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4-02-27 10:13姜晓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姜晓明

摘 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成本管理工作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内部管理内容,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整体发展水平。在当前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制造企业想要维持自身持续稳定地发展,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学习新的成本管理知识,助推成本管理水平提升。基于此,本文对成本管理的内涵、制造企业的特点以及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性描述,然后剖析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定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评价体系

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主体,制造企业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进步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使得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制造企业应当尽快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尽快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发展需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各项经营活动加强管控的一项管理活动。制造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管理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精准的成本数据,确保其所制定的各项决策都能够满足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

(二)制造企业的特点

首先,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存在一定的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特征。随着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动,制造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可能会加强对自身产品多样化的研究,而多样化的产品研发相应地就会导致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多样化。

其次,人才是制造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大量人员支持。多样化的产品趋势以及越发复杂的生产流程都要求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也就使得制造企业内部人员构成越发复杂,所设置的岗位较多,从业人员的规模较大[1]。

最后,很多制造企业现有的成本构成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内部成本主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变动成本是指能够随着制造企业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如产品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发放、燃料费、电费等内容;而固定成本则是如管理人员的薪资、厂房、仓库、生产线的构建和维护费用等不会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二、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树立良好的竞争优势

制造企业实现内部降本增效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成本管理。通过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制造企业能够明确资源浪费的现象在哪一个环节发生,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方式,优化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生产环节成本效益的最大化目标,以便于制造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具备更高的溢价空间,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独特的品牌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工作要求制造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统筹各项资源配置,确保信息沟通准确和及时,进而提高各项内部组织运行效率,提升整体员工管理水平。此外,还会要求企业不断提升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积极创新内部的各项产品,完善相关制度,为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保障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更为准确、及时地获取成本管理相关信息,确保预算编制准确。企业的预算是根据自身掌握的历史数据信息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略发展规划,合理分配内部各项资源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成本管理还能够为企业的报价工作提供支持。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市场上频繁出现同质化产品,在这种供需博弈中,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价格优势,维持稳定发展,就要确保内部成本信息准确,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2]。

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一方面,在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下,很多制造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工作仅需要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无需参与,生产部门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生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即可,不必关注成本管控,导致其内部各部门对于成本管理工作参与性不高,且部门间缺乏协调和沟通机制,管理人员未能积极在各部门宣传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相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愿意主动配合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导致其应有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3]。

另一方面,现有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大都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成本管理内容的了解,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简单地“省”,仅加强了对生产环节成本的管控,对研发环节以及售后环节的成本缺乏重视,不利于提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二)成本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制造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尚未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在核算成本时仅根据成本会计工作经验开展,未能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流程,一些企业由于无法重新梳理以前年度的成本,直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核算新成本,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一些企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成本管理文件,但由于未能根据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导致其无法适应实际的成本控制需求,成本核算人员难以从各项数据中找准问题的关键点,成本管理水平不高。

另一方面,一些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未能制定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在对成本进行绩效评价时缺乏客观的标准以及数据支撑,仅通过财务报表中所列示的数据开展考核工作,缺乏权威性,不利于员工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且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更多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财务指标方面,对非财务指标缺乏关注,无法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绩效考核工作浮于表面,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够准确

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未能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也不够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一些制造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仅分摊了成品的成本,未重视废品以及半成品的核算工作,容易造成产品单位成本的增加。若未能精准地核算产品成本,则管理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容易造成企业经营损失。

(四)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现阶段,部分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仍然未能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现有的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虽然已经引进了一定的ERP系统,但其仅在仓储以及总账模块使用,未能应用于成本管理模块,在核算成本数据时仍然依賴于成本管理人员的手工逐笔数据计算,在数据量极大的情况下,很难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错算漏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进。在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大都由财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的方式较为粗放,无法精准地分析各项产品的盈利能力,影响企业新产品业务开展[4]。

四、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成本管控意识,实现全员参与

成本管理工作覆盖了制造企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充分重视内部的成本管理,了解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并积极向各部门宣传,确保各部门都能够全面认识并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与其他各部门积极沟通,详细讲解成本数据的重要意义,督促各部门积极配合并详细记录各项工作流程中的数据,营造良好的成本管理工作氛围。此外,财务人员还应积极关注外界环境变动,积极学习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方法,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学习其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丰富现有成本管理的内容,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全员参与。

(二)完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

首先,要优化成本管理制度。通常,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以及资金的投入,如材料费用、员工薪资以及生产辅助费用等,在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时,企业要全面考量实际生产和管理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成本制度。如:船舶、建筑等企业应当选择分批成本法,按单个或批次产品分配成本;生产大规模同质产品的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分步成本法;产品具备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制造企业,则更适用作业成本法。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多数制造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模式都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其在成本核算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样式,采用多样化的成本核算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及时调整和优化。

其次,还要完善成本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当前制造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动,对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革新,制造企业在这一背景下,应当根据自身管理模式的变动,设计详细的业绩评价制度,激发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快速实现。在设置绩效指标时,应当确保其与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且具备可度量性。在开展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时,除财务指标外,还要加强对各类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确保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的准确。

最后,为了确保成本管理考核指标的准确,制造企业还应当设置一定的绩效评估指标,并使各部门人员都积极参与到绩效指标的制定工作中来,充分了解到绩效考核对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完善激励政策,并及时对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或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的人员予以一定的物质或薪资方面的奖励,同时对未能严格执行成本管控制度或未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和批评。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能够帮助制造企业提高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各生产车间以及相关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企业凝聚力,以尽快达成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企业应当督促财务人员以及成本核算人员深入车间,了解产品研发以及生产的相关工艺流程,了解各类产品的成本构成以及原材料的配比等内容,明确划分产品的类型。同时,还应当制定科学的分配标准,确保制造费用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避免产品成本虚增。

其次,应当根据产品生产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企业日常经营中所产生的成本具备一定的多样化特征,不同区间内涉及的生产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核算人员要定期核对当期产品的实际生产以及入库数据,适当调整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摒弃传统的固定化核算比例。

最后,财务人员还要积极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学习成本核算方面的新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根据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选择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成本核算方法,了解各生产环节的成本耗用情况,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积极引进信息化建设,增强成本核算准确性

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企业都逐渐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引进了信息系统,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环节所涉及的数据量较大,能够全面支撑成本管理以及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其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将先进的如ERP、SCM、PLM、EMS等信息技术引入成本管理工作中,并将各信息系统充分融合到产品的生产和制造环节,实现产品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最终的成本核算结果准确。

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工作较为复杂,生产工艺和流程较多,需要多个生产车间的协同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数据信息获取的难度,且各车间的信息很难实现共享。而通过引进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各项生产数据信息的实时收集和整理,为成本管理人员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数据,改善原有的数据获取不及时等问题。如:可以引入OA办公软件,简化报销审批流程,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成本核算人员数据核算和统计的工作量,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再如:通过在SCM系统与SAP系统间建立统一的数据口径,能够实现各项数据的自动化传输以及自动记账,并将产品生产各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在PLM系统中记录,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使制造企业在所处的市场环境中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谢伟彩.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3(12):179-181.

[2]李沃燃.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1):145-147.

[3]黎云平.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1):100-102.

[4]杨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2(05):85-87.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浅析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