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2024-02-19 23:49胡小羽
传媒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账号气象科普

熊 姗 胡 康 胡小羽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4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8%。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2%。短视频已经成为当前信息传播最主要的载体。如今,气象信息也开始借助短视频传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气象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寻找高效的气象短视频传播途径,助力气象信息更好传播。

一、气象短视频传播优势

(一)目标群体广泛

传统气象节目以电视、广播为载体,有固定的栏目、频道,必须由观众主动锁定频道,在固定的时间才能观看。但是,随着短视频时代来临,气象节目以短视频为载体,打破了频道的限制,任何人都能在短视频平台观看气象节目;倘若气象节目足够具有新意,能够吸引人观看,用户还可以关注气象短视频账号,主动观看气象节目。同时,气象短视频打破了固定时间播放的限制,允许在任何时间查阅短视频,无疑给用户带来了便捷,也让用户群体得以增长[1]。所以,相比传统的气象节目,气象短视频传播打破时间、频道等条件限制,让气象节目观看更加便捷,吸纳了大量的年轻群体。

(二)平台大力扶持

传统电视、广播平台留给气象节目的时间较少,并且时常夹杂着广告,对于气象节目的重视度不够,而短视频平台对于气象节目持支持态度。气象短视频不仅仅是对天气情况进行预报,还包含诸多气象科普知识,属于科普类短视频,能够得到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扶持,平台会主动将此类视频推送给更多用户,从而回报气象短视频创作者的投入[2]。如抖音短视频平台高度重视科普类短视频扶持,不仅提供亿级流量扶持,还会给予创作者一定的广告分红,并给予创作者短视频制作、传播、推广等方面的在线帮助,降低科普类短视频制作与传播难度,满足科普类短视频制作者的获利需求[3]。所以,相比传统电视、广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给予气象短视频的支持更多,能够充分调动创作者积极性,满足创作者名与利的双重需求。

(三)传播时效更强

传统气象节目以电视、广播为载体,传播时效性不强。而新媒体平台普遍支持短视频的分享和传播,倘若气象短视频本身具有吸引力,会有诸多用户主动进行转发分享,会让气象短视频传播效率得到几何倍数的提升,这是传统气象节目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4]。以抖音平台“中国气象爱好者”账号为例,该短视频账号拥有粉丝数量219万,每条短视频都能够获得100余次转载和分享,并且这些分享多数都是跨平台分享,能够让更多用户浏览到气象短视频,实现更为优质的传播。同时,气象短视频的制作周期更短,尤其是对于突发气象灾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让更多的用户警惕灾害性天气。而传统气象节目不仅制作繁杂,更需要在固定时间播出,难以及时有效报道突发的灾害性天气[5]。

二、气象短视频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内容枯燥乏味

如今,诸多气象节目都开始转换平台,尝试利用短视频传播气象信息。但气象短视频内容仍以传统气象节目为主,甚至是将传统气象节目录制后利用短视频传播。此类节目形式上看似属于短视频,实则完全不符合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规律,难以获得用户的青睐,造成此类视频的关注度不高,无法达到传播预期[6]。以“江西气象”短视频账号为例,该短视频账号仍坚持以天气预报为主,根据不同用户的IP地址推送当地的天气预报。但事实上,网络用户获取天气的方式极为多元,诸多智能手机就能显示当天天气,无需再通过观看短视频了解天气情况。单纯依赖于天气预报生成短视频,并不是气象短视频的发展方向。

(二)运营能力欠缺

如今,气象短视频的创作者普遍归属于各地方气象局。地方气象局虽然具有气象专业人才,但往往缺少短视频运营人才。视频运营一般由办公室人员兼职负责,该部分人员既不熟悉短视频运营与传播规律,并且还需要负责本职工作,势必导致气象短视频运营能力欠缺,造成诸多气象短视频账号关注度不高,比如“辽宁气象服务”粉丝数量为1.2万、“四川气象”粉丝数量为2.5万,倘若长期运营得不到关注,更会打击运营人员的信心,从而造成气象短视频账号更新缓慢,形成恶性循环,让气象短视频传播陷入困境。此外,部分气象短视频账号运营委托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看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由于地方气象局对短视频运营的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考核审查标准,甚至疏于对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也就造成第三方机构运营传播投入有限,气象短视频账号难以达到预期传播效果[7]。

(三)疏于互动交流

通过观看诸多气象短视频账号,浏览用户的留言评论,发现气象短视频创作者鲜有互动交流。比如“江西气象”发布短视频后,就不再继续关注视频,极少与用户群体进行交流讨论。事实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双向交流,倘若气象短视频创作者不愿意与用户进行交流讨论,会造成忠实用户逐渐流失,从而让气象短视频失去吸引力。气象短视频疏于互动交流的根源在于账号运营缺乏专人负责,并且对气象短视频账号运营的考核不严,考核也往往仅局限于气象短视频发布数量,而并不要求创作者与用户互动,从而造成了气象短视频失去黏性,逐步脱离用户,最终变得无人关注,使得气象短视频传播陷入困境[8]。

三、气象短视频传播优化与完善策略

(一)坚持内容为王,深耕短视频动画制作

当前,气象短视频传播内容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单纯的天气预报并不足以吸引短视频用户,需要尝试进行内容创新,从单一的天气预告转变为气象科普,以丰富的内容吸引短视频用户。同时,气象短视频形式上也需要进行丰富,可以尝试制作短视频动画,增加气象知识讲解的趣味性。

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增加气象科普短视频。鉴于气象短视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可以尝试向气象科普方向转型,通过讲解分享气象知识,激发起用户对气象现象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气象知识输出[9]。以“中国气象爱好者”短视频账号为例,该视频账号将气象内容划分成“爱解天气”“DOU说天气”“DOU拍天气”“AI讲天气”等多个板块,详细讲解不同气象背后的知识,让关注者能够更多地了解气象知识,用户能够通过短视频获取新知,自然就会形成持续的关注,也会促进短视频的传播。

另一方面,丰富短视频制作形式,尝试深耕短视频动画制作。目前,气象短视频多以实景拍摄、气象云图为主,画面相对重复,难以对用户产生持续性的吸引力,可以尝试加大气象短视频的制作力度,深耕短视频动画制作,利用动画形式展现天气内容,再配合相应的讲解,让内容更具有趣味性。截至目前,尚未有气象短视频账户持续以动画形式深耕短视频领域,其原因是动画制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但随着ChatGPT的逐渐成熟,智能动画生成将成为现实。可以利用ChatGPT将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与周期,从而让气象短视频传播更为高效。

(二)聘请专业人士,加强气象短视频考核评价

一方面,积极聘请专业人员,提升气象短视频传播专业水平。各地气象部门在短视频运营人员上相对匮乏,也较少安排专人负责气象短视频账号运营,导致气象短视频传播效率低下,需要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的短视频运营经验,善于制作、剪辑短视频,并且具有一定的气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再由气象部门为其搭配气象专业人员,两者共同负责气象短视频传播工作,只有熟悉短视频运作。再配合气象专业人员,才能实现气象短视频更好地传播与推广。

另一方面,提高气象短视频运营重视度,加强短视频运营考核。根据不同岗位人员安排相应的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挂钩。同时,绩效考核内容要逐步丰富,不仅要重视短视频发布数量,还需要对短视频浏览量、点赞量、留言量、分享量逐一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得以量化,能够真正评价出气象短视频的质量,以此督促气象部门负责人员能够认真进行气象短视频运营传播。

(三)重视互动交流,加强气象知识互动讨论

气象短视频需要重视互动交流,加强气象知识互动讨论,以此保证用户黏性。一方面,提高气象短视频账号双向互动重视度,将互动交流作为气象短视频运营工作之一。作为气象短视频的创作者、运营人员,应将气象短视频运营视为己任,不断尝试与用户开展沟通交流,以此增加用户的黏性,及时根据气象短视频中提及的内容,解答用户的质疑,积极与用户开展讨论,做好气象知识的分享工作,从而达到气象科普的最终目的。气象短视频的创作者、运营人员需要转变自身定位,成为为用户答疑解惑的服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形成忠实的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加强气象知识互动讨论,真正实现气象科普。如今,气象短视频正在逐步从天气预报向气象科普转型,为了充分调动用户对于气象的兴趣,应在视频中提出疑问,并留下线索,且在评论区开展讨论,此种方式更容易拉近气象短视频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气象短视频创作者也需要重视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制作相应的短视频。

四、结语

如今,气象短视频已经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常态,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然存在内容枯燥乏味、运营能力欠缺、疏于互动交流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坚持内容为王,深耕短视频动画制作;聘请专业人士,加强视频考核评价;重视互动交流,加强气象知识互动讨论等措施,助力气象短视频实现更好的传播,便于更多社会公众了解气象信息,让气象知识更好地得以推广。

猜你喜欢
账号气象科普
气象树
彤彤的聊天账号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