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园区金融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2024-02-28 20:00曾学文
海南金融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金融创新

摘   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发挥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海南自贸港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对于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总结归纳了国际成熟自贸港建设经验,发现强大的产业园区支撑是成熟自贸港的共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海南自贸港未来建设的着力点是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产业园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康养医疗、数字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反向夯实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基础,以特色化的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产业园区;金融创新;双循环战略;五篇大文章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4.02.003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4)02-0031-10

一、引言

建設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港定位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将发展成为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节点。

与国内、国际其他成熟自贸港(区)相比,海南建设自贸港既存在比较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优势在于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全国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和国际化运作的机遇,充分借鉴国际港口发展经验,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第四代港口;劣势在于海南自贸港产业基础不牢固,各类生产要素在海南融合程度不深,企业在当地产业链延伸不多。因此,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需要以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集聚,以金融“活水”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反向夯实海南自贸港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理论逻辑与国际经验

自贸港和园区都是经济高度集聚的地方,集聚效应发生的原因是当地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动态收益递增效应。马歇尔认为,资源要素集聚并不断强化会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动态收益递增效应,其推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专业化劳动力队伍的共享和知识外溢效应。动态收益递增效应产生后,各类生产要素会在该地区持续集聚,最后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这种集聚效应在产业园区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德国经济学家高茨也认为,由于港口高度集聚了产业规模化优势,导致代表工业化时代的六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石化工业)大都集聚于此。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分析自贸港园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产生动态收益递增效应的理论基础,并梳理国际成熟自贸港的发展经验,为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产业园区发展—金融服务创新三者良性互动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自贸港发展的理论基础

为分析自贸港园区形成的产业集聚、知识外溢以及由此产生的动态收益递增效应,本文借鉴熊彼特增长模型(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s)的建模思路,研究内生性技术进步下经济增长的时间路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尤其是技术条件),随着企业不断增加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生产要素的投入,企业的产量出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现象,即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假设一个社会存在个相同的企业,则社会中所有企业的总收益为:

Σπ=Σ{P(Q)-C(Q)} (1)

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是存在最优产量Q*,使得企业边际报酬为0。在达到最优产量Q*之前,增加要素投入,提高产量获得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达到最优产量Q*之后,增加要素投入,提高产量获得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但边际收益递减定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考虑技术进步和数据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投入,相关的经济动态调整过程可以用熊彼特增长模型来刻画。

根据研究需要,结合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实际,本文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表示技术进步的相关生产要素投入(信息、数据等中间产品)内生化,以刻画产业园区引起的要素集聚和技术进步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形成的动态收益递增效应。假设自贸港园区存在中间厂商和最终产品厂商两类经济主体,中间厂商主要依托自贸港形成的全球性信息、数据等要素进行技术创新,创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中间产品,质量或者技术水平为q(v,t)=λq(v,0),其中,q(v,0)表示初始时期中间产品质量,且q(v,0)>0。v表示包含数据、信息等关键要素投入数量,t表示时间算子,λ表示创新步长,且λ>1。n(v,t)表示创新数量,λ即创新的质量阶梯,每一次创新研发成功,中间产品质量就以“质量阶梯”的方式直线上升。中间产品的成本为ψq(v,t),产量为x(v,t|q),中间产品的单价为p(v,t|q)。最终产品厂商主要投入劳动和中间产

由以上理论推导和分析可知,在考虑了信息、技术外溢效应之后,企业的边际收益是动态递增的。实践上,学术界根据港口发展阶段和特点,将自贸港划分为四个阶段。1950年之前的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提供货物出海口和商品集散地,发展目标是运输物流中心;第二代港口在运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货物装卸、储存等服务,发展定位是装卸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则不断增强当地生产能力,发展贸易市场,逐渐从单一的运输港口发展成为贸易生产中心;与前三代港口以实际的货物流动现象作为研究与判断的主要基础不同, “第四代”港口把未来港口看作一个建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管理系统基础平台上的重要节点,由实物载体转化为信息载体,最典型的特征是“两头在外”(生产在外、销售在外),主要突出组织中心,而非生产中心(胡凤乔和李金珊,2016;真虹,2005)。国际上港口发展在经历商贸物流、生产加工、信息金融三个阶段后,当前正向全球生产组织中心演进(王方宏和杨海龙,2019;王孝松,2020;方昕,2021)。如纽约最初作为商贸物流港口,主要是北美木材、粮食、棉花等运往欧洲的通道,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张,纽约开始延伸铁路、加工等产业,最后在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在这一过程中,纽约资源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主曾多次想绕开纽约另走他港,但最终发现大宗交易根本无法离开纽约(李敏,2015)。海南自贸港实际上是要直接进入第四代港口建设,成为国际信息、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中心。

(二)国际自贸港产业园区成功发展的经验

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自贸港的形成,一般而言都要有强大的园区支撑,并按照产业演进规律逐次升级,尤其是制造业能有效提升自贸港竞争力,同时,产业园区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贸港的制度创新优势,推动产生动态收益递增效应。在二者的良性互动中,强化金融要素的有效支撑和杠杆作用,以金融集聚助力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夯实产业基础。总结国际上自贸港发展经验,成功的自贸港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是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自贸港园区更有能力聚集优势生产要素。如迪拜港的杰贝阿里自贸区利用区内大型制造企业数量多的行业优势,聚合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生产企业,进而对全球产生辐射效应(马庆强,2016);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则拥有韩国钢铁、石化等资源禀赋及高端制造业基础,利用港口推动生产集成化、一体化,集聚了包括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等约90%的世界顶级造船业,以及现代汽车、通用汽车等占比50%以上的韩国汽车产业(傅金龙和秦诗立,2014)。

二是按产业演进规律逐次升级的自贸港园区发展基础更牢固。全球港口大致经历从港口物流中心到全球生产组织中心的产业演进过程,如果园区能根据港口发展逐步升级迭代产业,产业基础更为牢固。如新加坡裕廊园区,是亚洲最大的散装货运港,是典型的产业港,其发展经历过航运中心、加工贸易中心、高新技术生产中心等阶段性演化,最终发展成为包括造船、修船、炼油、钢铁在内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国际自贸港,园区内有多家跨国公司和高技术制造公司,有效支撑了新加坡的产业基础(王胜等,2018;卫平和周凤军,2017)。比较而言,中国香港的产业园区没有经历过这种产业升级迭代,实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从经济结构上看,新加坡第二产业占比高达24%,中国香港只有6%左右,产业结构的差距导致香港发展缺乏实体产业支撑,一些产业园区如将军澳等也逐渐走向没落。

三是有特色、有依托的自贸港园区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如韩国仁川经济自由区除了基本的物流口岸、出口加工外,更加强调总部经济功能,旨在打造以尖端产业集群、跨国公司总部为主的高科技新城。现入驻的有三星生物制药、波音、宝马等15个国家的75家国际公司。另外,荷兰鹿特丹港物流园区则依托鹿特丹港(有“欧洲门户”之称)作为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作用。其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依托腹地经济的广大消费市场,推动鹿特丹港内园区集聚了发达的物流产业基础,欧洲大约60%的货物运输都集散于此(卢长利和周溪召,2006)。

三、海南自贸港园区建设的发展机遇

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建设规划的不断落地,园区经济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园区建设面临两方面机遇。

一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我国已经形成雄厚的第一二产业基础,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向服务业转型扩张,这是产业升级和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海南自贸港定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国内第一二产业转型升级。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内企业将自贸港作为总部基地提高全球辐射能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以ABCD國际四大粮商为例,这四大粮商控制全球80%左右的粮源,但其并不参与粮食种植,生产加工在其业务中占比也不太高,其核心优势是布局粮食产区基础设施,如修码头、铁路,建仓储等,再以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将种植、储运、加工各个环节级差定价,提高货物运转效率。四大粮商以自身对各产业链的参与,获取全球粮食供求信息,将这种信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在自身承担风险最低的情况下最大化资本收益,一定程度上看,四大粮商其实是“影子银行”和信息科技公司的综合体,这些实际上都是服务业的发展内容。为提高自身金融和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四大粮商经常将区域总部放在自贸港。

二是国内企业国际化运作需求提升的机遇。随着国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与国际产业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际化运用要求相应上升。笔者在海南调研发现,国内一些企业海外采购占比很高,国际化运作需求强烈,但在其他国家建立相关企业机构又存在安全风险,海南自贸港可充分满足国内企业国际化运作对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成为企业国际化运作的桥头堡。

四、海南自贸港园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园区对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贡献较大

实现国家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需要海南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园区建设是将政策优势转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持续良好的园区发展将最终产生动态收益递增效应,带动本地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同时增强当地居民的获得感。现阶段海南园区发展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对海南自贸港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海南13个重点园区已成为海南经济活动的主战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5.3%的GDP、20%的固定资产投资、35.7%的税收收入、51.9%的进出口额、52.7%的实际利用外资。2023年前三季度,园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702.39亿元,同比增长15.8%,成为海南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具投资合作潜力的区域。尽管海南园区取得快速发展,但重点产业园区主要以自贸港优惠政策为吸引,不少企业在园区开展生产运作在其业务中占比仍不高,以园区为中心开展企业各类资源调配的特征仍不明显,园区内企业互动、资源共享存在短板,马歇尔所说专业化的供应商和劳动力队伍还不够,企业之间相互知识外溢相互激发创新仍不充分。

二是园区以当地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各具特色。目前,13个园区规划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地理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人才优势等进行产业布局。如洋浦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绿色石化、港航物流等优势产业;澄迈生态软件园则重点创建国家区块链试验区,赋能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等产业发展,但由于海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园区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各地园区建设和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园区优势产业的交叉协同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三是园区建设根据自贸港发展定位超前规划。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园区主要根据海南自贸港的定位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着力推动海南产业优化和升级。但目前一些园区还存在产业基础不牢、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辐射带动不强、未来发展规划与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

(二)园区金融发展较快,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现阶段,海南整体金融服务业态还有待优化,园区金融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海南自贸港园区金融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信贷规模加速扩张。截至2023年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其中,园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8%。但除了信贷工具外,自贸港直接融资方式仍待强化。目前,海南省A股上市企业29家,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2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海南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只有2.5%,低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

二是园区金融机构增加较快。2022年,海南省金融业法人机构数为2134家,较前年增加730家。随着金融机构数量快速扩张,金融密度也在持续提升。但也要看到,目前园区金融形态仍不够丰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如洋浦港园区较紧迫的航运租赁、期货套保等金融供给还有较大短缺。

三是园区金融创新发展较快。随着多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有序落地,自贸港跨境金融增长明显。如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推动跨境资金池业务落地、扩大可跨境转出的信贷资产范围等。但部分园区运营主体资金实力不强。多数园区金融需求体现在园区建设贷款等方面,贴近园区企业的各类融资工具创新仍然较少。

五、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未来着力点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打通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产业集聚的主要着力点,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王国刚,2023;周铭山,2023)。未来,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园区金融五篇大文章反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生产要素深度融合,支持发展有当地特色的“大科技”金融

从发展现实来看,海南航运能力较强,实现了第四代港口的“组织中心”,成为产品和资源的集散地,但海南全省科研投入较低,利用科技创新推动资源深度融合的能力不足,与国际信息组织中心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2022年海口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全球港口排名第86位,洋浦港在国内91个港口排名第26位,与全球第100名港口仅相差0.64万标准箱。但海南全省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为1%,与研发占比排名一、二名的北京和上海分别相差5.83和3.4个百分点。《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海南未来的建设目标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依法有序推进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成果在海南自贸港率先落地”。因此,对海南来说,发展科技金融,既要对海南特色定位的重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金融支持,还要充分发挥自贸港国际化的要素流动优势,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在海南深度融合。

一是推动种业、深海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进海外资金如私募基金、科创基金等助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索搭建深海、南繁、热带农业科研和种子中转四大平台,加强政策性信贷资金对深海科技创新、南繁科研创新、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等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针对科创企业特别是种业科创企业成长周期长,金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建立起“萌芽期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投资基金主导、成长期股债相互协同支撑、成熟期银行信贷发力”的接续服务链条,以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担保和保险服务吸引国际先进种业生产和研发企业进驻园区,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推动具有国际化科创企业孵化能力的重点园区建设。以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科技产业园区为依托,针对不同产业科创企业发展周期特点,构建企业科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解决科创企业在税务筹划、上市筹备、兼并收购、家族信托等方面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大型金融机构要发挥全牌照功能和主力军作用,做好“智力”服务支持,扩展财务顾问、投行、咨询、信托等“融智”服务内涵,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壮大,通过重点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三是探索建设海南热带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商品期货交易所看似和科技创新关系不大,但它可以强化资源要素在海南聚集,同时还可以提升港口仓储物流设施使用效率,是自贸港金融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并会间接推动热带农产品的技术创新。海南具有建设热带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的基础条件,2022年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54%,排名全国第二,其他热带农产品产量和交易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海南自贸港可探索建立咖啡、可可、橙汁等热带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带动和强化海南港口园区仓储物流作用,增加上游大宗商品要素和交易信息集聚。上海、大连、郑州三大商品交易所之外,2021年证监会批准设立了广州期货交易所,成为近期期货交易所扩围先例。20世纪90年代,海南也曾成立咖啡期貨交易所。因此,推动在海南设立商品期货交易所具备有利条件。

(二)做好三大国际平台建设,支撑园区绿色金融发展

从发展基础来看,一方面,海南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2022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7.4%,在全国排名第5;2021年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0.66%,在全国排名最低,不足排名第一的河北省碳排放量的7%。另一方面,海南省拥有国内唯一面向国际的碳排放交易所,拥有发展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因此,海南自贸港可依托海碳中心,重点推动三大国际平台建设,以平台带动相关绿色产业发展。

一是打造国际绿色金融和信息交流交易平台。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于2022年完成签约,该项目预计可在未来40年产生9万余吨碳汇量。未来,海南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推动国家第二批气候投资融资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充分发挥海洋“蓝碳”、热带雨林“绿碳”市场潜力,将海南打造成为国际资本和国内项目应用场景相对接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二是打造国际绿色债券等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截至2022年,海南绿色贷款余额674.54亿元,同比增速30.29%,占全部貸款余额的6.08%,比2021年末提升1.2个百分点,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为37.55亿元。未来,需要在发展传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推出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产业链覆盖更广、绿色资源整合程度更高的绿色金融产品,做大绿色金融产品规模,并向国际投资者出售,推动海南建设成为绿色金融产品的国际化交易平台。

三是打造中国面向东南亚的绿色产品输出及金融服务平台。2022年,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功开展了首单跨境碳交易,此次跨境交易产品为经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认证的可交易碳信用额。未来,海南可对接国际碳排放合规准则,进一步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绿色产品输出标准和碳排放认证平台,如建设新能源电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等“新三样”的绿色产品出口认证信息和金融服务平台等。

(三)创新发展核心企业下游产业链金融,做强园区普惠金融

供应链金融不只是一种金融产品,它关联核心企业的整个产业链信息,涉及面甚广,发展空间巨大,是核心企业带动小微企业的重要手段。当前针对核心企业上游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已有较多发展,但针对其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仍然较少。《总体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全球供应链服务管理能力”,同时支持海南“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保单融资、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普惠融资产品。从落实情况来看,海南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5亿元,占企业贷款比重达到26.1%,2023年6月份应收账款融资规模为74.4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占比为79.7%。未来,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产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信息将进一步在全球内扩大循环广度和深度,给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创造空间。

一是增强核心企业供应链批量授信能力。加强与核心企业、园区运营管理方的合作,针对核心企业供应链中下游小微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客户群体画像,增强批量获客和批量授信能力。如借助海口保税区打造“四中心两基地一总部”的发展契机,通过与物流配送核心企业、跨国贸易公司总部等主体的合作,实现对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批量获客和批量授信。

二是加强供应链线上融资产品创新。利用银联收单、企业白名单等相关数据,向园区内小微企业推广供应链贷款、智慧市场等创新产品,为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特别是供应链下游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支持。

三是延长物流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扩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需要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物流仓储供应链的发展契机,创新融资方式,发展配套供应链金融产品,如结合物流仓储发展特点,创新船舶和飞机融资租赁、仓单融资、商业票据融资和存货融资等特色金融产品,满足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资金需求。

(四)推动医养模式创新,做强园区养老金融

海南作为热带地区和我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在发展医疗旅游产业上具有独特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据统计,2022年海南接待旅游人数共6000万人次,占全国旅游接待人次的2.3%。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23年1—9月共接待医疗旅游人数21.25万人次,同比增长60.45%,使用特许药械患者12256人次,同比增长105%。未来,金融助力海南养老产业发展,需要以庞大康养需求为依托,进一步发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特殊优势,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养老产业链发展融资等金融服务。一方面,要抓住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旅游产业优势,发展 “旅疗结合”“旅养结合”的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医养模式创新,实现海南自贸港园区“医疗产业+养老社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抓住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享有的“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加强国际医疗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医疗人才和先进制药产业,切实提高海南医疗水平。

一是创新融资担保方式,为养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创新养老产业园区贷款担保服务相关业务,如公募REITs、基础设施Pre-REITs等金融产品,合理突破政策性融资相关限制,盘活房地产存量使用,为园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二是与推动跨医院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国内、国际知名医院开展“总对总”合作,实现医患信息互联互通。围绕“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提供专属适老智慧终端等配套金融服务,如针对国际化康养客户提供线上支付结算等,提高国际化个人客户服务能力。

三是推动养老全产业链建设。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根据场景创新融资产品,为产业链上游的养老制造业,如监护设备、康复设备、医疗器械等老年用品产业的国际合作和研发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将下游的服务业企业纳入授信支持类客户,给予优惠利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便利。

(五)助力数字经济“新基建”,扩展园区数字金融内涵

数字金融贯穿金融创新全过程,未来海南自贸港建设需借助数字资产积累优势,积极发展数字信用,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使自贸港建设成为全球数字和信息中心。从发展现状来看,海南自贸港通过重点园区数字产业规划,吸引了众多企业落地进驻,但海南自贸港目前仍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企业真实数据情况,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还不扎实。2022年海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279.6亿元,占GDP比重7.5%,与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的浙江省(51.5%)和广东省(49.7%)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也落后于全国41.5%的平均水平。因此,建设海南自贸港,需要发挥港口信息集散地的特殊优势,以金融“活水”孵化数字产业,助力园区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金融与资源配置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产能优化,不断扩展数字金融发展内涵。

一是发挥EF账户建设政策优势,加强跨境结算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海南EF账户的发展契机,推动支付系统国际联网,跨境电子支票等相关金融业务发展,以迅捷便利的支付结算系统吸引跨境集团企业,提高即时支付结算、外汇交易同步交收等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扩展数字金融服务范围。

二是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着力提升海南自贸港数据资产价值。支持自贸港率先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数字经济规则衔接适应的规则体系,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海南自贸港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数据资产流通交易,加快培育数据资产开发、评估、承销等领域能力,形成投资者认可的数据资产市场价值。不断创新数据资产增信、转让、出资、质押融资、保理、信托、资产证券化等应用场景,提高数据应用效率和赋能质效。

三是围绕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计划构建支付产业链。未来,要依托海南澄迈软件园区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转账、缴费等支付交易结算场景的应用,发展以区块链国家试验区、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为核心的“一区三业”的产业集群,以软件信息服务、数字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提升园区产业能级。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胡凤乔,李金珊.从自由港代际演化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第四代自由港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家,2016(5):95-99.

[2]真虹.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及其推行方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4):90-95.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阿西莫格鲁.现代经济增长导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6]Chu A C,Cozzi G.R&D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 cash-in-advance econom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14,55(2):507-524.

[7]王方宏,楊海龙.国际自贸港金融发展特点及海南自贸区(港)金融发展研究[J].海南金融,2019(7):24-32.

[8]王孝松.世界主要自贸港的发展经验与中国自贸港未来发展策略[J].人民论坛,2020,(27):42-45.

[9]方昕.海南自贸港金融:政策框架、实施进展及未来展望[J].海南金融,2021(12):3-7.

[10]王胜,康拜英,韩佳,等.新加坡自贸港发展策略探析[J].今日海南,2018(5):30-33.

[11]卫平,周凤军.新加坡工业园裕廊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亚太经济,2017(1):97-102+176.

[12]马庆强.新加坡自由港、迪拜杰贝阿里及智利依基克三地自贸区比较及对天津自贸区的启示[J].天津经济,2016(3):21-23.

[13]傅金龙,秦诗立.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建设特色及启示[J].今日浙江,2014(7):52-53.

[14]卢长利,周溪召.鹿特丹港与莱茵河航运联动发展经验[J].经济地理,2006(S1):283-284.

[15]李敏.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实践及其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5,31(8):202-204.

[16]周铭山.科技金融建设:主攻方向、推进逻辑与着力重点[J].农村金融研究,2023(11):20-28.

[17]王国刚,史建平,胡滨,冯兴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家笔谈[J].农村金融研究,2023(11):3-19.

收稿日期:2024-01-12

作者简介:曾学文(1968-),男,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金融创新
以产业园区提质促进长沙转型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