,四个大字高5.9米、宽4.9米,字距7.1米,笔划深达0.35米”[8],专家学者将其誉为“石刻标语之王”。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的城墙上刻下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用通俗的语言将党的政治纲领宣告于群众,这些石刻标语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壁上的指南”。

二、长征时期红色标语宣传的主要内容

长征所途径的西南、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但交通不便利,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由于长期与外界脱轨,信息更新不及时,民众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加上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恶意抹黑,导致民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恐惧和排斥心理。因此,这时期的标语宣传的内容就以传播革命真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红军的革命精神、揭露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罪行为主,从而唤醒被封建思想禁锢和被国民党蒙蔽的人民。

第一,传播革命真理。“伟大的长征,既是红军的大转移,也是革命真理的大传播。”[9]通过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宣传苏维埃政权,让人民了解到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可以依靠的政权。“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斩断旧乾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决消灭敌人!”等标语号召群众要靠手中“斧头”“镰刀”等武器,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解放与自由;“苏维埃政府是穷人自己选代表建立起来的保护工农利益的政权”“苏维埃分田地给农民” 等标语宣传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共产党是解放工农群众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政党!”等标语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让人民知道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不拿群众一点东西”等标语介绍了红军的使命、纪律、职责等,让人民意识到红军与烧杀抢掠的白军是不同的。

第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征时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华民族的境况日益危险,必须针对革命局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并进行有效宣传。“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10],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十大政治纲领》,为党争取群众,武装反抗做好思想准备。各路红军在行军过程中,都积极传播“十大政纲”,如“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等标语宣传党的反帝反军阀的主张,为武装斗争指明方向;“实行土地改革”“取消军阀地方的苛捐杂税”“武装工人群众”等标语宣传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主张,让人民群众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提供解放自我的方针、找到通往希望的道路的政党;“红军不杀投诚官兵”“优待白军俘虏,医治白军伤兵”等标语向白军士兵宣传投诚政策,动摇敌方的军心,削弱敌方战斗力。这些红色标语从多个方面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让群众、敌军都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做好了充足的战略准备,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群众、红军的革命信心。

第三,宣传红军革命精神。随着长时间的转移与作战,红军士气和作战力量受到影响,队伍中开始出现消极情绪,同时,人民群众由于长期处于压迫之下,缺乏进行革命的勇气。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大力宣传红军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为红军战士加油鼓劲,为人民群众注入精神力量,以形成军民合力、共同抗敌的局面。“不消灭胡宗南、邓锡侯不算是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誓死要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及西北的统治”“踢死黔军,踩死川军,打死滇军,拖死中央军”等标语宣传红军战士在对抗敌人时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红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精神;“你进攻,咱后退,你是咱的运输队,要想消灭咱红军,除非咱们打瞌睡”“不怕肚子饿,就怕敌人跑”等标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第四,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由于国民党掌握舆论主动权,与帝国主义暗中勾结,长期欺骗和误导人民群众,以至于人民受到蒙蔽。因此,党的宣传工作就要揭露国民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丑恶行径,传播真相。“国民党是出卖中国、出卖民族的罪魁”“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清道夫”“刘湘、杨森光整穷人,保护发财人,是我们穷人的死敌”等标语揭示了蒋介石不仅出卖西北、对帝国主义采取不抵抗政策,让川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让中国共产党成为“替罪羊”的真相;“洋人是个大强盗,军阀是个第二号,还有乡村劣绅和土豪,快起来把他们打倒”“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劳苦大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等标语表明了帝国侵略者占领中国土地、屠杀中国人民等罪恶行径,向全体中国人民宣传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外来侵略者,人民群众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帝国主义,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三、长征时期红色标语宣传的作用

长征途中广泛开展标语宣传工作,对群众、红军以及国民党士兵都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红色标语的广泛传播树立了党的形象,在人民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唤醒了群众的革命意识。

第一,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打牢坚实群众基础。红军长征所经之地大多红色政权薄弱,群众基础较差,甚至在个别地区,中国共产党被视为同国民党一样的敌对势力,而群众的支持与否关系到战略转移与中国革命的成败,因此极有必要广泛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打牢群众基础。标语宣传除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政策、主张等为主要内容,还就各地军阀、地主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标语,如“红军替番人找吃找穿”“参加红军,消灭邓猴子”等标语将群众心中的渴望与真实的想法展露出来,深深触动着老百姓,从而唤起他们思想的觉醒,主动加入红军队伍。还有“反对打骂妇女”“废止童养媳”等标语重视妇女和儿童,揭露封建思想的落后,让受禁锢的妇女、儿童看到希望。在党的持续宣传下,“人民群众奔走相告,都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专打蒋介石和日本帝国主义的”[11]。深受国民党压迫的劳动人民纷纷返回家园,拿起身边的“武器”,加入抗争队伍。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后,与国民党展开了多次战斗,但是人数从“入川的1.5万人发展成了10万人”[12]。1936年,红二方面军在毕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一次就扩充红军3000多人”[13]。加入革命队伍的人民群众开始筹集粮款、传递情报信息,为长征的最终胜利打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振奋红军士气,提高战斗实力。在几万里长征过程中,条件十分艰苦。一方面,自然环境恶劣,红军不仅缺衣少食还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4],每天都有战士在途中牺牲;另一方面,战事不断,湘江战役后,红军队伍人数锐减,红军精力和作战实力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恶劣的地理环境以及艰苦的作战环境,对红军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有的士兵开始对长征、对革命产生怀疑和不自信。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标语鼓舞军心,激励斗志。在强渡乌江前,“突破乌江!”“乌江虽险,又怎样能挡住红军飞渡!”“到遵义去过年!”等宣传标语激励红军坚决完成飞渡任务,展现红军的信心与勇气;“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勇敢冲锋,坚决消灭敌人”等标语在红军战士面对强大敌人时鼓舞着他们;还有张贴的宣传画中写着“红军抗日先遣队直逼福州城下,又占领罗源县城”等捷报标语,让战士和人民群众看到在党带领下取得的胜利果实,从而对后续的战斗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三,动摇敌人军心,分化瓦解敌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想战争胜利“不但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做好瓦解敌军的工作”[15]。红军长征沿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不仅鼓舞了红军,还对敌军起到了动摇、瓦解的作用。红军“湘江”政治部发布了《关于目前瓦解敌军工作的几项重要指示》[16],提到从内部瓦解白军,将白军士兵劝服到红军革命中来,对新苏区的建设以及战争的胜利都至关重要。红军进入贵州后制定了《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通过大量的标语,从各个方面渗透到敌军内部。一方面,以情动人,用标语感化和触动白军战士,唤起白军士兵的觉醒。如“穷人不打穷人”“白军兄弟!让日本占了中国,你我都是亡国奴”等标语,道出了白军士兵和红军都是一家人的事实,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将帝国侵略者赶出国门,保卫国家的完整。另一方面,鼓励白军反戈投诚,宣传优待政策。“医治白军伤病兵”“我们不替军阀打工农,当红军去!”等标语极大地动摇了敌人军心,使得一些国民党士兵临阵逃跑,一些加入红军,从而达到瓦解敌军的目的。

四、长征时期红色标语宣传的新时代价值

长征时期所提出的标语具有跨时空的价值,不仅在革命时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依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这些标语遗迹和资料,是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生动教材,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同时,还为新形势下开展标语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7]学党史、悟思想,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必然选择。长征沿途留在石壁、墙上、木板上的宣传标语,见证了革命道路的艰辛与曲折,承载了红军战士的智慧与谋略。从标语宣传的内容上,可以了解红军在长征时期所面临的革命任务、制定的方针与政策;从标语宣传的方式上,可以进一步感受红军战士们在艰难环境中迸发的智慧;从标语宣传的效果上,可以看到红军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这些红色标语是红军长征奋斗历程的缩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拥护工人利益”等红色标语的内涵本质、价值指向与党的初心使命相契合。

第二,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伟大的长征创造出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滋养着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为新时代教育注入红色基因。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弘扬好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9]。长征期间提出的每一条标语,保存下来的每一处遗迹都展现着党为追求梦想所作出的巨大努力。这些红色标语作为长征途中“参与者”与“见证者”,是新时代打造红色课堂,引导青年感受和领悟革命精神的生动素材。

第三,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有益借鉴。红军在长征途中广泛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出大量红色标语,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标语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全党树立宣传意识,共同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0],除了宣传工作者要担当起宣传的职责,“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中央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21],只有在全党范围形成宣传意识,才能将党的先进思想广泛传播。其次,宣传标语内容要紧密联系群众,切实反映群众需求。标语想要得到人民的注意,发挥宣传作用,就要接近人民生活,表达群众诉求,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标语将人民关注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传,让人民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最后,规范标语宣传过程,坚守舆论阵地。标语宣传虽然只是宣传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却是和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宣传形式,如果在宣传过程中出现不恰当的言论,不仅会给群众传递错误信息,还会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要严格规范标语宣传过程,严格把控宣传内容,加强对宣传新载体、新形式的监管,守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猜你喜欢
白军标语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缩写《草帽计》
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
一笔赔偿款,争夺监护权
尾号6470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