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可视化新闻报道作用及实践路径探析

2024-02-19 23:49王永帅
传媒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可视化背景

王永帅

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变革。可视化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为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和效果提供了助力。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可视化新闻报道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新闻报道可视化作用及其实践路径,旨在为提升新闻报道可视化质量、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影响力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新媒体背景下可视化新闻报道特征分析

(一)视觉传播多元化

新媒体平台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效果的优势,新闻报道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节目播出形式,通过滑动、点击、放大缩小等交互操作,使受众可以自主探索新闻内容,并获得更灵活、个性化的体验,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另外,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趋向于采用响应式设计,使新闻内容可以自适应屏幕大小并进行优化展示,确保新闻接受者能够在各终端上获得良好的新闻体验。

(二)色彩搭配形象化

色彩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通过色调、明暗、饱和度等设置,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通过运用鲜明对比和明亮的颜色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将重要的新闻元素或关键信息进行突出展示,可以帮助受众更快速地获取关键信息[2]。另外,色彩搭配可以用于视觉引导和导航,在大量信息中起到区分不同板块、内容标签和导航链接的作用。通过设置统一的色彩规范和设计风格,可以使受众在界面上迅速定位所需的内容,并且提升整体的可视化体验。

(三)赛事科普动漫化

新媒体背景下,赛事科普通过动漫化的手法,将复杂的赛事规则、技术术语或战术策略等概念进行简化和解释[3]。使用可爱、夸张的角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科普内容,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来看,赛事科普动漫化通常采用情节化的叙事方式。通过构建有趣的故事情节,将赛事相关的知识融入其中,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同时,赛事科普动漫化注重视觉吸引力,使用鲜明的色彩、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富有创意的画面设计,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增加内容的视觉冲击力。从发布平台上看,赛事科普动漫化通常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具有社交分享和互动性的特点。受众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其中,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扩大赛事科普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四)项目名称主体化

项目名称主体化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好地突出和宣传项目,增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出项目名称主体化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新闻报道通过将项目名称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元素,将其放置于页面或文章的显著位置,并使用特定的字体、颜色和排版方式来突出显示,使受众可以快速识别并关注该项目。同时,将项目名称与品牌形象进行关联,使其成为项目的品牌标识,从而将项目名称转化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广泛认知度的品牌。将项目名称与相关的概念、理念或核心价值联系起来,通过视觉符号、图表、图像等形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项目的内涵和意义,并激发对项目的兴趣和共鸣。

(五)叙事内容故事化

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以事件或主题为线索,将相关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有助于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感。通过引入人物、冲突、转折等元素,使报道更具戏剧性和吸引力;通过描绘个体或群体的真实经历、感受和情感反应,让受众能够更加贴近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同时,新媒体下,新闻报道通常通过照片、插图、漫画等形式展示关键场景、人物形象或进行情感表达,增强故事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提供更直观的感知和理解,并注重时间和空间的呈现,使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背景环境。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可视化作用

(一)解读文本信息内容

在新媒体背景下,可视化在解读文本信息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使新闻报道更生动、易懂,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从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首先,可视化可以帮助突出文本信息中的关键点和核心内容。通过图表、图像或动画等形式展示主要观点、数据、事件、概念等,使受众可以更快速地理解和记忆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其次,可视化可以通过交互界面等方式呈现多维度的信息,例如时间、地理位置、数量等,使受众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内容,拓展了信息分析、传递视角[4]。最后,新媒体可视化工具提供了交互性体验的优势,受众可以主动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和视角进行深入探索。这种参与性可以使受众更加主动、积极地解读文本信息内容,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体验。

(二)丰富新闻背景知识

新媒体可视化手段和形式的应用,可以丰富新闻背景知识,并帮助受众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的相关背景,在提供多维度信息、呈现复杂关系、展示历史趋势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插图、照片或视频素材丰富了受众对新闻背景的认知和理解。首先,通过地图可视化等手段,可以将事件发生的地点标注在地图上,并提供相关地区的背景信息、历史文化等内容,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地的地理环境、地域特点,从而丰富他们的新闻背景知识。其次,通过图表、图像和可视化手段呈现统计数据、数字变化和趋势走向,可以直观地传达与新闻相关的数量、比例和变化情况;通过人物关系图、组织结构图或社交网络图等可视化形式,可以呈现事件中涉及的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清晰阐述新闻观点

清晰阐述新闻观点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可视化的重要作用之一。可视化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表达精准性、可信度,有利于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表达方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首先,通过图像、图表和文字组合等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新闻报道更明确地传达观点和立场,使新闻信息更易理解。其次,可视化可以通过准确的数据呈现和直观的图形展示,将新闻报道中的观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使用图表来对比不同政策方案的优缺点,或通过图像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来强调某个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最后,可视化可以借助图形等方式,展示新闻报道的论证过程,帮助受众更清晰地看到观点的逻辑推理和支持依据,促使信息接收者形成独立、明确的观点。

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可视化实践路径

(一)整合视觉元素增强报道可视化

整合视觉元素可以使新闻报道以更直观、易理解的方式呈现信息,从而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记忆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明确所要报道的主题和目标,确定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和关键观点,并根据主题与目标,收集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数据、统计信息、图像、照片、视频等素材,确保素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同时,新闻工作者应根据报道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或软件。常用的可视化工具包括数据可视化软件、图表生成工具、地图制作软件等;根据报道的内容和信息特点,设计合适的视觉元素来呈现数据和信息。例如,使用图表来展示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使用地图来标注事件发生地点等。通过颜色、大小、位置等视觉元素的运用,突出关键信息,帮助受众迅速理解和获取重要信息。并接收受众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可视化效果,使其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和阅读习惯。

(二)应用场景叙事推进报道可视化

应用场景叙事推进报道可视化,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叙事力和互动性,并帮助受众更深入地理解报道的内容,使受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产生共鸣。在具体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应基于报道的内容和叙事目标,规划叙事的结构和流程;确定关键事件、转折点和高潮部分,根据叙事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形式来推进报道的叙事[6]。例如使用时间轴、地图、漫画、插画等。同时,新闻工作者应充分收集与叙事相关的素材和数据,包括图片、视频剪辑、数据统计等,确保素材和数据能够支撑叙事的发展和观点的阐述;利用可视化工具或平台创建一个交互式的叙事板,以便信息接收者可以自由地浏览和探索故事情节。在叙事板创设过程中,可以设计引导元素和交互方式,帮助信息接收者按照叙事的顺序和路径进行阅读,如使用导航菜单、箭头或按钮来引导信息接收者前进或回溯。

(三)结合动态数据实现报道可视化

结合动态数据实现报道可视化,能够帮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应获取与报道相关的动态数据,例如实时统计数据、社交媒体数据、股市行情等。根据数据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或软件。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将动态数据转化为视觉元素,并设计动态效果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模式。例如,使用实时更新的折线图或地图来呈现数据的动态变化。为增强用户体验和参与度,添加交互功能使受众能够自由地探索和操作数据可视化。例如,提供时间滑块、搜索框、过滤器等,让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定义展示的时间段、地域等。另外,新闻工作者应将动态数据可视化与文字说明结合,为信息接收者提供相关解读和背景说明。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趋势以及事件的影响,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报道。

四、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愈加呈现出可视化发展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通过整合视觉元素、应用场景叙事、结合动态数据,新闻报道可以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信息,并激发读者的参与和共鸣。为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可视化质量,需要新闻从业者持续深化应用先进技术,激发新闻报道可视化潜力,为受众提供更多样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可视化背景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