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中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的关系

2024-02-29 09:35
山西化工 2024年1期
关键词:蒸发皿溶解性碳酸钙

王 静

(汾西矿业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0 引言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水质检测工作人员来说,重点分析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评估与水质总硬度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需予以重视。

1 水质检测中分析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综合分析

1.1 水的硬度及硬度超标水的危害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听到一些与水有关的概念。其中,“水硬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大多数人对这一词汇的含义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一词汇最早用于评估地下水。众所周知,地下水从地下岩层中流经,而岩层中的成分便有可能进入水体之中。如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会附带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这些成分进入水中之后,会从原本较为稳定的固态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形式,如钙离子、镁离子等。中国人的饮水习惯是“烧开后饮用”,而将这些含有钙离子、镁离子(主要是碳酸钙)的地下水烧开之后,原本在水(溶液)中以游离离子形式存在的钙离子、镁离子等会与水中同样游离存在的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重新生成碳酸钙,这便是人们俗称的“水碱”。如果水中的游离碳酸钙等成分含量过高,水的硬度就会越大,一旦超过有关标准(我国对水硬度的标准是,每一升自来水中,硬度物质的总质量不能超过450 mg)则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具体而言:其一,如果硬度超标的水应用于日常生活,如以水煮食、洗澡时,食物成熟难度会加大,使用肥皂、沐浴露、洗发露时的起泡效果会明显降低。其二,蒸汽锅炉长期使用硬度超标的水时,生成水垢(锅垢)的概率会大幅度提升,不仅导致燃料消耗量增加,还容易引发爆炸。其三,人们长期饮用硬度超标的水(无论是否烧开),都会导致金属摄入量超标,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其四,硬度超标的水无论是直接饮用还是用于烹饪,都会导致味道和质量下降。其五,长期使用硬度超标的水洗澡,会导致头发、皮肤出现干涩、发紧,可加速衰老[1]。

1.2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之间的关系

按照物质在水中溶解关系可知,如果溶于水的固体总量越大,意味着水中固体成分或可能转化为固体的成分含量越多,水的总硬度便会越大。但需要注意,水的总硬度与水的当前硬度并不完全相同。比如上文提到,水中如果含有大量(超标)的水溶性总固体(如钙离子、镁离子等),那么烧开后饮用和直接饮用造成的危害可能并不相同。原因在于,如果没有烧开水而直接饮用,那么水中原本处于游离状态的各类离子进入人体后,可能依然以游离状离子形态存在,如果不能与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新的物质,有可能顺着消化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这些离子进入人体后能够与人体内化学成分生成新的物质,有可能对人体有害,也有可能有益。如果将水烧开后饮用,那么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超标程度极其夸张——生成了肉眼可见的水垢(石块,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及少量碳酸镁),那么人们可能不敢饮用;如果烧开水时生成的碳酸钙含量无法累积到人类肉眼可见的程度,则这些实际上“含有石块”的水被人类喝下之后,可想而知将会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尽管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之间不可直接划等号,但不可否认二者确实存在很大的关联(推测具有“正相关”“正比例”趋势关系——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如果升高,那么水的总硬度也会随之提升),但究竟是否具有这种关系,需通过试验完成判定。

2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关系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1 资料选择

从某市(以下以“A 市”代称)疾病监控预防控制中心2021 年度监测获得的居民生活用水水质档案库中提取有关资料,整理情况如下:其一,A 市2021 年全年,每一个季度多次采集水样,每一次都需对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以及总硬度进行测定,之后取平均值作为该季度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及总硬度水平。其二,A 市水源的整体变化趋势是,第一、第四两个季度为每年的枯水期,中间两个季度为每年的丰水期。

2.2 方法简析

2.2.1 主要检测内容

为排除干扰项,针对水的总硬度进行检测时,主要针对水中的碳酸钙含量进行检测。具体方法为:将水烧开后,通过化学方法提取生成的碳酸钙的含量。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且结果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但由于本研究针对水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之间的关系(动态变化影响趋势)进行分析,故如果针对每一批次的水样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处理后,由于都有误差存在,意味着可做“都可以忽视误差”的理解,最终结果具有说服性。针对水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如下:使用的工具为Φ100 mm 蒸发皿、水浴锅、慢速定量滤纸及滤板孔径为2~5 μm 的玻璃砂芯漏斗。将水样放置于慢速定量滤纸或2~5 μm 孔径玻璃砂芯漏斗之上,完成初步过滤;使用移液管,从过滤后的水样中提取月100 mL,放置在已经在110 ℃环境下完成干燥处理且重量恒定的蒸发皿(意味着蒸发皿表面可能沾染的所有水分均已蒸干,没有一丝一毫残留)中;将装有水样的蒸发皿放置在沸水浴上,再次蒸干后(操作人员肉眼可见蒸发皿中已经没有水分),放入110 ℃烘箱内,连续烘烤1 h;将蒸发皿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立刻称重(一次称重);将完成一次称重的蒸发皿重新放入110 ℃烘箱内,再次烘烤半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称重[2]。重复上一步骤,直到连续5 次最终称重结果均保持一致时,视为已经“恒重”,可结束试验过程。

2.2.2 分析方法

对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多维度分析。

2.2.3 观察指标

1)对所有水样(每一次获取充足水样,之后平均分成多批样品,用以开展多次检测)进行总体检测。区分标准为取水地,分别为出厂水、二次供水、井水、末梢水四种类型。

2)由于出厂水、二次供水均由自来水厂等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完成处理后,方可为生产生活供水,故分枯水期、丰水期对出厂水、二次供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及总硬度进行分析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将井水和末梢水这两种未经水厂处理的水分枯水期、丰水期进行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测量并比对。

2.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针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所有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予以呈现;针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相关结果以“n(%),即例数(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如需对数据进行比对且比对评估P 值低于0.05 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分析趋势关系时,任选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二者之一,作为自变量,将另一个量作为因变量(在本文中,将溶解性总固体设定为自变量,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的x 轴;将总硬度设定为因变量,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的y 轴)。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在二元直角坐标系中找到坐标位置,之后完成连线,即可分析趋势关系[4]。

2.4 结果分析

2.4.1 不同水样品类型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的检测值

A 市2021 年的水质检测总体结果如下:

1)出厂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104.63 mg/L±14.39 mg/L,总硬度为40.17 mg/L±3.65 mg/L。

2)二次供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135.35 mg/L±21.36 mg/L,总硬度为48.63 mg/L±2.43 mg/L。

3)井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152.33 mg/L±10.68 mg/L,总硬度为64.38 mg/L±4.26 mg/L。

4)末梢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130.31 mg/L±7.68 mg/L,总硬度为50.81 mg/L±2.13 mg/L。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可知,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越高,水的总硬度也会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4.2 不同水期、不同来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表1、表2 结果可知,在枯水期,A 市井水和末梢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均较高,总硬度也相应较高;进入丰水期后,A 市井水和末梢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明显降低,水总硬度也随之降低。这一结果表明,尽管水的来源不同、自然水体存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之分,但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增加时,水的总硬度也会随之增加,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成立。

表1 不同水期井水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关系()

表1 不同水期井水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关系()

表2 不同水期末梢水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关系()

表2 不同水期末梢水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关系()

3 结语

水质检测中,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与水的总硬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增加,水的硬度也会增加。这一结果不受是否处于枯水期、水的来源的影响,具有普适性。此外,本文列举的所有数值都处于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表明A 市整体水质达标,可放心使用。

猜你喜欢
蒸发皿溶解性碳酸钙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阿勒泰地区水文站E-601型与Φ20型蒸发皿蒸发转换系数探讨
碳酸钙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广西扶绥县拟投资105亿年产600万t碳酸钙
不同材料蒸发皿及环境因素对水面蒸发测定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北方典型干旱半旱区E- 601型与Φ20型蒸发皿蒸发量的转换系数分析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鹿角霜中碳酸钙和磷酸钙
浙江省东溪口站不同蒸发皿蒸发量比较分析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