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竞合理论研究进展与方向

2024-03-05 19:02张冰璇杨增雄
现代企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竞合竞争研究

张冰璇 杨增雄

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企业之间不可能是单一的竞争亦或是合作关系,企业竞合理论由此孕育而生,并演化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之一。国内外对竞合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呈现出多视角、多维度、案例与定量研究日趋融合发展的趋势。通过既有文献的梳理和整合分析,重点围绕竞合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绩效效应三个方面展开了综述,并针对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一、引言

在经济快速一体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对内来说产品周期缩短、研发成本与风险居高不下。同时,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在“商场即战场”的思维下,企业间的活动被视作一种“零和博弈”,但如今这种情况将难以存在,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对立,进入了从孤立生产向合作经营、从独立发展向协同合作的变革时期,“没有企业是一座孤岛”。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进行合作,然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竞争。1996年Brandenburge和Nalebuff在《竞合战略》一书中正式将企业间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称作“竞合(co-opetition)”。经过近年研究发展,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之一。

二、国内外竞合理论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竞合的内涵、类型、竞合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竞合的绩效效应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到了丰硕成果。然而,竞合关系要求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而两者间又存在一种矛盾、二元的逻輯关系,所处环境复杂且随时间动态变化,使得研究相对而言更为困难。基于此,下文中我们首先将详细阐述竞合的提出过程及内涵;其次,对竞合的驱动因素、竞合的类型、影响因素及绩效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中探索未来潜在研究价值与方向。

(一)竞合的提出与内涵

企业深深地嵌入市场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与竞争,在过去以生产为主的简单市场环境中孤立地关注企业的竞争策略或合作策略可能是有价值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学者们发现企业的利益同时来自于竞争和合作(Lado等,1997),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存在。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Novell公司创立者兼首席执行官Ray Noorda就指出,一些企业会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追求共同利益结果,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可以同时存在。Brandenburger和Nalebuff(1996)首先对企业间竞争与合作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正式提出“竞合(co-opetition)”的概念。Blomqvist等(2005)进一步指出合作与竞争的差异在于商业活动与客户的接近程度,即企业在靠近客户的活动中竞争,在远离客户的活动中合作。但这也并不绝对,企业可能会以获得信任与长期业务为目的而在靠近客户的活动中合作,也会由于机会主义而在远离客户的活动中采取竞争行为。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并灵活运用竞争与合作行为。

目前,国内外对竞合内涵的认识尚未统一。因为研究角度不同,对竞合的定义也有所区别。Lado(1997)认为竞合的基本含义是企业(或组织)之间在同一时期同时进行竞争与合作。Zineldin(2004)将竞合定义为在二元或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的既合作又竞争的行为现象。Luo(2005)把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全球市场竞争者之间同时存在的竞争与合作。Stam-boulis(2007)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把竞合看作是一种博弈行为,是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以利用合作价值,同时进行适当的寻租行为。Gnyawali和Park(2011)将竞合定义为企业之间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的一种战略。Ho和Ganesan(2013)指出竞合是两个竞争的供应商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客户,以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激励竞争伙伴共享知识。Bengtsson和Kock早在2000年就指出竞合是同时合作和竞争的企业之间存在的一种双重关系,在2014年,他们又对过去近20年竞合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新的定义:竞合是同时参与合作与竞争的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一种矛盾的关系,包括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放眼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竞合有自己的定义。孙晓绯和李春华(2005)较早提出竞合意味着将竞争与合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企业间互相依赖的价值创造系统。刘衡等(2009)认为竞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王锋(2011)将竞合定义为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杨增雄和焦扬(2015)认为竞合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为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过度竞争导致自身利益的减损,而与竞争对手在价值链的某一环节进行合作的战略。

尽管对于竞合仍无统一的概念,但国内外学者对竞合的基本内涵已达成共识,即竞合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二)竞合的影响因素

竞合的影响因素是竞合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点之一,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影响竞合的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动对竞合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了竞合是否发生、维持或结束,包括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竞合对象特征。市场环境主要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有关,如行业进入门槛、产业集群协同作用、行业结构与特点、行业或市场制度以及市场导向等。技术环境包括研发成本与风险、技术融合、技术不确定性、技术复杂性等。竞合对象特征主要包括目标一致性、知识多样性、资源互补性、文化兼容性、信用与承诺等。

此外,政府、行业协会、商会或其他第三方中介组织或个人也会影响企业竞合。曾祥炎和刘友金(2016)针对政府在企业间竞合中的作用提出可以通过“强政府+弱市场”“弱政府+强市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政府+市场”互动模式来提升不同企业竞合关系下的协同创新效率。Ho和Ganesan(2013)对客户参与、客户价值在竞合绩效效应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展开实证研究。

2.影响竞合的内部特征因素。竞合的内部特征主要是企业自身具有的独特资源、技术或能力,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参与竞合关系的资本。其中,企业具备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如研发能力、利用资源的能力、处理关系的能力、预见风险的能力、管理竞合的能力等。竞合的关键在于管理(Osarenkhoe,2010),某些合作可能加剧竞争,而不是抑制。特别地,Bengtsson和Kock(2016)提出了竞合能力的概念,这是一种区别于企业其他能力的特殊管理能力,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竞合能力是一种悖论式思考的能力,指的是理解、适应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包括竞合经验、竞合态度、认知复杂性的能力;也是一种控制能力,是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动态行动以维持适当紧张水平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或高管团队成为了影响竞合的因素之一。项保华和李大元(2009)从企业高管团队人际互动视角入手构建竞合分析的新范式——六力互动模型,进一步指出企业关键决策者是企业运作的本体基础。郑小勇(2007)也将“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作为竞合的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家不同的行为、态度会影响企业的竞合关系。

(三)竞合的绩效效应

一方面,竞合被看作是一种结合了竞争与合作行为的优势同时又规避其劣势的企业行为,因此学者们期望竞合能提供给企业更高水平的绩效表现。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关注到了竞合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如机会主义、知识泄漏等,会对绩效产生消极作用。同时,学者们也意识到企业的竞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竞合的绩效差异。

1.竞合具有积极的绩效表现。首先,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竞合关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竞合战略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协同效应的优势。竞争者之间的合作在实现规模经济性、分摊研发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使得参与竞合的企业积极展开协同研发活动,从而获取外部知识和资源,并运用于自己的企业(Bengtsson和Kock,2000)。因此,竞合是一种“共赢或多赢”模式,在降低整体成本的同时,增加所有合作者的效率和效益。

竞合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例如,在财务绩效表现方面,Morris等(2007)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竞合策略与其绩效表现之间存在一种强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何庆明和戴丽萍(2004)阐明竞合这种博弈机制不仅能满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帕累托原则。另外,竞合也可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多样化的服务,这是企业无法单独完成或仅在后期与竞争者合作时才能做到的(Walley等,2007)。Neyens(2010)的研究表明,竞争者之间持久的战略联盟对突破性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Peng等(2012)也发现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将导致更好的绩效表现。

2.竞合具有消极的绩效表现。在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如果无法辨别、预见竞合的影响,就有可能使竞合机遇转变为竞合陷阱,从而带来消极的影响,这被称为“竞合紧张(tension)”。因此竞合的运用与管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Bengtsson和Kock(2016)的研究表明竞合悖论导致了这种紧张情形,所谓竞合悖论是指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是有意义的,而将竞争与合作并列就会导致不合理、不连贯甚至是荒谬。学者们将冲突与紧张的来源归纳为以下方面。

首先,竞合面临着由竞争和合作两种逻辑交互所带来的冲突与紧张,并产生成本。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会导致灵活性和自由度的丧失,并对所有相关企业都产生负面影响(Baumard,2009)。Bengtsson(2016)将企业间的紧张称之为外部紧张,并指出目前的研究忽略了由外部紧张导致的内部紧张,这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对竞合理解存在偏差,如果没有控制好外部紧张,紧张情绪就会渗透到组织内部从而导致消极情绪和挫败感。

其次,机会主义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会诱导竞争性的合作伙伴产生一个投机取巧的心理。简单来说,竞合关系是一种专有知识的共享与保护之间的关系(Bengtsson和Kock,2000)。Fernandez等(2014)认为从竞合联盟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做好核心知识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Gnyawali(2011)进一步指出隐性知识才是竞合中需要关注的知识。

迄今的研究表明,竞合帮助企业获得了更多成功,但毋庸置疑的是競合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应对动荡环境的能力带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机会主义、紧张、知识泄漏和管理等方面充满了困难,进一步抑制竞合对绩效和创新的积极作用,产生消极影响。

3. 竞合战略的绩效表现取决于影响因素。一些研究发现,竞合的影响因素在竞合对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也就是说竞合关系对绩效产生的是消极还是积极的影响,取决于权变变量(黄传峰等,2021)。Bengtsson和Kock(2016)的研究指明了竞合能力在管理竞合紧张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竞合能力能够使企业外部与内部的紧张处于一个适当的程度,以获得积极的绩效效应。Ritala等(2012)认为竞合及其绩效表现受到市场不确定性、网络外部性和竞争强度的调节。对于环境的变化,Padula和Dagnino(2007)认为不稳定的环境会对企业竞合行为产生影响。李东红等(2020)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论证了企业竞合有助于其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会受到竞合对象类型的影响:企业与本土竞争者的合作有助于其提升创新绩效,而与境外竞争者的合作无显著作用。王建平和吴晓云(2019)指出网络关系强度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并且网络内部差异性显著强化了网络关系强度与合作战略间的正向关系。乌日汗等(2021)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管理对于竞合伙伴知识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三、未来研究方向

竞合理论辩证地从合作和竞争共生演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间关系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首先,尽管学者们在竞合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就竞合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导致对竞合统一体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企业间层面的竞合关系,但与之相对的企业内竞合领域还处于空白。其次,对于竞合的研究方法有待更新,未来的研究应该侧重于建立竞合类型的测量量表。再其次,竞合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已成为竞合理论研究的一大主题。然而,大量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最后,未来竞合理论的研究还应与其他理论进行融合,如竞合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等。[[基金项目]云南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家精神与制度协同演进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2164038);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YUFEYC043)]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竞合竞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感谢竞争
竞合之道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